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妻子机器人”迅速售空,与人造子宫结合或淘汰女性?太离谱

[复制链接]
查看2349 | 回复0 | 2025-7-16 08:27: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6 x: x# A  ?" g4 X$ W

: ^- J' j3 I6 g6 p; ?5 ~
日本“妻子机器人”迅速售空,与人造子宫结合或淘汰女性?太离谱-1.jpg

1 T" v. e, c: H
文|避寒/ {7 Z4 ]6 U& Y! p! F
编辑|避寒. I% g) k2 Y  Z/ d$ e9 ]0 }
《——【·前言·】——》
' W; v% k' i- `
“妻子”可以被程序模拟,但“母亲”能被技术替代吗?日本“妻子机器人”火速售空,再加上中国人造子宫动物实验取得进展,有人高喊:女性或被技术取代。
9 I7 b8 R0 t2 F$ L这话听着炸裂,实则荒谬,问题不在“能不能”,而在“谁想让它成真”。
6 Y6 Q+ D$ u- V3 {  l6 x. x6 f& D! ~& t' Q' Q* r: A
日本“妻子机器人”迅速售空,与人造子宫结合或淘汰女性?太离谱-2.jpg

" C( n' V; N/ [2 g妻子机器人热卖,日本真准备“技术替代女性”?
2 j6 b& Y: a# y& b* J& D; l7 n0 i' d
2019年,日本大阪,一家机器人公司发布了名为“妻子”的AI仿生机器人。
3 S' ~- w+ z6 r身材比例近乎完美,五官清秀温顺,声音甜美不刺耳,连下厨、洗衣、唱歌、讲笑话都能胜任。一口气投放30台,三天售空。
7 N+ `" V. c2 x# `7 l6 a; ^$ t
, a  o) T# W( o% ^# F2 H6 ^& p8 M
日本“妻子机器人”迅速售空,与人造子宫结合或淘汰女性?太离谱-3.jpg
2 y/ Z0 N" R" H& |. H
这不是噱头,不是展会上玩票的概念模型,也不是“高仿硅胶娃娃”。这批“妻子机器人”具备基础的语音互动能力、视觉识别系统、日常服务执行模块0 x' K2 W* U% |* T6 w& A9 v* h
价格大约120万元人民币,买家几乎全是40岁以上的日本单身男性,有工程师、IT自由职业者,也有收入不低却彻底断了婚恋念想的“中产隐居者”。
- _' x4 G, G# H8 j' l他们下单的理由很统一:不结婚,不想麻烦,想有人在身边,不是人也行。
8 x! c  |2 b, e4 I$ x( |2 b日本不是唯一制造“科技妻子”的国家,却是最早市场化的国家。
2 N3 H/ G2 f' w8 \3 g' Q9 `: C& ^9 u' H: f从1980年代索尼的AIBO机器狗,到2010年代Pepper情感机器人,再到这款号称“类人伴侣”的“妻子”日本已经逐步形成一个稳定的、非传统家庭结构市场。需求是真实的,甚至持续增长。
; E, ]" l3 ~7 t6 J: V& A! o( C
: \7 E+ K& ?. m4 j0 W  k
日本“妻子机器人”迅速售空,与人造子宫结合或淘汰女性?太离谱-4.jpg
) v$ i1 b6 [) q  K% G1 b. `
2023年日本婚姻登记数量不足40万对,是战后最低值,出生人口连续七年下滑,65岁以上人口突破总人口30%。
- [! V' C; X( v) o  o同时,日本机器人市场规模超过2.5万亿日元,年增长率接近9%。人类不愿意陪人过日子,机器人就被推上来填这个空位。
/ M3 O+ w& F3 n9 A$ a听着是不是很荒唐?问题是,很多人对此甘之如饴。
+ m* E( ]' Z7 F1 N% y6 g他们不在乎对方是不是人,只要不吵架,不花钱,不跑掉,不管孩子。这类技术并没有宣称取代女性,却正在满足一些人对“关系”的最低期待。! A+ o+ H7 ]2 |0 x
而这也正是危险之处,技术的逻辑是效率最大化、情绪最小化。
  i& J* n* d5 `. g! q* {可真正的人类关系,恰恰就是靠麻烦、靠情绪、靠摩擦建立起来的。那些花了120万买机器“妻子”的男人,真的在寻找伴侣吗?还是在逃避现实中的人?1 D& a" n1 g! N. n5 N# l

