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8 Q6 c) `6 R
2 ~+ Y9 P" L7 Y7 q凌晨六点,小区里热闹起来,阿姨们有的一手瑜伽垫、一手保温杯,叔叔们刷牙时还和邻居讨论昨晚看谁的步数多。老李今年刚过60,眼见同龄的朋友有人高血压、有人经常犯困,他难免心里发虚:“到底我能活多久,这辈子身体能不能不拖家里后腿?”
8 u; ^1 e5 M0 e9 v7 i" b D2 h1 n
) b3 v" S5 G. B, @$ }其实,身体“能不能长寿”,早就在平时的一些细节里偷跑分数。有意思的是,国外不少医学机构和国内权威健康杂志,真的总结了6个评估长寿潜力的自测标准,很适合咱们中老年人随手一测,谁也不用去医院,不用昂贵体检,也不是什么忽悠人的“玄学”。
/ G* a& C1 `7 ]+ l3 F2 {, r0 c- @) N$ n+ w. e& f
: ?$ _* L M# k0 T' }
4 Z a: M. Y E0 [. w$ ?, E% m
一场免费的健康自查,从这6个简单动作开始,每做一个,都可能决定你人生下半场的底色。你敢试试吗?尤其是第4个,90%的人都没留意过。8 W% u! O0 Z( K: t! P
腰围一圈,寿命三年?; ^$ c! n W" b) x
) {/ N! n- ~4 b/ ] y
你以为胖点没关系,其实腰围是寿命的“晴雨表”。
; o1 Q9 P: ?, q2 J3 l
0 }( j5 F M( G9 B权威数据:美国60多万人研究显示,男性腰围超109cm,40岁后预期寿命减少3年;女性超94cm,提前丧失5年生命。医生不止一次提醒,男性腰围最好低于85cm、女性不超过80cm。肚肚肉多,不只是美观问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肠瘤、肾瘤风险,全都找上门来!; M2 @* P) Q3 q' G& z9 `
/ m6 [# Y# {9 G7 f! L自己测量方式很简单:站直,肚脐那一圈拉软尺一圈。超过标准,长寿“门票”恐怕就要重新补办。
; m' l! Y. p9 i2 P3 t/ b: U* ^) i+ M' I% `2 p& E
/ J; `6 q# u) z4 Z( S1 c- N脖子粗细,攸关心脏之安危
. s# @# q3 [' O- T4 r
8 t) `% |5 V- W; j很多人盯着血压血脂,却忽略了脖子越粗,心血管压力越大。
+ |) }4 R$ [( D! u
6 }7 o. l; e( Y3 K2 {& S, A美国弗雷明汉心脏研究提醒,颈围每增加3cm,心血管病风险显著上升,尤其是男性。正常情况下,男性颈围应低于38cm,女性低于35cm。用软尺量一量第七颈椎到喉结下方的最细处,比脸胖不胖更重要。! S4 g: r" i8 p; ~, u+ S1 X* t( j) U
* t7 X/ r5 ^3 C$ y' b' k" M数据显示,颈围每增3cm,女性高密度脂蛋白下降0.15mmol/L,这可是保护心脏的“好油”。脖子一粗,血脂马上拉响警报。/ i8 k5 P v! z1 u' E4 r: \6 A
走路速度,步步都是预警
: m' u, A- G, R& ^) [% c/ ^$ h3 z2 F, D8 G, A8 x
你还习惯慢吞吞还是健步如飞?* B# U% Q3 r4 _8 e
, E& C- u1 r, w+ ^) y+ R6 J D5 F' a1 I3 ?) O6 E
9 P M% ]" p `% `, z3 _美国权威医学数据揭示,65岁以后走路速度每快0.1m/s,死亡风险下降12%。哪怕不是运动员,只要平均步速超过1m/s(10米走10秒以内),就是比较健康的标志。
8 v/ l% f( O6 K7 ^" O" q9 K
0 D4 b$ I( S$ C5 A. K F自测很简单:量好10米,正常步速走过去,用秒表一测。如果低于0.6m/s,建议尽快改善下肢力量。步速慢的人,生活质量常常快速拉响红灯。7 I2 b+ X) }- I* T* Q
握力大小,其实才是老年人的“免死金牌”) i' h+ r. Q/ V8 ~1 s
