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 a4 p9 k& p. ]8 C4 X
编辑^W.n + `# C0 m; Z4 Q( i
* p5 Q: r+ K0 }" ~" \5 Z2 x7 Q
手机现在几乎人人都有一部,甚至有些人从不离身,到哪都要带着手机。
) k9 _+ {* N& d" i# x% }但很多人都不知道,你每天触摸的手机壳,很可能会要了你的命。
" t- g( a. z" [' G
6 T( \# x6 O% ]8 G6 m
' x5 A6 {6 C u# t在近期,央视新闻就报道了一则触目惊心的新闻,市场上常见的廉价手机壳,其中就含有非常多的有毒物质。
! \+ U k6 m8 W8 M) I, e如果长期接触使用这些手机壳,很容易被确诊为肾衰竭,甚至还有致癌风险,无形中要了你的命。
: W! \ r, D, n# Z; R& }" P; c- E6 {' x u4 ~5 \8 X! z
更吓人的是,这种廉价手机壳在全国都有,年销量更是近百万,坑害的正是离不开手机的年轻人。
- T2 h* ]8 W: |7 o1 _* ?$ ~, d+ m# b9 c
& ~/ m3 F2 b+ S
央视曝光“毒手机壳”
! m: @9 S- L4 _
9 T3 x5 C5 r6 }+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壳市场也迎来了井喷式发展,从简约纯色到卡通动漫,从镶钻装饰到个性定制,各种款式的手机壳琳琅满目,满足着不同消费者的审美需求。
& {8 ^3 n3 c' Q/ d还有些人换手机壳都跟换衣服一样,讲究搭配好看,如今市面上的手机壳琳琅满目,贵的大几十的也买不起。
) |; u( z. b% d& i8 ~. a- x8 r& z
/ V5 A0 E0 N5 L1 r0 e" Z4 `- x _3 y9 S: R6 B9 ^6 B/ R
而那些9.9甚至是低至两三块一个的手机壳,既满足了大家换新的要求,还又便宜,成了不少年轻人甚至是老年人的心头爱,毕竟只有9.9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扔了也不心疼。; _# |" t# j+ M
"不就是个塑料壳子嘛,能有啥大问题?"
: _/ l! w. t9 [+ r" T+ b! m2 F. B& \8 f
不少人看到新闻的第一反应,满脸的不以为然。毕竟手机壳不就是个用来保护手机的东西,谁会把它和健康危害联系在一起呢?
) ]- f! Q. _0 K; n4 r
6 J# T( k& s, I6 N* i: |- |
/ h8 m+ ~/ u* K+ w+ m但看完实验室数据,你绝对笑不出来。# ~0 U$ g8 J" F
& l+ ~2 _/ v0 y1 Z1 o& m6 ^1 f7 M据央视报道,浙江一检测机构对市面上热销的廉价手机壳进行了一次抽检,结果简直让人瞠目结舌。
% z; t% i" B$ E4 o5 }+ p6 ^按照国家标准,手机壳中的铅含量不得超过100mg/kg。这是为了保障消费者健康设定的安全红线。
$ a3 s( L# r' N" w
8 x2 E0 ~' Q% I* u* v9 L$ n0 h; T, v: b! z! F5 |. Y$ A$ }
然而,在被抽检的部分产品中。铅含量数值却直接冲到了3000mg/kg以上,远远超出了安全标准!- A( W& _( b! t4 R% F
手机壳为何成为“健康隐形杀手”?记者调查发现该行业准入门槛极低,仅需购买模具即可批量生产。
~* m( C: |( R' P* J2 B% A8 o2 Q' o; v% D$ h
& A- u# X- Q$ r' _( ~- j
越是便宜的壳子,身世越是肮脏
* P" i, v1 x" m- I2 f" @2 A& ^
' y& l7 \' u5 p" {我们身边总有这样的朋友,换手机壳跟换衣服一样勤快,图的就是个新鲜和便宜。
4 w8 ~' ?0 Z* y. F6 F: @电商平台上那些光鲜亮丽,还买一送一的便宜货,简直让人没法拒绝。
- N/ R6 e6 |$ }: O! e* V但你有没有想过,正规的塑料原料并不便宜。一个只卖几块钱的壳子,刨去包装、运费和利润,成本能剩多少?, h, K2 i- E" K q( l
) G) r7 J# e0 c+ z1 h
! \3 ]7 v' s# X
答案就藏在废料堆里。3 E& P! n6 g d: O5 O/ M
为了把成本压到极致,一些小作坊的“原料”,根本不是什么原包塑料,而是我们俗称的“水口料”,甚至是回收的洋垃圾。: n6 J' m5 }. D) W& M
想象一下,你手上那个色彩斑斓的手机壳,前身可能是一堆废弃的输液管、旧家电的塑料外壳,或者是其他工业生产剩下的边角料。