7 k0 e. f0 `; X' `" z
日本“妻子机器人”迅速售空,与人造子宫结合或淘汰女性?太离谱-5.jpg
+ t1 S) f# S3 c2 _0 {
日本的孤独经济早已不是新鲜事。胶囊旅馆、出租男友、哭泣服务、机器人陪护……技术越进步,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却越萎缩。“妻子机器人”只是这个趋势最具象的一步罢了。
( l4 v* c! {, i8 b6 T+ P# @它并不邪恶,它甚至没做错什么,只是,我们得问一句:它满足的到底是谁的幻觉?
* D+ y' T. g; r) Q. q6 |; A
2 L+ g5 g# O% k; @
日本“妻子机器人”迅速售空,与人造子宫结合或淘汰女性?太离谱-6.jpg

  G3 p* e2 L6 ?% q: ~5 X中国人造子宫冲刺全球第一, o8 c; V  d# Q

. M- H' s/ m, }2024年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传出一个惊人的消息:人造子宫动物实验第四次成功,胎羊在无ECMO(体外肺辅助)条件下存活90分钟。
6 h6 Y. d9 u2 {& w, c3 E9 f- v) p; S9 G" B5 s2 `
日本“妻子机器人”迅速售空,与人造子宫结合或淘汰女性?太离谱-7.jpg
4 o, Z$ W1 m! {1 g: N" f$ |9 k- D
这意味着什么?
2 c+ D9 \) {7 |& W4 P' c意味着,在脱离母体的状态下,胎儿可以在“人工环境”中维持基础生命功能。这是全世界首次实现在不借助体外循环支持的前提下完成此类实验,连美国费城儿童医院的实验都未做到这一步。
' ^: w9 w. S; S8 G0 o9 @这个团队的负责人叫赵高峰,是郑大一附院胸外科主任。他带领团队用了三年时间,从第一代ECMO辅助下的人造子宫,到第四代“完全自主供血+封闭环境模拟”,一步步突破了五大技术难关:
3 d9 ~  p0 X- |% K6 m) n
    1 W' P! u6 J) U  \1 e( `( p
  • 恒温控制
    7 J8 h4 d. P2 |' S! b7 i
  • 氧气与营养供给3 }2 `  h% Z/ L/ I2 c
  • 代谢排泄系统  p/ I1 K7 Y9 t' j3 n
  • 无菌环境维持. w7 T8 K* X1 N- g- x
  • 胎盘血流模拟通道建立
    4 x" V1 L: Y" [/ a) M
每一个步骤,都难得要命,尤其是最后一个:模拟母羊与胎羊之间的血液交换系统。它不像插根管那么简单,而是需要精准模仿自然血流节律,否则胎儿会因灌注异常而死亡。/ S+ p  d% I) J( U
成功的那一刻,实验室里所有人都愣住了。
6 p' }, Y5 B" o* ^) E
) N8 ^1 }7 X' y+ y- Q5 f
日本“妻子机器人”迅速售空,与人造子宫结合或淘汰女性?太离谱-8.jpg
& l# D# |+ ]0 ^+ \6 D: X" [
不是因为兴奋,而是知道接下来得接受无数拷问,这东西是救命的,还是造人的?2 h3 b- `+ E0 i/ \0 ]
赵高峰自己说得很清楚:“我们做的是‘外部子宫支持系统’,并不是取代女性生殖。”
) I2 N3 R+ O( Y3 Q5 {目前的技术,只能用于胎龄24-28周、在母体无法继续孕育的“极早产儿”救治。你想从精卵结合开始在设备里养个完整婴儿?门儿都没有。
# q7 T; z8 h( c, m$ c* S* M  S所以,那些把人造子宫与“淘汰女性”直接挂钩的说法,全是断章取义。& q- C4 x4 |3 J1 [$ q
但问题不在科学家,而在社会舆论。: Z( M% c  B0 c1 M( {
这几年,关于人造子宫的讨论热度一直在上升。有些激进者甚至公开提出:女性的子宫不再是“不可替代资源”,科技可以完成生育,女人的“生育特权”终结了。6 m1 x2 v& y! h( N" h

