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想到!巴基斯坦的俾路支人,与中国之间还有着千年渊源

[复制链接]
查看3594 | 回复0 |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言+ D, g. n( A6 J# _9 h+ N
+ _, O7 k& K" A8 F7 j
谁能想到,今天在新闻里频频出现、让无数中巴项目操碎心的“俾路支问题”,居然能一路追溯到唐朝?更没想到的是,这群被外界视为“麻烦制造者”的俾路支人,祖上居然还和中国有过一段跨越千年的文明联结。
  O) u8 N5 G$ {5 n6 V从东逃的波斯王子,到今天中巴经济走廊的安全挑战,一条看似遥远的文明线索,正在重塑我们对地缘政治的认知。8 ~; d* H" h: n) u  M& Q% b; Q

$ y8 d' W/ J+ I$ {/ F& k, }/ N) t
没有想到!巴基斯坦的俾路支人,与中国之间还有着千年渊源-1.jpg
- M* t# C9 q% b$ f
波斯东来:唐朝与俾路支的“意外结亲”
7 ^- X% r: I1 ?, ~- t$ l. U
/ N+ A9 W" k  \7 V翻开历史的旧账,公元651年,一个古老帝国倒下了。波斯萨珊王朝被阿拉伯帝国终结,末代王子卑路斯带着万余族人一路向东,穿过今天的伊朗、阿富汗,途经巴基斯坦的俾路支地区,最后在唐朝的怀抱中找到了避风港。
+ q% S$ r, m  E! G5 K, C这段波斯王子的东迁路线,不仅是一次政治避难,也无意间在俾路支人与中华文明之间埋下了文化纽带的种子。
- Z- U0 l" t9 [9 F唐朝并没有把这位异域王子当成“难民”看待,反而封他为波斯都督,授予实权自治。甚至到了武则天时期,还特地为波斯人建起了“波斯胡寺”,宗教、语言、饮食都得以保留——这不是简单的接纳,而是一种极高层级的文化包容。
" G( U4 d7 Y" q9 z) ?$ t0 y% l8 y
没有想到!巴基斯坦的俾路支人,与中国之间还有着千年渊源-2.jpg
9 v% X$ G% v3 h
今天的西安,至今还能在考古遗址中发现带有波斯风格的琉璃器、银币和陶片,仿佛在提醒我们:那段历史,不只是故事,而是真实发生过的共生。
" W# i/ g  t- E& S$ v/ K而俾路支地区,正是这段迁徙路线上的“中转站”。当地部落与波斯难民的文化交融,不仅塑造了复杂多元的族群结构,也为后来的地缘认同打下基础。如果说文明的交汇需要契机,那么唐朝的包容,就是让这段千年联结开始发芽的土壤。
3 b' {  S! d# T2 I" t" f% Z* G) h3 b' v. s/ \/ t: v* b
没有想到!巴基斯坦的俾路支人,与中国之间还有着千年渊源-3.jpg
9 P+ Q) G* J2 {4 O% b2 h
被撕裂的版图:俾路支陷入大国博弈的漩涡
$ r: l: o7 V: i4 `- r2 a3 s, s
. Y3 H' j* p( J' y/ O, B9 W/ q9 s历史的温情,到了近代却变了味。英国殖民者划下“杜兰德线”和“戈德史密斯线”,硬生生把俾路支地区切成三块,分别归入今天的巴基斯坦、伊朗和阿富汗。这不是分家,而是断根。部落制度被破坏,语言被割裂,认同感一夜之间变成了“地缘孤儿”。
4 g3 \# c& ^9 w( |- O冷战时期,这片土地再次成为棋盘。苏联扶持反政府武装,美国则反手资助反苏势力;印度也没闲着,通过阿富汗的领事馆秘密培训俾路支解放军(BLA),目的直指一个方向:搅局中巴合作5 @. r* h( n& ^: q
尤其是中巴经济走廊启动后,俾路支地区的价值被无限放大。这里不仅拥有巴基斯坦85%的天然气,还富藏铜金锂矿,但居民却长期生活在70%的贫困线下。$ S9 s/ |: U$ ]" O