' t6 ?! `7 K. j& G F; }% ~! y2 ^! Y4 }: t
+ g( `! V. F7 k4 E0 b0 \! ^这些来路不明的垃圾被简单粗暴地粉碎、熔化,再混入廉价的工业染料和助剂,就摇身一变,成了你手机上那件漂亮的“新衣服”。
: O) c# l1 u* i; |) n3 `它看起来很美,但它的诞生,本身就是一场藏污纳垢的骗局。
; O) N; a' i4 g( H; g) K
! a7 g, o$ [/ o$ f# }5 V# q+ }
3 o7 o; {3 f$ n那股味道,是看不见的毒物在尖叫
7 a; t8 A, @; s: L( O, N' q# p7 M1 [- u" D: G' z/ N. V
新手机壳那股久久不散的“味儿”,或者手机发烫时手心里的那阵化学气味,绝不是什么“新产品的正常味道”。
7 n+ S, T2 q/ ^/ }' ^3 |那是劣质材料里的有毒物质,在加热后加速挥发,对你发出的警告。
+ y) U4 O" g) \5 e3 ?; P" l4 X它们不是一刀致命的剧毒,而是温柔的刀子,日复一日地侵蚀你的健康。! ~% ^6 s& t1 X- [4 G1 \1 H i! \
; }! w3 `9 }/ n9 p" y+ R. f( _1 f9 x: b
( w( W: ]0 o; w7 B0 N
首当其冲的就是重金属,特别是铅。为了让颜色更鲜艳、更牢固,廉价的彩色壳、卡通壳里往往会添加超量的铅。8 C# ?) y2 N/ o _9 G7 }' K, N
有检测机构发现,市面上一些不到十块钱的手机壳,铅含量竟然超标几十倍。
: a5 J7 ?' U0 C! J4 [- N这些铅会随着你手心的汗液,一点点析出,粘在你的皮肤上。你可能只是不经意地揉了揉眼睛、摸了摸嘴,它就进入了你的身体。; }: t5 ^" h: K i# u
! V; m, r0 Z4 Q: k) [5 t9 _8 z9 C0 S$ P9 K+ M% ?9 ?! |+ O
长期下来,它会慢慢损伤你的神经系统,让你头晕、乏力。更可怕的是,它会在你的肾脏里不断累积,最终可能导致功能衰竭。9 h( i- n. G2 [1 F* _9 f
为了省下几十块钱,拿自己的肾脏做赌注,这笔账,怎么算都不划算。# Q) S8 K8 f% i$ ?8 _$ m* u7 c
另一个隐形杀手,叫塑化剂。它能让硬邦邦的塑料变得柔软、有弹性,手感更好。1 \; {/ B9 ?1 H9 O N! }
5 c# @* V" }$ X: f, |% [$ a# E% K: m$ k
但它也是臭名昭著的“内分泌干扰物”,能模拟我们体内的荷尔蒙,把一切都搅得天翻地覆。
' q% w% h2 A% m$ ?: J' y( w1 o, k对于男性,它可能影响精子质量。对于女性,则可能导致内分泌失调。
( a6 f- @! m% Q5 G+ x尤其要命的是,它对孩子的伤害更大,可能诱发性早熟。之前就有家长发现,孩子换了个卡通手机壳后,总是不停地揉眼睛、打喷嚏,去医院一查,才发现是手机壳里的塑化剂导致的过敏。$ v- u4 p) |- }4 R
: O, `0 y8 t; b( h
8 l1 N5 u0 l; J5 l2 I
还有多环芳烃、甲醛、苯……这些名字你可能在装修污染的新闻里听过,它们同样潜伏在劣质手机壳里,随着你的呼吸,一点点在你体内积蓄。
' ~1 l& x4 }% ^# L温水煮青蛙,等到身体真正亮起红灯时,往往已经晚了。, h4 ~! J y+ l3 x
百万销量的背后,是令人心寒的监管真空& V0 O6 J; }6 l K2 G; n' J
" J2 N# U/ _# d6 J最让人感到后背发凉的是什么?) c, u& f( M- i$ h/ b" J& ~
2 p$ J, q) t# Q% b/ N" I' B$ d
$ h1 q1 P4 o! U, ?是手机壳这个年销售额上百亿的庞大市场,至今竟然没有一个强制性的国家安全标准。
! r! q- W5 g& r( i6 W x" [你没听错,它是一个“三不管”地带。3 F1 R6 @) W$ e. K/ ^$ a
这意味着,厂家用什么材料、加多少有毒物质,全凭良心。而当利润是唯一驱动力时,良心往往是最不值钱的东西。
$ ]6 A* N/ d8 O* L8 ~7 n8 M; O. A' y4 d( ]2 [
& E) q' B( U/ k+ O3 Z0 @
市场上的绝大多数手机壳,都是没有厂名、没有质检报告、没有执行标准的“三无产品”。
, T8 d7 L c F, T/ }+ C+ i1 M它们可以堂而皇之地打着“食品级硅胶”“婴儿般触感”的旗号,用精修的图片吸引你下单。
* f& o ]7 K1 {& E5 `+ ?9 k% Y' P5 Y可当你拆开包裹,闻到那股熟悉的“毒味”时,投诉也往往无门。) Z7 m/ n8 A% ]/ G1 a6 ?
