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阅读此文前,为了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可以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 Q& ]+ _' z  ~0 _7 `* `. W' P0 u, Z6 ?- W: d7 q
 8 B, O, v3 r; z# ?
 
 本文章内容均有可靠的信息来源,相关信源加在文章结尾# C6 r9 y5 ^: S: i* g/ x6 D( [5 z那句熟悉的“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一响,人们脑中自然浮现出那个疯癫却慈悲的“济公”。( k8 u4 v  R8 t5 s" p
 2 B# \9 [1 T$ r; h
 可鲜有人知,自从游本昌演了这个角色之后,他的身上竟接连发生了一些至今都无法用科学解释的“怪事”一切仿佛冥冥中早有安排。
 8 A/ G8 X# G2 A: x1 H. }& x8 d- v+ f# J* W! V2 V, u( J  \
 
 4 G3 w+ [  q0 u  n# A一个孩子如何从“活不过十三”的命数中逆转重生?如果说“济公”成就了他的一生,那到底是信仰的奇迹,还是命运的伏笔?
 + a$ E8 w1 x3 N% ~$ \1 ~1 j& Y
 * i% T% g7 |7 V7 j2 l
 / {( C% ?% o2 {# P2 u4 v# Y3 l% Y4 o
 1933年,江苏泰州的一个普通家庭迎来了一个男婴,这个孩子就是游本昌。% j' y, |  D. n6 t
 
 ; _: ?6 W: |9 K1 E9 N游本昌从小体弱多病,咳嗽、发烧、腹泻几乎成了家常便饭,连走几步路都会气喘吁吁,为了让他多活几年,父母带他四处求医问药,偏方西药都试过,但效果不大。
 4 x% q4 s& w# [% E% }! B! W" P, t) x9 {
 % F7 p9 \& ~+ m+ k& N3 k; Z% S
 在传统观念仍根深蒂固的年代,家人不得不求助于一位本地知名的算命先生,那位老者看过孩子的八字后只说了一句话:“这孩子,怕是活不过十三。”
 . t$ P, R/ f0 G6 p1 l9 a0 }' r3 C3 t
 一句话把家里的希望压到了谷底,这位算命给游本昌的父母提出来了一个建议,若能让孩子与佛结缘,入庙修行,也许能避过这场劫难,听到这话,家中长辈当即做了决定,将年仅六岁的游本昌送入上海的法藏寺。" [+ Z9 }4 `! S5 A! o4 x5 B) q* n* s* m
 
 ( L  X1 v, U2 B4 O0 R6 }$ X0 m, ^" Z8 R/ \3 J/ I  Q  `# Y0 H
 
 5 x* Q5 Z8 x" o* d' R6 N在法藏寺,每天晨钟暮鼓,吃斋念经,规矩极多,但奇怪的是,自从进庙起,游本昌的身体竟真的逐渐好转,他不再频繁生病,脸色红润了些,气息也比以前强了不少,! J1 t& h1 }& ^  w
 1 U& s+ f2 \0 J" O0 L
 寺庙生活持续了将近九年,直到15岁才离庙回家,离开寺庙之后,游本昌回归世俗生活,并开始接触文艺活动。" e# i% p6 g# C
 ' m2 n. i  I' O6 Q. W( w8 Z
 $ s4 u! R  w# A9 L+ s; t# W) k
 5 W5 J: V, l, M9 q  K* ]& B% U
 那时,他特别喜欢去茶馆听评书、看传统戏曲,还爱跑到电影院看黑白片,他对戏剧的兴趣越来越浓厚,逐渐萌生了从事表演的想法。
 - T* N. J1 _" t! a* ^1951年,游本昌顺利进入南京文工团,一年后被推荐到上海戏剧学院系统学习表演。: ]  a/ E) {2 F/ Q  a
 - `* U+ G) k2 `% A/ q
 + h5 i- N- o& x
 * B. v$ A& R; H3 t5 H* {/ K3 q1 ~
 上戏的几年,他几乎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舞台和训练上,他不是最善言辞的学生,但却是最能吃苦的那个,/ x5 @4 Z" F! ^+ u& D! a5 S( A/ m* k
 
