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中药被国家药典除名,伤肝伤肾还致癌,用药请擦亮眼睛

[复制链接]
查看8051 | 回复0 |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个中药被国家药典除名,伤肝伤肾还致癌,用药请擦亮眼睛-1.jpg
1 C1 @$ A: [6 Z# q, n& [# F- \8 h4 |
4 R0 y- K  o# ?  P$ R+ k' k- f% ]
傍晚的公园里,王大爷和老朋友们正在讨论家里的养生妙招。有人晒自制中药膏,有人聊到走街串巷收集药材的趣事。忽然,一个老邻居神秘兮兮地凑过来,语气十分郑重:“你们可听说了?有几味我们常用的中药,前几年居然被国家‘除名’了,说是伤肝伤肾,甚至还有致癌风险!”原本热闹的谈话瞬间安静,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长久以来被视为“安全灵药”的一些中药,真的存在严重健康隐患吗?更让人意外的是,那些被除名的药材,过去常见于民间偏方、日常调理,中老年人几乎家家药箱都有。为啥昔日的“宝贝”,如今却成了“高危品”?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这背后的医学真相,到底是怎么回事?
3 D0 G2 X" h' o/ Q
  p- t  Y& M8 y8 T7 K
3个中药被国家药典除名,伤肝伤肾还致癌,用药请擦亮眼睛-2.jpg

9 u5 f8 {2 S- W' k3 f" h3 p7 i8 Y9 H" O6 {* I2 \: U
这些常被误认为“安全无害”的中药,到底被国家药典除名的依据何在?马兜铃酸到底有多可怕?为何连世卫组织都警告?是否我们所有含有“危险成分”的中药,都不能再用?第3种药材的风险点,大部分人还真没听过,别着急,本文将一一揭秘。
$ k6 g# \9 B! P/ M" C0 o“草药无毒”是误区,危害可能悄悄潜伏
$ [- H% d; z" ?- F3 q
/ V  @; r+ Q0 _/ t' X中药自古流传,几乎撑起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医疗骨架。许多人尤其是中老年人,深信“草药是天然的,比西药安全”;然而,这种观念未必完全正确。随着临床和药理科技的进步,专家们发现:相当一部分中药材,若使用不当,确实会对身体造成伤害。过去20年间,随着国家药典反复修订,已有多种药材被“除名”,其中变化最受关注的是青木香、关木通和广防己,这三种药,因含有马兜铃酸而被列入“高风险”名单。9 P/ E! H% d1 M% j: ]' o' P

; H+ B3 P& m- K( z" k
3个中药被国家药典除名,伤肝伤肾还致癌,用药请擦亮眼睛-3.jpg
9 m& |4 R- w2 i- o, l

$ Y. \0 Y9 O6 k4 L+ i马兜铃酸是一类1级致癌物,经长期研究证实,它能导致肝癌、泌尿系统癌变,还会直接损害肾脏,引发急性与慢性肾功能衰竭。2017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布的东亚大样本研究显示,接触马兜铃酸相关制剂的人群,肝癌患病风险提高了6-12倍,“隐形杀手”之所以可怕,在于它常常潜伏多年才显现。事实上,早在1981年,德国科学家首次动物实验中就发现了马兜铃酸致癌作用。90年代,比利时曾爆发“中草药肾病”事件,100多位女性因含马兜铃酸的减肥药致肾衰竭,不少人因此丧命,从此引起全球医学界的高度警觉。
7 `8 t' V' h& W. w5 @- f被除名的3种药材,曾是“家庭常备”,为啥变成高危品?$ M% C! ~. O5 u3 J8 ?+ g( J

. X3 c: ?. b6 V) q7 i, R青木香(Aristolochia debilis),传统上用于“导气行血”、“消肿止痛”,曾是跌打损伤、妇科止痛方的主力药材。但现代药理分析后发现,青木香所含马兜铃酸含量极高,长期服用增加肝肾损伤风险。2020年版《国家药典》已彻底将其除名,中成药、饮片都被禁止生产、流通。
& D- P0 ^1 e' Q
, v% q7 T5 x- b( ^
3个中药被国家药典除名,伤肝伤肾还致癌,用药请擦亮眼睛-4.jpg
; k9 t' {/ _1 f# m8 Z, U
( S! O$ |. I/ x" Q4 Z# o" M
关木通(Aristolochia manshuriensis),以“清心除火”、“通经下乳”等功效闻名,广泛应用于风湿、浮肿各种偏方。可惜高含量的马兜铃酸导致其成为“肾毒性最强”的中药之一,多名患者服用关木通后出现不可逆转的肾小管纤维化,严重时甚至发展为尿毒症或膀胱癌。
- {% V& p+ b! ~* P* W) Z
/ Q/ @% m6 d" m5 I0 a/ e  |广防己(Aristolochia fangchi)过去在利水消肿、祛风止痛类方剂中常见。但研究结果显示,广防己不仅“肾毒性位列前茅”,还能引发多系统肿瘤和肝细胞损伤。这些致命隐患促使国家药典连续两版将其彻底“除名”,发出最高级别风险预警。
% W% E8 L1 S( n  m6 X: ~6 m' P" {' o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民间仍流传老药方使用上述药材,但如今都已属于严格禁用范围。含有这些成分的中药制品,也被要求从市场下架。普通群众如擅自购买、服用,不仅疗效存疑,反而可能带来不可挽回的健康恶果。* L& i  ^  \2 t! C1 q; y

