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在明宣誓就任韩国总统的第二天,国会大厅里就掀起了一场政治风暴。194张赞成票像潮水般涌过表决器,把两部沉甸甸的《特检法》送上了历史舞台——《内乱特检法》和《金建希特检法》。这两部法案的名字起得直白,内容更是刀刀见血。前者要查的是去年十二月那个惊心动魄的夜晚:尹锡悦突然宣布全国戒严,军队开进首尔街头,差点冲进国会抓人。法案里白纸黑字写着三条:查清尹锡悦宣布戒严是不是违宪,追查那份要抓国会议员和记者的"黑名单"到底谁定的,还有最关键的一条——看看军队高层有没有跟着策划"军事叛乱"。
6 X) g8 v( J, z% d' _ Y
7 X' {; T! J! V0 i6 ^- k$ f1 h# U, S- U9 V$ Q& c4 q% \; Z! _
后一部法案的矛头则对准了前第一夫人金建希。从她涉嫌操纵德意志汽车公司股价的旧案,到被媒体拍到的那些迪奥名牌包,再到被爆出通过中间人明泰均干预选举的丑闻,一桩桩全被装进了特检组的档案袋。两部法案从提出到通过只用了二十四个小时,创下了韩国宪政史上的纪录。共同民主党凭着国会175个席位的绝对优势,硬生生把法案推了过去,在野党的抗议声被淹没在表决器的滴答声里。
* Y$ h% u: u7 b& G6 x5 B5 W
* n. _ M M- X9 g- E! D
& E; |- R+ ?) {5 d这种雷厉风行的清算背后,是李在明十二年来未有的政治优势。看看国会席位分布就明白:共同民主党加上盟友稳稳握着175票,而对手国民力量党只剩108席。这种"朝大野小"的局面,上一次出现还是李明博时代。更关键的是,尹锡悦这头"政治老虎"早已没了爪牙。去年十二月他那场鲁莽的戒严闹剧,不到六小时就被国会否决,今年四月弹劾案一过,支持率直接跌到17%的冰点。他夫人金建希的丑闻更是火上浇油,韩媒毫不客气地封她为"青瓦台致命累赘"。比起当年文在寅上台时要同时对付朴槿惠和李明博两股势力,李在明眼前的对手只剩个奄奄一息的尹锡悦,国民力量党内部还在为怎么切割和前总统的关系吵得不可开交。1 A. j# k |4 `) [0 q1 t- M
# j4 J6 \8 L7 R; D- |2 \
1 J. |$ @* \2 @# h选民的态度更是给这场清算添了把火。大选那天,超过1500万人顶着寒风去投票,34.74%的提前投票率创了历史新高。最后李在明拿下了近五成的选票,这背后是民众对结束政治乱局的强烈渴望。尤其戒严事件后,民调里76%的人支持严惩责任人。当特检法通过的消息传开,首尔街头还真有人放起了鞭炮——老百姓的喜悦,成了这场政治手术最坚实的麻醉剂。
, w, ^ s& @$ j' G1 s1 T, m% X
2 @ v, b/ h1 C2 {& r" b1 ]9 S) @( z6 n$ }& S1 @) w
但问题来了:尹锡悦明明已是墙倒众人推,李在明为什么还要揪着不放?答案藏在李在明竞选时那句掷地有声的誓言里:"如果尹锡悦因内乱罪被判终身监禁,我绝不会让他踏出监狱大门一步。"这话不是随便说说,他在接受环球网采访时进一步解释:"正是因为有全斗焕、卢泰愚被特赦的先例,才给了尹锡悦发动内乱的胆子。" 他甚至打算推动立法废除总统特赦权,彻底堵死这条"逃生通道"。对经历过戒严之夜惊魂的韩国人来说——士兵砸国会窗户的碎玻璃声,议员们翻墙逃进会议厅的狼狈画面——李在明的狠话反而成了治愈创伤的承诺。/ \- {3 @* r D* J9 _
0 b' j0 F, n. Y% e4 S5 O% s0 Q
7 N6 j* R2 y& K$ I. P9 U更深层的考量在于权力的重塑。当李在明以碾压姿态推动特检法时,他其实在给整个官僚体系传递信号:青瓦台"刑不上总统"的潜规则到此为止。尹锡悦被直接比作搞军事政变的全斗焕,这种定性拔高了清算的正当性。国民力量党那108个席位虽然翻不了天,但仍是潜在阻力。特检调查就像一张大网,随时可能把保守派残余势力拖下水,防止他们死灰复燃。前议员朴成敏看得透彻:"这不是个人恩怨,而是新政权确立权威的奠基礼。" E7 V* \# B" \9 b
i) q+ e- `- `) T- {
6 _, p. a* B4 G$ z; o' m/ }& r% P当然,李在明的眼光不止于"破"。他真正的棋局在"立"字上。特检法里藏着关键伏笔:把调阅总统档案的门槛从"国会三分之二同意"降到"地方法院许可",这等于给未来设立"总统权力清单"开了道门缝。等尹锡悦案的怒火烧起来,他就能顺势点燃真正的改革火药桶——比如砍掉检方特权,或者推行基本收入制。用他在就职演说里的话说:"清算黑暗不是目的,照亮改革的路才是。"不过这场豪赌并非没有风险。尹锡悦毕竟还有41%的铁杆支持者,金建希案随时可能被包装成"政治迫害"的悲情戏。共同民主党一党独大的局面,也让前议员朴成敏忧心忡忡:"权力垄断容易催生威权诱惑。"更现实的是老百姓的耐心——物价涨了5.8%,年轻人失业率高达18%,当超市账单比政治清算更让人头疼时,民众的掌声随时可能变成倒彩。* o. U1 N. o( D' C5 C
3 U; e9 {- \# O6 L7 O, j
# b, Q c; V0 A, b9 o% ?/ I: c* c2 z此刻站在青瓦台的落地窗前,李在明手里握着的不仅是总统印章,更是一把双刃剑。剑锋所指之处,尹锡悦的命运已成定局:终身监禁且永不赦免。但真正的历史答卷才刚刚铺开——当特检组撬开总统档案室的铁柜时,韩国人终将明白:民主的巩固从不靠宽恕背叛者,而靠对权力之恶的穷追不舍。这场清算能否成为政治重生的起点,而不堕入仇恨的轮回,才是对李在明真正的考验。#发优质内容享分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