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伊朗发出了史无前例的强硬威胁,要求伊朗"无条件投降",甚至公开威胁要暗杀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
! j4 ^6 U( T0 `" P" a$ H
9 M3 [1 {. y" M* [0 m6 o
. M# F& Y+ P4 A& K8 \) R事情的起因还得从以色列和伊朗的冲突说起,这场冲突已经持续了6天时间,特拉维夫和德黑兰都遭到了爆炸袭击,原本大家都以为这只是中东地区的又一次局部冲突,但谁也没想到,特朗普这次会如此强硬地介入进来。. B& D0 ~, g+ _- `; U
6 z M- ?, M+ `9 |, W
: y$ w' m& i. X+ B7 n- l6 g2 j T
& Z- ~0 B) \6 b/ M2 `$ \. O3 o% Z! O% z$ A
( j, @5 l$ Q7 d
+ q6 x9 c9 Z; r/ _4 U( T谈判桌被一脚踹开$ V2 ]! c' _- H5 L
& W3 S7 }7 ^4 r" ~. z E% p而战争的阴云,往往是从一句最强硬的话开始弥漫的,这一次,美国总统特朗普没留下任何回旋余地,他把最后通牒直接甩在了伊朗脸上:要么接受一份全新的核协议,要么准备迎接“前所未见的轰炸”。
' q" ], n- j/ G' j
- m; D/ A% N0 s+ Q) h 0 ~# C M& i& O l' F, N- H; v2 l& [: b
这不仅仅是威胁,更是近乎羞辱的通告,要求伊朗“无条件投降”,甚至扬言要“清除”其最高精神领袖。 1 S' z# @- k5 @* e7 o
" A+ z( @$ t: y
0 h% i) ~5 E- S0 k# V# y3 n% k% k {# u* P- X/ ^
, [1 x1 U4 m+ T
: @# w5 J" X' i6 y% q P4 r# x9 t0 h$ L ^ u
就在这番狠话公之于众的一个月前,一封特朗普的亲笔信还曾通过阿联酋,悄悄递到哈梅内伊手中,信里提议两个月内重启谈判,否则后果自负,一个月前,信里还带着一丝交易的口吻,一个月后,全世界都听到了炮弹上膛的声音。
" J( q- w; n9 u: _
+ M0 {, g; f# |$ ?$ G
5 h' T Z- }- K0 b2 ]/ L为了让威胁显得足够真实,特朗普在G7峰会甚至不惜中途离场,连夜飞回华盛顿,一头扎进白宫的战情室,姿态已经做绝,似乎只等一个开火的理由。 ; k9 ^/ h7 y! u" s
8 C; s' Y4 r- v
6 u$ R2 b4 g; w8 w- d; `
. T0 u; ~0 _5 m4 J0 ?% x& [8 P P. r3 y7 J
3 C; _. U. k. L5 Q1 Y- N, S
! F" X1 n) Y. A9 c$ W9 r- x
当“王牌”遇上“撒手锏”
$ L: `+ a: i! Q6 j. N) O+ |5 e$ S) o& ]
语言的尽头,就是武器的登场,美军的B-2战略轰炸机,这只幽灵般的空中巨兽,已经悄然部署。有消息说它从西班牙移防东地中海,也有说法称它直飞印度洋的迭戈加西亚基地,无论在哪里,它的目标都只有一个——伊朗深埋于地下的核设施。 6 |- M9 U4 ~4 y, k/ u+ n
5 J3 E9 o* z9 b7 g! C
: F4 q; Z) w. i0 V) d/ x! c) K, p6 h- ?与B-2一同亮相的,是它真正的“杀招”:重达13.6吨的GBU-57巨型钻地弹,这柄被誉为“地堡终结者”的攻城锤,是目前人类唯一能砸穿60米厚混凝土的常规武器,它不是用来谈判的,而是用来终结谈判的,面对这柄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伊朗亮出了自己的“撒手锏”。
# r, q9 h! f! g4 v8 v0 \6 c: j$ b$ `! l5 h$ j0 T$ w
2 n$ O( @5 }0 d: S8 v% M
5 C" b p/ c( Z) l' `, B4 }, z/ q, Q5 v! s& \3 g5 V
