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教授:中国崛起不可怕,可怕的他是一个文明却“伪装”成国家

[复制链接]
查看4641 | 回复0 | 2025-6-30 14:30: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个英国人,竟然比很多中国人更懂中国?
% E, I( [. X8 u* p0 H2009年,当全世界还在为金融危机焦头烂额时,一本名为《当中国统治世界》的书横空出世,瞬间引爆西方舆论。+ X, g; O5 B/ Q7 G, i3 U" @* r+ i% _
作者是个叫马丁·雅克的英国学者,书中大胆预言:中国不仅会取代美国成为超级大国,还会将西方置于历史边缘。
; d( W1 I& J) b这话在当时听起来简直天方夜谭。2009年的中国GDP只有美国的三分之一,谁能想到一个英国人敢做出如此大胆的判断?' _8 e: S* ?  I1 D3 q) Z! ?
但马丁·雅克不是普通人。他扔出了一个震撼性观点:中国根本不是一个普通国家,而是一个"伪装"成国家的文明。2 a3 Q& G. ?& {4 _7 K) k: a
这话乍听有点拗口,但细想想,确实颠覆了很多人的认知。# N2 a) O: w% [+ O" Q! }* W3 X+ q

! [0 Y1 M# F, x1 P! d% O8 k' V- s; j0 U+ o! g" o6 @
% F7 f: J% }+ t9 o
英国教授:中国崛起不可怕,可怕的他是一个文明却“伪装”成国家-1.jpg

2 y. \- |1 }& d4 s) M3 u! P4 b. \4 A

; k4 L2 M9 D" V' c这个英国人到底什么来头?
+ T6 O" D4 y! K: d, F2 U
' ]# |5 b2 q0 R4 u7 p! E* [说起马丁·雅克,这人的经历挺有意思。
: _# F; F1 c( P, M9 p5 \0 A& _1945年出生在英国考文垂的马丁·雅克,从小就不是个"正常"的英国孩子。他的父母都是伦敦大学毕业生,二战期间加入了英国共产党。
# |8 X+ G9 F" K* @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下,马丁·雅克18岁时也加入了英国共产党,大学期间积极参与学生运动。1 T0 f( X4 ?" _8 r- Y
这个背景很重要。在冷战最激烈的年代,一个英国青年选择加入共产党,说明他从年轻时就对西方主流价值观保持质疑态度。这种思维方式,为他后来理解中国打下了基础。; Q( G  A( u6 v2 b: T/ @
马丁·雅克的学术道路很扎实。
. l; r2 p% v+ F3 C( ?$ h他先是在曼彻斯特大学拿到一等荣誉学士学位,然后进入剑桥大学国王学院攻读博士学位,之后在布里斯托大学经济与社会史系担任讲师。, h, C& E! j* v; Y2 M
真正改变马丁·雅克人生轨迹的,是1977年的一个决定。
& S( Q9 d/ i2 ?8 K/ w那年,他接手英国共产党的杂志《今日马克思主义》,一干就是14年,直到1991年杂志停刊。这段经历让他对不同政治制度有了深入思考,也培养了他跳出西方中心主义看问题的能力。
& R' ]2 G, F# R7 u2 y1 R& ], r/ g; x

1 f4 W0 m! {' @8 I2 F7 n! }$ ^9 v# t& T, T
英国教授:中国崛起不可怕,可怕的他是一个文明却“伪装”成国家-2.jpg
4 s" S: a) ]$ u  G! O, H. u
1 J8 F" J/ N6 l

