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红墨
4 ]& ?* A2 H' Q- l6 I编辑|红墨
6 I9 b ^$ ^. @7 @# q$ S1 M前言:. u% r7 j8 S7 d. Q3 {* g
3 ^* r+ Q% ?* ?5 L' O很多人喝完啤酒都会产生脸红心跳加快的感觉,本来以为这只是酒精过敏的现象,没想到最近市场监管局的一则报道引发争议。1 A+ X3 F- @/ ]
酒精里面竟然添加有类似于伟哥物质的成分,这个情况让不少人都很震惊,没想到夏天日常经常喝的啤酒也能出问题。9 ~3 W7 t K7 D
大家都表示怀疑伟哥售价那么高一瓶啤酒才几块钱,为什么好端端的要往里面添加这个?
& V( `1 \: `* o& M
$ W, U$ c# Y0 x; A
4 l" w f$ `5 p: o8 f4 c市场监管局接到举报审查啤酒成分
) N! h! c0 P- Q, Z- j
3 K4 E7 P2 H. \2 B3 T夏天就适合晚上跟朋友在烧烤摊上,吃着烤串小龙虾喝着啤酒,这简直就是灵魂搭配。- j5 q2 D a" |6 _
近几年这个饮食上的科技与狠活也是频频登上热搜,但是压根没人往啤酒这方面想,毕竟酒水里面能掺的东西也不多。
. B+ \0 p4 h7 U5 f没想到一则新闻报道打破了人们的认知,这广受欢迎夏天几乎一直出现在餐桌上的啤酒竟然还出了问题。. B( b3 V. V! v
; ^5 Q! p5 Q5 b) L5 O2 [
, y7 \' Z' Z$ j k2 c1 l新闻报道有一家啤酒经过成分检测之后,确实发现里面添加有类似伟哥的物质,这一下子所有人都傻眼了。# }' v2 {2 F7 B; L `$ H) c6 j j
很多人质疑这件事情的真实性,根据记者调查这确实是从市场监管局那里了解到的消息。
# P5 ?1 p, n/ w; N& A2 O3 X最初只是有许多消费者喝完这一家酒感觉很不对劲,总是不舒服,于是就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感觉这酒有问题。2 F- l: s- O# f% t0 ?1 c
$ \- Y1 t3 s6 p; `" ]3 x+ u- X. b( w _8 w' l% H G
市场监管局知道之后立马开展行动去调查这件事,同样也是抱着怀疑的态度去检测,没想到结果真的让人大跌眼镜。% N3 F% M7 Z% ?- z/ `7 h
这家啤酒里面真的有问题,市场监管局当时就立马对啤酒进行了没收处罚,还对这家品牌进行了15万元的罚款。
3 A4 k1 [! T/ B; u6 e U5 i3 O经过官方的仔细调查发现涉案的是慕尼勃朗酒业重庆有限公司,这家公司掺有伟哥成分的啤酒线上线下一共售卖了67箱。
' K6 L% ^( C4 o' L- u) N) v4 U L2 l
. W _; s1 _7 b2 v8 \, t/ ^这件事情十分恶劣,警方那边对该企业以及上游生产企业涉嫌犯罪线索一并移送公安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涉事公司的子公司在近日也已经注销。# L6 o7 J& V) L7 O
不得不说这情况十分吓人,黑心商家竟然把这些成分添加到啤酒里,新闻一经报道很多人都很担心,就这个罚款金额来说很多网友都说罚轻了,还没蛤蟆汤罚的多。* w/ M: T; A1 q( p
0 B* o8 N9 J! j0 P- g0 p/ w2 R9 g& W
, \3 i! l! f+ ?大家都在好奇为什么要往啤酒里面添加这个成分?如果正常人喝了之后会有什么影响?
