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q! z+ u8 }" R2 B2025年8月25日,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内,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与韩国总统李在明会晤时,突然抛出一个“环保倡议”:“也许我们会一起去中国。如果你想一起去,我们可以共乘一架飞机。这样可以节省能源,保护臭氧层。”' B8 h& W8 V+ V- k w: J
% |. H0 P8 p# I7 j
! a5 }7 N% f) O- ~' g这段话听着很幽默——毕竟,都记得奥巴马当年一边喊着环保,一边飞往夏威夷度假的“名场面”。但仔细一想,这哪里是玩笑?分明是一记精准的外交投石。
6 G( @* p9 ]8 B% F& i+ C1 n就在特朗普抛出这个提议的同一天,韩国总统李在明正忙于处理另一件大事——他的特使团刚结束对中国为期两天的访问,而他自己则刚刚结束对日本和美国的外交马拉松。
" h/ b* M3 {& H$ @% c7 f- B% \8 H- \; X( a8 s; V: J1 B2 {
3 }$ u9 P2 O# l4 m
巧合的是,俄罗斯总统普京也正计划在9月访问中国,参加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眼看着中俄俄美互动频繁,特朗普似乎坐不住了,急着找一个“特别人选”拉进自己的访华计划,而李在明,显然成了最佳人选。' L: {* q- g* \3 g) J1 _; w
共同访华?特朗普抛给李在明的难题: t& w1 I$ f% ~
2 w( ?( s/ {' { P
对于李在明来说,这场对话的气氛并不轻松。就在几天前,这位韩国总统刚经历了“寒酸开场”的美国之行。; Y' Y( }: _' b) G+ j8 g1 l" m6 f. r
. N- J8 M- m5 y4 Z- l8 C9 G
7 W: i o0 x1 f! X) K% j据韩媒报道,特朗普在会晤前3小时突然发推称韩国“正在进行革命”,直接给这场外交活动蒙上了阴影。
8 t& M& [/ m/ V# f更尴尬的是,美方在机场迎接的礼节远低于常规标准,连部长级官员都没到场,只派了一位“叫不上名字的韩裔美军上校”。“下马威”式的接待,让李在明全程紧绷,甚至双手无处安放。
- K9 B) V. @: ?& v7 s& d. c) q' W' D2 e- t* {9 e
, V) f* C7 c, ~2 z- B但当特朗普突然提议“共乘一架飞机访华”时,李在明的反应却出人意料。他没有拒绝,而是笑着回应:“我愿意跟你一起去。”* k0 P/ s2 T; L( K
看似礼貌的回答,实则暗藏玄机。一方面,拒绝特朗普的邀请可能引发美韩关系的进一步紧张;另一方面,接受邀请又可能被解读为“向中国示好”,与美国的亚太战略产生冲突。
- v% F! i6 j9 `6 ]: w2 U
8 b* t ~: G1 Q9 n3 s% i. x' }0 t4 l$ P1 ^* ~
其实李在明在访美前已派特使团赴华,并安排国会议长出席中国的9月3日阅兵活动。“分身术”式的外交操作,既向中国释放善意,又向美国表明立场。如今,特朗普突然提出访华邀请,李在明只能谨慎回应,既不能得罪美国,也不能彻底冷落中国。3 k' b9 n' |6 B; y- b
特朗普的访华计划,显然不只是为了“节省能源”。从近年来的中美博弈来看,特朗普对中国的态度始终充满矛盾。
/ }$ q3 ~8 q2 E$ G$ S$ M
6 S" d% Z$ |7 ?: I2 `3 O1 z) y2 n# f7 k/ p$ b, m
一方面,他多次强调“美中关系至关重要”,并称中国是“重要的合作伙伴”;另一方面,他又不断以关税威胁施压,要求中国在稀土、贸易等领域“让步”。“胡萝卜加大棒”,与其说是务实,不如说是一种政治表演。
+ M* @2 y+ O4 b" W8 t9 W此次提议与李在明一同访华,特朗普的意图更加明显。首先,他试图通过“美韩联合行动”的表象,向中国展示美韩同盟的紧密性,同时试探中方对韩半岛局势的态度。
; G% ~1 z1 X" \3 {: o/ P: a4 Z! N' w/ e" y: m' W
0 n8 v! E( Q1 ~
其次,特朗普需要在国内塑造“强硬外交领袖”的形象。随着中期选举临近,他必须不断制造话题,而“访华”无疑是一个高关注度的筹码。如果最终成行,他可以宣称“与中国达成重大协议”;如果失败,则能继续渲染“中国威胁论”。! _1 i3 R( Z4 A" _