8 E& E1 Q- V( C+ `: ^离开《今日马克思主义》后,马丁·雅克转入主流媒体,先后在《泰晤士报》《卫报》《新政治家》做专栏作家,还当过《独立报》副总编辑。丰富的媒体经验让他对国际政治有了敏锐嗅觉。
4 t. E( N/ M; r7 ?关键转折出现在2000年之后。6 F; C) q4 n% h3 ~
马丁·雅克开始频繁访问亚洲,先后在京都立命馆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任教。与中国的深度接触,让这个英国学者产生了颠覆性认知:中国的发展模式完全超出了西方的理论框架。9 E$ w4 {& C, V/ Y
2009年《当中国统治世界》问世后,马丁·雅克一夜成名。
0 e% c5 O# U0 B% Z% P# c: U2 \0 A但他没有停下脚步,而是成为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客座教授,伦敦经济学院亚洲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持续深化对中国的研究。, p) L8 p  j$ Q2 N6 N
马丁·雅克的观点为什么值得关注?因为他不是那种坐在办公室里纸上谈兵的学者,而是一个在中国生活过、教学过、深度观察过的西方知识分子。他对中国的判断,来自第一手的观察和思考。
* Q, [4 ?6 A0 V7 s6 Q) Z; k  z# k更重要的是,马丁·雅克从来不讳言自己对中国的欣赏。在西方普遍存在"中国威胁论"的背景下,这个英国人坚持认为中国的崛起对世界是好事。他说:"中国为全球现代化提供了多元思路,这是人类的福音。"& s3 C" j0 R. f

, {% v& o; d; ?, N: q' L8 f% e( \& w5 T/ g! s2 G
1 N/ R2 {6 S9 J. w& W/ U! m' T
英国教授:中国崛起不可怕,可怕的他是一个文明却“伪装”成国家-3.jpg

4 L* ~; h& E: H  w( r
* e# b! v/ j6 S: |0 S( Z! L* P
  I6 _1 V8 B9 d4 G! y7 L. t破解"文明伪装"的密码:中国为什么不一样?1 p$ D. S" p8 D" s
/ ?1 w; q( |$ Z  e- J
马丁·雅克的这个判断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而是基于他对历史的深度观察。% [) L5 c3 W7 W' ^- K" P
翻开世界史,你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西方那些曾经强大的帝国——拜占庭、奥斯曼、大英帝国,哪个不是兴盛一段时间后就永远消失了?但中国不同。
4 M' ~; [& [+ S6 p唐宋元明清,一个朝代倒下,另一个朝代马上接续,而且新统治者第一件事就是宣布自己是中华文明的正统继承者。
- p6 T6 F1 \) h! k考古学家的发现印证了这一点。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从甲骨文到今天的汉字,五千多年一脉相承,这在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4 f! V, S6 a& v3 l: I0 r: z

! R& |( e. Z. z4 R/ ?+ w6 Z1 C5 a$ E- O' [  {

; X& X. O  I- I0 k& _
英国教授:中国崛起不可怕,可怕的他是一个文明却“伪装”成国家-4.jpg
& C# d1 w0 Q" f' j5 a( W

" |( R& q) W! u# d, e' g! [5 B
/ M" }) ^1 i  W' N8 G马丁·雅克敏锐地发现,中国人对国家的认同方式跟西方完全不同。西方人认同一个政权,主要看它够不够强大、规则合不合理。中国人则不同,认同的标准是这个政权能否代表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 i( u% F/ P) v0 O9 c$ s" K1 x
说白了,中国人心里装的不是某个具体的政府,而是整个文明体系。政权可以更迭,但文明不能断裂。这就是为什么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不管汉人还是少数民族,都要争夺中华文明正统地位的根本原因。8 x2 C+ O. v/ p; V, U  g) ?
这种"文明认同"的力量到底有多强?从几个层面就能看出来。
/ E6 Z) n$ {: I: c, L: \/ O  O
2 q0 ?. c# a7 y  z2 q3 \$ G  w
; k5 b6 N9 c# r3 U' l/ }" w/ [! X1 K
2 x- A7 q$ a1 ~4 {
英国教授:中国崛起不可怕,可怕的他是一个文明却“伪装”成国家-5.jpg

' y# @& V" T: A- Q9 \" S! ^' i+ B  O% `/ O/ E- c9 Q$ c. L$ I% k( y& N9 M) O
2 ~- K; o, M' b6 P8 F" M
中华文明的"不倒翁"密码:为什么能延续五千年?1 `! p. U) `3 U: ]/ @

