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号是处暑,记得“吃3样,忌2事”,尊重老传统,为家人祈福

[复制链接]
查看9943 | 回复0 | 2025-8-16 03:19: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8月23号是处暑,记得“吃3样,忌2事”,尊重老传统,为家人祈福!$ P+ D5 O) c* y& Q, U

+ R" B$ J+ q8 j/ D! {6 U/ V
8月23号是处暑,记得“吃3样,忌2事”,尊重老传统,为家人祈福-1.jpg
9 R/ k" M5 r( x2 R( o- R' m" R
8月23日,处暑节气将至。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处暑标志着炎夏渐退、秋意初显。古人云:“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此时,民间素有“吃3样,忌2事”的传统习俗,既是对自然的顺应,也寄托着人们对健康平安的祈愿。这些传承千年的智慧,至今仍值得细细品味。8 k& i  \9 l: e+ F' k
一、处暑必吃三样:顺应时令的养生之道& g- K; i2 }& Z
1. 鸭子:润燥滋补的“秋日第一肉”

. W1 |0 l5 m% _* b7 e; X4 W# Y# Z3 P  o% C9 X& e
8月23号是处暑,记得“吃3样,忌2事”,尊重老传统,为家人祈福-2.jpg

# [9 i8 C4 I8 a“处暑送鸭,无病各家”,这句民谚道出了鸭肉在处暑时节的特殊地位。鸭肉性凉味甘,富含优质蛋白和B族维生素,能有效缓解“秋燥”带来的口干舌燥。
: m( d7 v% ?* i, }3 n9 t. H& v
& J  N# w8 X6 I$ q6 R: b
8月23号是处暑,记得“吃3样,忌2事”,尊重老传统,为家人祈福-3.jpg

0 c  z! c! z/ v% e0 _" t0 g% U老北京人讲究吃处暑百合鸭,将鸭肉与百合、莲子同炖,既鲜美又滋阴;南京人则偏爱盐水鸭,用花椒盐腌制后风干,咸香入味。现代营养学证实,鸭肉中的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降低胆固醇,正适合夏秋交替时调节血脂。% z9 v6 l9 j1 E* S7 m
2. 莲藕:水中人参的时令馈赠。7 n- ?: c2 E8 T$ D

, j4 B" V  c( L+ k) \% i
8月23号是处暑,记得“吃3样,忌2事”,尊重老传统,为家人祈福-4.jpg
, P4 T5 T8 r+ L/ U& E
处暑前后正是莲藕上市旺季,民间称其为“秋藕最补人”。湖北洪湖一带的藕农至今保留着“处暑挖头藕”的习俗,此时的莲藕淀粉含量高,口感粉糯。
0 s. U* s3 S. A. H
* J2 G( E! @1 f
8月23号是处暑,记得“吃3样,忌2事”,尊重老传统,为家人祈福-5.jpg

. I# S. p! V* e# [  K经典做法如莲藕排骨汤,藕块吸足肉香,汤色奶白;江浙一带的糯米糖藕,将糯米塞入藕孔蒸熟后淋上桂花蜜,甜而不腻。莲藕富含膳食纤维和黏液蛋白,能促进肠道蠕动,特别适合缓解夏季积食。
4 K1 R# ?9 U7 Y' v& o3. 龙眼:补益心脾的“福圆”。3 B4 _0 Q7 u0 S
# e  l6 S$ [% t/ W/ p; X; j5 V
8月23号是处暑,记得“吃3样,忌2事”,尊重老传统,为家人祈福-6.jpg

( G, o4 U2 `0 s0 L福建、广东等地有“处暑吃龙眼,胜过吃人参”的说法。新鲜龙眼剥壳后晶莹剔透,果肉厚实多汁,晒干的桂圆更是药食同源之品。
- F: _  ~; j# g* I) A# x, |& X! [8 l  Q. m5 E; S
8月23号是处暑,记得“吃3样,忌2事”,尊重老传统,为家人祈福-7.jpg

* `9 b- h- h/ F* [8 L传统吃法如龙眼红枣粥,适合体质虚寒者;创新甜品龙眼酸奶冻,则更受年轻人喜爱。中医认为龙眼能补益心脾,现代研究则发现其富含葡萄糖和铁元素,对改善秋乏颇有助益。但需注意每日食用不超过15颗,以免上火。; S3 A2 b" s) }# U& X  O1 a8 l+ Y
二、处暑谨记两忌:古人智慧的现代启示
1 F+ _7 u: p- `) Q2 j8 ^1.忌贪凉:秋冻也要讲科学。
4 {9 Q, z7 K: L/ q- u) n0 l

