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丨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8 `8 A$ |, b) g6 w 众所周知,中国的俄罗斯族人都是从俄罗斯迁徙过来的。
7 T! l- {. b; O- O6 |( p# K) V一百多年前,在中国 生活的俄罗斯人高达20多万人,而其中有很大一部分生活在我国的新疆,后来有一些扎根在中国生活的,就渐渐演变成为了中国俄罗斯族人。
' }+ I2 ?& p6 m q9 Z/ A: O到了建国初期,我国在1953年时曾做过一次人口普查,新疆的俄罗斯族人还有22000人。
/ K. R% q \( U3 ]4 `而如今全国的俄罗斯族人也只有一万多人,在新疆只剩下数千人,这些俄罗斯族人到底去哪里了? 0 ]$ U! K2 ^" c, C- m1 m+ W+ a6 `
: F; W% o' x; c/ l- E. N$ }/ h
: p3 o2 n+ F" U% D! ?
; U5 K* ]& ]# h: \ G4 W" } , Y. _1 o2 }+ r0 E5 w
01 来到中国避难的俄罗斯人
6 X6 ~% u$ I1 `+ [; j! b1917年,中国正处于北洋军阀时期,而彼时的俄罗斯国内也进入政治动荡阶段。二月革命推翻沙皇后不久,十月革命就爆发了。 ! R5 C5 c2 ~5 j& ?0 |* o# c) c/ Z
这场战争一打就是好几年,底层百姓深受战争的折磨,而且白军也在红军的围剿下被分割包围,其中一部分被挤压至中俄边境地区。
/ \# _$ b7 Z" z% K3 R9 g也正是在这一时期,为了躲避战争,俄罗斯人就开始大规模涌入中国境内避难,主要集中在新疆和东北地区。
6 h7 j) ]$ }. M% X- |3 R Z, S6 @5 ?: h) F
3 X! Y- k2 y5 ^" i N& P# n
$ i1 [5 I- g4 D8 b5 i
3 H+ d+ A# p; m8 T: N: X
这些俄罗斯人当中有普通民众,当然也不乏白军分子和旧贵族。
; A0 }9 E" N& B$ h% G, W当时的中国虽然也处于动乱时期,但新疆和东北地区还相对比较安稳,这也使得20万俄罗斯人愿意跑到这里来生活。 4 @, `7 r: R; ?1 r
然而新疆掌权者杨增新对此却忧心忡忡,因为进入新疆的俄罗斯人有很多都是拿着武器的白军分子,万一他们鸠占巢穴可怎么办? 8 T- Z3 f3 ~0 n+ c7 k' t. B" @
( A, d$ Y. V+ m5 H `7 S) [! ~
# q6 M$ `2 p( D1 K: l. k3 K4 Q. J% A4 F* H" r
" N0 l( k: S! r& G* y( J
更何况,新疆旁边还有英国在虎视眈眈,要是白军分子与英国串谋起来进攻新疆,那么新疆可就危险了。 % C. z& G s1 P+ M8 c: v( _
杨增新不好得罪这些白军分子,但又不想让他们大量涌入新疆,于是就退而求其次。
# e1 N& a, p8 }% l9 ^0 Y( l杨增新对俄罗斯人入境采取严格审查措施,同时要求禁止携带武器进入新疆,只能允许他们前往特定的范围居住,这样也方便后续的管理工作。
4 y9 g: x; I$ Q# k# i* n
# d; t% H- g+ }1 T% q+ w, r& U8 X
6 X! ]7 ^7 I5 H e# S) C
+ l8 Y% o. N: j+ c% d7 `( W
8 l7 W6 q/ i/ O7 N% O2 _, x+ e' ^" Q02 思念故土,重返俄罗斯 ' _3 Z: s. X) O' r2 v
可即便如此,依旧有很多的俄罗斯人来到了新疆,他们中有一部分长期定居了下来,而更多的则是重新回到俄罗斯境内。 ' z' [" _$ B6 h. U2 B
新疆这个地方的气候虽然和俄罗斯很像,但是在风土人情和语言交流等方面却存在着很大差异,俄罗斯人是属于“外来者”想要在这里生存下来是有很大挑战的。 ( M. b' h6 |# F6 V
# g. ?$ z" S/ q
3 P8 K4 O0 p4 I) v1 ?0 q6 X+ Y" d# ^0 f8 J! V6 @
6 n4 }7 X& s+ t5 L' n加之苏俄那边也说了不会对白军家属有太多的追究,所以这也就让这些俄罗斯人放松了对于苏联红色政权的恐惧,他们渐渐产生思乡情绪,大部分人又陆陆续续回到了俄罗斯。
! p- T9 l8 ]6 z% z$ T1 k当然,也有一些顽固的白军分子妄图能够东山再起,所以就决定在中国境内积蓄力量。
