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催生”来了,穷人多生孩子,可以翻身吗

[复制链接]
查看9663 | 回复0 | 2025-8-21 01: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年,关于催生的话题,一浪接一浪。) u( C" J+ U1 B7 A) d2 s9 A
首先,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公布,计划内的孩子,每年均可领取3600元补贴,直至年满3周岁。" s/ Q4 w5 {% }% |
然后,上幼儿园,学前班的相关免费制度也来了。“12年免费教育”也在谋划之中。
) @" |3 _" Y3 y& ?+ Q最后,湖北天门的生育率提升明显。当地的催生政策,非常诱人,在生育奖励之外,再叠加购房和职业补贴,最高能享受28.5万元的综合补贴。
, Q. c- `' Y/ p- p! E+ I此外,还有很多地方,进一步完善爱心托育机构,逐年增加育儿的贴补,也很符合实际,让人们生儿育女没有什么后顾之忧。$ C4 q9 i* m# \* Z; }( E
如果你家还穷,靠多生几个孩子,可以翻身吗?% E  Z, y8 D5 F# g4 \
从理论上说,就是你生孩子,国家帮着养,孩子长大后赚钱,谋业,都利好你的家庭。这确实的翻身的预兆。
7 l" R3 r5 s* ~+ s7 q% X那我们理论联系实际,看看生孩子和穷家庭翻身的关联。
) P+ u/ X) ^6 i. ^: M2 y7 v0 z3 G/ S. O) ?, H% ^* ~& T
国家级“催生”来了,穷人多生孩子,可以翻身吗-1.jpg
6 r* b- w) y' f3 o: w+ y4 ?
01
  X* ^/ h4 n3 v" ?! N& x在我的老家,老一辈的人有一种传统思维:多生几个孩子,万一某一个孩子有出息,这一家人都可以沾光。7 F; A2 Z7 m0 p- H6 {4 K
在古代,确实有这样的情况: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 g5 y3 f2 X( m% {, L唐代的杨贵妃,因为美貌,智慧,被唐玄宗宠爱。杨贵妃家的亲戚,也都沾了福气。
$ \0 u* W! }) m; V9 B堂兄杨国忠,借助皇亲国戚的身份,一步一步做到宰相;父亲杨玄琰被追赠兵部尚书,又追封为太尉齐国公;家中姐妹都变成了韩国夫人,虢国夫人,秦国夫人。
+ p* D2 y( z2 a" s# }西汉的刘邦,把种地的父亲带到皇宫,就变成了太上皇;兄弟姐妹的荣华富贵,自然不用说。
4 Y/ x( B9 m% u+ d  e! u多一个孩子,就多一种家庭富贵的可能。在今天看来,也是有一定意义的。
( q" U4 L4 ~8 o) z4 a$ U- s' `就我们村里,有一户人家,养了五个儿子。* n4 Y  \  }( u: U
父母累死累活,也把儿子们送到学堂。大儿子读了高中,作为当年村里难得的高材生,安排到学校做老师,从代课老师,到民办老师,再到公办老师。
# R7 A1 |" Q# b8 h, y" s$ ~' D5 l大儿子享受到了读书的好处,就鼓励弟弟们读书。三儿子就读了大学,英语研究生,靠给外国人做导游,赚得盆满钵满。: d& e( n7 K7 K0 H8 U' o4 H
也有一些家庭,某个人做生意发财了,把家里的兄弟姐妹都带上,把老父母供养起来。0 {5 y/ |. d. Y" i
比较那些只有一个孩子,或者不婚不育的人,多孩子的家庭确实实力强一些。就是单纯靠种地养家,多几个儿子,这种地的能力也大,并且其他的村里人,是不敢欺负的。. N; b2 n4 O8 y' t

