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丨卡卡
: k) z( p* n* u' b% C
5 u0 [3 }2 f; }/ @文丨卡卡
0 |1 [- s2 H0 d0 ?9 E2 L! d+ ^, F2 Q$ D/ V/ X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m R$ l# ^8 H7 x6 i
“已经成为影响行人的公害了!”. n" w! Z; ?% V! n
* w9 m* c6 Y$ M1 m1 V& U$ \' }; o2 X6 I- u9 Q7 \# D+ |$ h& p) \
共享单车真的是凭实力,自己把自己给“玩死”了。
" s' @- G# g1 p5 e$ ?; V/ ^最开始骑车是免费的,后来也不过是半小时收5毛钱,共享单车怎么看都是划算的。
( k% N( s; s1 f' n" s$ k: S$ ^) F4 e1 L
1 L# B# K2 }" s. ~2 i% F, k然而到了现在,哪怕是随便骑一骑,最后的花费算下来堪比开了一辆油车,完全没有性价比。
- Z3 l# y0 Q6 W4 d I, q' L3 k这种从“廉价便利”到“高攀不起”的巨大变化,究竟是为什么?
+ \- a V% J, o6 F( k共享单车在10年内,价钱翻了7倍,又是怎么做到的呢?
$ B, s7 z0 ]: n) S! l4 t& q
+ E, ~: V) I# |8 O9 R$ C9 p$ h3 M% g) w3 S; |' Y% K
共享单车成了“刺客”
2 h) F O' [% K# E1 P! W- I7 h! d
1 a; @7 ^4 G1 K" O- e+ j5 T你还记得吗?当初满大街的“小黄”和“小橙”,一块钱能骑一下午,简直是城市里最贴心的温柔。
1 L; w9 i* c: a. x' e可现在,你扫码解锁,心先凉了半截,起步价1.5元,只包前10分钟,超时另算。" b: b/ a n# X) U% Q
# u' P1 ~( s" C' ]* U+ X0 @2 U2 O4 B% ~4 @! G4 ~- i% x
周末想骑?对不起,节假日要加价。5 k/ P! F! B# N+ `. O2 l
家住城西的老王,每天上班骑15分钟,过去一天来回两块钱,现在得花五块。
" _6 d0 r7 J' w7 t他掐指一算,一个月通勤费就一百五,攒俩月,都能给自己添辆不错的二手自行车了。
' x0 V# Q8 L, L4 g F7 f' O+ K7 \2 ]6 {9 e& I, T# o/ l3 W
2 N. c. P6 y- o8 J* F
更窝火的是,钱花多了,体验却在倒退。4 s7 c6 w1 J+ l9 v( y v
好车得靠缘分,十辆里总有那么三四辆是坏的,要么链条生锈,要么刹车失灵,扫了半天,最后只能无奈放弃。
1 o$ _/ P( i4 P3 m2 g/ ~+ ~7 p! X6 [" f* m! v8 N
' P2 O- u; e8 D好不容易找到一辆能骑的,停放又成了新麻烦,指定停车点远在天边,随便一停,一张调度费罚单就发了过来。2 R- e8 H; h8 C y3 T
& O8 ]3 F7 T( v这钱花得,真叫一个憋屈。
3 C2 D3 b6 t' I0 c& c
# b" T: n8 W, e1 m4 M7 d, t4 d+ V& |( F0 O
看不见的成本
e, y* r' @+ Q. [ Y
$ T( }8 h7 m' U& q! y我们总觉得,一辆自行车而已,能有多贵?但共享单车这门生意,远比想象的要“重”。- k. j T9 o! J4 x( M7 p
2 A( `4 O- T/ |' s它不是拧几个螺丝那么简单。
! z! E% k0 N6 H! J$ g* D
$ [3 r d/ k' X+ F, c9 e
$ M( ?; E- o B0 S* q1 h为了让你随时找到它、打开它,车上必须装着智能锁和GPS,为了经得起风吹日晒和野蛮使用,车架和轮胎都得是“加强版”。
# S6 @; T' U& I1 Y* D5 y s一辆车的成本,少说几百,多的上千。
7 u+ W, w. X& B- M: T5 G& P
0 a$ W* |/ @$ P/ k这还只是个开始。' e; |, o6 Y, S
4 ]" Y+ q+ w% O* q1 H ]! }
4 z% u0 u D8 I" b8 f2 b ?共享单车的宿命,不是在谁家车库里颐养天年,而是在大街小巷里加速折旧,它的寿命通常只有三到五年,很多城市甚至强制规定三年报废。
) X% W' O( J6 O$ a* I6 P; m* n- Y# B2 n2 m" `" o! i, L6 @2 ^
