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公元880年深秋,一个落第书生以金甲覆长安的豪言竟成现实。黄巢率领数十万大军攻破长安,昔日帝国心脏被染成一片金黄——这场景比任何大唐诗人的想象都更壮阔,也更荒诞。
6 l4 H! W3 Z* _3 Z, y1 d5 s0 U' }2 P; d8 Q+ _- [
7 w6 v" A2 T: i9 L黄巢何许人也?若搁今天,他便是大唐高考复读界的“天花板”。盐商家庭出身,五岁能联句,妥妥神童剧本。可考场无情,连年落第。当同窗们埋头苦读准备再战时,这位学霸愤然挥毫:“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考场失意,他竟打算用金戈铁马改写大唐考卷。
6 y- ^+ E- `1 J& l黄巢的创业之路颇具草莽智慧。关东大旱,官府盘剥,他振臂一呼,领着盐帮兄弟投奔了王仙芝起义军。当王仙芝动摇想招安时,黄巢当场掀桌:“当初对天盟誓要闹翻天,如今你倒想去当官?”这冲天一怒,竟为他赢得了百万流民的指挥权。" {- R6 T( b1 w. P, i6 I0 V
他的战术堪称古代版“闪电游击战”。从山东到广东,四次渡长江,两次跨黄河,足迹踏遍十二省。史家黄仁宇惊叹:“他渡长江四次,黄河两次...发现唐帝国中有无数的罅隙可供他自由来去。”唐军龟缩城中,黄巢大军如入无人之境,把中原大地当成了自家后院。9 t; K I& l8 p; N: J" j% s! @# h
C+ ~8 V. L6 m' K
8 Z+ ~+ ~' R/ Q# p0 u9 H, ~待到长安城破,黄巢坐拥黄金甲之梦成真。他登基称帝,国号“大齐”。面对跪满宫阶的唐朝旧臣,这位落第书生却玩起了任性裁员——三品以上官员全部下岗。当幕僚劝他招揽士人治国时,他嗤之以鼻:“当年他们笑我落第,如今轮到我笑他们失业!”快意恩仇,却埋下败亡伏笔。
F7 X4 c2 z4 v! x' q2 f }粮草危机成了黄金帝国的催命符。当饥饿笼罩长安,黄巢军的恐怖面纱被揭开。《旧唐书》载其发明“巨碓舂人法”,将百姓活生生捣为肉泥充作军粮。昔日“冲天大将军”的义旗,浸透了冲天血腥。
4 C' i* T5 o, v0 Z* o, l缺饷更激发了他另类“创收”灵感——专业盗墓。秦始皇陵机关重重无从下手,转战汉武帝茂陵收获寥寥。最后盯上乾陵,动用40万人在梁山狂挖数月,生生劈出“黄巢沟”。可笑的是因缺乏专业知识挖错方向,与武则天宝藏擦肩而过——这大概是史上最劳民伤财的摸金校尉行动。
- T) u' {, G+ p: K6 g& ?! y0 j* e6 q. C
9 J3 |- w5 U. C884年7月13日,狼虎谷中血染残阳。被围剿的黄巢究竟自刎还是被外甥所杀,至今成谜。他身后,是凋零的黄金甲与散落十二省的枯骨。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悲吟,竟成黄巢暴烈人生的残酷注脚。7 X# @! G+ E9 J6 {) c
这位考场失意者以刀剑改写历史,却终被历史反噬。当科举窄门阻断寒门上升之路,当社会“蛋糕”无法做大,零和博弈的绞肉机便轰然启动。黄巢掀翻了桌子,却无力摆上新宴席——满城黄金甲下,不过是血色黄昏的幻影。
5 c% I$ n# r0 Z' K$ U, u# R/ u+ e/ U# |1 t; T8 P% X! u
+ P3 C2 m. Z) y3 l% T! l9 p千年后我们回望,那冲天杀气早化作史书墨痕。真正的智慧,或许在于如何让每个“落第者”不必化身“黄金甲”,也能寻得人生突围的星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