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60世遗!西夏陵破茧重生,VR再现千年地宫盛景!

[复制链接]
查看2917 | 回复0 | 2025-7-15 13:33: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撰文:敏敏
" l2 W7 H$ `- c9 j3 }! d/ S* N5 E2025年7月11日,中华文明宝库再添新遗址,位于宁夏贺兰山东麓的西夏陵,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不仅标志着西夏陵作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重要实证,获得了世界级的认可,更使其成为中国第60处世界遗产,彰显了我国文化遗产的独特性。
. P" H2 A3 d1 R# T, z
4 K7 P# i' O7 d5 [& y
中国第60世遗!西夏陵破茧重生,VR再现千年地宫盛景!-1.jpg
  s6 X& Y2 n& y4 G  ]4 h
作为西夏王朝的皇家陵寝,西夏陵遗址群规模宏大,现存9座帝陵、271座陪葬墓及32处古代防洪设施。其空间布局既承袭了中原唐宋陵寝的严谨规制,又巧妙融入了源自佛教的窣堵坡元素,是中原传统与边疆民族特色、世俗王权与宗教信仰交融的生动体现。遗址中出土的汉夏双语碑刻、精美的迦陵频伽陶俑,以及现存体量最大的绿釉鸱吻建筑构件等珍贵文物,无不诉说着丝绸之路上多元文明的碰撞。  ?+ }& h' E" k3 F

! e  Q9 F- s' t6 }
中国第60世遗!西夏陵破茧重生,VR再现千年地宫盛景!-2.jpg
- f8 s6 {% x0 Q- [% K
西夏陵申遗成功的背后,是长达十四载的科学探索。面对干旱区土遗址风化、坍塌等世界性难题,敦煌研究院创新性地研发出锚杆锚固技术,如同为遗址植入坚韧的“骨骼”,有效加固了脆弱的夯土墙体,基本消除了结构安全隐患。6 n' |* q9 W* d3 J
这套科学、高效的保护体系,其意义远不止于西夏陵本身。其成功经验已延伸应用于长城、元上都等全球干旱区土遗址保护工程,其科学性、有效性被韩国专家誉为“国际标杆”,为同类文化遗产的守护提供了中国方案。
; K0 {8 f$ K+ D; B' m" U# u1 C! i# S+ i
中国第60世遗!西夏陵破茧重生,VR再现千年地宫盛景!-3.jpg

0 h% O0 k- w" _5 ~为了实现对遗产状况的精细化管理,西夏陵新建了先进的监测中心,构建起涵盖99项关键指标的实时监测系统。这一系统使得遗产的“动态变化可实时追踪”,开创了“预防性保护”的新范式,为世界遗产的科学管理树立了典范。遗产保护不仅着眼于文物本体,更惠及周边民生。通过拆除10万平方米的违章建筑,陵区环境得到显著改善。更值得称道的是,1200余名原住民经过系统培训,成功转型为景区工作人员,实现了生活条件的改善与深度参与遗产保护的双赢。这种“保护惠民生”的模式,让文化遗产真正成为连接历史与当下、促进地方可持续发展的纽带。
% T4 K# j- L+ T6 K  z; P* G; F* o6 ~7 o& s% j
中国第60世遗!西夏陵破茧重生,VR再现千年地宫盛景!-4.jpg

  T3 N) K, g" y  D1 T( Y如今,西夏陵通过 VR 技术重现地宫盛景,青少年可体验木活字印刷和贺兰石雕刻,让千年文明以鲜活方式传承。4 W8 p0 t2 B, P/ h& B3 o5 \
旅游爱摄影,我是粤游纪,发现和记录旅途中更多的美丽,关注我,和我一起聊聊旅途中的那些趣事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10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保密

新手上路

金钱
21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