' P0 V( ~' p4 k9 K
日本“妻子机器人”迅速售空,与人造子宫结合或淘汰女性?太离谱-9.jpg

9 c8 w' K) n/ {. A说到底,这还是个“掌控”问题。
  O- }6 N/ a# r, w) @( R9 n在原始社会,女人掌控生育;在父权体系中,男人用婚姻控制女性;在现代社会,技术又想把这个权力彻底外包。
! g9 |) H9 t- [% u% l人造子宫如果被用于医疗救治,那是人类文明的进步,如果被用于“替代女性”这种幻想,那就是危险的歧途。
2 n  c2 x+ E! N& d郑大一附院的人造子宫目前每一次实验花费超过30万元,系统运作一天费用近万元,耗材无法复用。全球范围内,没有一家科研机构真正宣称“我们正在制造能从头到尾孕育婴儿的子宫”。
1 ?1 ]7 ]; \. D! ?' X+ h说白了,这玩意现在连一只羊都养不全。, E" r7 {9 x1 q; z3 P7 g0 u

6 C$ b. ~! n1 ?2 @1 X
日本“妻子机器人”迅速售空,与人造子宫结合或淘汰女性?太离谱-10.jpg

2 w3 D9 @2 h9 o+ Q* F: e0 {可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想象它已经成了“婴儿工厂”?因为他们不懂科学,却想控制结果。
! Z- y) Y7 t6 E3 x: ~0 Q0 m& K' x对了,再多说一句这个项目的科研团队全是女性产科专家、护士和工程师。那些鼓吹“淘汰女性”的人,有没有想过,这些科技,是女性自己主导做出来的。
( U9 C9 p; D- w1 @' R- K  |$ Z7 i7 R7 W8 r
日本“妻子机器人”迅速售空,与人造子宫结合或淘汰女性?太离谱-11.jpg
. q0 P& d6 h# _, Q
美荷中三国竞速“子宫实验室”
/ h& j# m1 q8 f) }0 A3 N! a7 x9 R: z* p# A1 D$ B; H
人造子宫并不只属于中国,它正在成为一场全球性的科技角力。美国、荷兰、中国三国正站在这个医学新边界的最前排。
1 m- J* S1 D3 x# z最早爆出惊人进展的是美国。) o) G6 O- q% g: G
# t7 f9 R2 m0 z# N
日本“妻子机器人”迅速售空,与人造子宫结合或淘汰女性?太离谱-12.jpg

: }) o. _3 v" o2017年,费城儿童医院公布了一项实验。他们用一个透明塑料袋,模拟了母体环境,里面装有羊水模拟液、脐带血流回路、呼吸辅助系统,八只胎羊在里面活了四周,并成功出生。( ~) i* D$ u  S% B
那一年,全球震动,科技媒体一边倒地叫好,说“未来人类可以在实验室中出生”。伦理委员会却直接叫停,FDA至今未批准人体试验。
/ v1 K* [# }( b+ f4 X荷兰的打法更克制。% h' J9 k$ f9 f; x
埃因霍温理工大学牵头的一个欧盟资助项目,目标是到2030年完成一套真正支持人类早产儿的子宫模型。
& |' L6 f- v) H他们不搞哗众取宠,不急着发论文,只做一点:模拟胎盘。荷兰团队非常明确,“任何宣称取代自然分娩的想法都是危险的技术乌托邦”。
% s& E) t& }3 M; x- u中国走的是最实际的路径。" r8 a! D$ j( M% A; M
郑州大学团队从第一天就把目标放在“救治极早产儿”,不炒作,不上市,不找风投,这才是真正的科研。四次动物实验、超百万总投入,没有一分钱是为了“替代女性”这种伪命题花的。
2 f& a- @3 F2 ~: B( \  B$ \5 V
2 Y+ ^$ i, d! u' @& A5 L- d. S* j
日本“妻子机器人”迅速售空,与人造子宫结合或淘汰女性?太离谱-13.jpg

) ]: ^5 v  m, _5 \/ b% k5 ~真正让人焦虑的,并不是科研团队的目标,而是旁观者的狂热。
0 \5 f& \+ b$ {+ w% l你去社交平台搜“人造子宫”,一大堆评论不谈技术难度,只讨论“女性会不会失业”“能不能消灭母爱”“以后男人自己造孩子”……你以为是在讨论技术,其实是在倾泻情绪。
3 O- e* G- Y( g9 C! C, u$ m谁在推动这场“非理性科技幻想”?
7 d) }$ V" p/ }一部分人是被过度科技乐观主义洗脑,觉得只要机器能做的,就应该取代人类。还有一部分人,骨子里是在敌视女性,他们从不关心胎儿,也不关心技术,只关心:能不能不用跟女人打交道。/ D& J+ S$ L0 F
所以这不是“人造子宫”的问题,而是人心造的幻觉。! m7 H( m' f+ p" j4 n: S' y
再退一步讲,人造子宫就算能养活胎儿,那孩子谁教?谁养?谁疼?谁哭?谁拍夜里惊醒的背?你以为子宫是问题,其实母爱才是代价。: }7 e" [' d+ H

