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北什么
% _/ ]& u2 e$ R! j- o+ }- A, h% O4 t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中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4 i% i N4 A8 s9 s4 z% C
# K; k1 b6 {- `$ e+ x( z: }
7 d& c" t# V, R E4 B* _% I
前言
/ M3 e1 E% A6 r/ |) }$ t% H5 D& B9 p, b% M- a: {4 A
当小米空调的标签被揭开,背后浮现出“四川长虹”四个字时,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错愕,紧接着便是一声叹息,但另一方面却是来自合作伙伴的极高评价,小米创始人雷军毫不吝啬地称赞,长虹的精密制造能力是“世界级”的。
7 L8 \+ L+ o& ^" H& U一边是公众视野里的“沦落”,一边是行业内部的“顶配”。那个曾经代表了一个时代记忆的“彩电大王”,那个让“天上彩虹,人间长虹”口号响彻大江南北的制造业巨头,怎么就成了代工厂?8 p2 u' } E/ |- {' z) r
; ~3 l' n) |9 G) |$ N+ f
/ h( `0 ?) o [5 w7 u
面子和里子
+ V3 B! A1 X! Q& q" k$ a: u0 m1 F. ~9 m4 g4 n* b
很多人对长虹的印象还停留在客厅里的那台电视机上,当他们发现长虹自主研发的智能系统,用户日均开机时长仅有32分钟,远不及竞争对手时,便轻易得出了“长虹不行了”的结论。
6 G% s7 r' I% e1 t) X4 N1 [) h2 |2 }6 n& w {9 z( z. y& @
再加上过去频繁发起的“价格战”,在不少消费者心中长虹的品牌形象甚至与“廉价”挂上了钩。
2 v% e0 k, L! [这种普遍的疑问背后,藏着一个巨大的认知反差,一方面是长虹在资本市场上的黯淡数据。" s& l* p/ S6 s2 H; {3 g
9 u' x7 c. o/ M4 v, T6 ~! W( l& N* e
它曾在1998年以超过650亿的市值,成为A股唯一登顶的家电企业,而今市值却已跌至约495亿,甚至低于27年前的水平。) U& ~4 T4 s0 e. f$ @: m* P, W
2 i3 O/ J0 v. |( }这确实是长虹作为C端品牌的困境,也是它暴露在外的“面子”,看起来光彩不再,然而当我们把视线从客厅移开,深入到产业链的肌理之中,看到的将是另一番景象,一个截然不同的“里子”。
) y# u: J, i3 e+ W/ B/ S. E5 A/ j% @你可能不知道,全球每三台智能冰箱里就有一台的心脏——压缩机,来自长虹旗下的长虹华意。
% G+ R1 b2 g: l z
z: z `- ~4 J2 [, w" G
: v! ]' q3 Y+ s" C6 R这家公司已经连续12年稳坐全球冰箱压缩机制造商的头把交椅,年销量高达8425万台,这才是长虹不为人知的硬实力。
( U! X3 F, v2 Z
! W/ ?+ k. f# m: _2 F, X同样隐秘的还有它旗下的爱联科技,这家公司已是中国最大的无线连接模块提供商,当我们过度关注一个品牌的声量时,往往会系统性地低估它在产业根基处的真实分量。
& _3 x, [7 V9 b" @" S: D长虹的转型其实并非个例,而是顺应了全球产业链专业化分工的理性选择,就像富士康之于苹果,博世之于各大车企,顶级制造企业早已熟稔“自有品牌”与“核心供应商”的双轨并行。
% Y% c N& z# n6 [! z
3 e. I' P: m7 O; R7 \7 T
+ _& {2 G& F# z( q6 a两次豪赌一身冷汗! c" R, M# m1 `
( z) E. t! k$ B2 ]2 m. R, F长虹从追求市场垄断的“进攻型”选手,转变为今天构建技术护城河的“赋能型”基石,并非一朝一夕之功。4 @$ x0 P$ T% ~9 ?% C
. B9 z7 o+ m. I, o7 ?% A
背后是两次惨痛的“豪赌”换来的沉重学费,深刻地改变了这家企业的风险偏好和发展逻辑。
/ X! D |7 a. E. X第一次豪赌押在了技术路线上,在液晶与等离子的未来之争中,长虹将重注压在了等离子技术上,为此不惜投入40亿元建设生产线。
- ]7 Z) I, L# P' o! {
4 m- p: `* f9 I! x, @- |4 w/ D0 V% P% w( q5 Q
然而市场最终选择了液晶,等离子技术被无情淘汰,这次决策失误不仅带来了超过20亿元的直接亏损,更致命的是让长虹错失了液晶电视产业黄金发展的快车道。7 @& v$ |: ^& k
1998年如日中天的长虹试图通过垄断核心部件来控制整个市场,它以高价锁定了全国70%的显像管订单,这在当时是电视机的“心脏”。
6 U! t! h$ ~8 W7 c5 }& h" @. p1 ]$ I7 v$ X' ^5 P$ T: c8 d
' |- A5 T$ B/ Q' k
本想扼住所有对手的咽喉,没曾想一场亚洲金融危机突然爆发,市场需求急剧萎缩,堆积如山的显像管库存成了压在身上的巨石。$ U8 O" |( o2 O$ X; W
为了消化库存,长虹与美国APEX公司合作,结果又遭遇对方拖欠高达4.63亿美元的货款,内外夹击之下长虹在2004年公布了高达37亿元的巨额亏损,元气大伤。
+ ^1 _' M: z4 ?1 D; f这两次失败的共同教训是,过度依赖C端市场的波动性和单一产品的成败,风险实在太大了,正是这种切肤之痛,才催生了它构建多元化的内在动力。; ^* _' K! K1 L/ Q
/ I N D5 }) v( E. ] F% u5 ?
