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银行账户里六位数的存款,他穿着拖鞋骑着电瓶车去参加聚会,面对满桌的吹嘘笑而不语。+ ]9 ~8 D2 L0 ^; E1 p$ a7 p+ I
& s) g4 f: a; H在我的老家,有一个说法:“财主都是抠出来的。”祖父当年在地主家做长工,亲眼见过地主家如何节俭——过节做一大锅米粉肉,用绳索吊在房梁上,大家要踮起脚抬起手才能夹到,且夹到什么必须吃完,避免挑肥拣瘦。1 o: [; a/ t& O) g3 J
. u. I( p$ ?3 u/ r3 R; }$ m我对祖父的话将信将疑,但我坚信,一个人要致富,肯定有“节省的门道”。
I' ` n" W# {, T1 ~& w
8 x6 _/ k' A$ T G% |回到现实,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没有存款的人,喜欢装大方;而真正有存款的人,却很低调,生活特别简朴。
( ^6 |& i. |4 Z2 q( o5 X3 U- T
; D+ M3 P0 G2 \3 s" `当一个人有了四五十万存款之后,会越来越适应“低配生活”。你别不信。
; o2 @/ q, p, F" B1 I
1 Q( W0 B& Q6 h5 C- l2 m' h& `5 V01 存款,托举了你的精神底气 k; k# Z$ u4 n
7 ^+ S8 ?1 D& L. E9 \
' Q; Q$ [- i. G6 x5 u5 [ W, c x0 m. r) P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很多穷人的习惯:把平时舍不得吃、舍不得用的东西,在过节时大方地拿出来待客;指望通过请客送礼拉关系遇到贵人;把自己打扮得很体面,开好车、穿名牌,为了衣锦还乡。
/ c' r* u1 I3 Z! D' P- p, {; U6 L
- b: e3 C( ^3 Y8 w. A( H- C在聚餐时,他们喜欢说自己多厉害,收入多高,总是把偶尔的一次高收入逢人便说。
+ a q+ Y; @; l0 T. \ x: w
" [0 O( B- @# L% r, o4 b而一个人有了四五十万存款之后,就慢慢摆脱这种“穷人气”了。) Y. E$ f0 `& K c
" z* i3 |7 v* m
存款,是可以支撑起一个人精神面貌的。他不会再刻意去展示自己。
5 j" a% K$ L/ } @+ i2 F& a! e e) A4 @9 a3 M
在一次聚会中,他可能打扮朴素,甚至穿着拖鞋,骑着电瓶车来。听到周围的人吹嘘自己多厉害,他暗自发笑。有人说他的衣服不够档次,他也不会争论,只是笑一笑。
4 ?9 k# ~* U- G) o* v
) ], T' O: n9 i7 M1 j! v' w在社交中,他一下子看穿了周围人的底细。相比之下,自己在精神层次上高人一等,而这种“高一等”不需要任何形式证明。
, A6 K) u* Y1 B7 y3 ?# ]
% C4 v7 q6 x! M; V J' b3 `0 K遇到有地位的人,他也能不卑不亢,不再像穷时那样阿谀奉承。办什么事情,如果不是特别耗钱,他信心很足——失败的后果,他完全能承担。
5 @' F* h6 D4 ^
1 \9 |. s" h& F( Y久而久之,他会被认为是一个有气质、有格局的人,不自卑也不浮躁。# }+ y9 A' C+ A8 Q1 ~& l
4 N, B& ]8 g6 z9 Q3 V) I3 I$ E
02 低配生活,是一种主动选择& k6 d$ {8 ~% z+ r+ t
3 ?6 X2 t [' g4 \5 t4 A
- f: V+ V, Y% C. E. z. \
1 z% ?: w5 u( z, T/ P. _1 S0 U
对于土豪来说,四五十万存款不多,只是一场业务的开支。但对普通人来说,这是一笔巨款。) o) [8 p$ S" W: G3 o
" G+ B, ]3 n$ ]" g2 @而这笔存款多半是省吃俭用来的。这说明,有存款的人长期在过低配生活。) Y/ R3 k z& Q0 z
% J0 \1 a( [6 y1 w5 Z! j
