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一到,很多人觉得热得连饭都吃不下,更别说动弹。气候炎湿,暑气蒸腾,老人常出现胃口差、胸口闷、血压飘的情况。这个时候,您若能坐下来泡一杯温热的山楂水,也许不仅仅是解腻。老中医我说句公道话:# F1 ^7 z: D& N, Z
山楂水虽小,作用不小,关键在喝得巧、用得恰。 y1 f; R( U( Y* z6 o
3 J! a' _, B; Z; }: v) U
# g4 c# J# L2 M; |6 z9 I<hr>一、山楂属温,能开胃化瘀,三伏天正适合调阳化湿) C5 l, w w% x# y z$ R% J" W: Q
山楂味酸甘,性微温,一提起,大伙儿只想到“消食”,其实它功效远不止“小肚子里头的事儿”。从传统中医角度讲,酸能收敛、甘能缓急,山楂二者兼有,有理气、化积、活血之用。, Q2 R" A2 H# n, G9 a, Z0 k9 U; q. ?
在三伏天这个“六腑皆浮”的节气里,气血上浮而下焦湿困,易出现一身乏力、食欲不振,甚至血流偏滞的表现。山楂若用得巧,可扶助胃气、通调血路、散滞除湿,堪称伏天“小助手”。
4 w- J/ _0 N' v( q: e ]) b嘿,你喝水每天几杯?有没有空试着换成温的山楂水?也许你会惊喜于那份渐入佳境的轻松感。' L7 ^- z0 j$ E' Y
<hr>二、喝山楂水,可能悄悄缓和这3种常见毛病
) ~9 V( m0 A& v" ]2 i1. 三高人群:促进代谢,助稳血脂 k! d8 h3 ?7 c: n$ V' _
山楂中含多种天然果酸,利于刺激胆汁分泌,有助于脂类代谢。伏天多数人活动少、油腻多,血脂加重便是常事。
$ R- N* R* M8 j% u# V适当饮用山楂水可以帮助“消浊润络”,对体内脂肪代谢起到调节作用,尤其餐后泡杯山楂饮,有利避免餐后脂浓、气浮心躁。
2 c, _ T: E- z$ Q8 o你是不是夏天食欲好、饭量一回春,体重却蹭蹭往上涨?身体也会发出信号,只是你不总听见罢了。
! n# m) w9 C2 R" z7 `- ]! i- N2. 脾虚胀气:消积助运,缓解中焦不畅9 ~2 D5 y7 y4 u ~6 U! }5 A" J
伏天湿热最易困脾,体内食积不清,常表现为腹胀、大便不爽、肚中闷闷。山楂开胃之性,对调理“中焦运化”有积极作用。# \# |' U( k, C9 y" v5 g6 N
特别是老年人脾胃偏虚弱,饮食易积,餐后不妨温服山楂水,有助引食物下行、缓脾气、促运转。* m, e4 i1 M4 [; y9 l% y5 X6 |! V
你若发现晚饭后总打嗝、气胀、不成眠,是不是可以从“山楂清理胃肠气路”这条路上想想法子?
. `$ b4 l: I4 Y) J( C: y+ x. w3. 血瘀体质:活血入络,化瘀通滞$ C. }" v$ ~& \, D
山楂的另一妙处,在于“善消而不伤正”,常用于调理血瘀型头晕、经络不畅之症。三伏一到,瘀阻更易显现,尤在肩颈、腰脊、心口。( s5 i) J1 _+ U4 p6 K& ^
适当服饮山楂水,可配合温阳活络的其他生活调理,提升血液运行质地,对血脉迟滞者是种柔和调养法。2 c' s) l9 y0 O1 r! h
你这段时间是不是动一下就肩膀硬、后背沉?也许就是气血推动不畅,可以考虑给身体一点“流动动力”。; } g$ S5 n1 N/ u; e8 f4 [7 S
<hr>三、山楂水怎么喝,老中医有几点实用建议
+ \; e! ]; @ {3 E8 Z1. 温服为宜,不宜冰镇饮用2 q! ~8 s: o1 L9 q1 g
山楂虽性温,若冰服后易伤胃阳,尤其食欲本就低的人更不适合冰着喝,应以温热为主,扶助阳气。
% Y6 y- Z; ^) A! U6 N2 V2. 不宜长时间空腹喝- o) K5 R5 e# X8 c
山楂含酸,刺激胃酸分泌大,空腹久饮易造成胃部不适。有酸胀或胃酸倒流者,建议餐后半小时再饮。
' v& |+ B% f# |4 E! Y9 s3. 每日不超15克干山楂泡水
9 o$ i* w' j: P3 h量宜适中,过多反而损伤胃黏膜。若浸泡可加水煮沸5分钟后饮用,化甘更养气,减少酸性刺激。
# Y9 u/ b: E( A9 U' R4. 山楂不宜长期单一饮用
& Z6 @$ L& b+ g6 }可与陈皮、麦芽、橘皮花搭配使用,不伤脾气还能协同发挥疏肝理气效果。" z5 ?* w6 E b3 J7 U
5. 病体虚寒、胃溃疡者不宜频用
+ G# P5 j5 z: H; e; J% g! D山楂带温带酸,若体质虚冷、胃薄舌白者,需避其锋芒,以免加重症状。
G% w: K, X/ X& M3 z! {$ R& a; }) L你平时用山楂泡水都放多少?是不是有时候喝出“上火感”?那就说明搭配没对,服法不精。, F/ n4 j5 [* L9 q7 p# Q
<hr>四、不止是消食,“山楂三养”才是中伏养生真精髓
+ @* d" O* F! Y9 H+ o7 y5 C中医讲“中伏之下,阳潜而湿盛”,此时山楂最好体现出三效调和:
9 f; N* Q# n% o) c: ]9 s5 d' t**养脾气:**胃口开,湿自退;- X9 }& z! n% |7 A5 M, a6 v l
**养心神:**酸甘平,情绪和;
% h$ b+ o; @$ T% p7 ?, H**养血路:**络通畅,痛自减。* ]( R6 o: d- f$ U
简单一杯水,细火慢泡,余香满屋。若你喝过那种入口酸中带甘、腹内通畅后的轻快感,就知道这不是一杯简单果水,它调的是气血流转、内火归根。
9 K( q, [, n: B+ q% i3 b你不妨试问自己:有多久没让身体“顺一顺”了?湿热太久、不出则壅,适时给自己一杯疏解之饮,很有必要。* ~4 q3 Q# g( K, b# V
<hr>结尾提示:养生不图猛进,如水养木需根部慢润。山楂水虽平淡,不可忽略其通气调和之力。三伏饮通,百脉自顺。
! f( _" b _8 S3 s. ~来源:健康养生常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