+ _7 s- a5 q* c4 ?3 ^! M4 T- t) n# F
% I/ Z8 e0 t# q2 y- v/ M
“法塔赫”高超音速导弹,如同一支无法拦截的利箭,在一次突袭中,干脆利落地撕碎了以色列号称固若金汤的“铁穹”和“箭”式防空网,以色列一度陷入战时状态,惊恐地发现,保护本土的盾牌,在绝对的速度面前竟如同纸糊。 : v @+ a' Z! N0 d8 o b, }! m
5 m( M9 M+ W! R4 i; d" M* Z
G8 w1 h$ { k( X H+ s伊朗的潜台词清晰无比:你能砸烂我的“锅”,我就有本事掀翻你的“桌子”,德黑兰随即警告,若美军动手,迭戈加西亚基地将成为报复目标,与此同时,革命卫队在波斯湾扣押油轮,用行动证明其随时能切断霍尔木兹海峡这条世界经济的动脉。 * m9 P, x$ \1 b7 L
7 K9 m: y; H- ]. W6 P$ V$ ]
, X# z: l7 f6 j5 O, o/ |* Q$ m* ^6 G0 p; y
' k3 E+ [" v, q+ r5 [) x. a+ q; J! U, _% s% m: [
g1 e+ F+ f' R% o5 N在这场对峙中,最被动的反而是以色列,它摧毁伊朗核设施的渴望,完全寄托于美国的“钻地弹”上,自己的防空网却率先破防,这种致命的依赖,让它在棋局中沦为了一个焦躁的看客。
' ]* [9 e N; e8 c, e+ I" h5 t9 r. A# k# i0 Q. ?. r
! m6 `% z, U$ {
军事背后的根本分歧
8 Y `$ N- Z5 ~
# R) K0 q r& g! v在喧嚣的军事对峙之下,是关于 游戏规则的根本分歧,冲突的核心很简单:双方都在谈论“协议”,却拿着完全不同的两份剧本,美国想彻底撕毁2015年多国签署的《伊核协议》,另起炉灶,逼着伊朗签一份城下之盟。
& ]+ n& B# Z- M3 _( r* w6 l- E3 q) c3 d! P6 Y
8 }1 P s; f* b0 D+ c* g5 n) } u3 C
* D* S8 x5 l* G0 @: _
: `9 d5 ]! M2 f7 W
- `7 u$ Q% N7 V- k而伊朗的立场同样坚定:要谈可以,先回到2018年,美国必须重返原有的多边协议,解除所有制裁,包括对革命卫队的制裁,潜台词是,你先把自己打碎的盘子粘好,我们才能坐下来谈在,这场规则之争中,中国的身影异常清晰。 # t, n* b5 m/ G5 c, x& h- g
5 [7 g+ k) e+ ^- E9 F+ v; n
/ e! ^) B' I6 ]( |& a7 r美方威胁一出,中国外交部便迅速表态,直指问题的根源在于“美方执意退出”,呼吁其回归旧有协议,并意有所指地敦促“对以色列有特殊影响的国家”保持公正。 . m4 m& I. P5 a6 V0 ~
" d9 \6 n; J; I) w. _9 H$ p4 |0 B
) Q/ z7 w: G: q* w- b. K; o9 U2 ~
1 P/ c- Z- }6 e( |
& O' m6 H4 D, t2 N/ B1 N
. E% [' P- P& C1 \ " ^$ J8 D8 x ?: ~/ Y6 V
紧接着,外长王毅穿梭斡旋,分别与伊朗和以色列外长通话,北京还主持了中、俄、伊三方副外长级会晤,反复强调外交是唯一出路。 . I; A" K+ `$ d6 A$ ~
+ K, S4 l& L4 ?2 S; D
& n) V7 b( N+ B3 ~- x9 h* b俄罗斯则说得更白:这事情,不能把我们和中国撇开单干,就连美国的欧洲盟友们,也显得极为尴尬欧,盟21国曾罕见地联合发表声明,批评以色列的袭击行动,法、德、英等国外长也纷纷与伊朗沟通,试图降温,他们对美国单边主义的威胁,显然充满了疑虑和不安。
5 w. L, d- J5 k) F. D
+ z8 f- s* I$ ?& J) b0 V
9 r% f$ h- \3 m$ i/ V4 m
T0 i3 r: t$ ]5 y, v& b2 Y& _5 g. |$ V
$ `; |" O. o0 b& W6 ?% i3 q) Z
% m. n/ q# U. R* `2 w危机是门好生意
. ~' F' u! f3 I) Z1 U2 g; v