" \- l/ ~- T. M. s- _) B7 d中华文明为什么能延续五千年不断?马丁·雅克认为,这背后有几个关键因素,正是这些因素让中国跟西方国家完全不同。
' ], ], F% _, W8 B" T) [) S4 m最明显的是思维方式不同。
" z/ d, H+ p% v2 S- @ 中国人讲中庸之道,追求"和而不同",在国际关系上体现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不是策略性选择,而是文明基因决定的。西方那套"丛林法则",在中华文明这里根本行不通。看看中国的外交历史就明白了,即便在汉唐盛世,中国也没有去征服欧洲。2 ]/ H- @) P$ r; {+ t  I
郑和下西洋带的是丝绸瓷器,不是刀兵铁甲。
; D8 [2 i  E: x4 _9 f% I" R! K教育理念方面更是天壤之别。# T! l6 N' h6 E' r. q
中国文化相信"人之初,性本善",认为孩子天生具有善良本性,通过正确引导就能成才。西方文化受基督教影响,认为人生而带有"原罪",需要通过一生的努力来救赎。这种根本性差异决定了两种文明培养人才的方式完全不同。
; W1 o1 }: }" [7 P. X! f; S! y  O; {5 x2 n% k  r6 U. X' q% H- O  h3 x
0 X& z% z% N! W( Z

  |6 L  Y9 F: W: F' j% C8 ^# B
英国教授:中国崛起不可怕,可怕的他是一个文明却“伪装”成国家-6.jpg
8 H( ]; M1 e$ d% P6 P1 `& w

( ~( F, r4 Z8 m
- q1 A/ N) ~8 \1 h* m# w4 M生活习俗方面, 全中国14亿人,地域差异巨大,但一到春节,都要回家团圆。
, X% a7 z  h. k这种文化认同感在西方压根看不到。美国人过圣诞节各过各的,哪有中国人过年这种万家团圆的壮观场面?这种基于血缘和文化的认同,构成了中华文明强大的凝聚力。- o6 N# v: D" O' j
社会结构上的稳定性也不同。 中国最小的社会单位是家庭,这种以血缘为纽带的关系具有天然的稳定性。西方最小单位是个人,个人主义至上,稳定性要差得多。
) \2 d1 n) R' C- t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西方国家经常出现大规模示威游行,而中国社会总体保持稳定。
4 Z5 X$ O5 [" G价值观念的灵活性更显著。 中国人信神很实用,什么事拜什么神,求的是内心平静和现实效果。西方人信神很绝对,一神论不容质疑。这种文化包容性和适应性,恰恰是中华文明能够消化吸收外来文化而不被同化的关键。
  _; I# V" G1 o/ X- c8 K这五个方面相互作用,形成了中华文明独特的"不倒翁"效应。不管外界如何冲击,这些深层文化密码始终在发挥作用,确保文明的连续性。$ {: z  t0 J9 a- j) _0 f) h
随着时间推移,这种文明优势越来越在经济领域显现出来。
) O2 y& K& K% A: a: s: s3 R9 O: p4 C+ p1 ?1 l: S' g- k' y/ I6 [- l

' B0 c6 Z8 R* Z! c1 V
3 U- w0 |8 K6 ~8 ]' j
英国教授:中国崛起不可怕,可怕的他是一个文明却“伪装”成国家-7.jpg
/ x& z1 @: |* V* X" A# Y: h8 D

