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平塘:“中国天眼”助力 研学旅游兴城

[复制链接]
查看470 | 回复0 | 2025-6-30 13:56: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新华网
, N4 S4 Z+ e: f8 e
4 m( R  @; z; q) b8 a新华网贵阳6月30日电(卢志佳)在贵州黔南连绵的群山之间,“中国天眼”(FAST)静静凝望着浩瀚星河,这座目前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也让无数目光聚焦于曾经鲜为人知的深山小城平塘县。
0 _, B* j; j0 n$ r5 R0 j+ i( Q* b  b) B9 J: U9 a
怀抱这“顶级天文资源”,平塘县全力打造国际天文科普研学旅行目的地,构建起了“天文+地质+桥梁+文化+生态”的多业态旅游模式。
4 P! f0 M* X0 G8 o" s. j" U" p6 h/ ?3 W+ A9 D1 Z, I' Q3 E
贵州平塘:“中国天眼”助力 研学旅游兴城-1.jpg

- W& B) p7 L# k, k8 `# m7 H5 N$ D
& H3 {2 T* S$ f8 Q" D* W5 M“中国天眼”航拍照片(资料图)。新华网 卢志佳 摄
4 p5 N- G1 D4 g: k- B. l2 t' t" H1 \7 S
从“中国天眼”到三大“天字IP” 研学旅游火爆出圈: @7 W1 j) [, X+ z, ^: X% y
! L- L) ~2 ^+ z/ ~& w, q5 v
中国天眼景区元宇宙XR沉浸式体验馆内,当参观者戴上VR头显的瞬间,仿佛被装上了“时空传送器”,一会儿飞到平塘大桥的肩上俯瞰山河壮阔,一会儿又飞进甲茶瀑布的银白水帘里感受水雾扑面……$ \+ I9 b3 l+ E

, T% S; m7 G! k. T体验馆运用先进的XR技术,将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和混合现实(MR)有机融合,为游客打造出高度逼真、沉浸式的宇宙探索环境。
" ?, d) P4 G: Y0 g5 C/ f
) W- Z4 @9 T, ]; o
贵州平塘:“中国天眼”助力 研学旅游兴城-2.jpg

& R# o7 U' L% M4 o2 _5 m( f+ g" J  v3 ~! K! U- `
游客在平塘县“天文小镇”的天文体验馆内参观(2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3 y, T% S' G8 v' y; b

1 |! _5 E" Y9 [0 W2 ]( `. m- P  }近年来,平塘县持续擦亮“中国天眼·研学首选”品牌,引资建设了一系列专业研学基地,配备了先进的教学设备与专业的研学导师团队,年服务学生3万余人次。
7 c7 [. f, p* }5 M
0 \& }9 R+ \6 Z平塘县还将“中国天眼”、“天空之桥”(平塘大桥)、“天坑”(地质奇观)三大“天字IP”进行联动,深挖特色、优势互补。其中,“中国天眼”聚焦天文科普,“天空之桥”突出桥梁科技,“天坑”主打地质研学,共同推出多条精品研学路线和融合旅游产品。
. e' O6 {4 D8 e- ^5 n% k. C+ L- k+ W# g# D
贵州平塘:“中国天眼”助力 研学旅游兴城-3.jpg

4 h3 I- N4 Y  J1 H0 y5 W9 ?" ]0 j
& p+ i, R0 r; k# N航拍平塘大桥及“天空之桥”服务区。新华网 卢志佳 摄7 @% I3 j* A2 ?% c1 H, v& d9 F
: p! o  H# n' p  K
平塘大桥拥有世界第一高钢筋混凝土桥塔,桥体采用了造型优美的空间钻石形索塔,有“天空之桥”的美誉。$ C+ r9 d' J* ?0 D( P* X, f

3 i. H' s3 S9 X9 o紧邻大桥的“天空之桥”服务区将桥梁研学与星空露营相结合,桥梁科普馆、房车营地、悬崖酒店等业态吸引游客驻足,从高速服务区转型升级为复合型旅游目的地。$ T; J3 b* t9 @6 k
" f4 v( R2 ^, u! z
数据显示,2024年,平塘县游客接待量达678.0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3.08亿元,游客人均花费达1077.81元。
7 u' H# c) w( X  W. y, W% X# f- z1 J; \
游客“流量”变“留量” 多业态旅游带来新机会! O: R0 a) K/ _7 f  N: U( N3 Y7 U
* {8 w, v( h" W1 s# Z1 v2 }
凭借“中国天眼”自带的科幻感,以及当地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平塘县近年来成为《天之眼》《蜀锦人家》等影视剧的取景地。随着影视作品的传播,平塘的美景也走进大众视野,许多游客慕名而来实地感受影视作品中的场景。8 o* c2 A# v; a4 c

