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 @3 s+ q# R( a
前几天发了一篇文章《让人意外的销量数据:国内三合一咖啡怎么样?》,收到了读者朋友们和粉丝朋友们的一些评价,发现大家评价也都很踊跃,而且对于三合一速溶咖啡都有自己的看法。* f+ _. N& d9 @
以下几个是比较有代表性的,非常感谢大家的留言,我今天就以此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聊聊我对于大家的这些看法的一些个人观点。- ]7 R1 o7 e, p
1 q2 u9 h# R; J
" k( F" O# J* m4 f有朋友留言说:小学时候我爸就爱喝雀巢,那时候是黑咖啡粉加咖啡伴侣和方糖,都没有三合一那么先进的。后来长大了会买很多三合一喝,慢慢发现三合一不健康就只喝纯咖啡粉了。但是麦斯威尔剩下马来西亚版本,雀巢纯品加了大量罗布斯塔之后已经不喝他们了,难喝得要命。
' s) @0 I+ r. a4 w: J这段留言让我也回忆起了小时候喝雀巢咖啡的情形,大罐子的雀巢咖啡加大罐子的咖啡伴侣,然后还得另外买方糖,那时的大超市里面才有方糖卖,我记得我每杯都要加两到三块方糖,非得很甜才行。2 S6 E: @$ q4 G" v. s& E! o' c
那时几乎从未尝试过单独喝黑咖啡的方式,似乎咖啡里面不加糖和植脂末,是不能喝的。1 Z0 m, s4 I$ b6 x0 g8 u: ]- F
现在对咖啡的品尝以及对口感的理解,已经和以前大不一样,传统的热干咖啡,其实都是罗布斯塔豆做的,基本上少有用阿拉比卡豆做热干的,原因很简单,热干工艺会将绝大部分咖啡风味物质吹走,而这正是阿拉比卡口感优于罗布斯塔的原因。$ z4 Z/ b6 y" Y1 @( ]: p, s% `2 I' \
既然都要吹走,那就没有必要用口感更好的阿拉比卡豆做热干速溶了,这也是速溶咖啡口感普遍较差,需要植脂末和方糖来提升口感。
, D( Y: p( x. ^9 i2 V但为什么不直接用奶粉而用植脂末呢?三合一咖啡选择使用植脂末而非奶粉,主要基于成本、工艺稳定性、口感需求和商业考量等多重因素。( |% w5 ~: O. B; A1 h. [
7 \- D/ |) E: J4 D+ G( z& A, ]$ g- c: Z' ]! s# x
这位朋友提到了三合一咖啡的马来西亚版本,东南亚版本通常更甜(迎合当地口味),但原料仍以罗布斯塔为主,在一些朋友看来,三合一属于“风味饮料”而非真正咖啡也就是这个原因:太甜太香了,香的已经忘掉咖啡了。
& ~( k9 i1 t# z) Q. @如果您现在比较排斥传统热干速溶,可以选择冻干速溶,如我经常提及的UCC职人系列(日本,阿拉比卡豆,酸苦平衡),或者AGF Blendy(日本,性价比高),都不错,冻干的话选择阿拉比卡豆的就比较多了,这些品牌多用阿拉比卡豆,因为冻干技术能保留更多风味。
' n! g1 t" `; i/ z- D* b如果想要口感更进一步,然后又同样便捷,那就选现在很流行的挂耳咖啡,挂耳咖啡就选风孜咖啡,性价比高,品质和口感双霸榜,风味超过现磨精品咖啡。
$ A, S6 ^( U4 x0 A: U$ U1 P如果要喝浓缩咖啡液,也可以选择永璞,口感清爽,直接加水或牛奶。然后雀巢金牌冷萃也地确不错,无罗布斯塔杂味。4 \$ K( I5 B }+ [; s
- V+ c3 A- N- j; j
# H4 V, M: g# a6 ]# D8 ?. O( G有朋友留言说:每次进电梯都看到虞**装小女孩喝雀巢咖啡的广告,好奇速溶咖啡的受众到底是谁?宅男吗还是什么人?;还有朋友留言:还有人喝这种吗?, ]$ ]; T _1 Q" H/ Y
根据统计,2023年中国速溶咖啡仍占 60%以上市场份额(欧睿数据),其中三合一占比超50%。雀巢全球年营收中,速溶产品贡献近30%。8 S1 f& d/ E% }3 s# S