这意味着今天投下去的钱,还没捂热,明天就得准备更新换代。# J! t' m' s' @ m; h+ G, p& Q. B( Z$ m
真正的无底洞,是运营和维护。8 b1 X. L* Q6 B S/ B4 p4 _. X
8 s& V1 j& J( C0 Q' `5 n
" I, [( C' y* T# @6 ]; ^) K每天都有一支庞大的“收尸队”,把散落在犄角旮旯的单车,一辆辆搬运回指定区域。
5 x. e# e5 P" k; M
# X5 Z% R; y. g5 z还有一支“修理工大军”,随时待命,更换坏掉的脚蹬,修补漏气的轮胎。$ f8 T/ C0 I8 a) G! x7 K8 b
有人算过一笔账:一辆车每天的折旧和运维成本,至少一块钱。全国上千万辆车,一天就要烧掉上千万元。
: T/ o4 g& ?% p$ W
. O. W p( l8 n8 _0 [6 q; c8 b
6 U9 K" f& Z; W: U' f这还没算上仓库租金、系统研发和配合城市管理的各种投入。
/ j4 i/ ]8 a! ]3 G5 M/ @
$ l, U2 X3 w+ E- C这盘生意,从骨子里就刻着“烧钱”两个字。8 T$ B3 E- \* j: Q
资本退潮
' X, h3 q% G$ y( r6 F" q% E0 k, X# o9 _4 v/ X1 d6 {+ t
共享单车的黄金时代,其实是一场资本的豪赌。5 t4 }# I5 G) v, i2 e* \ f7 q
( ]6 U: \" Z: b$ X; C
6 L" C7 d5 I) |8 Y$ m从北大校园里的ofo,到横空出世的摩拜,再到后来各种颜色都不够用的“百车大战”,整个市场都疯了。
; g4 G: ^ N7 D- B7 I* i. ?7 \) ^) x( c投资人像不要钱似的,几十亿、上百亿地往里砸。& g7 J- o& Z2 I Q' W
那时候没人谈盈利,大家都在玩一个游戏:烧钱补贴,看谁先把对手耗死。
1 t8 h" L/ Q b! F) r/ G
: x! i/ f5 C: J" {- ^. {, p4 p3 c4 t& y( k* z. `3 x" L0 H
一块钱骑一个月,甚至免费骑,只为抢占地盘,圈住用户,所有人都做着成为下一个“滴滴”的美梦。
, @! m5 Z$ X | j4 V$ P
& s7 ?( a. U) S( `+ |- \然而靠输血吊着的繁荣,终究是海市蜃楼,泡沫破灭时,一地鸡毛。
* |5 @" x) s+ v小公司接连倒闭,巨头ofo欠下的押金至今仍是笔烂账,创始人也成了“老赖”。
- z! S- s; U7 Y& o+ D: w+ y+ ^# ?& ~7 m e' }* n
8 X; X+ u; T) q8 B G* a. g摩拜几经挣扎,最终卖身美团。
( {. w0 `8 I4 s9 u1 U f$ G" y/ ~6 i4 y* ?0 `
当资本的热情冷却,冷静下来的市场才发现,这个漂亮的共享故事,根本无法自我造血。
4 G- f% I1 a5 y% Z0 o如今剩下的哈啰、美团和青桔“三国杀”,谁的日子都不好过。; Z' w x* T6 H, O
( X( }0 }, p$ W4 O
2 F* v9 K/ x' A# A" h) c8 ~翻开巨头的财报,共享单车业务至今还是一个巨大的亏损黑洞。
1 b+ H$ c5 u! e+ J$ `在成本高企、融资无望的悬崖边,涨价,成了它们唯一的求生选择。7 `. B; i7 @6 j. b: N" x: r
7 g& w1 J% Q7 G W% b( W. D5 R
# D# ~' y U4 w租赁才是实质
, ~6 _9 g4 q9 ?' f
. i% o" ?5 E. l( b! y我们为什么会对涨价如此愤怒?因为我们从一开始,就掉进了一个概念陷阱。, ]1 C- X/ _- v% u1 S% C1 D
' z. {8 ^; K, R3 y% X“共享经济”这个词,听起来太美好了。
/ O0 T% C6 h+ e, ~, i* p) Y( C1 x2 V. s+ f
它描绘的图景是,你把你闲置的资源分享出来,我把我闲置的资源分享出去,大家互通有无,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n7 \7 Z0 t4 l" K. ?1 z( Q/ f
. `7 y8 v2 D$ m2 H& |
' n' c( V- e- r" O+ s但共享单车是这样吗?并不是。- N' _$ ?, ^; d) N$ e
这些单车,没有一辆是用户“闲置”的,它们全都是公司花真金白银买来的资产,然后再租给你用。1 L" r$ b; P6 e. K, f# ~
它的本质,就是一场分时租赁,只不过移动互联网让这个过程变得极其方便。2 d- L! l# I% n6 G) X