/ V" `5 B& X7 m w' `5 H! }2 v! g日本入侵中国后,顽固白军分子与日军相互勾结,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浅野支队”,他们获得了日军的武器装备,人数曾高达四千多人。 5 d+ t7 Z# `; E7 v+ c
3 `, Y; ^$ G% t" a. O' s
( J: V- ]) l7 ~% U: f1 p! c$ h& Q9 `* M
) o4 h( i" f% Q' u原本日军是想利用他们来攻击苏联的,但奈何苏联太强大,诺门坎战役后,日军北上的信心遭受重大打击。 X, g- a* f6 ]; _
而“浅野支队”也就只能继续留在中国了,帮助日军镇压中国的抗日队伍,成为日军侵略中国的帮凶。 7 h. d- p5 I* {
然而,“浅野支队”后来却因为作战能力未能的达到日军的预期、纪律性差等原因而被解散,他们中很多人因此被迫返回俄罗斯。
: L$ V$ }/ F4 T2 K# c
! R8 Q6 C" R% [3 j9 [$ Q& X9 s l2 P0 D2 D% K! J9 |8 }
5 i3 g3 p+ c, U ! u) [- S! [7 m$ e$ j i5 ]
03 他们是中俄友谊的见证 + L6 {! T7 ^( ?& h7 \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和苏联曾有过一段蜜月期,但50年代末,随着中苏关系的改变,在中国生活的俄罗斯人也由此受到影响。 ( k" E# d' _* P+ V( _1 e
当时苏联是超级大国,在生活水平上要比中国好,受到苏联政府的号召,中国境内的俄罗斯人再次发生大规模迁徙,他们离开中国回到了苏联。 ' }: j: j9 b, v! `+ g& `8 E
到了这个时候,留在新疆的俄罗斯人就变得更少了, 历史的变化让20万俄罗斯人来到中国,又让他们重新回到俄罗斯。
% n1 \& I0 D6 w8 }% `) t% J* y/ |. D' B+ m% Y
0 E: Y0 S7 a, B0 \6 K9 q3 n! C. O4 S4 O$ s* x- z
" i( |1 h7 F) ]! d5 N那些愿意留在中国的俄罗斯人,后来成为了中国的俄罗斯族,他们在很多方面已经渐渐融入中国。
8 H4 H% S4 G3 b; y) b& W& n在文化上面,俄罗斯族保留自身文化独特性的同时,也在积极学习中国的文化,他们现在不仅能讲俄语,甚至还能用流畅的普通话来交流。
f. S8 ?" o; I% Q6 V" ` g2 m, }$ {& E( H' M
0 X. s$ S( D. J% r
% A |9 }% Z' z) o6 z
, K6 N- \$ D' g8 ?如今在新疆的俄罗斯族虽然远不及以前的数量,但他们已经形成了对中国的深刻认同感,他们骄傲的宣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共同构筑起中华民族大团结的繁荣景象。
% W4 I9 j# D4 a5 ?, ^5 {4 \4 ]) K9 u而且随着中俄关系的逐步发展,在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俄罗斯人来到中国,他们不再只是前往新疆、东北地区,有不少的俄罗斯人已经来到中国的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等等。 / w/ V/ a/ h ]% p
" J: }# |7 h2 ~! y4 i( @) B$ s1 M* Q4 K1 Z/ r% f
2 @3 h- ^5 ?( ?+ c
; B: `. m4 G. x( z* s1 ^俄罗斯与中国是搬不走邻居,只有相互帮助相互包容才能更多更好的发展,中国境内有俄罗斯族,俄罗斯境内同样也有中国人,这是中俄友谊的现实见证。 " g8 r5 y; Y' m4 t3 p, g& H7 R( y
参考资料:1、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俄罗斯族民族历史2、腾讯网:侵华关东军中的三支外籍军团|钩沉3、新京报:东北“网红”彼得洛夫的面孔之惑:曾想换掉这张脸
& d% Y7 X$ R2 Q R * ?. h$ ~8 Q. t: c1 i
/ i+ _& A7 `% D. K, w
$ U$ S3 I3 V' V6 L5 d' l# f. K1 E! Y3 M+ s; z+ ~ b4 o
# ?, \0 [1 ?7 P- I'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