& U, a: _0 [1 a4 g- g& M/ d
: [$ H6 O. `7 B5 I经济数据背后的文明逻辑:为什么资本青睐中国?5 i5 W  B' d; l' a3 E6 o
! h9 W& f' v3 @" G! L
202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4.9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2023年增长5.0%,经济总量首次突破130万亿元。这些数字为什么重要?
# _3 T$ o6 n& _4 G  g马丁·雅克早就看出了门道。5 N3 C% f2 P8 J2 E
国际资本最看重的不是短期暴利,而是长期稳定的投资环境。中国恰恰提供了这种难得的稳定性。$ \, b) A; A. h! o+ v% V9 O
为什么中国能提供稳定性?9 X* h- h+ T# A( l  r
因为中国的政治稳定性来源于文明认同,不是来源于某个政党的支持率变化。只要政权能够代表中华文明的传承发展,获得民众认同就有深厚基础。这种认同建立在几千年文化积淀上,不会因为短期政策调整而动摇。
( K2 _' i. j- D) ?# M  }7 E' C对国际投资者来说,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中国不会因为一次选举就彻底改变政策方向,不会因为政治斗争就陷入治理瘫痪。这种可预期性,正是资本最需要的投资环境。
) s% D/ z$ I# o具体到产业层面,中国制造业门类齐全、产业链完整,这也不是偶然的。中华文明讲究"大而全",什么都要有,什么都要会。
; S/ z- Q- i' `9 C0 u: Z在西方看来这可能不够专业化,但在全球供应链受冲击时就显示出巨大优势。2020年疫情期间,中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靠的就是这种产业体系的韧性。
2 k, n* @/ ^# s' a- Y从全球视角看,2024年中国为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约30%的份额。这个比例说明什么?说明中国经济不仅体量大,更在全球经济稳定中发挥压舱石作用。! c% k% A4 q1 ^+ `
这些经济成就背后,其实反映的是中华文明的独特发展模式。5 o4 Y  H/ Q, Q# \0 r' s, L
- K4 S  k$ {* C/ P( U- N
# b) T, `+ g6 c
. j5 ]" f3 f- {+ h' P- `: f
英国教授:中国崛起不可怕,可怕的他是一个文明却“伪装”成国家-8.jpg

# y6 E- O4 Z  ~6 t( m1 D9 Q5 U- }* M" C/ \) z* I

9 C* A. M+ _: T, W5 Z复兴与崛起:两个词的深层含义
# K8 `% @: X. ]2 {. |5 f4 F: w) g' ^% g" r0 w0 @
中国人说的是"民族复兴",西方人理解的是"中国崛起"。这一字之差,暴露了根本性的认知鸿沟。
. n' r9 O9 I4 P) O0 w- g9 l* h% M复兴意味着恢复到历史上应有的地位,是历史的自然回归。崛起则暗示从零开始挑战现有秩序,必然带来激烈冲突。这种不同认知直接影响对中国发展的判断。+ u! [0 L7 h- |
马丁·雅克在2023年第九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上表示,"中国已经伸出手来,希望发展中国家能以多元的方式借鉴自己的现代化经验"。
7 i, E# t! D# ^8 |8 e/ K! L+ _; L这正体现了复兴逻辑——不是要推翻什么,而是要分享发展成果。' b* \7 C% I0 U- w; q
从历史角度看,中华文明从来不靠对外扩张证明强大。汉唐盛世时,中国是世界中心,但没有去征服其他大陆。这种文明基因决定了中国发展道路必然是和平的。
8 {6 x) O- @+ y0 y# t/ Z, f8 b; ~马丁·雅克的判断很准确:中国不会因为对外侵略造成自身损失。这不是策略考虑,而是文明特性。中华文明的核心追求是"协和万邦",寻求的是合作共赢,不是零和博弈。4 K" F; u$ n& |, h4 o) f
那么,这种文明优势能持续多久?中华文明的"永续发展"能力从何而来?2 i1 F* t% G) t! }

