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8 D/ ?4 ^6 R6 j( U. m
; l0 x: M4 t' }3 m文|徐 来
- z! {1 J. }3 c. T3 _编辑|徐 来! O4 u% |8 {/ V9 r. J7 H
《——【·前言·】——》
& R( j6 O; }1 w b5 g' H两个个人口差不多的国家,一个在全球收粮,一个却把粮食往外倒。. b1 [. I! |6 a( k0 m- P7 Q
不是哪个出问题了,就是根子里,路数不同。那为啥一个买,一个卖?
: v# {2 r: f+ l7 V; g9 }' p' [! ^
$ g1 c4 |/ V1 g- T1 U8 v2 Y7 A5 I# A$ j' R* k. {) ~0 C
; _3 m8 {7 @, ^: v# Q
" C! y, |. {9 w
中国粮食进口的多重因素! q4 x+ t& F, l; [9 y# e7 A
0 z# j$ @- l0 T& B5 V& n全国一年的猪肉产量超5400万吨,背后是天量的饲料堆出来的。' |1 g b+ G8 O- U6 C! h
猪吃什么?主要吃豆粕,豆粕得从大豆里来。
2 A3 g$ G/ k1 m1 {* Z+ L2022年,中国大豆进口量超过1亿吨,占了全球贸易的60%以上,这些大豆,绝大多数都不是给人吃的,是给猪、鸡、牛当饲料。7 y0 U- {( K; K, F: }( S
为了把肉吃得多一点,中国粮食进口成了家常便饭。5 `3 U4 f5 }. a8 ?. }; `( a) \
除了吃肉,榨油、酿酒、做调味料也都用得上这些粮食。
7 z; ~# ]+ b% z: @2 U比如酱油得靠大豆发酵,酒厂天天收玉米,一头是嘴巴,另一头是工业流水线,粮食进来的路越来越多。/ J5 k q" R' i2 E$ `/ g
( H$ p( h8 v; f. l+ b7 G
* J6 N' U' m P; c- `
可买这么多,心里踏实吗?
6 w m8 {3 S) O万一全球出点什么事,船运断了或者国际价格疯涨,国内不就被卡脖子?' l( h$ a! C, W: V: [
所以国家早就铺开了两条线:一边买,一边屯。 |) X% E2 P; F/ f- G5 G. X& r
到2022年,中国国家储备粮达到8.8亿吨,按每年吃的量算,够全国人吃整整一年,有人说是保命线,也有人说是压舱石,总之,稳得住。
, h$ v" u% I% d# O9 M; S光屯还不够,中粮、中储粮这些大公司,在海外也布了不少局。+ A0 f( ?" f+ e2 A% K
( y5 n# m! }$ U+ _, `+ J% ^3 M
$ B8 Q8 ], C$ n# A0 P
在巴西、阿根廷买地种大豆,在东南亚搞木薯种植。
3 e5 h+ K! o c5 ?0 j q这种方式叫“走出去”,不是简单买货,而是把供应链拉长一截。
( e# H' f: H5 }$ P' {2 X: s出了事,自己人种的粮更靠谱。
; M& I2 A) c* m& `2022年,中粮在巴西投资的大豆种植面积,已经超过60万公顷,东南亚的木薯基地,也持续扩张。
- Q( G ^% R3 x! E2 c5 X- x. @! L5 V2 r7 X
5 b; Z' j4 |8 H4 a+ }5 }* ^再看政策,表面看是市场调节,实际上配额制度起了决定作用。3 [. W! d/ ^; o
比如2023年的配额,小麦963.6万吨,玉米720万吨,大米532万吨,谁能进、进多少,全在牌桌上。
9 W/ o( ~5 j9 q0 m; e7 U用这个制度调节进口规模,不至于把国产粮逼死。
, [8 ^& Y2 ?. z& k8 M来源上也讲究分散。大豆主要靠巴西(40%)、美国(30%)、阿根廷(20%),玉米则有乌克兰、美国分担。