% W* M* V5 G4 G' M这个啤酒中添加有O-丙基伐地那非”这个成分,跟伟哥的成分十分相似,商家往里面掺和这个估计就是想让人喝多了之后会“上头”,简单来说就是上瘾,然后产量就随着上涨了。% i8 g5 q" N0 g# j
; c e1 d) q$ i" ?0 P
" X# h% j* F* Y2 i: U1 A其实最主要的就还是为了赚更多的钱,这个成分过量饮用之后很容易引发心血管异常、视觉障碍等不良反应。
5 V. _) J% \* h& v1 c0 K4 y% ?6 R, m这些都属于有害非食品原料,是严禁在食品中添加的,这黑心商家真是坏透了竟然能想到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销量。) M5 d+ R; K* C2 C
& x% h5 F1 B/ R
1 u3 n- h' d6 I5 B3 E这家啤酒被举报的时候还是在2024年9月份,经过后期市场监管部门的查证以及处罚都到了2025年2月份。
/ T0 B/ W9 c* O* ~不少网友了解之后都表示自己好像就中招了,喝完酒之后就有出现过类似的状态,只能说黑心商家为了赚钱竟然不惜伤害大家的身体。
6 M1 Q8 W" ~% w* A8 Y% Q( L# R3 l; a) A ^3 h7 K/ K
5 b! W" ]7 V- _% K% g' z. u- C, U实在是太可恨了,不少人都表示监管局一定要好好查查这些食品行业,一定要保证消费者的健康。
+ T. S1 N5 K M$ q/ x" q其实食品安全这个话题这两年热度一直持续不下,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惨遭中枪。& h7 ]! r O5 b7 e! Z) D
2 V& {3 q# i/ B: |. N3 J6 p9 ]* x b# Q3 {, b7 Y3 v6 c* d
食品安全不容忽视
' g9 a$ E" y, y: l$ _: z( k. h
1 {5 X5 a2 j' Q3 ~3 a) B今年央视3.15报道出来的“保水虾仁”不知道已经祸害了多少个家庭,这类虾仁在生活中处处都能见到。
2 C0 B( a+ \. `0 a+ |- d2 D/ q“没有泡过、没有漂过、零添加、零防腐”,“不泡水、不泡药”是这类虾仁的宣传语,经过检测实际上含有一定的成分。" z8 j9 p) L% G2 {9 D/ l V
7 \1 C8 w- b( J# c# D' P1 b% I7 h h4 c+ e9 K/ j4 N H7 @
很多人都购买过这类虾仁,明明买了一大袋等到回家解冻完之后就会发现根本没有多少,都以为只是简单的化水。
9 s2 T; r o0 ], N' g+ ?9 p. c央视曝光的视频里显示这些虾仁通常都添加有30%磷酸盐,浸泡十几个小时之后保水率能到达20%。5 E4 Q7 y% [; x% |1 D. A+ }6 F5 |7 x
这就意味着实际上这虾仁里面还有很多保水剂,这类成分添加进去之后就可以保持虾仁的水分,提升口感以及延长保质期。
" \7 E7 K% `: @9 q% F3 }0 l# a, Y2 Z* K) H" G
( q' }- n* ^4 k5 ]同时也会给原本的虾仁增添不少重量,这就是黑心商家的一贯操作,为了能够从中多某些利润,完全忽略了消费者的健康。
% s; Q1 @. Q" @按斤称重的虾仁增重之后花了大价钱,消费者花了钱还买到了带有添加剂的虾仁,黑心商家一举两得。, j# h N3 Z' X B0 Y0 F
这些行为是完全不被认可的,市场监管局知道之后就开始出手,依法没收所有的违法所得,并行进行处罚金额高达749.43万元。! R6 q8 U1 T& G5 c7 u$ {7 v
6 l: |' e) `" Y# q" A W+ J }( ]" f- e: |# P' j
除此之外,还吊销了4家的企业食品生产许可证,并且规定五年内不得再次申请。- G5 U) w2 _) i* L* O8 c, k R