9 v: o" _. ]3 z每一个看似疯狂的举动背后,都有一本精明的账,对特朗普政府而言,一场可控的外部危机,是解决内部麻烦的绝佳工具,当民众的目光被中东的炮火吸引时,谁还会在意不甚理想的经济数据和焦头烂额的 移民政策?一场“外交胜利”或“果断行动”,更是中期选举前最提振人心的政治表演。 ' F* G, ?: G- _( a. p
8 Q* `, Y, ~, k( V" I$ l
% D2 Q M8 X* k
更深层的算计,或许是声东击西,利用中东的紧张局势作掩护,可以在与日本、越南等国的贸易谈判中,占据更有利的心理高地,而在伊朗这边,外部的极致压力,反而催生了内部空前的团结。 ( n; \* I) c& h N0 W
8 R0 E8 V5 E" C7 q' d/ w
! B5 n" G8 A- Q0 G9 b( L% ]6 b5 o6 \; j. f1 |( V ]
- A' q2 y z- r. C( P2 b
4 j4 ^, S$ d2 n+ t 1 a" G8 K" H! ^: G
以色列的袭击造成了平民伤亡,美国的威胁则激起了整个民族的同仇敌忾,此时此刻,宗教和民族大义压倒了一切内部分歧,就连 海外的反对派都开始支持政府的强硬立场,当枪口一致对外时,家里的争吵都显得微不足道。
1 X! f, g! H4 M0 g! M
& p5 k# S( B% E0 L$ L/ C z
. ]$ u! x5 r5 K( [6 i' R德黑兰也在盘算着自己的地缘优势:庞大的人口与国土,让它在与以色列的长期消耗战中,拥有更大的战略纵深和承受力。
2 b2 R, u5 L1 x* f
4 ]8 S2 r4 V) a, G! I+ h
6 \2 s% m7 b+ M: s2 [* T& L4 V! O# F+ Y* G2 |
5 M' X, Z a4 ?! ]) i# k
: }, u, B3 w$ z 4 n- J& n0 k0 h) K$ R
棋盘上不止黑白两色
2 a2 v! K% ^! Z8 {* n: g9 W0 U5 s5 A! V( s8 Q; g' t
这场风暴的中心是美伊,但真正的棋手,却不止这两位,中国的积极介入,源于最核心的国家利益,中东的稳定,直接关系到“一带一路”倡议的西向延伸,更牵动着中国的能源安全命脉。
% s- ]8 t, }: z; L* S: s0 p% n! q! T( q; Z) m c# j
7 _7 O8 F" i$ t/ s
更让北京警惕的是,中东绝不能成为中美激烈博弈的“第二战场”,一旦战火点燃,将极大压缩中国的战略回旋空间,因此,主动出击,劝和促谈,既是承担大国责任,更是在为自己的未来拓宽一条战略护城河。 5 [5 @0 X/ s2 b- }
# r: |8 [2 L; y4 q
$ K* u5 Q0 Y1 P* W# V" B! i6 N
4 h4 `* l2 ~% j! d% Z
& D+ H. f. p* @* F
" V2 j; u8 ~( O3 S& J, X
3 _7 C8 |& [& z3 z* } z! W% t这场危机,就像一幕情节紧凑的三重奏,威胁的语言最为响亮,规则的语言充满争议,而利益的语言,则在水面下无声地驱动着一切。
8 u7 T' f$ k, o; H% b5 J e+ D: K
$ U3 {7 H# u5 Q6 {! H在这场用威胁、规则和利益交织谱写的危险序曲中,下一个音符,会是谈判桌上的墨水,还是导弹划破长空的火光?
2 E4 r9 i% I3 K$ i) t4 j, X# q4 a. E. N9 N& j* t B1 R& R
( Q" ]7 [( y [9 d, l- x; f" @
" s! z1 n+ v( w1 Z$ [/ B5 k) T4 M7 @5 W) ~$ f
" k' k/ ~3 a2 c9 |" a
9 Q+ G8 X+ |3 _- C+ J% ?结语:现在全世界都在屏息以待,等待着这场危机的最终结果。也许明天就会爆发战争,也许还会继续僵持下去,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如果这场冲突真的失控,那么第三次世界大战可能就不再是危言耸听,而是即将到来的现实了。
0 f. A5 b, Y9 ^5 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