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岸英这个人,大家都知道,是毛泽东的长子,出生在1922年湖南长沙,活了28岁就牺牲在朝鲜战场上。他的故事挺让人感慨的,因为他从小经历了不少苦日子,却一直很努力地参与革命和建设。: X, u1 v) B# g* p1 }; R, c
N3 d& x& ^7 f0 u/ k
要是没那么早牺牲,他的职务会怎么发展?这问题网上讨论不少,有人觉得他会爬到很高位置,也有人说不会,因为毛泽东不搞那种家族接班。2 w3 T% n1 _& {" m. @% O
" ]8 Z+ k+ d R% U& A. I U0 `6 k
4 s" f% w$ y) ]) M
' Q u5 E( q; T ]' F5 L9 P2 n0 G毛岸英:从苦孩子到革命战士
! T5 |2 p* P$ n8 H1 X& v2 b* I0 j- h; s5 k/ g; v
毛岸英小时候日子过得挺艰难。1927年,国民党在湖南清党,他妈杨开慧带着他和弟弟们躲到乡下板仓。1930年,杨开慧被抓牺牲后,毛岸英才8岁,就被关进牢里,后来地下党把他保释出来,送到上海大同幼稚园。
& v0 y$ M! U5 i9 c8 c c
4 N% U/ H9 }( @$ z- t那时候党组织办的这个幼儿园,收留了不少革命者的孩子。他在那儿学点文化,但1932年党组织遭破坏,他和弟弟毛岸青被寄养在董健吾家,董是地下党工作人员,给他们提供生活费。
& [/ }0 J, u0 ]4 R2 G+ l0 h( o" d: R1 i% j) I) B7 \* t
1933年,中央迁到江西,资助断了,兄弟俩开始做家务、卖报维持生计。1935年,他们甚至流落街头,捡破烂、推人力车啥的都干过。说实话,这段经历对他性格影响大,让他早早懂了底层老百姓的苦。
q$ `6 |8 o. t: |6 `& P
p7 [8 d4 Q. F6 S+ e3 [2 p! [1936年,党组织找回他们,通过张学良的部下李杜,把兄弟俩送到法国马赛,再转到苏联莫斯科。进了莫尼诺第二国际儿童院,他取俄语名叫谢尔盖·永福。在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学了几年文化和俄语,1939年加入共青团,当了支部书记。+ P+ J/ {& U. w, c* ]
/ h( M: R2 e, l$ ~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他几次申请参军,1942年进舒亚的恩格斯列宁格勒军事政治学校,1943年转到列宁军事政治学院诸兵种合成系,加入苏联共产党。7 X) N! L/ ]* e: s
/ e: @- m( I) `* w5 S7 A4 @8 r( N7 y
: V) `* T/ r" Y) E( Y/ U4 h- q" V L7 B/ m- q2 g( Y4 Q) G$ A
1944年,他上前线,当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见习生,还在日丹诺夫信息管理学院学情报管理。战场上,他率领坦克连在乌克兰打过仗,获中尉军衔。这段苏联经历,让他军事和政治能力都练出来了,精通俄语、英语,对西方文化也了解。( t5 T( p7 B( T% m# `
; ~" ^4 u8 d( [2 }5 o% _1946年1月,他乘飞机回延安,见了毛泽东。刚回来,就被派去农村劳动。1947年春,国民党进攻延安,他随康生去山西临县搞土改,当过农民,领导土地改革工作团,在山西和陕北帮村民分地。
, }; U5 a- N- e
& A$ g; V# B9 e7 W1949年全国解放,他调到北京,当中央社会部部长李克农的秘书兼翻译,还跟李克农访苏。10月,他娶了刘思齐,婚礼简单。
; x3 D- M& T' q6 |+ H
7 ?8 j& n" y' h1950年8月,他去北京机器总厂当党总支副书记,负责宣传和技术培训,一线教工人操作机器,参与工厂制度建设。他给朋友蔡博写信,说如果组织不调他,就准备在厂里干十年。
- u: A2 K R# c7 D: W& u; M% u4 W; l4 n: u5 {/ Q, y" S
% n, |3 R) u! S- {* h" E
: v2 Y- J' S6 {牺牲前后的职务分析1 }0 G u8 o* `* ~( P
/ P Q# _/ n%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毛岸英主动请战,本来他在工厂干得挺好,但他说要上前线。毛泽东同意了,他10月下旬随志愿军过鸭绿江,当司令部俄语翻译和机要秘书,隐姓埋名叫刘秘书。彭德怀司令部在大榆洞,他平时翻译苏联文件,兼管彭德怀的日程。
8 ?+ `) b0 R3 h6 L) t; Z' q
W, ?6 i" \. S( @11月24日,美军飞机侦察过总部,25日上午,四架B-26轰炸机投凝固汽油弹,作战室中弹,毛岸英和高瑞欣没来得及跑出来,当场牺牲。
