| 你能想象吗?我家娃小学三年级,周六从两点到六点写了一下午作业。5 r! C2 t% y7 [& |2 `  o 磨磨蹭蹭好歹写完了,到了周日晚上8:30,他突然想起还有一项写作的作业没完成!- b3 Q0 t: e& |1 `
 于是乎,又从8:30写到深夜,最后我抽了本子不让写,才哭哭啼啼睡觉去了……
 - i! \8 d5 Q% U( b, P  B你们家娃是不是也有过这种崩溃时刻?孩子习惯性的拖延和懒散,简直到忍无可忍的地步。& \. S5 E3 f& A5 F4 I& Z* u; Z
 我也曾反思过,到底是自己教育方法有问题,还是孩子本性就如此?, n' t! V! V* q1 |! B+ r* X
 直到后来听了一位育儿专家的讲课,我才知道:5 Z5 H! p* j+ p+ }- l; ]& X$ K0 I  C
 小学阶段的孩子,大脑中负责管自控力的前额叶皮层还没发育好,想要让他们自己管住自己,几乎是很难实现的!# F% d; }, }( y9 j
 + j: m: f) _$ U& ~# h4 e
 h$ f1 T- E  R8 D' Z5 f$ _1 Q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只能眼睁睁看着孩子拖延——
 . f. I- z/ W# ], O$ y  l这里要分享我同事家儿子近期发生的变化,给了我很大启发。+ Q: Z) B$ u% M! q  H3 H
 大约半年前,同事和我一样,每天下班回家后,主要任务就是督促孩子写作业。$ K0 m" Q2 s, V: x. |; D( f
 那个曾经什么都要催要吼的“小磨蹭”,现在居然会主动规划自己的作业了,写完后不用监督,还能自行预习和自主阅读!) q4 G: ?' H$ v" a5 ]8 A
 我问同事到底有啥秘诀,她说,她只为孩子做了三件事:7 _$ E$ _5 O0 v2 T
 一、先养成“机械习惯”1 I- L. O. ~/ z) y/ L; {) m4 ~' j
 
 ) I4 {( z- ^7 L我的那位同事,其实原来也如我们多数家长一样,每天跟孩子讲很多大道理:“自律很重要”、“你要主动学习”……
 - v/ c: f* j8 I5 q, T; |) z) f可是孩子根本听不懂,即便听懂也根本做不到,亲子之间还因此生出许多间隙。
 ( o7 Q: `0 ]$ |7 o2 q; Y) U: A7 U1 \: W$ T. X' v
 2 A2 S3 o4 y# w) R9 s" c
 后来她听了一位儿童心理医生的建议,专盯孩子的“机械习惯”。
 # g- P. x5 r- @" T不再一味地要求孩子“自觉”,只让他每天固定时间做固定事。
 8 B1 M! d# {3 W比如每晚7:00-8:00这段时间,不管孩子想不想写,她都要求孩子坐在书桌前写作业;早上出门前,要会让孩子花10分钟晨读英语。
 ( {5 z' E* Y( W2 M, _刚开始,孩子也还是会磨蹭。但她不催也不骂,只是陪在孩子身边。. ?) |8 ^" e6 c' M% V
 哪怕孩子十分钟只写了3个字,也坚持让他把这段时间坐满。
 / Y* [9 P0 g) N1 f7 f8 n大概过了三周,“奇迹”出现了:
 ^6 ]! G7 c: s) o  r孩子开始由被动变主动,一到时间,他会主动拿出作业自己写起来。早上晨读,也不用妈妈盯着了。; G1 |  M& s; h1 m( C. Y
 原来,有些事情也并非想象中那么难!
 8 U* y6 e) T' H+ l/ Q0 |
 9 N6 n& _# a& a7 R  g
 # p4 t+ y- S4 o, E2 U  b儿童心理学规律告诉我们:孩子的自律不是靠“讲道理”或催促养成,而是靠“不断地重复”练出来!
 $ ?; V6 H" v9 k( b- _当一件事无需经过任何思考,成为一种机械动作,孩子做起来丝毫不觉费力,反而会让他在完成的过程中一点点地积累自信——这,正是自律的起点。9 `$ G9 w+ m( W# M0 p5 R
 二、磨练专注能力2 C/ ?* f* E  K0 Z- l- i  ~
 