看看普通人是如何积累这笔存款的:. X5 a2 A4 _, J9 t$ G( h1 l; G
, o, G# A# c# v
在收入不高的情况下,尽量省吃俭用,保证每月都有剩余。比如月入三千,就把日常开销控制在两千以内。
2 c h6 R( m1 b! R+ F8 w6 C/ z- l$ S3 ~. G# X$ [& z! b
尽量不去应酬社交,不请人吃饭,也不参加他人宴席。即使是单位非去不可的活动,也是简单随行,不会大方。" ]7 z- [# Q, ]/ e, r5 b
! }* X& w9 E' m8 G" P习惯了货比三家,到处找打折商品。可能会下午去买菜,因为价格更低。
( g2 k$ L/ M9 v; V. l/ ?. d
1 _1 `* a) o0 p1 c保护存款同样重要,他们的骨子里怕穷回去:
3 L! {* G# `! D: k* z+ ?+ |0 _$ H2 r4 y, F- q: W3 y; L5 w" D* S) c
有人来借钱,第一时间找借口推脱:钱存了定期、被爱人管着等等。
5 g1 w$ T( L; `# S- k
7 o1 d: i- E/ X) X# [3 Q不到万不得已,绝不动用存款。当下有困难,就当下想办法解决,哪怕送外卖也要克服,不动用老本。+ A3 G% T5 _. i- E
' |7 L1 R7 K, ?0 H1 Y1 m不会随意在孩子身上大量投资。甚至向孩子隐瞒真实家境,让孩子什么都靠自己。
& F7 ^ V; t" l, n. l
0 a2 c6 Z9 R4 L3 n9 W! }5 E一个人在拥有存款的过程中非常节俭;有了存款后,又怕穷回去,更加节俭,这就是长期低配生活了。( m0 ]+ [' c; i, V: i
G0 u: A+ p& C3 q1 q5 b03 低配,不是抠门,而是重新定义生活
; Z! y1 K& J1 M. b. _) D9 p( J0 I2 @" ~. A" m/ z2 R3 }
" ]% F. h# s* J
* m; u2 N8 Z2 Y+ i年收入高达50万,却甘愿选择过“低物欲”生活,这绝非简单的节俭,而是一种主动抉择——将金钱用在真正重要的地方,而非被物欲左右。
0 `% N8 l5 @- n. }' A/ X- D) d' J( z6 T {( x0 S
低配生活不是让人压缩生存空间、降低生活质量,而是在这个充满选择和欲望不断扩张的世界里,学会辨别与放弃,做到适可而止。2 Z9 A* a; a" y+ q" K9 X
6 {3 ?/ z `# [+ s1 c1 h( K深圳有一对夫妻,尽管年收入高达50万,却凭借“刚性支出最小化”的策略,6年存款150万。2 o3 k- Z. B& Z
9 i& q) l* B. ?) O# K
他们每日自己下厨,从不点外卖;出行主要靠电瓶车或地铁;穿衣注重平价实用,不追求品牌。, X9 o4 c/ r5 p# E' t. E0 q: L
# V% l; w5 X" K* p+ h0 t他们将资金用于提前偿还房贷、扩大事业投资,构建起“收入 - 储蓄 - 资产”的良性循环。
/ k- j9 w, Y, A. x/ U- b. o9 z( A [. O9 Q( `
低配生活,本质上是对财富、生活及精神满足的全新诠释。4 x) w& c, ` y j
5 p0 G/ j# w [, S% p2 z04 守住存款,比赚钱更难
. R* ]4 I6 f. ]3 x
5 k+ s* h g6 t8 K# E$ ^& E( C/ `8 f6 ^6 p, f+ p2 |
$ y. @% I" F4 x& B对普通家庭来说,存到四五十万真心不容易。夫妻俩拼命打工,每月省吃俭用能攒下4000块,一年下来也就5万。要攒到50万,起码要十年,而且这十年里不能生病、不能失业,不能遇到大事变故。2 ?% z% ~8 u+ Z; p6 _6 W+ y* Z7 y
% T3 I Q3 v& e M3 G
但现实很残酷:有调查显示,超过60%的家庭,在存款到50万后三年内,钱就大幅缩水了。不是天灾人祸,而是掉进了一个个陷阱:
! }* Y" W& n1 [) F7 F% E/ _! @0 h) z" A
人情局:亲戚之间借钱的违约率高达78%!更扎心的是,大多数钱不是用来救急,而是去投资、炒股甚至赌博。