9 D, m9 j, p+ P" _! d7 m: U* h
& O4 M9 V& X3 T这种监管的缺失,最终的代价,是由我们每一个消费者,用自己的健康来支付。
3 j9 k4 V: g7 x, ~规则到来之前,你得是自己的第一道防线
. P; I7 t& q! L( f
0 b3 j2 ]& z r0 K: x0 _ [6 u# C既然指望不上天降神兵,那我们只能自己擦亮眼睛,做自己健康的“守门员”。
|' |) K8 A; n" r# ~+ D% L首先,请彻底戒掉“贪便宜”的心态。“一分钱一分货”这个老理儿,在手机壳这件事上,是铁律。价格低得离谱的,基本可以和“有毒”划上等号。
% `0 `9 }" i' m& Q0 w5 b5 D
2 _6 h$ Z, Y; H, I2 \+ q* e7 \. n q
其次,要相信你的鼻子和手,这是最简单也最有效的检测仪。
2 N' j4 P9 Q/ {, X4 X任何有刺鼻异味、化学怪味的,不管它长得多好看,直接拉黑。
4 q% n5 b0 k& g: i) ]/ [任何摸起来手感发黏、掉色的,边缘粗糙割手的,也请立刻扔掉。好的手机壳,要么无味,要么只有一丝极淡的材料本身的味道,手感顺滑且有韧性。, ]# _7 z; I& x2 r
( T1 T, x) p; ?/ ? {1 B7 S/ Z1 Z( [
- r3 ~1 u+ \" H! t; y3 z4 e% \! S购买时,尽量选择那些明确标注材质为“液态硅胶”或“高品质TPU”的产品。留意包装上是否有品牌信息和执行标准,哪怕只是企业标准,也比什么都没有的“裸奔”产品要强。
6 t& g! K9 h! U/ D* d9 E3 I% Q买回来的新壳子,别急着套上。先用清水洗一遍,再放到通风的地方晾几天,让可能存在的有害物质尽量挥发掉。4 T- X" q( D- Y- g5 F& }
最后,手机壳是消耗品。一旦发现它变色、变形、发黏了,就果断换掉。尤其是家里有孕妇和小孩的,在这件事上,怎么小心都不过分。
5 q* l/ V( _( S( w* I
1 ^' m, q% [5 d+ T
3 M* N5 X( J: D3 o! q$ k手机壳,只是我们身边安全困境的一面镜子
) ]/ q# [5 e4 W' r t
9 d8 T, F( ~. f1 l3 c: o手机壳的乱象,其实不是孤例。( i- {5 D8 l+ z1 n) r* q: r
它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身边许多产品的共同困境:当一个东西和我们的生活贴得太近,我们反而会忽略它的安全属性。
( d9 ]0 ]3 ^1 Q1 E前阵子,某知名品牌的充电宝,不也是为了压缩成本,混用不同等级的电芯,最后导致过热起火,闹得沸沸扬扬,大规模召回吗?
; d. b5 m7 h" |0 e1 h s; u" j3 o( {
, Y& X) e" ^& t
0 j( l& S" E0 f* K, g( z5 l+ R- F在这些与我们“肌肤相亲”的电子配件上,安全,才是那个最基础的“1”。任何宣称“又好又便宜”的东西,都值得你多打一个问号。
( M) Q; ?! r- D+ {2 G% z因为真正的“好”,一定是有成本的。) C0 w0 |- I9 `' p+ j+ o6 ]
当9块9包邮的快感,遇上每天超过8小时的掌心厮磨,这笔健康账,真的不划算。
1 P1 W9 K9 m9 ~3 V, o; C- N/ N9 f1 f7 ~( U* G7 N
. Z2 }* }! }; I( L) [" Z
市场的完善需要时间,但你的每一次购买,都是在为你自己的健康投票。
3 P% O8 L1 p5 S2 U6 j% f" o0 y# h% i毕竟,你的身体,才是这个世界上最昂贵、最值得被好好对待的“限量款”。
) }# L1 |4 i$ H7 C$ G参考信源:1 b7 @# S% l4 y; T$ G. p( Q
+ q9 A4 A- w R0 [* ]& n
快自查!9块9元“毒源”,铅含量超30倍,你也可能在用!一招识别→——光明网2025-07-13
9 V+ k. y! D0 E" N9 ] c2 @( b * P/ `: Q' t/ ~)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