 % G8 }  N- D1 n+ P. j, P' t5 c: I1956年毕业时,他被分配到了中央实验话剧院,那是国内最具水准的舞台之一,很多人梦想都想在那里演出。
 " L" s+ A8 m- ^) N5 O7 L4 y4 u7 e$ Y: O# n% w
 
 ; Q# z( _( Y; o) h. a
 " l3 m8 S7 o, U# F# H) P) c+ O但是刚入行的游本昌却连配角都难拿到,别人的角色都早早确定,他常常要等到别人挑剩的,甚至演个没有名字的群众演员,但他并不气馁,
 + P4 C- K  w; u4 c  W7 i& [4 @) A( E# b2 c  I) U
 在一次话剧《大雷雨》的演出中,他只演了一个农奴,台词不超过三句,但他为了这个角色查阅了19本相关书籍,反复揣摩角色背景。- Z2 h! p1 s4 X7 n1 X2 y% a
 8 t% x) b9 r- W! K8 s9 s7 |
 ! M, z1 B* {( w' S- q1 i
 $ F7 x/ F5 a# {
 他相信就算只有10秒钟,也能被观众记住,结果那场演出,他的“龙套”表现甚至胜过了某些主角,被同行称为“能让配角发光的演员”。
 ; S* }% C4 Y+ K' y6 k( V+ ]7 m1 S; o( V  A2 J
 他在话剧院一待就是几十年,饰演了79个小角色,每一个都全力以赴,有人说他沉不住气,也有人劝他另谋出路,但他没有放弃,他始终相信:演员这条路,迟早会有属于自己的机会。% X$ j; j' z' I$ o% v
 ) f) J8 [, w, J" t" o, c; z! x
 ( M: ~) I  ]3 d0 L
 
 2 e5 X: O0 f9 M% L+ Z- P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一次偶然机会让他接触到了西方的哑剧,他被那种无需语言却能打动人的表演方式深深吸引,决定筹备一场中国式的哑剧专场晚会。
 4 e5 Y1 T+ d% A5 L) s" r* m7 Z' g* g# P5 o
 他自编自导自演,筹钱排练,甚至卖掉家里一些物品凑经费,原本只打算演三场,结果场场爆满,加演到11场还一票难求。
 + T3 b- s' f% g" L
 % A( z& \# r4 j5 |* c这场哑剧表演最终引来了央视春晚导演的关注,1984年,他凭借作品《淋浴》登上了春晚舞台,才真正被全国观众看见,那年,他51岁。/ v! a' h0 G& K2 c. P5 y& ~+ }0 _* c
 + `( G1 T, u- T3 o  t4 d
 
 3 r2 v4 V6 z6 L0 @' b8 I3 y) p3 _( a7 ^* l4 \2 x( d7 m* q& A
 一年后,他终于等来了命运转折的机会,出演了电视剧《济公》,那时候他已经演了近80个小角色,早已学会了如何从“无名”里找到光。$ i2 u- u8 g0 e4 v) u( S- c
 T2 Q9 g9 M( Q; [3 ~
 只是,他并未料到,这部戏不仅会把他推上巅峰,也会带来连串诡异到无法解释的经历。2 F# A  K  o6 _8 E- i
 - V% e/ t$ a% J) a( G7 w5 T
 
 ( Z$ q5 o+ C4 U& ]; Z  W8 n: ~+ {, h4 w
 + t5 I2 c5 J6 M$ I6 p1985年,《济公》正式开拍,对于游本昌来说,这是等待了整整三十年的一次爆发,他并不满足于照本宣科地模仿历史传说中的济公,而是下了大量功夫做准备。6 ~. s) w/ t  W3 n5 t  G- b
 