' P i7 M5 u1 D% e
9 v7 A$ v' e: e! Z# h' [: K" }消费升级局:觉得以后生意会越来越好,就咬牙贷款买160万的房子,还按揭25万的车。结果行情不景气,上万的房贷车贷压得人喘不过气。5 Y0 P) D4 i8 C7 q* j
$ @1 F; q% v9 ^/ {9 W投资局:觉得银行利息太低,就把钱分成炒股和买基金。结果股市亏了25%,基金跌了20%,本金缩水20%以上。" m) [$ t" I$ |2 c! W7 F
+ d/ D- W& H# s0 S3 f创业局:攒了50万梦想开海鲜酒楼。结果装修花20万,租金和人工又十几万,生意却冷冷清清。苦撑两年,店关了,还欠下外债。" I4 ]( m8 L& |3 |+ ]5 |! K8 x
1 [) y$ u& w* y' f6 m' q4 y' f% m! s3 S钱不是被别人骗走的,而是被自己的冲动和虚荣拖走的。5 I" `8 X6 o$ [5 W
6 n: G1 d+ }# @3 X1 ~
05 低配生活,高配灵魂
4 I( O* f6 S( \: N% v" m+ \2 T# L6 Q" M/ N/ v
0 c a$ _! n2 n$ D4 h
* I2 d& H3 M+ g( r
人到中年,最好的生活状态,就是低配你的生活,高配你的灵魂。( x# E5 B, F! @* I- A( A9 _
0 f1 @) M( M+ u4 s' ?9 y, g《肖申克的救赎》作者斯蒂芬·金有一套别致的“小桌子理论”:他写作时只需要一张一平方米大小的小桌子,上面摆放一盏小台灯、稿纸或电脑,再无其他。 O. {- ^0 R5 i# T* |
. g, O2 k# N( J" k- Y4 G
成名后他试过换一张宽大如单人床的胡桃木高级书桌,结果坐在豪华桌子前灵感全无。不久后,他放弃了这张桌子,回到了简陋的小桌子旁。+ Q; O! S( R" \$ q& @1 ]
+ m7 X! k# ?# T6 ^你占有支配物质,也会被物质所占有支配。
4 S9 |7 I% }: }7 r
n& |9 u" P4 ] L, J' A物质低配并非压缩生存空间,而是找到最适合的生活方式,过着舒心、从容还有盈余享受精神生活的日子。$ s0 b: [& s' n3 ]% z4 ?( F- l
! Z% J3 e& i5 d j1 I, w( o5 g
少买一件新款衣服,多读一本书;少买一个高档家具,多听一门课。于删繁就简的生活中,修出丰盈的内心。
! a; Z! b7 H8 G3 I+ ~* A$ a t, j3 M1 s3 b, n
很多人说:“存钱,就知道存钱,抠抠搜搜一辈子,活得有什么意义?”6 u) _ O% Z2 U/ Y* c X
- z7 `" J% B8 B. ~( { a8 z7 S
这样说话的人不懂,有存款的人就把“多一分存款”当成了意义。% o& D* ^# {' q7 R2 |9 s
' I% m8 g" w U5 W人生本来没有意义,是每个人赋予意义而已。你认为吃光用光有意义,那是你的事情;人家认为存款越来越多是意义,是人家的事。' l) d+ C2 k o0 z8 f1 n1 f s* Q
% |1 E( H5 L0 U K8 i) o
真的,有了存款之后,精气神提升了,低配的生活,也可以高贵地活。
0 V/ Y$ |$ @5 M+ n! E6 G
6 l4 U3 d5 m2 t% k$ V/ ]3 [有了存款,就不担心三长两短,不害怕社会规则调整,也不怕老年会很糟糕。" ~" ^2 r" F. f ]; c1 {" }
* h8 M5 j: C: I% Y& a |$ a& J6 e
“人走了,钱还在”,比“人还在,钱没了”,要好一百倍。/ Z: E% l3 T# c; K2 c% }
如果枫叶的分享对您有帮助,别忘了点赞➕关注哦~[比心]
6 i' e D, X! k8 e, _6 U; B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您的点赞是枫叶持续分享的动力[握手][握手][握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