更重要的是,特朗普的访华计划与普京的行程形成对比。普京访问中国,是为了巩固中俄关系,特朗普的“拉李在明访华”,则是试图在中俄之间打入楔子。“携韩制华”既符合美国的亚太战略,也凸显了特朗普对盟友的“工具化”利用。
$ l8 L2 w( c/ b$ p7 \3 m$ A0 \- V4 m* H6 |8 ~: S |0 I/ h
% J* B) L6 q/ W对于韩国来说,特朗普的“访华邀请”更像是一场考验。李在明上任后,一直强调“在中美之间维持平衡”,但现实远比口号复杂。
8 D: j# @3 @" g' m8 ]: P美国要求韩国在半导体、军事合作等领域“全力配合”围堵中国,而中国则希望韩国在朝核问题和经贸合作上“多拉一把”。夹缝中的外交,让韩国疲于奔命。% `1 s# o% @& C& H2 E
2 Z9 n6 J! T- x4 [* R3 d9 B- e0 J% Y: @' q: a/ U( _" |
更糟的是,李在明此前因拒绝出席中国的9月3日阅兵活动,已引发中韩关系的波折。如今,特朗普的“环保玩笑”再次将韩国推向风口浪尖。
! f& h; E2 h8 U! u访华风波背后的大国博弈
, y! t. r4 i9 A" _3 ~; K; n$ _2 T! o+ \/ @6 g8 R
普京的中国之行,注定会成为2025年下半年的外交焦点。8 {6 i9 _1 }) u( _* e5 l
: h% Z. R! F# b J
`8 S" f1 T& f( L+ ?* |2 N作为中俄关系的“定海神针”,普京的访问不仅是为了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更是为了巩固两国在能源、科技等领域的合作。特朗普的访华计划,虽然充满不确定性,但潜在影响同样不容小觑。4 S# M' n" P7 q/ x5 e( }
普京与特朗普之间并无直接交集。两人曾因乌克兰问题多次“互呛”,但如今的国际局势,已迫使他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彼此的关系。6 E4 c' v" s0 p" v+ S4 T: `1 k$ U3 l
+ c+ V) c, C3 m3 _$ W9 k
2 L. r1 O l5 }' N# }: ]如果特朗普访华成行,普京的中国之行可能被赋予新的含义——中俄是否会在乌克兰问题上协调立场?美俄是否会借中国之手重启对话?这些问题的答案,将影响全球地缘政治格局。" Z( }: J. A- h
特朗普的访华计划,短期内可能更多是“嘴炮外交”。从历史看,他对中国的承诺往往是想一出是一出。他曾多次声称“很快访华”,但最终都因关税问题、国内政治压力等原因搁浅。此次提出“共乘一架飞机”更像是为了制造话题,而非真正推动合作。
% f" [0 X6 |) A2 ]9 L7 z
5 _5 K/ Y( W! h' @! X& `0 y b5 z9 }9 h! h3 s8 X# e
对于中国来说,特朗普的访华计划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如果成行,可以借此机会推动中美关系的稳定发展;如果失败,则需继续应对美国的施压。但无论如何,中国都应坚持“原则底线”。毕竟,在大国博弈中,主动权永远掌握在强者手中。
# |1 o" P2 [% r6 j. O, F* v对于韩国来说,如何在中美之间走钢丝,是最大考验;对于中国来说,如何应对特朗普的“嘴炮外交”,则是长期课题;而对美国来说,特朗普的访华计划,也只是中期选举前的一次“政治表演”。
# y: H: j, }% W& i% \! g! D$ P7 V0 s* {! F5 g
+ D3 a" u0 ?0 q
美国总统专机,空军一号
7 @" E5 S0 B3 p3 s: Q# O0 P. T/ J所谓“共乘一架飞机”的调侃,大概率会“不了了之”,但背后的中美博弈、韩半岛局势、乃至全球秩序的动荡,才是真正值得关注的焦点。各方势力如何表演,我们拭目以待。: [9 A! D; Y! z5 G) K1 S$ H
信息来源:) _$ [$ L+ l0 a: U
特朗普:要不李在明跟我一起访华吧,还可以节约能源、保护臭氧层
" d2 O) u* e; X. c1 h n: T3 W2025-08-26 10:08·观察者网
- s) ^, C2 a3 L0 ^5 v2 {普京本周将开启为期四天的中国之行。(环球网)! y8 f' A6 X2 o5 u
2025-08-26 00:00·齐鲁壹点1 H, ?* n. P: ]" v" y- B; a
1 z7 D3 p$ w2 G/ ^
6 `- E* l+ h+ Z
$ e; @ d2 m# P! ?7 b!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