这和我那篇《让人意外的销量数据:国内三合一咖啡怎么样?》中提到的三合一占销售额的30%以上的数据是吻合的,因为三合一咖啡一杯的单价是其他类型咖啡的一半左右。! }5 p5 T9 ]0 n. N2 _9 [; u
所以,喝三合一咖啡的朋友实际上是沉默的大多数。
. `& e- i7 d3 H B& _社交平台上讨论精品咖啡的人声量大,但沉默的速溶消费者可能正在往咖啡里加三勺糖,或者熬夜加班时撕开一条“1+2”倒进一次性杯子,或者家里老人叮嘱在网上买“不苦的咖啡”(三合一)。1 Q. \( d' r+ ^3 Q" ]# K
三合一咖啡的受众人群以年轻人为主,15-35这个年龄段的居多,他们对咖啡口感没有太高的要求,主要诉求就是提神,同时用“甜、奶香”来定义咖啡口感,而这部分人群的量很大,是三合一咖啡消费的主力军。
4 _% Q0 E3 K1 Q$ \4 Q" H, s9 {9 ^但三合一咖啡的受众远比想象中庞大且复杂,如果你已经进阶到喜欢黑咖啡阶段,说明你跳出了“沉默大多数”的消费惯性。/ Y2 m$ S3 j' P$ p: u( T
- c' ?8 \0 y$ D# K; B- A
* s4 K' l- |8 S5 A7 K有朋友留言说:我以前不太懂就喝三合一的,现在知道太多添加剂,咖啡含量极少,。现在就喝黑咖啡+配方奶粉调味就好喝健康些
. A; |: z+ C) s' C6 Y现在部分三合一咖啡的添加剂比较多,除了植脂末,还有其他没有听闻过的。0 Z1 {. j v# M. g2 J
这并非危言耸听,我特意去查了一下,确实某些三合一咖啡(并非全部,但不少见),还可能有增稠剂、稳定剂、乳化剂、酸度调节剂、抗凝剂,等等等等,真应了那句话:满满的科技。
( C* U8 d6 a) h) d8 W% U所以我的文章中基本上都很少提三合一,而且也提倡如果您是长期的咖啡爱好者,那么建议多一些自然的饮用方法。/ E% x/ f, T& c- m
还有朋友说:什么年代了,还有人喝三合一速溶,那玩意儿根本不能叫咖啡,顶多叫个咖啡味糖水;: o) t$ Q1 z, Y; j# K( @
说三合一速溶不是咖啡,可能有些朋友不赞成,毕竟它确实是咖啡制品,里面是含咖啡因以及咖啡的不少物质的,但是也的的确确跑掉了非常多的咖啡香味物质。- n# T" ?" S" t# E A0 ]* @6 K
有一说一,如果说三合一是咖啡味的饮料,也会有相当部分的朋友赞成,因为确实三合一的特点就是甜味突出,因为奶味的话那是植脂末,咖啡味的话很多咖啡香味都没了。4 X% A3 Z# Q3 G( `" `3 J
只有甜味是正宗的,不过近年来为了“减糖”,一些三合一也用甜味剂了,甜味剂也属于添加剂的一种,所以总的来说,如果有时间的话,动动手,自己做一些比较自然一点的咖啡是比较好的。
$ ^" N- w8 T( C3 p: i" U: e<hr>最后,我在想,我们是否也该反问一下,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在买三合一速溶咖啡?
3 ?; w7 _' }$ V) S我个人认为,一方面,是风味认知偏好差异,长期饮用三合一的人,可能认为“好咖啡=甜香顺滑”, 另一方面,也是功能性需求,对很多消费者来说,咖啡是“提神工具”而非“生活方式”,便宜和方便才是王道。最后,还有一点我觉得是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不少的小超市或便利店,你可能根本买不到冷萃液或挂耳,货架上只有三合一咖啡。
" _2 g( T* a3 V( p$ h5 r本文为答复读者朋友的个人观点,不一定正确,仅供参考。6 r) ~0 ~) f' a3 @, \6 A. z R
您对三合一咖啡有什么看法或者自己的体验,也欢迎留言交流。
7 S- h7 Q& n/ l$ q6 c7 M欢迎点赞关注转发收藏,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