3 p! U5 E" ?  W- e
没有想到!巴基斯坦的俾路支人,与中国之间还有着千年渊源-4.jpg
/ u3 X: s/ R* @* E
资源丰富却贫穷至极,这种“悖论”成了外部势力煽动分裂的最佳借口——什么“资源掠夺”“文化边缘化”的论调层出不穷,把中国投资描绘成“新殖民主义”。, l9 z! h* A0 d& p% ^
据《金融时报》报道,BLA在过去十年间发动了470起针对中国人的袭击,平均每8天就有一次。2023年瓜达尔港的爆炸,更是导致5名中国工程师当场遇难。网络上,美国和印度的舆论机器不甘寂寞,开始散播“中国移民占领俾路支”“债务陷阱外交”等叙事,试图把投资变成侵略的代名词。
2 J- t/ V6 _, b6 W' I, r这么一看,俾路支问题早就不是一地的矛盾,而是全球博弈的反射镜。背后,是地缘利益的交错,是历史断裂的后遗症,更是文化认同危机的集中爆发。
$ Y; }" y3 s' `5 O1 D2 _
- e. F! U  i& U* W3 o; M4 U" h
没有想到!巴基斯坦的俾路支人,与中国之间还有着千年渊源-5.jpg

3 a' n& X4 }+ j文化唤醒:让历史重新说话: U+ T4 k. K7 ]" N9 y6 U3 ]( }
# h! V  V* A1 a6 _) i0 N0 C
面对这个“火药桶”,中国并没有选择一味加派军警,而是在安保的基础上,启动了一项更难、更深远的工程——文化认同重建。不是单靠武力维稳,而是试图唤醒这段被遗忘的文明记忆,让俾路支人重新找回自己的身份,也找回与中国的历史连接。
) q3 w& M* F6 [& ?* k比如,“唤醒记忆计划”在俾路支地区考古发现了唐代陶片和波斯都护府的遗址,这不是文物展览,而是给当地人看的“家谱”。一旦知道自己的祖先也曾在长安生活过,也曾被唐朝接纳过,那种文化上的距离感,就不再是铁板一块。6 S/ W$ u) |2 f4 }" W. O
6 I$ \, T: h; u3 J5 Y9 D0 e2 L- }
没有想到!巴基斯坦的俾路支人,与中国之间还有着千年渊源-6.jpg

0 j6 n7 F; ]# p7 P" E# }与此同时,“丝路青年交流项目”也让俾路支的年轻人走进中国博物馆,亲眼看到那些带有波斯风格的文物。这些年轻人开始重新定义自己的文化身份——不是被世界遗忘的边缘人,而是丝绸之路的延续者。
& {4 X0 h9 Z( J) I7 u当然,文化认同需要落到现实收益上。根据2024年巴基斯坦政府数据,瓜达尔港已带动2.8万个就业岗位,当地人均收入比2020年增长了147%。其中85%的就业来自基础设施建设与物流服务,而非资源开采,打破了“外来掠夺”的刻板印象。3 `* C/ h# m0 T
哈佛大学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中巴经济走廊代表着“后殖民时代的一种基础设施外交新范式”,不是“拿走资源”,而是“留下能力”。这种软硬兼施的策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得到了认可,“丝绸之路俾路支段”被列入申遗名单,背后是对文化价值和合作方式的双重肯定。# b% z0 T' H7 f" {
' N; ?' a0 C7 q
没有想到!巴基斯坦的俾路支人,与中国之间还有着千年渊源-7.jpg

0 {( C  ]6 B; H俾路支问题看似是一个地方的安全挑战,实则是全球化时代下文明如何重建信任的缩影。今天的中国,不再只是唐代的文化包容者,更是以“一带一路”为载体的合作推动者。
7 L1 a. K& l5 \从羁縻政策到经济走廊,从波斯王子到俾路支青年,这不是一段简单的历史回顾,而是一种文明自信的延续。当文化认同与利益共享并驾齐驱,动荡的边疆也能变成和平的桥梁。
% t: W, V1 ^8 c/ ?5 Y! m这场历史与现实的对话,才刚刚开始。而中国选择用千年的耐心,不靠压服,而靠共识,去解一道看似无解的地缘难题。正如俾路支那片风沙中的陶片所诉说的,真正能打动人心的,不是权力,而是记忆。
- p) I4 t# Q& a  O9 R/ e& m) T2 E8 ]5 `9 Y" M6 t+ \

# i) `* h7 y+ Z# G4 w& t
参考资料:  J  d. c: a, P5 A
巴媒:新疆是中巴经济走廊的关键枢纽——2025-01-16 08:20·环球时报
; A2 U0 f- U  C' E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26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保密

新手上路

金钱
226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