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毛岸青病重,临终前对邵华说:把毛岸平叫来,我想再见见他

[复制链接]
查看4201 | 回复0 | 2025-7-19 01: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7年毛岸青病重,临终前对邵华说:把毛岸平叫来,我想再见见他-1.jpg
6 O3 r( I% e  x1 x. Q

  g. t& i! G( q
2007年毛岸青病重,临终前对邵华说:把毛岸平叫来,我想再见见他-2.jpg
, {+ v0 o% z( j2 Q: c" y7 U

& Q6 B, B$ ^$ l( e: u9 x毛岸青是1923年11月23日出生的,地点在湖南长沙。他是毛泽东和杨开慧的第二个儿子,上面有个哥哥叫毛岸英,下面还有个弟弟叫毛岸龙。那时候的中国还不太平,军阀混战,列强欺压,普通人日子都不好过,更别说像毛泽东这样投身革命的人了。毛岸青出生没多久,家里就经常搬来搬去,因为他爸忙着搞革命活动,国民党那边也盯着他们一家。- t6 |! }- I5 n% d

5 x; t' j  s- z, y9 b, c5 l
2007年毛岸青病重,临终前对邵华说:把毛岸平叫来,我想再见见他-3.jpg

' }7 u+ M* a/ X9 C( b( e
1 I4 c% K! |: X" I1927年,毛岸青才4岁,就遇到了人生第一个大坎儿——他妈妈杨开慧被国民党抓了。那年10月,杨开慧被捕,后来在1930年被处决。杨开慧死的时候才29岁,对毛岸青来说,这意味着他一下子没了妈。小时候的毛岸青跟着妈妈生活过一段日子,杨开慧对他特别疼爱,可惜这份温暖没持续多久。妈妈被抓后,毛岸青和哥哥毛岸英、弟弟毛岸龙被送到上海,靠着一些地下党同志的帮助勉强生活。: h3 C' Q7 c0 p8 D
- ]4 \& X: L7 W% s$ w
在上海的日子不好过。三个小男孩没了父母,生活全靠自己打拼。他们干过捡垃圾、卖报纸的活儿,吃不饱是常事儿。毛岸青那时候还小,身体也不算特别壮实,跟着哥哥弟弟四处跑,日子过得挺苦。后来弟弟毛岸龙因为生病还是营养不良,没能熬过去,很早就去世了。这对毛岸青来说,又是一个打击。家里本来就不完整,现在又少了一个亲人。$ h# ^# _% `" H6 R1 B: W

2 @4 v( B. b- p. F
2007年毛岸青病重,临终前对邵华说:把毛岸平叫来,我想再见见他-4.jpg

1 \$ r% n9 w6 D& @) s" G+ l, L+ z+ i+ ^. h1 ~% a
1930年代初,上海的局势更乱了,国民党对共产主义者的追捕越来越严。毛岸青和毛岸英被安排送到苏联去,一来是为了安全,二来也能接受教育。那时候毛岸青大概10岁左右,离开中国,去了完全陌生的地方,开始了另一段人生。% _; B  g# I; T$ Q
. a6 t( W( {8 ?% u
2007年毛岸青病重,临终前对邵华说:把毛岸平叫来,我想再见见他-5.jpg
7 z# N! `" {6 a) |# T! x  @
1 `/ t1 A* O/ Z' u( ~  X, r
到了苏联,毛岸青的生活总算稳定了一些。他先是在莫斯科的国际儿童院学习,这是个专门收留共产主义者后代的地方。后来,他又进了莫斯科列宁军事学校和伏龙芝军事学院,接受正规教育。苏联那时候是共产主义的大本营,对毛岸青这样的年轻人来说,既是避风港,也是学习的好机会。他学的不少是军事和政治方面的东西,但具体成绩怎么样,外界知道的不多。$ K/ g# I& p/ i9 }

3 h" w# y+ Q% K不过,毛岸青在苏联的日子并不全是顺利的。他小时候在上海挨过饿,身体底子本来就弱,后来还有说法是他受过伤,脑子受了影响。具体是怎么伤的,说法不一,有人说是被国民党打的,也有人说是流浪时不小心弄的。总之,这伤对他影响挺大,后来被诊断出有精神方面的问题,可能有点像精神分裂症那样的病。苏联的医生给他治过一段时间,但效果好像不太理想。这病后来一直跟着他,成了他人生里甩不掉的影子。, e1 g( [4 M4 n+ w, s: Z
0 r: Z1 f3 b/ s( f
2007年毛岸青病重,临终前对邵华说:把毛岸平叫来,我想再见见他-6.jpg
& t% k! M8 {8 Y9 ~

