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像是一把分隔线,一边是中国重新加速的引擎轰鸣,另一边是美国疲于维系的旧齿轮咔哧作响。这不是情绪化的判断,而是政经、技术和资本流向共同给出的结论。谁还敢在南海与北京硬碰?连华盛顿自己都心知肚明。 * @$ Q) W& R% X# B8 Q1 i" ?' ^( i$ ^( o$ |- M1 x" _$ s- k" X, x
 1 s3 R$ i$ C$ i
 
 $ s  Y% F9 p; z0 M  N- I& H9 H# d$ y- R( b8 @
 
   / p% \/ W6 I% b) D" L5 K
 5 ?& K% j' W3 ?九三阅兵那一声轰鸣,让外界确认中国的“底牌”够硬,于是军工采购的高峰告一段落,预算再次流向民生与科技。过去八年,国企资产每年两位数膨胀,如今转而要求“拿成果换利润”,这是内部的第二次“战略转场”。 * w; r- S: t2 ?) d# P/ }
 ; j  j1 @. C. R/ F7 \+ S2 m6 \
 研发投入的曲线可读性更高:2016年至今年均+10。6%,高于GDP近四个百分点。钱没有沉入水泥,而是压进氢能催化剂、碳化硅功率芯片、低轨卫星星座里。去年仅卫星互联网一项,就带动上下游新增就业三十五万人。
 $ C) W9 @" V: {  ~8 D- I
 % u# n3 w* O1 ~  X: q3 k9 n4 r9 p9 a1 I6 S8 {
 0 F* a2 K6 d6 u1 v( G& ?
 9 R9 x* b; c1 E
 
  ( S1 ?3 X- G1 O' H 
 : Q+ }) v9 J' e% [有人抱怨“钱包没鼓”,理由也简单——基建、能源、军工大项目讲究规模效应,早期回报率低。可是等高铁网封闭成环、分布式电网铺到县城,那些被压抑的消费和服务业会像弹簧一样反弹。现在的冷清,未必不是蓄力。 1 H7 V7 o- O; G
 : h' W7 G2 t  z; ^. M. w- _. r' f1 [( z
 最直观的例子是新能源车。三年前才十几万台的刀片电池,如今月产能破百万,正极材料价格跌去四成,整车出口到巴西比当地车企还便宜两千美元。成本被打穿之后,供应链溢出成了外贸顺差的新泉眼。
 : U$ ]+ z6 p( `0 {# L: E2 V* w5 E1 `' r. c
 , f2 }/ {& S% r& V! P# }
 
 $ P0 Z6 j, X. F: D" A1 f3 q, w3 E5 }) E- d( {# Q) h
 
  8 T- x  R" W' ?. P- {: M: x 
 e. O7 ~% o1 |( w5 F- C私企不是被边缘化,而是被推到产业链前端做“尖刀”。成渝的无人机孵化器、合肥的显示面板联盟、苏州的生物合成工厂,都是国资兜底、民资冲锋。一个特征越来越明显:硬技术不再靠补贴哄,而是靠市场压强逼。 + v4 _& a  u2 K$ u; ]* Z: I
 
 . @. v1 Z$ l0 l5 ^镜头切去美国。2024财年的赤字又创历史新高,基建法案四千亿美元拨款,在参众两院卡了十三个月,最后只铺出五十公里高铁试验段;期间加州山火烧毁光纤干线,网络瘫痪十小时。公共治理的失灵,已不是个案。
 ; V1 E* b! @& K# K: |
 3 [! D1 f  ~2 D% C( {- P9 r5 n
 7 ]5 l7 S0 l1 n2 `
 Q$ B! B# k+ ]0 A" c/ p. ?( m# }: c6 C9 T- A
 
  * L5 ~9 j' ~- D' e/ |% q9 ] 
 2 Y4 s! Y2 n8 s4 Q7 J党争让任何中长期规划形同儿戏。上台就推翻前任提案的戏码,资本市场早已算进折价。甚至连国防采办也被游说集团恶性绑架,同一条舰船的造价十年翻倍,五角大楼自己都说“预算不可持续”。 ! |7 v, a* m: B. [& r6 {
 
 7 b2 s* h. z. t! y+ O/ e对比之下,中国的十四五收官验收已锁定三条硬指标:碳排拐点、核心零部件自给率、全国统一大市场。中央财权+地方赛马的组合,看似粗放,却保证了遇到外部冲击仍能迅速调度资源。 % x+ g% _: O" ?1 T) g7 N" T5 H, d% c
 
 5 W, U; T- g% b! J' n' M9 p' L' |: F
 / r! @( i+ n7 F2 t9 A8 v! o& O9 N, B( x1 b6 _& ^
 
 . X5 Z% b/ k7 Y$ i5 M
  h# }  q% ]1 p+ x. t- w8 h * Q' }, v6 }' B
 中国并非没有隐忧。房地产尾巴还在拖,地方债务兜底机制尚待厘清。但和美国的结构性空心化不同,制造业仍占GDP三成,外循环带来的现金流让债务风险切得开。出口价一旦调整,新兴市场的订单又会回来。
 * O5 j% l$ M7 ]5 T% H3 a# X
 9 p; _3 A" M! i6 c. w东南亚和拉美正在细算成本,越南卖工服,孟加拉织棉纱,但一旦需要自动化产线、清洁能源支撑,还是得回头找中国设备。所谓“脱钩”最终只剩外交辞令,供应链则用利润投票。
 4 ~( z9 m% ]* I3 k* o; G! J, j+ i  d% z, e7 a# \
 
 / ^  x9 Z" D. Z) m( U5 z9 ^  Z% ]/ t* D  Q: j% Z! `
 
 : t& M: m. ?- ?9 r) L2 ^/ o) u, [% y
  + G6 b2 q8 Y0 Q2 S5 L 
 [  w2 |3 |0 r# _2 P对普通人而言,这场巨变最重要的提示是:别把目光锁死在地产和网红经济。向绿电制造、高端装备、跨境数字服务要机会,才有可能跟上下一波资产重估。语言、编程、工业软件,都是可快速补齐的“通用钥匙”。
 . `- L. a3 b1 Q" l+ s" L; f0 D+ }8 P
 短期内,汇率、地缘、选举噪音还会此起彼伏;长期看,技术投入与公共治理效率才是胜负手。中美的赛道已经分岔,谁想再“按暂停”都为时已晚。
 r. P: ]) F& S9 F* c, a* u  D) `. X9 ^( \5 S8 q9 G5 Y* V
 
 : T9 `9 z  e( B
 ! b4 m! E. A+ F% V1 e* ^1 ?
 + A# P8 w4 B& _. _
  7 L% [, Q  }6 _% Y. O/ [ ! G) l8 d5 G8 p! [) f: l/ {- L
 也许十年后回望,2025只是漫长转型的一个节点。但它提示了一个朴素的道理:当一个国家能将资源集中投向长远利益时,她的对手即使再强,也只能改用金融与舆论打游击。而我们真正要做的,是在风暴眼里保持好奇与执行力。
 " [( o1 r' |7 C; y, y* `9 }( W8 e3 R. o. D  h
 * u* v" l* _. U
 
 - |' t6 Z9 p/ M7 h9 B; c" S- E6 d9 V
 1 p3 I9 p' \- X3 s0 L8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