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R6 P/ @+ E2 u 自由和面包,如果是你,你会怎么选?: D4 I) g  j1 k: t# I/ A' ?' j3 }- t
 曾经在萨达姆统治下的伊拉克,人民的头上就仿佛悬着一把随时可能落下的剑。
 + G4 T$ y+ V7 d- q/ l; `6 J
 5 ?5 ~$ w& D4 Y6 \( R
 % C8 z+ n; L! i: Q6 L就在萨达姆被宣布处决的那一天,科威特上下举国欢庆。
 # V6 B; ~2 |( O+ B( T都以为未来的国家会是光明的、是充满希望的,但是现如今真的如百姓们所愿了么?; w7 O" m  @4 O. f
 1.
 " K% F& j1 o0 b- P: T
 9 v# @0 A5 O. a& _时间倒回2003年12月13日,美军展开了一场精心策划的抓捕行动,目标正是萨达姆。1 u8 i7 w! [' P6 d
 ( J: k! n+ W2 Q- Z) e
 , K7 ~4 B2 K8 R. N) U" |
 经过长时间的追踪与侦查,他们终于在提克里特附近的一个农场发现了萨达姆的踪迹。1 q( `5 H. X, H' W1 _& R& f3 f
 彼时的萨达姆,不再是那个威风凛凛、在国际舞台上强硬发声的领导人,而是像一只被困的野兽,藏身于一个狭小、简陋的地洞里。; _- i; e8 P$ w! V0 _
 
 : G% y9 ~+ `: {( Q. @5 Z0 K' i0 f$ r0 H
 当美军士兵将他从地洞中揪出时,他头发蓬乱,满脸胡须,眼神中却依然透着倔强。0 {! @. \( a7 X9 P% o* p
 曾经在伊拉克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他,瞬间沦为了美军的阶下囚。* F5 `3 }) ~2 V. }
 1 M& W% S, n, W( t9 w1 \) F, U2 L) j
 
 ' O: |! D2 Z, K: K; U( M这一幕通过媒体传遍了世界,让无数人感到震惊。
 : Z1 Y2 [3 x. N0 |萨达姆被捕后,受到了各种屈辱对待。- c2 @  _3 D/ @4 Z4 G: T/ f( L9 H( X
 0 Z. @3 i: c) d
 
 7 p- q) E5 q- a9 ~% i# r* I媒体上流出他穿着内裤洗袜子的照片,这对于视他为强人偶像的许多阿拉伯人来说,是一种难以接受的羞辱。
 ! S; K2 g0 @2 T  G  W4 c, _
 2 n$ M7 R5 D. J  f  C1 B8 Y; L% [/ m0 ~2 N
 在他们心中,萨达姆代表着阿拉伯世界的强硬与尊严,而此时的他却以如此狼狈的形象示人。
 ) `- G6 k$ b- ^3 {: o
 0 F+ o3 W8 O2 {8 q( Y1 p+ U5 u" U3 g) j$ p& ~+ Q+ u5 }
 而在后来的审判庭上,萨达姆并没有屈服。* W) d7 X0 ~9 r2 u! h3 a
 他对着法官怒吼:“没有我,伊拉克将一文不值!”
 2 i1 E0 s# e& v2 n) l, I7 p( ?5 f8 r( q1 U; M9 Z
 * [* f: f& I2 C. l4 [" A  r
 他犀利地指责法庭不过是美国人搭建的戏台,而自己只是被指定在上面扮演丑角的可怜人。
 * f4 c7 C1 u% N9 e& s$ W萨达姆生前曾对律师预言:“美国会陷入伊拉克的泥潭,就像当年在越南一样。”7 ]9 E# c3 Z, v* ]" h/ I* r
 他还断言:“伊拉克要乱十年。”! a3 M% p' i0 M6 z+ M
 0 [7 A6 L& K! U: P" q: e4 _" ^
 
 - ^/ R( r7 U8 _/ c1 ]2 f' Q 在萨达姆统治时期,伊拉克虽然实行铁腕统治,但国家相对稳定。8 K5 p  {+ c" b+ l0 Y) v* l
 国内主要有什叶派、逊尼派和库尔德人等不同群体,他们之间存在着历史遗留的矛盾和冲突。+ Z# e9 _7 E3 l  a9 e% ~
 但萨达姆通过强硬手段维持着表面的和平,就像用一个高压锅将这些矛盾暂时压制住。! t- h% U2 w7 T- J! Z) p1 E- t
 