1 E" x( O# u, u& s( s+ ~二战期间,苏联也卷进了战火。毛岸青那时候还在苏联,据说他还参加过一些抗击德国的活动,但因为身体原因,没能像哥哥毛岸英那样上前线打仗。毛岸英后来去了朝鲜战场,牺牲在那儿,而毛岸青的路完全不一样。他更多是待在后方,读书、养病,尽量让自己活下去。+ @& d. x7 Z$ C3 u1 M% [
; \# o# K7 C" A4 S( A
2007年毛岸青病重,临终前对邵华说:把毛岸平叫来,我想再见见他-7.jpg
2 f2 T( c% X% a) e; J7 F, r* u; ~
1947年,毛岸青从苏联回到中国。那时候新中国还没成立,国内还在打内战。他回来的时候已经24岁,带着一身病痛和不太清晰的未来。' V/ R' ?4 O6 ?: y
) D$ W. t1 ~, W# F- a" _- l
2007年毛岸青病重,临终前对邵华说:把毛岸平叫来,我想再见见他-8.jpg

5 e+ Y! M9 _6 e& Z' i" F' S
; v. O7 b/ p0 Y2 H9 m" U+ y1 v回到中国后,毛岸青没像他爸那样投身政治,也没像哥哥那样上战场。他选择了一条低调的路,干起了翻译和研究的活儿。他在苏联学过俄语,语言能力不错,所以主要负责把俄文书翻译成中文。那时候新中国刚成立不久,急需各种知识和技术,毛岸青翻译了不少苏联的农业和工业方面的材料,算是为国家建设出了点力。
, F/ O7 |. C+ M2 U
& H. t5 R$ E  J他工作的单位主要是中央编译局,后来也在一些出版社干过活儿。毛岸青不太爱出风头,平时就是埋头干活,跟同事关系也挺简单。他翻译的作品不算特别出名,但对当时的中国来说,这些东西挺实用。他干的活儿不像政治家那样显眼,但也实实在在帮了忙。6 h+ h0 P5 w. R' f/ ]# ~- }

) Z  J# R+ n8 W
2007年毛岸青病重,临终前对邵华说:把毛岸平叫来,我想再见见他-9.jpg
! g: m+ y# x( S8 \) a, W
# d# i2 w' i4 s# g: H. f: g
1960年,毛岸青跟邵华结婚了。邵华是个有文化、有理想的女人,学过摄影,后来还在部队里当过将军。她比毛岸青小几岁,俩人结婚后生了个儿子叫毛新宇。毛岸青跟邵华的日子过得挺平淡,他们不像有些高干家庭那样张扬,更多是守着自己的小家过日子。
6 v) B; _4 g, {- X+ K' X5 H8 H. ]) s# @! {8 n) u. @
2007年毛岸青病重,临终前对邵华说:把毛岸平叫来,我想再见见他-10.jpg

+ _) Z& I/ i' P" |" R& V) v% T4 t$ W% {2 n; G0 Y
毛新宇是毛岸青唯一的孩子,1960年生的,后来也进了部队,当了少将,还写过不少关于他爷爷毛泽东的书。毛岸青对这个儿子挺疼爱,但因为自己身体不好,精神状况也不稳定,家里的事儿更多是邵华在操持。' z( y! e8 ?% ~

7 L( ]8 Z. x0 L5 h毛岸青这辈子没啥大起大落,工作上兢兢业业,生活上尽量低调。他跟毛泽东的关系虽然近,但父子俩见面的机会不多。毛泽东忙着国家大事,毛岸青这边又有自己的难处,俩人更多的是一种血缘上的联系,感情上没太多交集。9 q4 g$ q, z' g+ _

