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的兴趣爱好?

[复制链接]
記樹 | 2021-7-6 18:5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孩子属于大脑发育进展早的类型,而且学习一向是自学成才,自主能力强的,学习能力只会越来越强。家长其实就是一定程度上帮孩子做些内容上的选择。
思密达弟弟密b | 2021-7-6 22:5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孩子喜欢又是正当内容,就让他专注去做吧,专心致志是极大的快乐也是专注力的培养。注意视力,可以带孩子打打羽毛球,这种需要视点远近移动的活动。' ^  S/ k! S7 G: ~" m
能做做手工亲近大自然就更好了,对大自然有感性认识,有形象思维支撑的抽象思维更能服务人生。就算是在不喜欢,做家务和生活自理必须做好是底线。
* {5 s/ q+ E. A+ ^7 q' Q3 K5 ]" w- g英语以视听输入为主,内容选他喜欢的动画片,偏重百科、推理,杜绝臆想玄幻。如果能边玩奥数边听英语就ok了(这并非不可能,我女儿就边听动画片边看另一本英文书或中文书),对孩子头脑多分区同时活动有好处。
潜伏550 | 2021-7-7 05:47:05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这个是天使宝宝,请一定支持他
天行龙伺 | 2021-7-7 14:48: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颗树的成长,不需要教它怎么吸收水分、养料、光照。环境适宜,树自己就知道怎么成长!
: t& {9 n: R9 c, b+ Z, c) o: z, ?7 q人也是一样,人本身具备成长的潜质,创造适宜的环境,让孩子自身积极成长的潜能发挥就可以了,不需要父母干预过多。" X, `7 l$ n' }6 M6 i# _2 }4 x! p
过多干预,过多的想着去“教”孩子,把孩子变成父母期望的样子,反而可能妨碍了孩子自身潜能的发挥。下面这篇文章可以看看!; n# ^) D: T( x4 W* l0 H: q
简单-心理咨询师:最佳教育孩子自己热衷,不是环境作用,不叫拔苗助长,是自己努力成长!描述的都属于良性的兴趣,而且是孩子自发的兴趣,就像树根会伸向有水源的地下深处,这属于生命自发的、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能力,不会造成破坏性。# q; [  ?8 O# N% l4 r( Q9 i% L
不需要用其他兴趣分散孩子注意。目前的兴趣,只要是孩子自发地选择,这就是他愿意做的。
4 ], D7 F  ?, s) H" v适当加些体育锻炼,以免孩子久坐,缺少锻炼就行!不同人的天赋秉性不一样,有的人心理能力偏思维发展,就喜欢思维类的活动,也擅长思维类活动,当然是允许其发展自身天赋!$ n- B; y8 Z& I5 _: P8 r
祝好!
无盐无良稚 | 2021-7-7 18:06:21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年初,儿子开始迷恋各种工程车,尤其最爱混凝土搅拌车,老父亲为了支持儿子的兴趣爱好,于是开启了带娃寻觅各种混凝土搅拌车的历程!
xws881116 | 2021-7-8 05:29: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个关键原则就是:7 w( M& N# U: i+ N; \
“不要试图改变孩子的兴趣点,而应该试图辅助孩子的兴趣点。”
' @+ \6 l1 |( F5 q  u9 r* n有个妈妈问我,他的孩子比较小,但很爱读科普类书籍,她比较担心读太多这样的事实类书籍是否会影响孩子的创造力。- X0 B; r1 b9 S7 K& q- c
其实这个问题,老外也有过顾虑。比如,quora上有个麻麻曾经这样问:
) L) ~2 S+ q1 C0 xDo I need to be concerned that my 6 year old son is always reading non-fiction (encyclopedias, space and astronomy, rocks and minerals, volcanoes, etc.)? He gives information like a statistician. Is this too much? Could it affect his creativity?- M( b( [5 z$ d2 }( g: S# C
下面的回答非常整齐,大家都从自己或自己的孩子和学生的经历表示,这完全不用担心,科普读物没有任何坏处。
* t' f* F/ c# ~7 G- K0 v有一位家长的回答很触动我:
6 l1 W" |; Q. h5 S$ F4 a6 vBe concerned about what YOU can do to SUPPLEMENT - not replace - your son's activities.: f$ X$ o1 b. f! y) R
就是本po第一句。# `! o/ }3 `; T. a8 S
另外,学界几乎没有证据显示有这种“科普读物损害孩子创造力“的联系。甚至有一篇2011年的文章,通过课堂活动,发现让孩子进行创意行科普类的写作会提高孩子的理解力、判断力和创新力。
: m) J. b% {/ x有一个研究专门是“creative non-fiction writing”,专门研究如何用创造性的手法来进行针对孩子的科普写作。实际上国外很多大出版社的科普读物已经在采用这个技巧了,比如DK。6 t" L2 _5 j+ g- v7 r$ }! ]
还有一个研究显示,美国小学生每天平均花25分钟读书,只有4分钟在读科普读物,所以很多美国人的知识储备还是蛮差的。% w# c+ `- F  _* S+ k  \$ c: N
读科普读物只要用对方法,甚至完全可以激发孩子的创造力。
, L" A; l/ ?$ e* O8 l比如说我最近在给麦圈读DK新出的动物百科,其中讲到了蚂蚁家族里面的分工,我也是才知道工蚁都是雌性,我就问他们一个发散问题:人类如果和蚂蚁一样,全部是女性出去工作,会怎么样?
9 t) n$ X' i. Y# U他们说,那就要给妈妈设计一个袋鼠口袋,把小朋友变成乐高一样收进去。- h' I- Y2 ^* Z9 f& _
这个想法多有趣?我觉得这也是一种基于科普知识的创意。) F+ N% o: r; Z3 q( w
辅助孩子的兴趣,是家长培养孩子的兴趣最方便的方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