 8 o: I5 g* M! b" J% V为了塑造出“疯癫中带慈悲,贫贱里见高贵”的济公,他翻阅了古籍、民间故事,还结合自己小时候在庙里的生活经历,设法把角色演得既像疯子,又有点“佛气”。( @. i! g; z1 a7 E3 Z* X! s
 
 + g. w. [2 |! s; E3 A
 3 K( Z2 |( k+ j6 M- u! X5 @. r) E' S/ [/ I( f/ `7 k; @1 i& S5 i
 角色形象刚一出现在镜头中,剧组就感觉到了一种说不上来的“怪”,拍摄期间,最常被提起的一件事,就是天公“配合得太巧了”。3 ?& E5 @/ }$ B. r7 l
 
 / R6 b8 v2 g2 _. L$ |那年夏天,剧组在郊区拍摄一场雨戏,预算有限,没法请人工降雨,大家只能干等自然天象。
 : e! V6 `1 g% E- C
 2 ]: h+ F- b, Y; C" }' p5 _( m  w; L9 Q- k% t, z: m
 . ]* ]0 D+ m% ]+ S
 但天气预报显示未来几天都是艳阳高照,导演有些焦头烂额,演员和群演更是顶着大太阳反复演练镜头。
 1 w( b0 ?- H7 u+ X- v8 c; H5 E; o% z4 o% ]& d
 那天下午,游本昌收工后听说大家等雨等到情绪低落,他没说什么,直接换了身衣服,一个人悄悄去了附近的寺庙。
 8 S" l' C3 u# ^' s1 [; ^# y# l% Q& w3 I! n, ~8 ?6 H) @# W8 V
 他什么也没要求剧组准备,只是穿着戏服去点了香,按照拍戏时的状态,恭敬地向佛像合了个掌。7 L. Q! V* B5 R: _( G( K
 
 8 `. N: v$ l1 r  ~2 S9 l# f
 , V* {7 ]' l! i/ @& j: A7 x; l: j( I
 结果第二天凌晨,整个剧组就被雷声惊醒,天空中乌云密布,不到上午十点,瓢泼大雨说下就下。' [9 `; e+ S, ~3 T: \
 
 & X& h0 U' R5 K! r2 i; D而且神奇的是,等雨戏拍完,雨也几乎正好停了,那种感觉,就好像天气是在配合剧本节奏进行演出。
 1 R! c8 ?+ M0 b$ K7 X8 a剧组的人一开始也只是觉得“赶巧了”,可类似的事接二连三地发生。" k9 r! o+ j: i6 A5 T" x
 
 3 ~% ~* N3 e1 X- ?$ n& B& F/ A" O9 N( g8 d9 y4 A
 
 5 Y$ N8 V/ {* _- X1 ]3 `- B4 p另一场戏是需要大风制造紧张气氛,拍摄前一周导演就开始为“风”发愁,鼓风机不够力,气氛总差点意思。
 * w8 K# M9 O1 r& H7 g& n* B  Y
 . o" Z1 ]# d0 i3 s. m# P可天气预报显示未来都是低风天,拍摄当天上午还是烈日当空,大家已经做好心理准备打补丁、后期修。4 _' Q% ~0 ]! g. {
 * H* a% P  M, b5 `6 k
 
 4 Y' f9 y; _7 T$ C  m. n6 O$ a9 ?) ]$ G: f
 但下午2点,游本昌刚上场没多久,忽然天色突变,一股狂风夹杂着尘土刮了起来,导演还没喊“开拍”,摄影机已经开录,因为那一刻气氛太对了,像是老天爷也在帮他们抓住那种“济公现身”的感觉。9 I$ ^" z  u$ h$ L% G( @8 ~/ J% ]
 