* A/ k. V7 f/ T: h- l0 h& ]' X
国家级“催生”来了,穷人多生孩子,可以翻身吗-2.jpg
. }: R6 m7 L! Y* e% ^/ ?4 N
02' d+ J" ^7 c, q* ^  L, P/ s
这几年,父母们意识到,孩子多了,困难就大了。人们的观念,还有育儿的方法大变样了。; @3 [6 A7 ~/ s2 q& Q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孩子们主要是读书的开销,衣服都可以是打补丁的,每天可以吃南瓜的。. v' {9 c/ G: g: t$ p% ^
并且大部分的家庭,对读书是没有什么要求的。因此读书的竞争力不大,一些自律的孩子,如黑马一样冲出去,飞出山窝变凤凰。* Y( L; K! ?( D
到现在呢?孩子的成长历程中,开销是很大的,可能一对夫妻,都养不起两个孩子了。; c- r! Q3 d$ L; M3 P) V+ |
读书方面,大家都想办法送孩子到城里。也就意味着买学区房。孩子也要学习艺术,上各种补习班。还有校服,课后辅导等费用,都不低。
& E# _1 O8 s* E: T5 u如果上大学,那动不动就是十几万。上研究生,又是十几万。
- W& _% N# g8 H$ \% b# y8 m孩子的生活方面,不能随随便便对付。大家都爱面子,名牌衣服裤子鞋子,都是需要的。你不给孩子好吃好穿,孩子会很自卑。父母 也过意不去。1 p& p* g- ?8 N% e
养孩子的成本提高了,但是中年夫妻的收入,却是很困难的。一对夫妻去工厂打工,把钱使劲抠,也不够两个孩子上大学的开销。
4 M# Y% N5 ^! Q+ Q+ _* r  c! H更让人难受的是,孩子的生存状况,也发生了巨变。一大批孩子,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或者打零工,仅仅是自己吃饱喝足。% \* }9 q1 u3 Z% a( w. @* l0 f
啃老的孩子出现了,父母是没有办法接受的。
' @& k% e6 B/ {& w8 E孩子的独立性更强了,他们自己混好了,也许不会帮助兄弟姐妹,给父母什么好处,也没有。
3 N% D7 \" E9 n- B4 Y6 Z在一些有几个孩子的家庭里,父母资金不够多,那么孩子就瞎混,根本就看不到希望。这就造成,越生越穷,越穷越生。. T% y0 @' {5 H  C
% s8 {' q5 D9 U  u- l+ A
国家级“催生”来了,穷人多生孩子,可以翻身吗-3.jpg

" o' j5 `+ U' m; p- `! p5 H1 ^03
% c* H+ H% s* ~: `言归正传。在国家催生之下,现有的社会环境之下,穷人多生孩子,是最好时机吗?
& e8 S0 f, i* l/ y' i6 h现在,是传统思维和新时代观念对碰的时期。最好是与时俱进,不被多子多福的思维困住,也不被不婚不育的风气迷惑,还不要盲目被催生。
# C0 n3 g& d5 E( y% H建议做到三点,穷家庭会更有希望。& i4 x. X6 h5 c' \. o
第一,看当地政策,大环境,估算一下,生育一个孩子,要开销多少,是一对夫妻可以承受的吗?
  u+ W; {" E# Q0 V( n: b在高补贴制度下,多一个孩子,确实没有问题。毕竟,这等于是国家给你养孩子。
# h! _+ a8 v" P: ]( U! e. c在一些补贴不多的地方,还是更多考虑经济压力。
9 U8 W6 v& \. A" @( w+ }5 _第二,让孩子有用,比什么都重要。
- S7 v$ O6 ^; F/ _' ^养孩子的质量比数量重要。两个吊儿郎当的孩子,不如一个工作扎实的孩子。
& d5 C/ Y- w& q6 I! D( X0 s做父母的,生了孩子,就要对孩子负责,而不是不听之任之。把孩子引导成爱学习,人品好,愿意工作的人。
- i, N" x1 a) B: H4 ~/ |/ J7 q/ y( o, K第三,戒掉育儿的攀比行为。提高育儿的性价比。
- N  `* ?0 b3 v比方说,别人的孩子学艺术,自己的孩子不一定要去学。艺术是很烧钱的,也不太好就业。对于穷家庭来说,尽量别烧这个钱。
8 @6 c/ N: ?4 b8 w3 ^9 o7 c还比方说,教育孩子要朴素打扮,明白什么是做人的底气。8 a9 x& s* n% @' N
攀比少了,育儿的成本会迅速下降。孩子读书十几年,少用二十万都有可能。) e1 ?7 b6 f/ p2 @% Q" [+ z6 G
穷人翻身,其根本是靠自己,靠自身素质的提升,国家级催生是一份补充力量。. w. X% y" V" a+ q, ^* m
作者:布衣粗食。! t3 f; n7 b/ P1 [1 O& |4 Y  r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11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保密

新手上路

金钱
211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