! I" m* d! F8 ~6 X+ w7 [3 V" a
2007年毛岸青病重,临终前对邵华说:把毛岸平叫来,我想再见见他-11.jpg

$ [' r* n; l, K" i2 g
  v) l  b+ ~( {$ H9 h毛岸青的身体和精神问题,从年轻时就一直没断过。他在苏联治过病,回国后也断断续续接受治疗。那时候中国的医疗条件有限,尤其是精神疾病这块儿,社会上还有不少误解。毛岸青的病具体是啥,外界说法不一,但普遍认为他有类似精神分裂的症状,时好时坏。
# M$ C$ k' g2 `" @; P3 @% T' [. F; O- K$ r& q) T& T( `
2007年毛岸青病重,临终前对邵华说:把毛岸平叫来,我想再见见他-12.jpg
* u1 k4 B: J, a7 V* p
0 |5 ?# c5 \* }( f& M
这病对他生活影响挺大。工作上,他只能干些不需要太多社交的活儿,翻译书还行,但要是让他管人或者跑外勤,估计就吃不消了。家里这边,邵华得花不少心思照顾他。毛岸青有时候精神状态不好,会显得特别孤僻,甚至有点不认人。好在邵华一直没放弃,带着他看病、吃药,尽量让他过得平稳些。
7 j6 [7 A$ k, l; ^* C8 I0 c- Y% v# X( {9 j
2007年毛岸青病重,临终前对邵华说:把毛岸平叫来,我想再见见他-13.jpg

4 }- U! J; r! m, ^" {& J* P* \) E; k1 `: s+ g0 |
到了晚年,毛岸青的身体也开始走下坡路。毕竟他出生在1923年,到2000年左右已经70多岁了。年纪大了,原来的病没好透,又添了些老年病,比如心脏或者呼吸方面的问题。家里人看他这样,也尽量让他少操心,多休息。
3 |1 n4 n8 H( f9 m3 E% G7 l8 H0 m0 l/ t/ g5 W
2007年初,毛岸青的健康彻底亮了红灯。他那时候已经84岁,身体扛不住了,住进了北京的一家医院。具体是哪家医院,外界没太多公开信息,但估计是条件比较好的军医院,毕竟他身份特殊,家里人也都在北京。
- o' g& {/ D1 V, b( E
. r1 e9 N% F1 i9 e' k. u1 z' c' m6 m" o
2007年毛岸青病重,临终前对邵华说:把毛岸平叫来,我想再见见他-14.jpg
+ [5 R' y; F7 h( t7 g# v% V
2 V7 c; l0 O! x+ P
到了2007年3月,毛岸青的病情恶化得很快。84岁的人,身体本来就脆弱,再加上多年的病痛,医生估计也回天乏术了。那段时间,邵华一直守在医院里,儿子毛新宇估计也常来看他。家里人心里都清楚,毛岸青可能撑不了多久了。
, H& M2 g3 A2 Q* P$ J2 w9 \/ J' E3 g% Z( {4 g
2007年毛岸青病重,临终前对邵华说:把毛岸平叫来,我想再见见他-15.jpg

$ \# r7 R9 T& h5 U) t9 ]( _7 b% K/ w* B! \* D3 W
就在这时候,毛岸青提出了一个特别的请求。他对邵华说,想再见见毛岸平。邵华听到这话,肯定心里一震,但她没犹豫,马上开始联系毛岸平,想办法让他赶到北京。$ u$ m/ X( [# c* e( b

5 Q1 M, }- S' I7 q2 t4 b毛岸平是谁呢?他其实是毛岸青的一个亲戚,具体来说,是毛泽东弟弟毛泽民的儿子,也就是毛岸青的堂弟。毛泽民是毛泽东的二弟,早年在革命中牺牲了,留下几个孩子,其中就有毛岸平。毛岸平比毛岸青小几岁,出生在1930年代,算是毛家下一辈的人。他一直在湖南韶山那边生活,跟毛岸青小时候有过联系,后来虽然不常见面,但俩人毕竟是血亲,关系没断过。
1 W" Z( k3 }8 {4 a. N& p( C5 U5 e. F$ C. B7 [4 R8 Y5 l- B0 N
2007年毛岸青病重,临终前对邵华说:把毛岸平叫来,我想再见见他-16.jpg
4 ~0 f4 H+ x% ?) L* Q  w
6 [, `) P& U/ R3 \$ j3 F
毛岸青为啥临终前想见毛岸平?这里面可能有不少原因。毛岸青这辈子经历太多波折,小时候家里散了,妈妈没了,弟弟死了,哥哥也牺牲了。到晚年,他身边的亲人越来越少。毛岸平作为堂弟,代表了毛家在韶山的根,也可能是毛岸青童年为数不多的温暖回忆。他想见毛岸平,也许是想再看看自己家族的延续,或者单纯想跟一个熟悉的人说说话。
# Q' P+ D+ X0 b
  _) D) E7 W* G; o: C0 @4 i1 k: F. k
2007年毛岸青病重,临终前对邵华说:把毛岸平叫来,我想再见见他-17.jpg
5 J# y1 J3 D0 D- H8 b
- y* |/ m6 {7 S) P& ?
邵华接到这个请求后,赶紧托人联系毛岸平。那时候毛岸平已经70多岁了,住在韶山,身体也不算特别硬朗。从湖南到北京,路程不算近,尤其是对一个老人来说,赶时间更不容易。不过,家里人还是尽力安排,希望能让毛岸青的心愿实现。7 @  r1 _$ M8 M1 y# z
1 w+ D& [/ \  z6 Z' _
毛岸平接到消息后,马上动身往北京赶。2007年3月22日,他总算到了医院,见到了毛岸青。那时候毛岸青已经很虚弱了,但意识还算清醒。毛岸平到的时候,毛岸青认出了他,虽然说不了太多话,但能感觉到他心里挺安慰。俩人没聊太多,主要是毛岸平陪了一会儿,表达了亲人之间的那种牵挂。
! C2 k- m1 j4 [- y* w  I  z, i1 f8 A8 R2 W5 ~
2007年毛岸青病重,临终前对邵华说:把毛岸平叫来,我想再见见他-18.jpg