" s/ n2 J1 h0 f, s$ w2 f, u
3个中药被国家药典除名,伤肝伤肾还致癌,用药请擦亮眼睛-5.jpg

' @4 e2 x- V+ K9 _, s( `8 d' y含“毒”未必一律禁用?中医药安全有8重把关标准5 i; J0 c% r; [; C2 {2 \/ L
. O: w" V" z2 X( E# B1 F0 {: w/ F
很多人疑惑:既然马兜铃酸有害,其他同属马兜铃科的药材,比如细辛、鱼腥草,乃至市售常见的六味地黄丸、小柴胡颗粒等,是否也“人人自危”呢?其实不然。国家药典与专家团队的评判,并非依据“是否含毒成分”一刀切,而是从内服外用方式、入药部位、药品炮制、剂量配伍、病症适应、人体代谢、有效性和风险收益比等8个维度,进行科学决策
, ?* z! v( x% g9 o2 m* K# h+ Y: ~1 m( J" C
比如,鱼腥草虽同样含有马兜铃类化合物,但其主要有效成分经过人体代谢后毒性极低细辛的根茎因严格限量、规范炮制,一般不会引发肝肾损伤。有毒中药治病仍可“以毒攻毒”,但前提是医生严格控制剂量、配伍和适应证。正如国家药典专家所言:“在合规、合理范围内,大多数中药材是安全可用的。真正‘不可救药’、必须禁用的,其实极为有限。”
: u4 Z! x* u5 l9 G% X
9 r/ C( o* l: G3 O+ U% h) \
3个中药被国家药典除名,伤肝伤肾还致癌,用药请擦亮眼睛-6.jpg

* X" m7 a! W, P9 c/ a% t; G安全用药,这四点千万别忽视,实践给出答案+ e5 m/ G3 ^* `  H; h

- s4 M1 P" X; ~) P$ n$ ?" J  D首先,彻底停用青木香、关木通、广防己等已被除名药材,家庭“老配方”需谨慎对待,不可迷信“传统必然可靠”。
9 p5 V! v% w% _8 E, ?0 ~: I1 ^3 H
6 e8 n2 I) }% C$ Q5 f* T& J6 G+ g其次,坚持选择来源正规、配方公开、批号齐全的中药制剂,避免在没有专业医生指导下擅自服用或自制草药。: }3 \& J3 t4 Y: G

* F: F9 g1 I! v) v4 Y4 j! q再次,体质特殊、慢性病患者、中老年人尤需定期体检,及时发现药物副作用。如有用药不适、肝肾功能波动,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9 X( |- ?4 u* L4 i# W- Q7 A% R* {% H
最后,提倡就医先问清楚药品成分与禁忌信息,看病多用“知情同意”。养成主动向医生咨询和查阅用药禁忌的习惯,是预防药物危害的关键一环。
& q$ ?% O! r: s6 [( L6 y5 q2 h2 i7 L7 `
健康的根基,就在于我们“擦亮双眼”,学会辨别药物的利与弊。正如专家反复强调,“中药,用得好是福星,用错了就是风险”。保障安全,首要是选择正规渠道,不迷信‘偏方’,不擅作主张,也不夸大中药的万能性
; ^2 D) J7 B1 u% e4 {
: v- C3 x  d6 ~* p医学界对中药的持续优化,是为了让大众远离风险而非否定传统。对于上述除名的药材及其制品,应果断停止使用。至于其他“有毒有害”中药,只要遵循专业的医嘱和剂量标准,依然可以安全用药、对症调理。希望每位读者都能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共同守护家人的平安。
; F4 H; E9 G+ P0 X5 x8 \( H. V( b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7 f1 s+ F, j( Z1 k参考资料: 1.《中国食物成分表(第六版)》 2.《中国药典(2020年版)》 3.《中华医学会药物安全评估指南》 4.《中华人民共和国内科学(第九版)》 5.《世界卫生组织致癌物分级指南》
' X" a0 p$ s" L* {
' x( g" N, P# v" n' f! a5 S( h4 G6 w7 w8 K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1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01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