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 | c6 v/ s) h; I0 a8 J J1 J' L T文| 东方芙昕 + Z% w# V' d7 C) B' W1 ^
编辑 | 东方芙昕 1 j' _% s+ [5 m- L$ T8 b5 J$ q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中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
4 C5 I$ u e; S+ D; J) A4 B 前言1 B) B/ V- `: v. t& \( [0 w
' L% @4 |- p* w I% J' C
最近这两天,绍兴鲁迅纪念馆那面画着鲁迅夹烟的墙画可真是火出了圈。: Y0 ]6 n' f6 i7 V4 _# v9 t8 d/ U
按理说,鲁迅抽烟这事儿,那是历史事实,课本里都有插画,游客们去打卡拍个照,也挺有意思的。, T# _ \+ D4 R; G/ g) q7 G
0 W- P+ v. B1 S
7 f4 R+ `$ G! T J可谁能想到,就这么一幅墙画,居然被人给投诉了,还闹得沸沸扬扬,连人民日报都亲自下场发声了。
0 H) d2 d+ F" \) i# A那么这事儿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投诉人又有什么“隐藏身份”呢?
6 N$ ~ u' Q" q: o: N3 x. a# j一幅墙画引发的争议
' |7 }: O4 `6 _' {# v6 W
$ q; j l9 L! Q" @. [, D+ l8月下旬的时候,有位孙女士在刷社交平台时,刷到了一条特别的视频。
$ O. N) x \* v2 Y% {+ g& m8 q: y* ~2 v, u, A4 t- f( z4 }: Z9 @" H
. q+ @) g7 m' v
画面里,一位女生站在绍兴鲁迅纪念馆那面有名的“点烟墙”前,对着墙上鲁迅夹烟的形象拍摄禁烟相关内容。
2 w% J* |( a' H, g这段视频没多长,可孙女士看完心里却很不是滋味,总觉得哪儿不对劲。
& f4 q( q( e u6 f/ v4 ~等过了两天,到8月22号这天,她干脆直接在“浙里办”平台上,把鲁迅纪念馆的这幅夹烟墙画给投诉了,还列出了好几条自己觉得站得住脚的理由。( I4 l1 b- [! H
" y3 g( ]* |! P/ H
0 Y# G2 l2 X- I, v她觉得鲁迅纪念馆每天来来往往那么多游客,里面不乏跟着家长来的小朋友,墙上画着鲁迅夹烟的形象,怎么看都不算正面,万一给孩子留下不好的印象就麻烦了。
# M; \0 P1 W4 B- s/ y而且她特意去查了资料,说原本刻画鲁迅抽烟的画面,背景是在自家书房,那是私人空间,可现在墙画放在纪念馆这种公共场所,跟公众场合禁烟的公德要求不搭边,显得很不合适。
" O5 o- b9 @) x7 O! E( c更让她在意的是,她对比了原画和墙画,发现原画里鲁迅手里的烟很小,可墙画明显把烟的样子放大了,她觉得这种改动就是在误导人,很不应该。
. G; E# ?; @, P9 D# H8 A1 K2 Z! H# l$ N ?( w* P: c0 p
1 J$ q1 R7 J! u不光提了投诉理由,孙女士还给出了“解决方案”,说要是把鲁迅夹烟的手势改成握拳的样子,既能保留人物形象,又显得更有正能量,这样多好。* o. V3 T* [7 ]9 B
可她这投诉刚一传开,网友们就不乐意了,评论区里一下子就热闹起来。
/ k* a! _, [0 N有人忍不住反问,要是按孙女士这个思路,那岳飞背上刺的“精忠报国”算纹身,是不是也得抵制?- o! { y( t- w, X" D
李白写的《将进酒》里满是喝酒的描述,是不是也该从教科书里删掉,就怕误导青少年?
+ B& x" e7 h9 R e8 S) t
# d& e3 ?4 i/ e' d* V7 r$ k" W* H# H' u" O. D6 @
4 @" b% I! r( B
' x/ E3 T4 z2 G8 d R3 \更多网友觉得,鲁迅抽烟是实实在在的历史事实,墙画里那缕烟,在很多人眼里不只是一个动作细节,更像是那个年代文人忧国忧民思绪的一种象征。* L; A* ^; e/ R+ ?/ |( ^* X1 ]
看待这种历史相关的画面,该从尊重历史的角度出发,从正能量层面去理解,不能因为一个人的想法,就轻易去否定、改动已经存在这么久的东西。3 f7 o% v; M* w' _
身份被扒目的曝光# ~1 \2 \" c- G0 O. z( l, N4 T) s
) ]8 D$ T' w/ r Y要说这孙女士,她可不是第一次投诉了。 q* j/ R- z& t3 t H) Q$ o
, t8 _! `. W3 i
1 z m, b; P0 O @" g
8月22号,她用“无味的空气”这个账号在社交平台发文,标题就是“绍兴鲁迅纪念馆吸烟版画该换”,还同步投诉到了“浙里办”。- M/ e3 t% Q2 l: }) w
8月24号,她接受采访的时候,自称是“控烟志愿者”,说自己查询过大量鲁迅版画,觉得墙画放大烟的形象不合理,随后又进行了二次投诉。; O! Q( O, Z) T; O
可到了8月26号,她社交媒体上原本置顶的投诉文章却看不见了,这就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了。! c& Q, S- V) y7 Q% X
& k) U+ t5 y) x- D( |6 ^, k+ q
+ M; l2 N; H/ c. p) c# f
后来网友们一扒,发现这孙女士的身份可不简单。8 \) A; r0 w9 h" Q
她除了自称“控烟志愿者”,平时喜欢关注抽烟相关的争议话题,举报公众场合吸烟之外,其实她还从事与烟草相关行业。3 S l' B7 g7 r3 [7 f