 9 k* v1 R7 g% Z7 I' D* ^* |3 r还有一次,拍摄一个“济公训人的场景”,游本昌刚一开口,一个黄色蝴蝶就落在他的扇子上停了一会儿,场记本能地以为是外来干扰,想喊停,却被导演制止。
 ) T) I& \! E7 Y1 T! M! D0 b) b& a& V0 R
 " E! D3 g/ D4 P0 W
 . K) p* e0 C; @) M% @2 @3 \+ K" J; [
 很多剧组成员私下议论:这些事太密集,太巧合,几乎不合常理,有人开玩笑说是“佛祖显灵”,也有人半信半疑。
 " z4 q; x* l# b5 N3 s
 0 y- R, Y9 f1 L  @6 {5 d6 }% T济公的火爆,他一夜成名,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剧播出之后,全国的孩子模仿他的台词,商铺贴上了他的海报,连大街小巷的泥娃娃都在仿制“伸腿瞪眼丸”。
 : \4 T5 B/ L- g
 2 w9 g( Y- |6 g1 @; S, ?' K7 o: ^8 c& z9 R6 I- t
 ; D8 R# k) ~1 ?# p6 J4 y/ L
 但他的下一部剧观众不买账,因为大家只想看“济公”,无论他穿什么戏服、说什么台词,观众脑子里跳出来的,始终是那身破袈裟。
 6 e4 [' |! ^* |
 3 B5 T' C: A5 F$ G0 N; x/ y他尝试转型,自己写剧本、投资拍戏、甚至把房子拿去抵押换资金,只为摆脱“济公”的影子。7 n# U: ?1 T' |  M0 ^& k1 I
 ( n* H; C5 z* M; m1 h7 ^, a. R
 9 D5 L4 _9 K) c: S2 ?
 他拍了《弘一法师》,也出演了别的角色,但收视平平,没有出圈,评论里最多的留言仍然是:“你演得不错,可我更喜欢你演济公。”) I8 e' g- x% [& k, f+ j! j3 E) ]
 3 L  ^; F7 w2 G5 i1 [7 W2 h( }  {( |
 就这样,他的职业生涯像被一个角色“封印”住,明明实力在,努力也有,却总是被观众定格在过去。1 t" ?4 J% V8 W+ w+ b8 J
 ( L& t: X0 p- Q. j  }- _
 
 B. o. p; w9 P: o4 O9 T0 `
 - w' L4 a% ?0 A. |  e$ m! r4 ]) G3 o( M0 q' Q' @
 0 ?6 |& S" s& z2 \* h
 2023年,他在王家卫监制的电视剧《繁花》中出演“爷叔”一角。3 F7 }2 I$ w' o; O) W# q
 ( [) @4 p, f: m7 F
 这个角色并非主角,但气场十足,举手投足之间尽显老派上海人的分寸与风度,他的出场不多,却总能让人记住。
 , z. m3 L* z+ V5 m
 % b' t  e2 p. T1 ^3 I8 K; y# j
 + t7 |* Y' r5 S& i8 Z8 X% M+ G! r( s' i! V
 尤其是他那句语气平稳却意味深长的劝诫,“你要争气,不要生气”,一度成为热议台词,在社交平台引发大规模共鸣。- ^5 h1 \( h% e+ Q1 U# {
 