: o% Q) [) X$ s3 Z; ]从拳头到骨架( T6 ?) @2 p( F B9 a- H* s/ k
% V+ d6 ^3 F# @ C: e) }( g( C2 n
今天的长虹早已不是一个单纯的品牌商,而是一个拥有七家上市公司超过二十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综合性科技集团。
_1 Z0 l" [: I Q. ^7 @) V: \, b& E3 l3 b
它的权力形式,已经从昔日的市场号召力转变为如今的产业影响力,从一只进攻的“拳头”,演变为支撑高端制造的“骨架”。3 K- [% Z. m, `4 X
这副骨架的力量首先体现在对国家战略的支撑上,当国产大飞机C919翱翔蓝天时,为其提供电池系统的正是长虹电源。3 v4 \3 |$ E. f* W$ G
7 o6 S' Z$ m7 ?$ d1 r# F: a+ K/ h1 T/ `, ]( W- ~1 _7 m9 E
这家子公司还一举打破了德日企业在高速磁浮电源系统上的技术垄断,而另一家子公司红星电子,则是中国最大的氧化铍陶瓷供应商。5 Z+ z9 h1 }3 I! m
6 `9 }. M+ _# h7 H$ q$ H* K' q
这种关键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核工业等国家重点领域,市场占有率超过80%,是名副其实的“卡脖子”技术突破者。
% q4 h) y& U- d) }) B4 k. Y) C其次这副骨架在全球供应链中也拥有了关键的话语权,除了前面提到的冰箱压缩机巨头长虹华意,旗下的长虹三杰,在电动工具用锂电池领域也做到了国内市场40%的占有率,是行业领军者。4 m$ J6 Z* {8 Y6 r( n8 R
9 R) |" q B+ Y: F3 \4 Q
5 F- J: R4 ]0 _
2 F8 y& g5 X: E这些隐形冠军,让长虹在全球分工体系中占据了核心位置,理解了这些,再回头看它与小米的合作就豁然开朗了。2 u$ b. Y: ^: t
这并非“王者沦落”,而是一种面向未来更具韧性的共生关系,长虹提供重资产的研发供应链和世界级的制造能力,小米则提供轻资产的品牌设计和用户生态。 F, b1 C8 b6 |) b
3 h% L! E$ W& O$ U- F
" Z6 M7 L7 _9 F" R这是一场“强强联合”,完美契合了中国制造业从依赖人口红利,向技术创新和规模效应转型的宏观趋势。
1 f/ Y0 A* b! d t8 U$ l8 U$ Q o( ^长虹的故事,为所有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制造业企业提供了一个深刻的启示,企业的真正实力不应仅仅由其在消费市场的品牌声量来定义,更在于其在产业链中的技术深度、制造精度和战略韧性。
. n/ d% [, `0 r4 [
% O7 z: J# F# s# z9 `3 X# h
* U9 N( V! N0 y' o ?$ h6 Y结语5 k* X' W8 v% [/ E4 l9 C3 u& O
6 R& H: ?% Y: q3 Q, J+ P. Y
从家喻户晓的“彩电大王”,到如今这支庞大而低调的“科技舰队”,长虹在公众视野中或许失去了往日的光环,却在产业的根基处获得了更坚实和可持续的生命力。( J5 W7 P x/ ]4 S
6 o, A+ B6 _1 f4 N
它证明,从台前的品牌转向幕后的技术供应商,同样能够创造巨大的价值,无论是选择做台前的巨人还是幕后的基石,掌握核心技术并主动适应时代变化才是企业长青的根本,长虹的今天或许正是更多中国制造企业明天的缩影。, Q2 d3 v5 a- W- V+ ~
大家有买过长虹的产品吗?# M( S" n0 B% T' a" |
) u3 t2 {; U5 V7 d0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