7 E# w& G! M& m, _$ y; j8 L: S. Z6 _* h7 H
尸体靠苏联手表残骸认出,彭德怀发电报汇报,四人阵亡。毛泽东得知后,说让烈士长眠在那儿,不运回。毛岸英葬在朝鲜桧仓志愿军烈士陵园,墓碑简单写“毛岸英同志之墓”。) H* N7 y+ }5 j& v$ e6 y$ H5 `
a2 a. x% e5 C1 @: b& A
牺牲前,他的职务不算高:从苏联回来到死,基本是秘书、翻译、副书记这类基层或辅助角色。但潜力大,因为他有军事背景——苏联战场经验、军校毕业;政治上,参加过土改,懂群众工作;经济上,在工厂一线,擅长组织生产和技术指导。加上精通外语,了解苏联和西方,这在当时新中国很稀缺。, @ V6 ^- x/ \# K1 _9 }: W
5 T @8 x8 N1 d历史资料显示,毛泽东不希望儿子在中央机关待太久,让他去基层锻炼,就是不想搞特殊。网上有分析说,毛岸英如果活着,会在军事或外交领域发光,因为他有国际经验,尤其中苏关系紧张时,他的俄语和苏联背景有用。3 M$ ~ O1 ?) A$ A
$ t5 i z/ U9 O# }/ D4 A O- n7 ?- H+ R
" y4 ^/ r( l) J
, R& ?3 f2 |% F; Y$ T1 K4 G' D各种观点里,有人觉得他不会接班毛泽东,因为毛泽东反对世袭制,像他让儿子去工厂、农村,就体现这点。历史早给出答案:毛泽东没让毛岸英镀金接班,而是让他从底层干。
" K2 J' ~& ?: }& w+ `. E t8 N3 t1 H1 m# G$ q
另一些人说,以他的履历,活着的话,年龄合适,到1976年毛泽东去世时,他54岁,正好能上位,可能当军委要职或外交部长。
1 I- k! e/ w5 D
3 c2 c" d0 Q8 v j8 D有人说他履历完美:童年苦难、苏联参战、国内土改、工厂工作,要是没死,可能像王洪文那样被捧高。但也有人反驳,说毛泽东懂王朝危害,不会让中国成北韩那种家族王朝。9 G7 _; n$ |% W. H! C! ]
8 }7 o9 @8 Y% ~9 D& o! K" m
从真实分析看,他的潜力在全方位:军事上,能当军官或军委干部;政治上,从基层提拔,可能进地方党委;经济上,继续工业部门,推动技术革新。
9 i9 X4 \& `9 w4 A8 i0 ~2 R( ]
" f0 K( r$ h7 s& @1 u# m3 x" ?他多才多艺,是军政人才。如果没牺牲,肯定会在这些领域做出贡献,甚至进中央核心,但不会是自动接班,得靠能力。& V: `5 ^$ f& L3 A2 ~
) X: A4 k" p" l6 h* Q+ w2 `& a* O x5 ^: {% t$ U9 F
: s& |5 X7 G! l8 t9 J% m
假设没牺牲,他职务发展的几种可能
p; X1 P6 t6 n4 B4 f; ^9 z0 h' \/ a; T/ N- o3 G! q* ?9 o
要是毛岸英没死在朝鲜,1950年后他可能先回国,继续志愿军工作或转到军区。他本来想当军官,彭德怀也需要他翻译,所以或许留在军中,负责训练或情报。回国后,以他的经历,很可能升到军委部门,参与国防规划,因为苏联经验让他懂现代战争。; g# x {& e0 g' r2 i# F
8 ^0 C0 x) i1 i4 e1 g* ]
他爱工厂工作,信里说想干十年,所以或许调到国务院经济部门,当部长或副部长,推动重工业。1953年社会主义改造时,他的基层经验有用,能领导工业化。! R- ]( w: }& T! I1 @, b7 N
9 t5 s- }; `& {* S. {( q2 z
网上有文章说,他懂西方文化,精通英语俄语,很可能在外贸或外交部任职,尤其中苏蜜月期,他能当桥梁。像1950年代中苏合作项目,他翻译背景正好。3 z, o: n0 u/ Q! N
- |4 J) r! U, @7 D政治上,从土改起步,他可能去地方当省委干部,逐步到中央。一些分析认为,以家庭因素,他有优势,但毛泽东会让他靠自己挣。要是活着,他履历完美,能当政治局委员或军委委员。* l C p6 u# K" Z
+ Z0 R% [/ F% Y! w" Y9 z. z* k
另有观点反驳,说毛泽东让儿子去镀金的逻辑不对,因为他没给毛岸英军官职务,而是工厂副书记,这显示不打算让他快速上位。即使活着,也不会是接班人,可能在工厂当书记或农村种地,通过努力发光。
2 J& V! x; `; C+ y. m ^9 R7 ]8 O$ D. x* h
; u: [; a% ?/ P R. e3 r& c; v. g! j' ~
要是没牺牲,中国或许不一样,但基于事实,毛泽东不会让他直接接班。像毛远新或华国锋被试过,但都没成王朝。
) p7 H- P( N3 ?5 i5 r/ n
+ A- Q1 L4 \0 J3 C毛岸英的弟弟毛岸青后来当翻译,过普通日子;孙子毛新宇是少将,但也靠自己学。今天看这个假设,启示是领导子女该怎么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