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刺耳的警笛被整齐的脚步声淹没,辽宁一群老人的“健身步”踩在了公共安全的红线上。
+ `5 V$ g5 F1 ~0 F" ~* u) [ k* m5 ~
" d9 ~; x/ s8 Z7月15日晚上,辽宁某条路上,一百多个老人正排着队走路锻炼。
" ~: |6 L$ |7 t1 d) @4 }1 @
9 K8 |) {; ^1 U这时候,远处传来救护车的鸣笛声,闪着灯往这边赶——估计是有病人等着救命。
0 c0 M. S I8 r( O+ p! X+ i) u' A+ ~4 ]
7 B& D; [: E+ I: _6 a
$ i! y, D" n" p. l$ V/ E& ?0 P
可这群老人跟没听见似的,继续往前走,救护车司机赶紧鸣笛,他们还是不让。3 B' d2 g8 D5 b4 R" g+ g$ B% @1 H
0 J& f8 j- d2 X+ B, c; F就这么僵持了近两分钟,直到救护车倒车让路,才算“和解”。
$ O( @* Q }: s( K: J9 n9 W8 l L c! n. e W0 k
事后领队解释:“我们怕被车碰着”“救护车在备勤,没执行任务”“大家被妖魔化了”。5 q& L! y; m# a! { f: k2 W; k& Z7 F
3 B; X, J3 U ]: H7 [: j9 @" X* Q
这些话听着挺委屈,可仔细一琢磨,全是漏洞。' N4 f6 g* d( B" Y! h
# W( }! n0 X g7 F' E. R0 e `首先,非机动车道又不是他们家的客厅,想怎么走就怎么走?8 v3 B+ F5 M/ I
$ }. u/ L6 J" w) U/ ]2 I) e2 G
交通法规里明明白白写着,救护车、消防车这些特种车辆鸣笛亮灯时,其他车和人都得让路。3 g) g/ a8 O' H i
! v& X* k( X+ `% I* F) @
救护车闪着灯按喇叭,这就是在执行任务,哪有什么“备勤不算急”的说法?9 }. x: E* G2 `1 x) W
8 L$ Z- h8 q4 i; O& |; J
9 I$ A# b4 F& J& T" p: H% Z1 M8 }* c# P
就像医院急诊室,难道只有快不行的人才收?
) F. A6 y, w; c) i5 ~/ r& G5 Z0 l5 V8 R4 E
备勤就是随时准备冲上去救人,这是常识。
; f" a! s9 O. F7 w8 i7 S' d" w8 s$ d ?( m
再说说“怕被车碰着”——要是真担心安全,看见救护车鸣笛,早该主动避让了。0 x! w" ]# G) x9 z/ t" F5 a
% f# U4 w7 ]2 S H9 E( }. Y反过来想,救护车上的病人可能等不了两分钟,这时候老人队伍硬往前挤,到底是谁在“碰”谁?* X! T- c9 u! I0 V3 a& [# H! Q
" ]2 Q' d' X' @( M! S* q
领队还说“被妖魔化”,可一百多号人占着路,救护车被迫倒车,这画面往那一摆,到底谁像“怪兽”? W0 m/ i/ H. U8 X9 [$ t' ]# u
# e" X" b4 |+ @( e! s更离谱的是,当地派出所就口头批评了几句。
: Z( c/ b' \. ^0 I. u
# N9 u: G& @9 h" _- _; O1 ?+ M这处理结果,简直是在给这种“理直气壮”的行为撑腰。
" {' X1 z) \! `5 _; l
1 S/ w; w, {: c; g3 @" }4 l4 N- y0 G2 H
% ^3 G5 [6 z0 F" |. ~1 b
* j1 y$ p3 A+ G( e有人说,法律上阻碍执行紧急任务的特种车辆,轻的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严重的能判“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3 R' n* ]5 X" U+ _ Q6 B, v- r5 M" W( `* A- G
可要是每次都这么轻飘飘处理,以后谁还把这当回事?