另外对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和主要负责人都处以260万元的罚款,并且实施五年的行业禁入。) z: J. V, k' u: G8 j9 l/ a" N
经过市场监管局的出手,严厉打击了一批不法的黑心商家,这些商家算是罪有应得,昧着良心往大家往嘴里吃的东西添加各种成分,直接引起公愤。1 f2 y! q% o, y; F b; y9 [( S
) L6 E+ k4 m& ?$ A& A
7 u+ {; A+ T$ E6 A- a$ M" D( S很多网友都声讨一定不要放过任何一个黑心商家,这些人都是在赚黑心钱,还有人好奇长期摄入这类成分对人体会有什么样的危害?& S3 e* u7 M* z/ c. X% F. C
. T0 E8 x* v& E+ H5 X6 L1 e% f4 S
央视发布视频声称长期过量摄入磷酸盐可能会带来健康问题:消化系统问题、缺钙、钙磷比失衡以及心血管疾病等等。1 K8 ~' m! ]: u) m) J4 ~
除了这些虾仁之外其实还有很多产品都存在违规成分,这些食品渗透到大家的日常生活中,逃无可逃。3 h$ ?- N3 w5 P
# h A7 ^# |* B7 i* R( r
$ _0 A( _ B6 N' k. L这时候就需要市场监管部门加强防范,食品安全无小事一定要注意保护好消费者的身体健康。8 i$ l2 _3 j. V! p9 y$ l/ H
除了日常需要的食品之外,还有一类产品也惨遭暴雷,2024年9月北京的市场监管局收到举报,声称一类果蔬压片糖果有问题。
1 R* A" r l) n0 c& B4 ? o+ E. n7 e& |' T% }% ^0 v
' W- ? c! y2 |0 S! i& \
很多消费者都表示自己吃完之后都很不舒服,出现不良反应,最后发现这个烫过里面竟然含有利尿剂“布噻嗪”。: v' ]' R2 S. M0 G8 J
这类糖果在网络上疯狂售卖,很多网红直播带货的品类里面就包含,通过线上销售这个糖果已经覆盖了多个省份。
1 j+ ~1 O9 u, ?& w" h还有不少主播团队伪造检测报告,甚至雇佣水军来诱导消费,经过长时间的蹲守掌握到足够的证据之后,市场监管局直接出书一网打尽。% U i7 l6 Q- |; g
& G9 z7 `& L6 N* x2 i) N: r
% U0 k- |0 w: B; ~ U5 y* L, W光是嫌疑犯就有40多名,39个人被刑事拘留,15个直播间被关闭,涉案金额高达5000万元,目前这件事还在处理过程中,但是坏人会得到自己的惩罚。
* t( C _, Z2 ^民以食为天,饮食问题不容小觑,希望大家的食品安全能够得到大家的重视,同样也希望一些商家能老老实实做生意不要动歪心思,否则也会被制裁。
& @) K0 G# J) V! p) b% q% O信息来源:2025-3-15央视新闻:曝光部分商家违规、超量添加剂,“保水虾仁”磷酸盐含量严重超标,危害健康' \9 w7 s* O7 J& M: w6 q' d
2025-7-30纵览新闻:据央视新闻7月29日消息,市场监管总局通报食品安全典型案例:重庆慕尼勃朗酒业非法添加案7 ~' B7 I; Y- X9 R; O
2025-7-30大象新闻:市场监管总局通报:啤酒中非法添加类似“伟哥”成分,酒企销售67箱,被罚款15万
5 K& [( a! p7 i2 ~4 r# p2025-7-31中国食品安全:在啤酒添加“伟哥类似物”,酒气子公司近日刚注销
* J5 w9 \& L' t, I- `
+ o( w6 R. d- Y2 {4 _7 p q
( V* X4 Y, A* r9 P
! p" R/ J! S; S" I
+ w- I) u% L4 \& C# j
" S" M: C" g3 P& q* u* B% h
% ?$ `% ] J$ q! j7 L
8 @; D4 s" f+ x) 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