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 ~+ W. D' I3 {- k) D: K# T
“成人安抚奶嘴订单量暴增”
7 P$ t7 _, K5 j7 k& `7 A话题登上热搜并引发热议 ( }/ t# c& T" }' B, D
5 A l' M* n" V8 d9 Z' D% h; i
$ K! H4 x) N2 N5 i据媒体报道,8月31日,一位卖家透露,“产品夜里卖得最好,下单的几乎都是女性。”而在评论区里,有顾客说:“下单的时候都有点不好意思,收到以后决定多次回购。”' g: u- [ {, j: b7 E
' F, e0 |5 Y, C/ u4 h# g1 h
& @+ D+ \& B: k% l4 x) n! }/ S同时,也有网友表示无法理解。) v4 ]- _- I5 Q6 M8 A8 ]$ n
f& g9 h" O, [& u4 \0 B
6 X$ }( D6 _9 Q: v: ?4 Q7 Y) J% n. Q
$ C+ p# c4 O B. {6 ~5 J& ?5 U
5 n& x7 ]; B$ G: ?! A! ~ h% D5 i3 A( E, `8 Z$ B
8 A: x$ S8 U3 F; @“成人安抚奶嘴”成为解压新方式 # S; U6 D% `* m, ]0 X+ A
记者在电商平台搜索“成人安抚奶嘴”,结果显示,大部分“成人安抚奶嘴”价格在10元—20元,部分价格达到500元/个,有店铺销量超过7000件。5 ]1 ^# [- n" _5 e; n* {
# _: l0 _! @: U: V( w' s. k, w8 K
8 _! g( D$ v' E( E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的使用心得“工作压力大时含着它,好像回到婴儿时期的安全感里。”- N) c* u/ Q9 _8 c( ~ ~# K
在社交媒体平台,相关话题视频播放量已突破2亿次。年轻用户分享的测评视频中,有人声称靠它戒掉了烟瘾,有人说终于摆脱了暴食症,更有使用者整夜含奶嘴入睡。) @+ p% i4 j9 r; g$ `
# E( Q- D& P& x
9 ^5 s9 V, H' v' ]. e
网络截图 ' T' t# D9 t8 k$ K; s. z* m
记者以消费者身份 " d, x4 b; ]$ P$ f9 v. m
咨询了多家电商 ' \2 g6 h9 @' M
↓↓
- l( z d* W8 n/ E& e9 h% E7 e商家称,成人安抚奶嘴适用于10岁以上人群。 Z% f5 Y& _# J+ m3 g$ Z/ l2 l
部分商家直言其仅能“分散注意力”,帮助减轻压力,缓解想抽烟的冲动。
: M8 y# B# z& s% c6 Y' S另有商家则宣称,通过吸吮奶嘴“管住嘴”可减少零食摄入,间接达到减肥效果。8 Q0 Q8 o ?, C
医生提醒:对口腔存在潜在伤害,材质或含塑化剂
& S9 J" E# r4 O; V0 `; Y' `# f ^& M
可能造成咬合异常 - J, [% L5 ?) l
面对这一现象,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医学博士唐曹敏表示:“所谓‘防磨牙神器’的宣传极不负责。”唐博士称“磨牙力量主要分布在口腔后部臼齿区,但安抚奶嘴只能让前牙咬合”。
. y; {5 H/ E2 e7 E此外,虽然成人颌骨发育成熟,但长期外力作用仍存在风险。“每天含奶嘴超3小时,持续一年以上,可能改变牙齿位置。”唐博士指出,前牙区持续受力可导致开颌畸形——即上下门牙无法正常闭合。9 l# J) z1 Q2 r2 Z8 M/ a
廉价替代品可能释放塑化剂 : |8 `( z( J' ~
记者翻阅电商平台销售的成人安抚奶嘴中,约30%未标注具体材质,15元以下产品多使用工业硅胶。“医用级硅胶需通过生物相容性检测,而廉价替代品可能释放塑化剂。”唐博士称劣质品会散发出刺鼻橡胶味。& f( j+ t9 X3 {# j( X3 o
可能造成堵塞气道或引发误吸 $ c9 N) A1 |8 Y% \/ R c
更严峻的是睡眠安全,“我们睡着后大部分情况是无意识的。”唐博士称安抚奶嘴可能因体位改变堵塞气道,或意外脱落引发误吸。临床建议即使专业磨牙垫,也应定期检查固位度,而非安抚奶嘴这类突出口腔的异物。$ A' C. i4 h: T. W
成年人使用奶嘴更多是一种心理暗示" j. t, Z& p$ Z6 P; y6 l i G
+ @1 `% o! `) k% k
中国解压玩具市场正以惊人速度扩张,根据《2025解压玩具品类洞察报告》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已达55.2亿美元,中国市场更是突破200亿元大关,较上年增长15%。在这个庞大市场中,成人安抚奶嘴与“捏捏乐”“指尖陀螺”等产品共同组成新消费矩阵。
/ H! T9 h5 P$ X- G J: ]/ L
. v* a3 I' B- r3 k
" p3 W7 N/ Y' `1 c心理咨询师张懿解释,成年人使用安抚奶嘴本质上是心理退行。婴儿吸吮奶嘴时,口腔神经受到刺激会分泌内啡肽,从而缓解焦虑。而成年人使用奶嘴,更多是一种心理暗示,能让他们暂时从压力中抽离,获得短暂的安全感。% c, ?: f, D! D& p, ?6 x4 @8 t( y$ I
但这种缓解只是表面的,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压力根源。过度依赖安抚奶嘴还会削弱抗压能力,让人更难承受轻微压力。5 P$ f% [# g: m5 D+ a
张懿还提到,吃零食常常是焦虑的一种外在表现。如果不解决焦虑的根源问题,仅靠奶嘴转移注意力,很难真正减少进食,达到减肥效果。3 K3 _/ z' m$ c7 G' `9 {
该如何正确应对焦虑呢?
( | l( [6 X5 ]. Z( v" K: X心理咨询师认为
; i) p0 W7 O( b8 V↓↓
9 |7 y' y' M/ R( U0 D4 P( ?( V( W Y首先要觉察自己的焦虑状态与原因,避免自动逃避;
6 l- u3 i/ v" a8 h( {5 i其次,可以通过运动、正念冥想等健康方式释放压力;
3 D R) g2 g* C! z最后,要认清安抚奶嘴仅为辅助工具,不可过度依赖,关键是直面并解决现实问题。
+ H) b( Z" L6 j7 I- B4 T来源:大象新闻、封面新闻、南方日报、广州日报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