) |$ H) S; Q/ n8 m, l. J; o- \平塘还将当地传承600多年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牙舟陶烧制技艺等特色文化融入旅游,游客可以亲手体验牙舟陶制作,了解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此外,平塘还深入挖掘当地毛南族、布依族等民族文化资源,常态化展演水龙、毛南族打猴鼓舞、布依八音弹唱等特色民俗活动。% |8 r5 C  f6 `; Q

5 a# f+ r9 B. {. G! ?+ W- Q% }距离“中国天眼”8公里的克度镇,曾是一个贫瘠且封闭的山乡,如今已蜕变为充满科技感和未来感的“天文小镇”。原本以务农为生或外出务工的村民,如今纷纷回乡开餐馆、办民宿。" U1 R: l( |2 h: h) W& N9 r5 B
: G0 h- [0 y; z$ o/ `) Q
2012年退伍的刘成亮,原先经营一家五金店。2019年,他抓住“中国天眼”热和研学兴起的机遇,创办了一家太空主题的特色民宿,每天可接待30人的研学团队。
0 I: ?. F8 v! \9 K" I5 G9 m0 ?8 W7 A/ r9 \! }$ g5 s: G2 L& h5 U5 y1 Y
贵州平塘:“中国天眼”助力 研学旅游兴城-4.jpg
# a8 k) W* z0 t4 K% E
: O0 b8 e! T9 G  Z  T: W
图为刘成亮调试天文望远镜。新华网发(蔡瑜梅 摄)5 G9 G& f# B% L( ^" z. ~  |) g2 _

+ h. y' J, O1 g, u+ J目前,克度镇已有上千人返乡创业,当地航龙村形成了规模化民宿集群,搬迁社区“星际家园”聚集了52家宾馆客栈,多数配备天文观测设备。村民经营的“布依酒楼”等特色餐饮店,在旅游旺季日均营业额可达上万元。
. u% I  B; o4 l# w& f% U. b5 K9 O2 |$ m8 [
“中国天眼”播撒科学种子 涵养乡土文化自信0 ?* N1 L! [' \: c+ y1 Z
1 |6 V4 p0 P5 v8 }* _: z, `
“星际家园”的小楼外墙上满是宇宙星河的手绘。民宿老板刘成亮也常用自家民宿的天文望远镜观测星空。“以前我对天文很陌生,受‘中国天眼’影响自己开始调试望远镜,慢慢就喜欢上了。现在,我读五年级的孩子也能熟练操作望远镜了。”刘成亮说。
7 i* i5 b, g3 d" l5 N# Y0 Y0 c! |- s. g4 D% M) a
贵州平塘:“中国天眼”助力 研学旅游兴城-5.jpg
8 S' V) }5 i8 e& D# U' y

$ k9 r8 s7 s; ^7 E3 @游客在“天空之桥”观光服务区拍照留念。新华网发(李正兰 摄)4 Y  a3 a! j5 z1 |

3 v+ w+ b! c% Q! w* ]- W, U克度中学将天文科普融入日常教学,每周都开设天文科普课程。也有许多天文学专家前来开展讲座。这里连续三年被研学团选为暑期基地,学生能够与研学团队一起交流学习。
  r' G0 u$ \) T7 t0 C# X: c  G% O4 t4 T0 C7 e
贵州平塘:“中国天眼”助力 研学旅游兴城-6.jpg

# d! a( V  \( l6 a/ O7 i2 s' k5 `
) x( P, B" n8 I+ e航拍位于克度镇的天幕商业街(资料图)。新华网 卢志佳 摄
' h* F, h5 M0 y) T# }, N" r) P3 G; q
“孩子们非常喜欢天文科普社团,很多枯燥的物理、数学知识,一边玩一边学就学会了。”克度中学老师石贵海说。+ }) _% e3 h2 [0 P( F

( n7 ^, T  y4 d“中国天眼”所承载的科学精神更在当地青少年心中扎下了根。平塘县实验小学六年级学生朱俊名和同学们都对落户在家乡的“中国天眼”充满自豪,他们说:“等我们长大了,也要把‘中国天眼’和南仁东爷爷的精神发扬下去。”在他们的眼中,未来和星空一样浩瀚。(参与报道:李正兰 严照欣 蔡瑜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30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保密

新手上路

金钱
23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