她的小红书账号“无味的空气”里,好多内容都是在指控传统香烟和电子烟的危害,可实际上,她是在推销一种叫“尼古丁袋”的东西。
9 H7 g D' j9 c7 L" b, v; o% a+ H5 Q! V. B
* V% ?: h9 V3 u$ P这“尼古丁袋”在我国属于违禁品,成瘾性强,对人体危害也大。7 T- U3 z5 z! F' B4 s! |& k
孙女士这么一操作,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她这是借着投诉获取流量,好推广自己的产品啊。' p! e G) h7 s. {! g
话说回来,这孙女士的投诉,表面上看是为了控烟,为了青少年健康,可实际上,背后可能隐藏着商业利益。# ^4 H/ I p9 j6 L
这种行为实在是让人不齿,历史人物的形象,怎么能成为她谋取私利的工具呢?! ^/ }& U9 e4 _8 K! [
2 e+ r5 p, r7 {' e. V# d+ ^4 `$ N% E" Z: f, P' h0 H s$ d* P
多方发声
+ \* b+ {6 x* }" \) j2 t, T- E; p6 s! i
这场围绕鲁迅夹烟墙画的风波,很快引起了主流媒体的关注,各家纷纷站出来表明立场。9 `9 K- \+ _8 R$ K; \& r7 ~
《南方都市报》专门刊发评论文章《让“鲁迅夹烟”,天塌不下来!》,文中直接点出关键问题。) |/ P2 S- O2 n7 }+ C3 r" o5 j0 W
不能把现在流行的观念硬套在客观历史事实上,更不该凭着这种想法去要求文旅单位妥协退让,这种做法本质上就是强人所难,根本站不住脚。
* ^9 D5 _4 w' P! U1 Q- s( H5 _& }2 F; Y3 r
) y r0 z& q B! Q% s5 w8 ~# T" T
《央视新闻》的表态也十分直接,明确指出鲁迅夹烟的画面是他艺术形象里很重要的一部分,不该被随意否定。( m6 _$ ]* K6 D6 @, X
而孙女士为了凸显自己的控烟立场,就去苛责早已作古的鲁迅,这种行为说到底是在绑架舆论,更是在绑架整个社会的认知,完全不可取。) |0 f0 Q6 ~9 p! n% n) h& i& f/ y
同时《央视新闻》还点出一个现象:因为一个人的投诉,就让全社会跟着紧张、消耗公共资源,也就是大家常说的“一人投诉,全社会吃药”,这种情况本身就不符合正常的舆论秩序。
( s2 h5 |, b' {2 U* w. J8 I' y/ p! \% d* U M% A0 F5 S( t; R& `$ l2 m
4 {4 {( ]! M. z L6 w众多声音里,人民日报的态度无疑最有分量。" G! W6 | d" z' X. }9 f$ s8 {
一开始,人民日报就提出对鲁迅夹烟相关内容要坚持“尊重鲁迅、尊重历史、尊重艺术”的原则,这话一出来,之前担心墙画被改动的网友们,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了地。
% i% D3 Z+ @/ M之后,人民日报又专门发文章强调,历史人物的形象不是可以随便修改的符号,更不能被现代人拿来当作获取流量、吸引关注的工具。
- Y( p7 G* i. \0 C. a4 M, p
7 h6 {$ U. k4 ^0 \2 \
, Z# d* E1 C7 h0 ]& m; _' x7 G M; F到了8月25号,人民日报还转发了这篇文章,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态度。
- Z u/ m; d: r, A) n也是在8月25号晚上,绍兴鲁迅纪念馆的微信公众号也做出回应,说会一直保持对鲁迅、历史和艺术的尊重,不会轻易改变鲁迅故里在游客心中早已形成的既有形象。. o. I8 ]$ V5 u: A$ J4 I
结语
7 N/ O0 q7 i* y( ~' \# l& m5 m& V* d5 _
鲁迅夹烟壁画这事儿,闹得沸沸扬扬的,现在也算有了个大致走向,央媒站出来一说,大家心里都有底了,历史就是历史,可不能由着个别想法就随意改。
$ Q! k: `& _9 H- i6 o& z3 M: q! \# U- T/ [# |
* W8 G; r& D6 F+ s" J. {2 }. h* q6 C: ]
) P% U4 G3 j9 E3 V- Z K
0 n* I/ V, r2 ?( b那举报的孙女士,本想着借控烟名头来个“正义之举”,结果被网友把老底都给扒出来了。
* a: @. ^$ e" [$ X5 z! H5 L打着“控烟志愿者”的幌子,背后却藏着推广违禁品的小心思,这下可闹了个大乌龙,也难怪网友们都不买账。
1 y6 X/ w) _' W# Q3 E这事儿说到底就是有人想借着历史名人的热度,给自己谋私利,结果踢到了铁板上。
7 m0 `9 Z* F! s" N" k% c! f2 j. o L& U5 S& M% m
0 r7 x: N/ H, w1 h1 @2 i. i6 Z最后大家对于这个事情有何看法?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 A1 i* n+ r% b3 E[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1 @# ]; F5 M. T# \7 W* N! `& B 信源:
' J6 J1 ~) E8 V7 f% S, @1. 澎湃新闻: }* x H% _; n
2. 小红书
1 p6 E& g+ c! |% K" j2 a1 B % `4 ]- l5 b: r0 K- L, n0 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