( ?' N5 E2 `- _7 c+ {3 c( I2 K7 z
一项《柳叶刀》上公布的数据令人惊讶,握力每下降5kg,因慢性病死亡的风险多16%,心脏病增加7%,脑中风风险多9%。手劲大的人,哪怕没练过健身,整体肌肉力量、器官机能都远在一般人之上。
! `- g1 x4 K$ D' m4 D ]2 k2 }& n/ C, U, H2 `# ^$ T
* C5 [* ]8 y8 | U1 q3 X2 A
: N1 X! ]' Q) ]" V7 A自测更容易,去社区或健身房用握力计。握力除以体重,若大于0.5说明你身体基础还不错。如果小于0.5,不用紧张,从现在加强锻炼还来得及。
! M/ R5 d+ q" A. u4 N性格性格,乐观是天然的长寿药9 ]% i( x/ s8 D2 F' L V
; T: G7 G0 \; F6 A& p6 W# m
或许你觉得有点玄,其实各种心理学研究说得头头是道,性格乐观的人,慢病少,寿命长。
8 X2 L7 G5 C& _5 T* t0 ?8 ]2 t, a$ [% P" D4 k9 l
A型性格(争强好胜、容易烦躁)其实不会比B型性格(从容乐观、容易自得其乐)活得久。上海的健康调查发现,90岁以上的老人里,83%都是B型性格。如果你天生容易想不开、心事重,人没老身体先垮,癌症类慢病风险多出3倍!
: W2 F' F9 N6 R. d+ E# B& c1 R* z5 W3 a6 l, A( W; c7 {4 s
偶尔小事看开点,生活更有盼头。心理健康,本来就是长寿保护伞。' i- P- b$ G9 G' F
平衡能力,让年轻人都自愧不如 A: [4 i, x* A
$ q, F8 A; Q& o8 [, `说到这里,有的人忽然想起自己经常上楼梯打晃,穿裤子时站不稳。这不是小毛病,研究证实单脚站立超过30秒,是长寿候选人的标准动作。
8 {, e; [: h0 r( S Z
2 y @, t P2 F0 Q
+ Q+ T; E& U$ ?) J' r- F: T; C6 I2 J# H3 Z% t
你可以脱鞋,双手垂放站一只脚,计时看看能挺多久。大于30秒稳稳站住,就说明你的平衡力合格,否则要小心骨折摔倒,最怕人到老了虚弱摔一跤,后遗症比慢病还要麻烦。. a3 w7 K6 w/ g" l: j# `
) O7 A0 {5 c0 U8 p其实健康和长寿的“门票”,从来不用体检单上的一串指标来衡量,而是身体在生活里悄悄透露的这些小信号。你有没有通过上面6项测试?有没有发现自己还能做哪些调整?
' m! W2 Z6 L* _: W3 r: y# s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4 a! x* h# i, N/ b8 A
参考资料:
( R* R) E1 A' l3 c q5 N1.《中国食物成分表(第六版)》
4 G8 S! w' K( p# T8 d2.《2019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结果分析》+ e; G, m4 V4 W. u
3. The Lancet. Handgrip strength and survival in international population studies.) |& I1 H4 _& q0 m& O7 E x
4. “Framingham Heart Study: Neck Circumference as a Cardiometabolic Predictor”,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6 V; K2 [2 D: B. ~& b9 f: j
5.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 _6 n x- I: ~8 l4 k
6.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长寿老人的性格与生活方式分析》
2 r$ M! i( V9 `8 m& [# c4 g9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