 2 \+ S7 O0 C0 i7 j0 v" U) M9 n' k' y7 S4 w  F
 然而,随着他的倒台,这个高压锅的锅盖被猛然掀开,内部积压已久的矛盾瞬间爆发。% p# |8 R8 S8 x8 C
 2004年,卡兹米亚清真寺发生连环爆炸,现场血肉横飞,无数无辜民众丧生。9 y3 |3 B  l. {4 F
 ( c; ~+ ^5 g: H0 u( ]
 * x0 q. Z) ]1 l2 k  K4 c
 2006年,萨迈拉金顶清真寺这一重要的宗教建筑也未能幸免,被炸成一片废墟。
 4 |8 S. u0 ]1 E4 x- q3 F: w( x/ F! z这一事件直接点燃了教派内战的导火索,逊尼派和什叶派之间的矛盾彻底激化,双方冲突不断。( ]$ `0 @8 M$ q/ F3 ?7 g
 
 8 y) }4 ?8 S* x1 k6 R+ v2 X+ A# [$ f1 K% d0 W9 o
 逊尼派的炸弹时常在什叶派的闹市区爆炸,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什叶派的民兵也不甘示弱,半夜敲开逊尼派平民的家门,进行报复。
 / v- Y6 b! R! S% [$ K& i原本平静的邻里关系瞬间破裂,昨日的邻居今日就可能成为不共戴天的仇敌。
 7 B/ }/ J) C6 \( v, i8 ?2.! W7 S- D( S& G$ m
 / V$ V! J" I3 r+ N- {
 与此同时,西方世界所鼓吹的“民主选举”,在伊拉克这片土地上却变了味。; i7 v) L  @& J! U4 ~  u
 5 L5 F: M. D6 o0 F
 , G, N# n2 S+ {8 F( _
 它成了一场按教派瓜分权力的游戏。
 8 h  d- G3 n  E) E什叶派政府上台后,为了巩固自身权力,立刻对前政权的复兴党成员进行大清洗。- x; E3 u% [" M- U* z" u
 
 1 q& ~; V% e3 Y, g/ d
 5 B6 M" E$ _3 V9 I- T: J/ x2 L这导致四十万名军官、警察和技术人员一夜之间失去了工作。! x( p1 e' H, \1 h: E' ?
 这些人原本是维持伊拉克社会秩序和运转的重要力量,他们手中有枪、有技术,如今却失去了生活来源,心中充满了怒火。0 n- S. r1 g. M8 q& F; g
 
 / a* e9 ]8 n- \! Z" P7 ^3 ]! E
 ( O/ F6 f" e* n$ t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中的许多人转身投奔了反政府武装,进一步加剧了伊拉克的动荡局势。
 0 O# g+ W% \( q6 y9 Z伊拉克也因此成为了恐怖主义滋生的温床,极端组织在这里不断发展壮大,制造了一起又一起的恐怖袭击事件,让伊拉克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2 n6 a) o0 {( q5 V6 l% x2 h3 K
 
 / B( g, [8 ?; e
 , ^' @& B" l! u) j美国人为何要不遗余力地推翻萨达姆政权呢?4 V6 |: D1 @$ i6 Y  b, Y+ s
 官方给出的理由是“为了给伊拉克人民带去自由和民主”,但只要深入探究,就会发现背后隐藏着更为复杂和现实的原因。* w/ [6 p3 {, p; h3 a8 d
 
 # J4 L" T7 {4 z3 U& ]; j: B: S4 K. I* Q' o& W* i6 A/ `9 t  |: m! g
 其中一个关键因素是石油美元体系。
 4 |8 Q# ~- |3 b- Y0 h& D8 S萨达姆曾公开宣称,要用欧元结算伊拉克的石油贸易。- P! V: C7 i# G0 G! q/ M
 
 $ H5 K3 K$ d, B# T, ?- M2 g: d4 ~7 r
 萨达姆想要打破这一格局,无异于要拆掉美元霸权的承重墙,这是美国政府绝对无法容忍的。# s; J  D7 @- |: N0 v& o+ B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美国推翻萨达姆,与其说是为了所谓的“民主自由”,不如说是为了维护美元霸权,确保全球石油贸易继续以美元结算。' y7 V5 E% ]2 c8 s$ ?" q) o
 
 6 N" s$ i& K+ ~/ r) Z! O4 f5 N4 C- i' ?. `& D1 P
 战争结束后,埃克森美孚、壳牌、BP等西方石油巨头迅速涌入伊拉克。  M- p" `% z' C/ J2 {& h
 这些石油资源原本是伊拉克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重要保障,但在战争之后,却成为了西方石油公司谋取巨额利益的工具。+ s* `* R' E7 d! @- X  }
 . `% H( f. h- X# M
 ) q2 r  A" H2 c; }4 J
 更为戏剧性的是,美国推翻萨达姆,在客观上却为自己在中东的最大敌人伊朗送上了一份大礼。
 - j* \$ a) w' q7 N  H* q* ^萨达姆在位时,是伊朗的死对头,也是中东地区唯一能够有效制衡伊朗的逊尼派强权。0 s; J7 ~& I  P. p
 