$ w. m; ]/ n: o3 ]* K2 R, B5 q
日本“妻子机器人”迅速售空,与人造子宫结合或淘汰女性?太离谱-14.jpg

/ R: S' X# ]- H4 v8 E! V2 d8 d这就是人造子宫讨论里最大的谎言,把“生孩子”当成了一个纯粹的生理事件,而忘了这是一个深度情感、长期责任、社会结构参与的过程。
8 ~3 ]5 X# |5 ?; e; ~# h6 A! m2 @机器能孕育身体,代替不了情感;技术能复制生命,复制不了爱。
7 ^0 d1 m# n, F, R( T+ v, c  e' ^2 y9 g& }" |# O5 K' X2 R3 W* h
日本“妻子机器人”迅速售空,与人造子宫结合或淘汰女性?太离谱-15.jpg

% e  n9 c" x( Z+ X% s1 O技术替代女性?现实离“科技乌托邦”还差几个维度5 J9 i# m( L! |  `" f( k: c0 D, d

+ g# b' ]) h3 O* s想一想,真的到了那一步吗?人类真的可以靠一堆算法、塑料、传感器和泵管来造孩子?
- O4 f% G8 ]% T  ^$ z: G目前为止,全球没有任何一个实验成功将一个胚胎完整孕育至足月。: B5 c0 K+ s$ w9 `, j
" _" Y+ j4 n. @) L' t
日本“妻子机器人”迅速售空,与人造子宫结合或淘汰女性?太离谱-16.jpg

; Z# ]. s% M& X2 W7 N8 J别说胚胎发育,连着床这一关都过不去,羊胎可以在24周状态下撑90分钟,不代表人类胎儿可以从0周撑到40周。
- g! Z+ ]- C% d% s) p4 D8 P技术的瓶颈远远不止实验室。伦理、法律、医保、监管、社会接纳度、文化语境,每一道都是硬墙。; c: k2 \: F7 x
美国FDA 2023年召开了一次闭门会议,讨论是否批准全球第一例人造子宫人体临床试验,结果一出,所有舆论几乎炸锅。有医生说这是突破,有民权组织说这是“强行剥夺女性孕育权”,最后,这项申请还是被搁置了。6 x7 w3 U- x) F; m2 x# n
这才是现实。
- A4 [* H" K! U4 o2 n不是技术拦着人类,而是人类自己不敢迈出去。
% X4 N/ @8 ]3 l" |9 N+ w而日本的“妻子机器人”,也根本没跳出“陪伴幻觉”的圈子,说到底,它仍旧是个玩具。, U$ k- s+ x1 p# n* X9 N1 u
漂亮的、可以动的、讲段子的高级玩具。你想跟它结婚?法律不承认;你想要孩子?技术不给你;你想用它代替妻子过日子?可以,那你也得接受没有拥抱、没有争吵、没有复杂的人性关系。
9 R, v# a+ w, O2 g4 }/ l/ @. L说得难听点,如果有人甘愿和机器过日子,那不是技术替代了女性,而是这个人已经放弃了真实的人类生活& f6 n7 @2 |4 g$ T: U
; v! a  A. `- U6 O" [9 K
日本“妻子机器人”迅速售空,与人造子宫结合或淘汰女性?太离谱-17.jpg

. O  f; m/ A! g/ w$ d, v1 |& g# a所以我们根本不用担心“女性被淘汰”,技术做不到,资本不敢碰,伦理不允许,现实不接纳。
( X* }7 w1 u7 I! g3 J8 w# B真正值得担心的,是有些人正急着让技术替代“人性”,让效率取代情感,让幻觉掩盖真实。
! B* T5 ^% n+ ?/ g到头来,人造子宫救的是命,“妻子机器人”哄的是人,只有一群活人,误把它们当作未来。: z  D; s" j1 e6 k4 q! ?
, T! @5 [6 ]# X
8 Y3 O7 H( |6 U
参考资料:$ m  y  w& N* j3 B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官方通告(2024年7月)/ s. D9 G) K) _0 z1 ?* r/ K8 U: w& S
日本东京电视台关于AI伴侣机器人报道(2019)
1 _; g. i' P" _, ^$ P1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03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303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