% J' o0 `; A% Z/ @3 D3 t" |9 U! L; f
可它偏偏要给自己披上一件“共享”的外衣,用前所未有的低价,让你产生了“公共福利”的错觉。
0 [- ^# p# g0 p0 V8 I1 C# E1 _
当你习惯了这种廉价的便利后,它又猛然撕下伪装,告诉你:“对不起,我要活下去,所以你得多付钱。”
' Y: b. p& d5 N) j/ P6 I3 s: I4 d/ ~6 f; O
这种巨大的心理落差,才是所有抱怨的根源。) |; v0 Q: [( X8 @
d+ }; x" ?6 H5 u0 |
' l7 W. i* N# _1 X5 w0 u" |9 Y v/ \
当骑半小时要花掉近四块钱时,它的价值就开始被严重稀释。
+ o) A3 _, l8 h3 W, P+ C
5 M7 F- T/ u1 K U; ]两块钱的公交车不香吗?四块钱的地铁不快吗?还能遮风挡雨。
! L' v8 L# D1 {% ?# g' U. b* c+ ], L. Q, {9 ^: a1 \
共享单车“最后一公里”的优势,在性价比面前,正变得越来越脆弱。
( o5 U. }2 i0 E
0 J( x8 h8 D5 O! [6 [ Y
( f F4 V& p, M4 e! n涨不涨价都难办
( q7 ~$ I# h: f) `* \. e& j. i$ b \7 J! R" E
面对用户的口水和持续的亏损,巨头们当然也焦虑,他们比谁都清楚,涨价无异于饮鸩止渴,会把用户推向别处。
3 |+ p0 P* G+ o [) I J
0 s R8 a. G3 |$ [5 ?! ^/ o于是大家都在拼命挣扎,寻找出路。 r5 C% F$ j: D4 ?# q1 O
/ M x% H# G3 c1 x/ {$ D( Q. w
c, j/ d* d/ t) E2 o4 |
对于美团和滴滴这样的平台来说,单车更像一个引流的工具。- e2 C5 g1 {+ l1 R1 G
* P. g f' d g) w; w9 i它们希望你今天骑了车,明天就能顺手在它这儿点个外卖,打个车。3 J- J& J- z) j, h! p0 U* ]
$ N* D: ?- F; ]: h+ ?( X9 X6 A; o单车亏点钱没关系,只要能把用户圈在自己的生态里,这笔买卖就算值。
`. \. y" u3 e6 H6 g# k# S
' p1 J0 N# V1 p' P( b
t( g0 I+ a3 [2 L S3 v而哈啰这样的“独行侠”,求生欲就更强了,它不再只做单车,而是拼命把自己变成一个“杂货铺”。/ l' r6 B) }, q$ U3 j* k1 `
8 b6 E: E( _) x6 J
打开它的APP,你会发现里面塞满了网约车、顺风车、电动车,甚至还有借贷和本地生活服务。 P, t0 N4 K' [- f/ U+ k
1 H5 D; j0 _; K9 u* Z: I9 E
3 }( e% }5 z4 ?& A4 F) G% W1 _! z它想告诉你,它不止能陪你走完最后一公里,还能“陪伴生活每一天”。. a, F' s6 A3 M8 |" z
+ `9 M- _5 R l7 n$ u1 Q2 W ?
然而这种转型谈何容易。7 W/ R7 p6 f0 |5 M7 F o h$ F
在用户心里,哈啰首先还是个骑车的,想让用户在上面做更多事,这条路,道阻且长。
5 I- |4 Y, t6 N) [! V H% I9 a7 Z+ b3 s
) Q5 ]! t0 X. A8 \结语
6 j4 n( X3 H( d1 J
* K9 u3 _! p/ T共享单车是一场关于互联网泡沫的深刻反思。
" x( g! f: ] @6 m它用惨痛的代价证明了一个最朴素的商业道理:任何模式,最终都要回归盈利的本质。5 ^. [# ^2 [. T( G/ y' ~9 D
6 m3 G: {+ }! y1 \# m, O
% h% a6 r. H1 p) J8 O以后要怎么发展我们不确定,但现在可以确定,不到逼不得已,大概率不再有人会选择共享单车。' E0 M$ z1 \: N# Q+ V
你觉得是这样吗?你还在骑共享单车吗?你每月花多少车费呢?7 j6 `* x2 @: S! u+ x2 o; V& J! Q$ u
参考资料:
. X. A) G* X9 X【1】新浪财经2024-08-25《8年涨价7倍,共享单车何时上岸?》
' O$ k( I) G+ A0 C' x9 U2 H; R, ]1 X: T: f5 n/ u8 G
B" w2 j. _: T3 t2 `
( I; Z' T' ]9 K
/ i+ y( N# U. A
3 @, r$ ~* p$ ]$ I1 I' R# w
2 ]$ ~/ F5 v2 b ~4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