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日,流浪大师沈巍与年轻的爱人晓晓罕见开启直播,两个人在直播间大秀恩爱,很快,直播间涌入10万多粉丝,全程直播粉丝疯狂刷礼物,沈巍似乎不动神色,而身边的伴侣晓晓是喜上眉梢!
* p- h+ Y0 d% F. G; l9 [据网友保守估计,沈巍当天晚上直播收到粉丝狂刷礼物,折价应该有几十万元!
# m* I* e2 [" E6 R6 F& X0 S ]5 C' j. v7 @9 p8 ]6 A
" g# P+ ~! u. K- k- i
) k c- D- D5 ^( r2 \3 k
0 m9 J. A0 q7 O1 T" E( p沈巍的走红源于他流浪汉的人设与读书人身份的巨大反差,但如今爆红后的沈巍成立收割流浪的工具,特别是年轻漂亮的伴侣晓晓与他牵手后,沈巍加速了商业变现!- e8 m4 V( a1 Y; W2 F
沈巍声称厌恶商业,却频繁参与直播活动,如今他甚至与爱人晓晓合体直播炒作,爱情也成了他们流量变现的幌子。
6 x4 f \& P# y7 z g. i2 H; c- p* ?6 t" h {1 H7 F" I k# v! M
7 c$ v8 x( p+ j$ d: A# Y沈巍以前曾真诚地说:“与其关注我,不如多读书”。如今,他早把读书变成了直播变现的噱头。
( T/ {$ U, |3 d此前,他和晓晓在南京高调牵手秀恩爱,现在看来,都是为直播收割流量做准备!看来,将粉丝的同情与好奇转化为真金白银,也是这类网红大师最后的归宿,所谓的“大师”,最终不过是包装精美的商品。
+ P) P6 R0 d/ D# A# b$ V3 J晓晓起初以“红颜知己”之名介入沈巍的生活,两个人年龄相差巨大,晓晓最终勇敢高调与沈巍牵手,但是细心网友发现晓晓从未推动他改变邋遢习惯,反而利用沈巍“原生态”人设维持热度。" J, w7 i5 |( B% U8 k1 P1 V
8 j+ _, i5 q; ?6 j2 Y. m1 `2 e( R4 H/ K
8 m+ }% X. W: \" _: {: Y% a& A. v& n& n
9 R9 ?) b4 A$ P8 X2 |+ T沈巍曾坦言晓晓对他“从不埋怨”,此前,流浪大师与晓晓公开搂抱、炒作他们“七夕相会”,现在看来,也许是为合谋表演——一个需要年轻女性点缀“才子佳人”叙事,一个需要大师光环提升自身影响力。
$ h% T8 {. `7 ^, @这一刻,我们发现爱情再次成了利益交换的遮羞布。4 u3 V2 L8 A: k% E$ v9 z0 h& |" t
2019年,沈巍曾以流浪对抗世俗爆红网络,如今6年过去,他也蜕变成为流量规则的奴隶。
4 c% @$ r6 M9 q7 E3 t- i; e8 w) b0 I6 }) |/ _3 E
& L, y, I$ M H/ z" P( A8 E# I他参与九红庆典时,“被迫”站台卖货,虽然事后以“文化人”姿态批评商业炒作,却难掩沈巍妥协网红的本质。
4 l/ W+ {6 o4 ~3 M当今流量时代的残酷在于:即使当初那个沈巍代表最反叛的符号,最终也会被资本收编。沈巍没有败给生活,而是败给了自己曾不屑的庸俗。
. o% Y3 U. H) M有网友很好奇,沈巍直播没有让大家刷礼物,为何会有粉丝疯狂送他礼物呢?$ v- w* ^9 {# b/ Y: ^
1 {. t" B: u; K8 ^% h$ A
% u4 Q- n5 C- B0 Q" C: s9 h
: _( d8 T% g8 H9 F* _
# w0 Z8 Q8 I" |0 ?8 F* Y' W
实际上,这很正常,沈巍的粉丝们,他们依然仰望“大师在流浪”的高大人设,实际是在为自己生活的平庸寻找情绪寄托。+ b% N" j4 a$ G3 e
这一次,沈巍的直播爆火反映了一个非常悲催的现实:那就是知识必须通过猎奇包装才有市场。沈巍讲《论语》的价值不在内容,而是因为出自这个“流浪汉”之口。晓晓的突然陪伴被美化“灵魂共鸣”,实际上是流量密码的精准匹配。
- r, [$ a, _1 V: B当读书沦为直播噱头,当爱情成为炒作素材,所谓的“文化坚守”不过是商业剧本的一环。沈巍和晓晓的合谋,最终让知识沦为小丑的装饰,让真诚成为流量的祭品。
& ?* }( I$ ?4 ]/ \" ^' }沈巍与晓晓的直播,是这个流量时代的一面镜子。它照出了为了利益,人们可以如何地包装自己、表演情感。同时他们的直播也提醒我们:在喧嚣的网络世界,保持清醒的头脑,才不至于被各种人设和剧本蒙蔽双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