3 Y* a0 T6 I. ~" A* G' m  X9 p
8月23号是处暑,记得“吃3样,忌2事”,尊重老传统,为家人祈福-8.jpg

% Z4 ^5 [8 A. A% ]* |4 K虽然“春捂秋冻”是养生常识,但处暑时节温差可达10℃以上,过早换上秋装易引发关节疼痛。尤其要注意“三不露”:不露脐(防止脾胃受寒)、不露肩(预防肩周炎)、不露脚踝(避免寒气入络)。老年人夜间应关窗睡觉,空调温度不宜低于26℃。江苏高邮至今保留着“处暑晒背”的习俗,选择上午9-10点的阳光晒15分钟,既能驱寒又促进维生素D合成。6 X4 o- w: Q" m/ p
2. 忌熬夜:顺应天时的作息调整" O* i% a; R9 T8 l; ]/ v! J- a
' l( _7 f: j( I( j' `- z
8月23号是处暑,记得“吃3样,忌2事”,尊重老传统,为家人祈福-9.jpg

5 U' _2 p' u* q/ i% A《黄帝内经》强调“秋三月,早卧早起”,处暑后昼短夜长,人体阳气开始收敛。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晚上11点至凌晨3点是肝胆排毒的关键时段,长期熬夜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建议晚间可用莲子心或酸枣仁泡水助眠,白天适当午休但不超过30分钟。在浙江绍兴,老一辈仍坚持处暑前后“晨起喝粥,日落熄灯”的起居习惯,值得都市人借鉴。, i0 T0 m7 J6 w/ y' G
三、传统习俗背后的科学内涵
3 A3 i: E+ a: u( O4 p& e$ e
8 T: [- ^) C. }, N
8月23号是处暑,记得“吃3样,忌2事”,尊重老传统,为家人祈福-10.jpg

" j7 r. S4 O6 P; h+ W3 O5 N这些看似简单的饮食禁忌,实则蕴含深刻养生哲学。以“吃鸭忌牛”为例,鸭肉偏凉可中和暑热残留,而牛肉性温,过早食用可能加重燥热。再如“早睡”的讲究,正与人体褪黑激素秋季分泌提前的生理规律吻合。中国农业大学的节气研究团队发现,处暑时令食物的营养成分往往能针对性调节季节性疾病风险,如莲藕中的维生素K可预防秋季鼻出血。
  g3 S% A5 d5 n5 |( [" V
  }4 w( g0 x$ g* N5 @
8月23号是处暑,记得“吃3样,忌2事”,尊重老传统,为家人祈福-11.jpg

' }4 }1 G6 g, N; `) v% M/ [处暑作为夏秋更替的枢纽节气,其习俗折射出中国人“天人合一”的生活智慧。在这个快节奏时代,放慢脚步,按照节气调整饮食起居,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致敬,更是给家人最质朴的关爱。当我们在处暑夜分食一碗百合鸭汤,或在晨露未干时采撷带泥的新藕,那些流淌在血脉中的文化记忆,便在这烟火人间生生不息。
( \$ t) j) j* L5 G8 q8 V( Q: R
. r7 L- p, _  G. t1 A% R
8月23号是处暑,记得“吃3样,忌2事”,尊重老传统,为家人祈福-12.jpg

/ d1 e7 w1 q3 R6 h9 I: t3 q/ g关于处暑时节的饮食禁忌,就分享到这里,处暑快到了,大家还有什么不同的饮食禁忌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和爱喜一起分享,厨艺有限,请多多指教。, e7 ~2 I& o! L' `- ?9 j
; m* C2 i4 Y' y4 s' O: x

+ [4 j0 l) m7 i+ ~1 k
感谢大家的阅读,美食每天更新。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觉得有用的点个赞,欢迎转发让更多的人看到,最后别忘了关注一下,我们明天再见。, `% B; {( ~" |" m
本文由爱喜聊生活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0 B* v4 C1 F) [" X% a2 h#分享城市新鲜事##记录我的202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01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301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