 9 C& a1 [9 {4 b; Z6 G
 . s+ C( \! F% ?/ ~: e萨达姆政权倒台后,伊拉克的什叶派政府迅速倒向同为什叶派主导的伊朗。
 1 G- ^: R% e  g美国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发动战争推翻萨达姆,结果却使得自己在中东的地缘政治局势更加不利,这无疑是这场战争中最大的黑色幽默。, {) a" l7 c) W* R' L6 s$ z
 3.( x& [/ Y5 _$ W6 G1 p
 
 % p. e6 S" ^% N9 r1 H, _& m" B对于科威特人来说,萨达姆的死,有着截然不同的意义,那是他们长达二十年噩梦的彻底终结。* {" s$ h# X& w! m, a1 g' @* b
 
 6 x2 ^4 Q3 O( a7 m
 . y- m) o0 t" k  m1990年,萨达姆做出了一个震惊世界的决定,他下令伊拉克的坦克部队碾过科威特的国境线,对科威特发动了突然袭击。6 H# f4 k7 S4 P6 |. l. R* Z
 在短短一天之内,科威特全境沦陷,开始了长达七个月的被占领和掠夺时期。
 ( G( {( j( g/ K" D( I/ q! B* f, K( I6 m
 
 0 H; n4 Z" S% A这场战争给科威特这个原本富裕的小国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  U3 j2 j+ ?' W5 T' C& G, P
 科威特人的家园被无情烧毁,许多人失去了亲人和朋友,他们的财富也被洗劫一空。
 : P4 C; u1 `# T  T& q6 `( I在占领期间,被称为“化学阿里”的刽子手被萨达姆任命为科威特的总督。- q. N4 x5 b# j9 p# d7 R
 
 0 @! H# @) E9 X. `' K
 ) k8 f5 o0 Z5 }; G# S6 Y' X他在科威特实行残酷统治,对科威特人民进行了各种迫害和折磨。2 K% j; K% p& @
 虽然在1991年的“沙漠风暴”行动中,多国部队将伊拉克军队赶出了科威特,科威特获得了解放。' S0 u3 G- e* ^' O
 
 / c+ s1 ^6 Q! K) s3 |8 v  w) W0 N' U9 ^/ f, g
 但只要萨达姆还活着,科威特人心中就始终笼罩着一层阴影,仿佛头顶悬着一把随时可能落下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 P) Z2 ^# z5 B4 Y$ F; _9 L他们时刻担心萨达姆会再次发动进攻,再次将他们的国家拖入战争的深渊。
 / y& s* y7 I0 z
 6 Q; u4 K6 L6 e, n$ s! ]; ?3 }" l( D- p! \0 J5 |) B+ F
 所以,当2006年萨达姆被处决的消息传来时,科威特举国欢庆。' J6 S* y) j. u  v; x
 对他们来说,这不仅仅是一个政治人物的死亡,更是一个长期噩梦的终结。
 . u/ m$ q. E3 l% v' c2 ~+ D7 o) T* M" q9 P0 }( s
 
 6 |- |$ p4 v/ T6 g" {他们终于可以松一口气,获得了久违的安全感,重新开始建设自己的国家,享受和平与安宁的生活。2 c# E& x6 F1 ^4 a- P+ c
 如今,距离萨达姆被处决已经过去了许多年,伊拉克又是什么样子呢?
 - f9 @5 y/ ?- c1 A% @5 y6 b9 F
 9 V9 ^7 W, K; ?! d
 ; `7 [1 t3 H$ ]' q伊拉克全国40%的人口在15岁以下,这意味着庞大的青年群体需要就业机会。
 ; i: S# e$ n, E& C" P巴格达的年轻人,一手刷着TikTok,展示着生活的片段,另一手却攥着投出无数份却始终得不到回应的简历。2 q0 y; ~: q  }: C9 v+ ?0 u6 Y/ z
 
 9 Z  d9 Q8 h; [( y+ Z% c( x: u) `0 ]% v1 u( O$ J4 u) s
 大量的石油财富并没有真正惠及普通民众,反而喂饱了腐败的官员。  ?5 Z% l/ ~& ~( M1 x; t- B
 伊拉克的人均GDP甚至不如许多没有石油资源的国家,与邻国科威特相比,更是差距巨大。
 % c4 y- h) [! P4 [
 & l2 o( l0 ?9 j6 @- z' y1 i( J/ l+ X6 n/ `: m7 G( P  s9 J, N" }
 伊拉克人民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西方所定义的“自由”。
 7 h! c3 D1 m+ M. q2 a' X但在追求自由的过程中,他们也失去了很多宝贵的东西。1 f9 Q2 c- Z: A, `7 d
 ) \9 U+ a3 L2 y1 C. u, [
 ! @# w8 V2 N4 h7 I) ~0 J
 资料参考:2025-07-13时代传媒号——總編時間|萨达姆倒台二十年:强权政治的轮回与伊拉克的艰难重生0 X7 x3 e5 G0 i
 
 6 b3 J0 }1 {, s/ 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