 / O- [0 G1 T7 X这次出演彻底改变了许多观众对他的刻板印象,他不仅仅是“济公”,他是一个真正懂表演、会用气质讲故事的好演员。
 2 v+ P0 n* g1 |+ B# @
 + n& p6 o: ^8 ~  C* J# G+ L+ H" c; }. T/ r; {: N: o
 无数年轻观众在弹幕和评论区写道,“爷叔稳住了全场”。' J- |9 d, t2 A) g% M
 & W+ D  w) g- X1 q( S
 这一次,他不再是被角色困住的“标签”,而是凭实力站回了聚光灯下,
 - k+ V8 v2 f" j) {
 ' o" Y- O  I  n7 w; l, D; C/ c* F# F" `5 @0 t: i. G. D0 Q2 Z
 + f! Y) d+ M2 z9 @4 H
 不仅如此,在短视频平台上,他以“济公爷爷”的形象走红,粉丝数量突破千万,他的视频不靠翻跟头或博眼球,而是讲解佛理、分享表演经历、鼓励年轻人。0 ]5 a( f. U' b) o* x
 ) ^" [  q0 c/ Z5 A: ~
 他站在镜头前,说话慢条斯理,却总能打到人心上,他的每一条留言区都充满尊重与感激,这是流量难以买来的情感,同年,他在电视剧品质盛典上获得“品质巨匠”奖。. {' _' [) D+ E: W
 - F; d" |- {, ~9 F
 1 ^( ^+ T  ]5 U  L. V
 6 B1 ], U- n8 V  U  U1 B+ N
 他并没有被掌声冲昏头脑,反而淡淡地表示,奖杯对他来说,是一种“包袱”,因为它意味着要更加谨慎,要继续做得更好。$ o7 N1 r1 o: |5 I8 W
 + Q' |, B4 l, n# N) e* d% V
 他说,演戏不能靠热度和噱头,而是要靠敬畏与积累,他始终坚持,观众可以笑他、忘他,但他不能对不起自己面对舞台的那颗心。
 " W2 M2 q/ L! M" E' z- `
 # V6 ^# L4 V; k/ G% q) h9 Y! @2 N0 }. K& U6 T0 y
 在采访中,有人问他:“您年纪这么大了,为什么还不退休?”他答得很干脆:“我还没演够。”
 4 p, n; Q7 S' Y* f8 L/ k+ x% w2 ]6 ]6 V* [6 ~
 几十年来,他从不急功近利,也从未轻言放弃,即使当年被角色困住,他也没有放弃作为“演员”的价值;即使年过九旬,他依旧想着该演什么、怎么演。
 ; y+ Y- {$ a& R* \# C
 6 F5 S% O. z( @) T  z( x5 n+ m. t6 I
 
 0 q& [5 Q+ A4 l) d4 ~5 h如今,在银幕、网络、剧院三个领域,他都再次站上了舞台中心,这份跨越时代的存在感,不是靠资本捧出来的,而是靠几十年对舞台的敬畏、一生对信仰的坚守打下的根基。: d+ U7 |$ n9 [3 O
 9 ~! J. |+ T5 }4 z7 I! ~
 游本昌的晚年,并没有停在《济公》的余热中,而是继续用新作品回应时代,他没有抱怨年轻观众不认识他,也不因角色定型而怨天尤人。5 Q. n. C6 q5 m, k/ }
 
 8 p+ x& h+ C% X) `: q' y他只用一生告诉后来人:当“戏大于天”这四个字刻进骨子里时,就没有过气演员,只有等待重新被看见的时刻。1 r6 W' `3 Q5 @2 r/ d
 % H. B3 n/ H! g2 e8 x
 
 7 i- N1 C. U; ?$ Y, V2 F3 i( I2 Q& z. v/ ^
 在他身上,人们看到了什么是“生命不息,热爱不止”。
 . q+ P( Z" A- v. R) @- }) k  \. P; B! e- g8 ?, S% `* w
 愿每个怀梦前行的人,都能像他一样:哪怕沉寂多年,依旧是那个被命运选中的大主角。; {/ E" p( A+ S+ n- p
 参考信源:
 0 [" Y) W; h# W: H% L
 % ~) `5 k: j' \6 H
 《鲁豫有约》——济公与我 游本昌——发布于2010年4月19日9 |9 Q) p4 b& o9 ^
 7 j5 E/ a9 B  [, T  O* u1 @8 a0 j7 S5 |& F$ E
 
 光明日报2020年04月01日《游本昌: 一部戏,一段缘,一辈子》: V" R2 Y; ?+ u* w. @8 g2 f, P% H3 _) 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