( c1 Y9 \" ^" E3 L( N: L R0 L V$ x4 v% p
这事儿在网上炸了锅。
/ |' c, w; j+ h+ i8 D0 Q; r) J' P( Y( W0 z% S. M" Y. Q
网友们最气不过的,是领队的“神逻辑”:“十年没出事,所以没问题”——那高速上不系安全带的人,是不是也能说“十年没出事,安全带没用”?
9 f5 J! P6 I- c& Z! X. N2 W2 g7 `' @$ ?; e3 U% J
还有“备勤不算任务”——那消防员在消防站待命,是不是也算“没任务”?+ u4 U# W/ n( v/ @
; x- @# N4 L/ S$ g! c真要等火烧起来了才算紧急,那黄花菜都凉了。
" k- c) l# e$ J* k1 D9 c" D. n8 o# J: _
更让人寒心的是,这种事不是头一回了。
! M( z3 L4 T- t* ^4 `0 i+ b
% C1 I; P1 p' ^4 M( @* V
8 x+ e- F' I. h3 I+ p2 @9 Z" o0 p
广场舞抢篮球场、暴走团占机动车道,以前总觉得老人不容易,可总这么惯着,规矩就被惯没了。" K( o5 R1 q& b0 B- R3 l5 `; }
! v) m7 o; D, b4 Z' o, E, y! z2 I你看,这次要是口头批评完事,下次是不是有人敢带着团直接堵ICU门口?& }1 X" t: C9 K( R& a" A
* L- K7 F# M0 x1 G健身锻炼是好事,可锻炼到马路中间,把救护车都逼得倒车,这就过了。2 [: P7 w$ B* |7 q
( V8 k3 x8 S2 d5 G4 v6 A说白了,问题不在老人本身,在于“法不责众”的侥幸。
! Q/ c }) ^$ q2 W0 @/ L5 H+ f% C6 b0 {& U! F9 u
以前没人管,现在没人罚,慢慢就变成了“我走我的路,你管得着吗”。6 e. n7 [3 V1 I4 `
& s' Z8 W5 V4 \# I可公共道路不是自家院子,救护车的警笛响起来,那是有人在等救命。6 B8 S: e7 C, Y' u3 @* s8 y
( `: E1 v7 S& z; v9 u7 O' |这时候让一步,不是输,是给生命让路的基本礼貌。( U1 Q J/ {2 U; T, t, a
0 ^" f8 J$ C& [' I6 P) J5 }! k
/ `) p! c; M( a- C' Y: E! m0 w6 s; _2 P+ O; s9 p" u. ^
现在的问题不是“老人该不该锻炼”,是“锻炼能不能凌驾于规则之上”。
5 x% m! `% r y( Y% R, c1 q
+ U9 \1 D j# l/ e' U5 p年龄不是免罪金牌,集体也不是护身符。1 u6 {0 p7 B' H2 ]3 l
_8 T3 s/ o4 z$ R7 ]要是每次违规都只动动嘴皮子,那公共安全的底线,早晚会被这些“有理有据”的脚步声踩碎。
. c; |4 s" h8 E; Z3 x; e7 ^+ f& u* |2 A" y
这事儿最让人难受的,不是老人有多过分,是我们明明知道不对,却总在找“他们也不容易”的借口。+ _& v8 T1 Z& H" X% v3 \
0 r4 I0 }6 W; ~! r N2 K
可真正的包容,是守规矩的人受到保护,越界的人受到约束。0 r8 |" o9 |) o) {. S
$ N0 I- | u3 Z要是连救护车的路都敢堵,那以后谁还敢相信“规则面前人人平等”?' M4 i, L- b/ P% E* w
7 c1 @% r4 {( r3 ~- Q希望这次事件能是个转折点。( R+ O$ i {5 V/ |
9 T' i5 U6 Q7 o9 k) d) [ P以后再遇到这种情况,该罚款罚款,该教育教育,让所有人明白:健身是权利,但权利不能侵犯别人的生命。
, y. r) K& U) f& v
3 d% p/ x, C/ M: I! J" _) t4 [毕竟,给救护车让的每一步,都是在给生命多留一分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