 6 r8 j) N0 v+ k/ n以前我有个习惯,孩子写作业时总不放心,时不时去看一下,一会问他“渴不渴”,一会儿又忍不住指出“这个字写歪了”、“那道题算错了”……0 _3 X$ V, L. I: M
 结果呢,孩子写作业更慢,还总爱走神。
 / a+ [% M$ I% Y/ E' X9 Z
 1 I: D% `3 c9 q2 b# d& L4 O
 7 j* A: `4 C& I) a7 r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心理与脑科学教授陈宇,曾做过一个关于专注力的研究,实验发现:
 1 `% ?$ y$ j2 q# v- ]! Z$ b4 |. K当父母过度干预(如频繁指导、打断)孩子玩玩具时,孩子们的专注时长显著缩短;
 0 e1 H! ^( O6 ~6 m9 X: J. ?父母专注的表现(如安静陪伴、减少打断),则能有效延长孩子的独立玩耍时间。/ S7 S2 `$ }2 n9 ^3 V! j, g
 这说明,孩子的专注力天生就有,但很多家长在养育过程中,过度或不恰当的“关心”,反而破坏了孩子的专注节奏。
 ( N5 U: O7 g. k' U" b问及如何磨练孩子的专注力,我同事说:“孩子写作业时不要打扰他,除非他主动喊你,否则越打断会越难集中注意力。”) L& ?8 P! p5 J/ n" d- c
 她说她给孩子买了一个番茄计时器,并约定,每专注写20分钟作业,休息5分钟,每天能坚持到写完作业,还可以获得一个小奖励~9 `* _2 i# \% g! G
 这让孩子觉得,写作业就像一个挑战游戏,反而更愿意配合。
 ' K2 _+ x3 j5 }8 Y8 g) U% x6 n6 ?, h8 z) I" R3 Q% k
 ! n8 ]. }5 \5 R. m
 三、主抓闭环学习
 - X% K+ q& j8 {6 _
 6 ?+ r) {3 p, Q, F当然,光有“机械习惯”和“专注力”还不够。
 " _! a9 l2 s# J: ~% b. }& [因为随着孩子课业难度的增加,难免会有上课听不懂、作业不会做的情况。) u# I( F; q. M1 ?/ h0 R8 s/ }
 “这时候,就需要帮他养成学习闭环的习惯。”5 k# F. o6 u" M" M
 其实就是预习→听课→复习的循环。具体来说就是:# g! m* ?3 M; t* x  ^
 
 其实她说的这个方法,是符合记忆曲线规律的。$ ]9 q7 m! T0 p$ z
 每天花10分钟预习第二天要学习的内容,带着问题去听课;- J7 V' D' _' I5 v7 {
每天作业完成后,复述当天所学内容,回顾相当于复习了一遍;1 s! ]$ P5 p9 W: J1 X
周末花一点时间,整理错题本,查漏补缺。4 E& o; {# x' f" h/ [: i2 k
 0 d/ h! u. H( o$ l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发现,新记的忆形成后,遗忘会先快后慢。! l* ^4 @( Z0 U$ x. e" a
 初期遗忘速度快,后期渐缓,所以让孩子及时复习,能有效延缓遗忘,还能把短期记忆变成长期记忆。
 ( g, ^. [$ d/ O, D2 m5 b/ x3 o( d+ Z6 b  q
 & S3 b0 a8 g0 s; M1 G+ [
 莞妈说! r1 y; I' T/ x  Q
 4 \/ Z1 M' E( a- V9 J6 s
 所以,别总抱怨娃不自觉了,其实孩子不是“懒”也不是“慢”,关键在于我们能否抓住习惯养成的黄金期!: ?8 e% B* o/ I: m5 ~/ W5 F% }! N- U
 但习惯也不能急于求成:一个习惯养成至少需要21天,但稳定下来要90天。& _& }0 c% W" u7 k# _
 此外,我们不要把标准设定得太高,没人能一下子做到完美。
 . ]6 H( J. `7 B; _! D过高的要求只会打击他的积极性,哪怕是点滴进步,都是值得鼓励的!9 Y, B% y9 P' O
 以上,与各位家长共勉。
 * J$ }6 [6 h: o6 e& ^* W0 q一起努力培养一个自律又内心有力量的孩子,让他既能管好自己的脚步,也能扛得住成长的风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