" J( L+ f9 {! z) ]
8 a( I" v4 W4 }# X& X+ g; T5 D* ?5 x1 {/ @
英国教授:中国崛起不可怕,可怕的他是一个文明却“伪装”成国家-9.jpg
! Y0 c6 A+ a! Z* k  g' P  o
+ f. _7 T7 n) j$ C& z; X
5 c& s- C* i1 V
中华文明的"永续发展"能力:为什么总能东山再起?
2 G+ B! Y- U( l' O5 \1 y
0 L/ U% |9 e& m9 k% d4 l/ y! v4 c中华文明有个独特本事——即便暂时衰落,也能重新崛起。这种"永续发展"的能力从哪里来?% O! V% H, y  N/ _8 m
这种能力首先来自文明的内化功能。
" r: j' S6 H1 j, @6 `4 e2 t3 ]$ Z中华文明有个独特本事,就是能把外来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佛教从印度传来,到中国就变成了禅宗等中国化佛教。马克思主义从欧洲传来,在中国就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种内化能力让中华文明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始终保持主体性。
" _# s4 H8 [2 s反观西方,很多国家接受外来文化后,要么被完全同化,要么产生激烈冲突。中国不会,中国有足够文化自信去消化、吸收、改造外来文化,最终变成自己文明体系的组成部分。( K6 u/ q" w" l) l4 D2 E4 V/ Z: x
从现实角度看,这种内化能力体现在对新技术、新理念的快速学习和本土化改造上。人工智能、新能源、数字经济,哪个不是先学习借鉴,然后结合中国实际,最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 {8 u7 b0 e4 _1 u, z$ r# q7 x4 u; W  y
马丁·雅克认为,如果未来出现超越国家的新型组织形式,中国也能快速适应。为什么?因为中华文明本身不绑定在某种特定政治形式上,而是具有跨越时空的适应性特征。
4 P9 _  C2 g% O& v6 _  t, h站在2025年回看,这种判断越来越得到验证。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都不是传统地缘政治的产物,而是文明型国家思维的体现。追求的不是你死我活的竞争,而是合作共赢的发展。
* q' \0 _8 z# {# ]7 u, |+ c% n: S7 V
英国教授:中国崛起不可怕,可怕的他是一个文明却“伪装”成国家-10.jpg

" X+ R! T: y. B' p" [结语
6 C3 C3 W) F5 y7 \" ~
5 B  m& F0 o" m$ P3 ]' M! O回到马丁·雅克最初的判断:中国是一个"伪装"成国家的文明。+ }5 j, g6 K4 _4 ~3 ^+ g
这个"伪装",其实是中华文明为适应现代国际体系做出的形式调整。在以主权国家为基本单位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中,文明也要以国家形式出现。但本质上,中国承载的是延续五千多年的文明体系。& J: O: d, q5 K
这种文明特性决定了中国的发展逻辑、外交理念、治理方式都有自己特色。不是要推翻现有国际秩序,而是要在现有框架内贡献文明智慧,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世界秩序。
! Y5 l9 |: C5 V$ f: \: E& j/ |马丁·雅克说中国崛起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理解中国是文明型国家。
" E: U& F( I; Q' {这话说得非常中肯。如果用传统民族国家框架理解中国,必然产生战略误判。只有认识到中国文明型国家的本质,才能真正理解中国的发展逻辑和未来走向。4 w& P2 h0 b( {4 G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中国经验的意义在于证明了发展道路可以多元化,现代化不等于西方化。, T+ B6 W9 B/ [0 U2 n
每个国家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文明传统和现实条件,探索适合的发展道路。
( r) ~+ e6 m) w* d' `4 Y% I2 X时间是文明的朋友。7 J! U2 N8 h" O% U& O
越往后看,文明型国家的优势越明显。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中华文明的稳定性、包容性、适应性,将成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7 U6 J0 D$ P+ C8 S5 T
正因为看透了这些规律,马丁·雅克才会断言中国的复兴是历史必然。这不是简单的预测,而是基于对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理解。- l# V- M6 ]7 ]  `
在西方学者中,马丁·雅克是少数真正理解中国的人。
1 C% N5 w2 M  y, W: j; b% T他用自己的学术生涯证明了一点:只有跳出西方中心主义的框架,才能真正看懂中国这个古老而又现代的文明型国家。. |7 t* A6 e/ e. M; d- G+ q
参考资料:
3 Z6 f, a& R; ]9 Y. e1 H% p* ^

    ( _7 W) f1 X9 g% s+ d# {# w
  • 马丁·雅克:《当中国统治世界:西方世界的衰落和中国的崛起》,中信出版社,2012年
    + E' M$ `7 {/ u% T. Z) p
  • 中国新闻网:《马丁·雅克:中国发展模式成就斐然 为全球现代化提供多元思路》,2023年9月28日
    $ {3 Y0 b" W9 M" K8 t6 j
  • 国家统计局:《2024年国民经济运行主要数据》,2025年1月17日! h+ b  [) J5 W4 f
  • 求是网:《从考古看中华文明的连续性》,2025年2月1日: y# d) L! }& P( B; Q9 N/ 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26

金钱

0

收听

2

听众
性别
保密

新手上路

金钱
226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