. w* X; }; c. q- n# K
6 r/ m2 j4 J7 o$ M# s第二天,也就是3月23日,毛岸青就去世了。他走得很平静,邵华和毛新宇都在身边。这场最后的会面,虽然短暂,却让毛岸青带着一份安心离开了。. `, J, b/ Q. c, t$ ]

8 K, U6 h( v% B) u3 D
2007年毛岸青病重,临终前对邵华说:把毛岸平叫来,我想再见见他-19.jpg
+ `. U7 G* T/ {; w3 G7 }

9 R! {+ ]7 ?  F$ ~毛岸青去世后,家里人给他办了个简单的葬礼。2007年3月底,他的遗体被安葬在北京的八宝山革命公墓。这地方埋了不少革命前辈和他们的家人,毛岸青能葬在这儿,也算是对他身份的一种认可。葬礼没搞得太隆重,来的主要是亲戚和一些老朋友,挺符合他一贯低调的风格。; e! A2 }& m; U- w8 Y2 w0 m

4 ~2 b) t2 M7 ~3 |* Y; P: s
2007年毛岸青病重,临终前对邵华说:把毛岸平叫来,我想再见见他-20.jpg
2 }0 @2 c  r" m8 G

! R- Z8 D9 j( ~* b7 g; N/ q毛岸青走后,邵华和毛新宇继续过他们的日子。邵华后来也在2008年去世了,享年69岁。毛新宇现在是毛家这一支的主要代表,偶尔会在公开场合提到他爸,但更多是讲他爷爷毛泽东的事儿。毛岸青自己的故事,反倒没太多人深挖。
' ]5 o- ^* D' l5 k
1 U, F% _  E% j) N毛岸平后来回了韶山,继续过他的晚年生活。他跟毛岸青的这次见面,成了俩人最后的交集。韶山那边还有不少毛氏家族的人,日子过得挺普通,跟普通农民没啥区别。8 y: M) S0 r) h/ x, h3 P/ N7 O" c. i
* @, ]& s7 @" d1 v, P" Q- H/ X3 n
2007年毛岸青病重,临终前对邵华说:把毛岸平叫来,我想再见见他-21.jpg

* c( }! f  n7 w
; T. n$ q5 D9 C, \毛岸青这辈子,说起来挺不容易。他是毛泽东的儿子,按理说身份不一般,可他没沾多少光。小时候苦过,长大了病过,最后几十年都在跟自己的身体和精神作斗争。他不像毛岸英那样壮烈牺牲,也不像毛泽东那样名垂青史,但他用自己的方式活了下来,干了点力所能及的事儿。
  X0 L8 S; |  i) ~/ ^8 E& l: x8 \5 b
2007年毛岸青病重,临终前对邵华说:把毛岸平叫来,我想再见见他-22.jpg
+ x1 }! P4 G' q" `6 ^  z4 Y

+ O* G; P( G2 w; R7 A8 u2007年那个请求,其实挺能说明问题。到了生命的最后关头,他想的不是什么大事,而是想见见亲人。这说明不管身份多特殊,人骨子里还是离不开家、离不开感情。毛岸平的到来,给了他一点安慰,也让这个故事多了份人情味。
: M' {. @: g) ^0 s3 p; c* U/ L, p) s! C+ q( U7 ~3 g- |, F
毛岸青走了,但他的经历提醒我们,历史不光是大人物的舞台,也有像他这样默默活着的人。他们可能不出名,可能一身毛病,但他们也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自己的痕迹。
+ h& I8 s( S0 |3 a  Z" \& Z. O) u  J6 Y9 [- [: S% b
2007年毛岸青病重,临终前对邵华说:把毛岸平叫来,我想再见见他-23.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3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03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