# N. G) |, u! y这样谁出问题,都不至于断货。国际贸易这事,谁都想把风险拆散,中国把这事做得细。" o& [6 a" |5 Q- h
, T; X5 u; }4 _4 u0 {
5 v9 ~: W2 I4 L* p+ n; u3 e一句话总结这部分:中国买粮,是消费升级的必然,背后是畜牧业、工业和国家战略的多重需求推动出来的。
: V! C) b2 O( r r3 n! w8 K不是因为不够吃,是因为吃得精、吃得多、用得广。: i, p# \9 v* j' X; @# R6 T6 C
, H/ I; g; B8 U. c! W9 y
* h$ u5 j2 y5 `/ `印度粮食出口的独特优势9 Z! n1 @, m, x. G- ~: w
2 n7 P5 b _* }% E1 g. W6 Q印度情况完全两码事,看起来同样是14亿人口,吃饭方式差得远。
1 @0 h3 B) y6 p% `% b' k8 m8 S% T3 k人均肉类消费每年才5公斤,中国是60公斤。
( s) T3 h Z2 Q" v9 X% r' s少吃肉,饲料用得少,粮直接给人吃,再加上素食主义流行,宗教禁忌层层加码,牛肉、猪肉基本被排除在外,饭桌上靠的还是米和饼。
V* G, h9 t0 b8 k( S; w( m. W' z% X: d: P: L
/ f8 {* s; W% [; l: a' z
种粮能力其实也不弱,耕地面积1.6亿公顷,比中国多出了将近4000万公顷。- r$ R$ l9 X7 r, F+ c2 L
恒河平原、德干高原这些地方,土质肥沃,年年有雨,天帮了不少忙,而且一年能种两三季,产量拉得起来。
3 [7 U* D7 Q, D* z8 Z/ P' d5 Z虽然机械化不高,农业效率不如中国,但劳动力成本低。' x* I) U! e, h6 P) a
一公顷水稻单产4.5吨,赶不上中国的6.5吨,但便宜的人工和地多,把总量凑上去了。
8 ]- y( {7 v% b- u
8 D% Q1 `8 f2 V% m4 }( h2 B; [6 t! e
技术也不是一成不变。2 b' r T) [ C; ^; P7 F) y# I4 V4 p' q
上世纪70年代,印度搞“绿色革命”,引进高产小麦品种,后来水稻也推广了杂交技术,到2022年,粮食总产量冲上3.1亿吨,翻了三倍多。
; p! E! R0 I ^大米、小麦这些主要作物,出口都还有补贴。' r' K3 O3 h; h; y; ~6 _$ e
2022年,印度出口大米2100万吨,全球第一,小麦出口也到了800万吨,外汇收入靠这两样扛着。
+ v$ V; p' Y0 H# f# ]9 V6 p8 c+ h" Q. z4 S9 a
' p+ c. `* s. X# \国家有时候一拍脑袋就暂停出口,比如2022年国际粮价波动,小麦出口就被叫停了,但能看出来,印度是把农业当出口产业养的。) D& \3 q$ l- X
再说一句细节,印度的粮食出口,不仅是质量好的卖贵的,连碎米都能出。
" l) v0 W% w4 D9 g! {. O碎米在国际市场上,卖得便宜,换汇快,还能清库存。穷国家抢着买,印度供得起。
( i# b3 z. a a* n9 U0 n, a2 @
0 c* Q+ j) B# [9 Q# U& ~( \
( @& H8 W, J* V6 v0 M消费结构、气候条件、政府策略,一环扣一环。. m# F, N( z1 ?& n" ?8 e% N: n
印度靠地多、吃得少,把多出来的粮推向全球市场。
: f! \% z) t1 {. `0 l& X) \3 U
3 i$ ?: c0 `& Y* {- G
" c/ r$ _- j9 l中印粮食贸易的结构性差异
- U7 w! I0 ]% F& I4 b |& e j6 j W1 H- W: {- q
买和卖,背后讲的是结构的事。
0 r6 i3 O0 J% m中国买的是什么?大豆最多,占比80%,玉米也买,一年得进几百万吨,还有高粱、大麦,大多用来喂猪和酿酒。
* q# ~- q# `7 h* x6 m8 Q" c吃饭用的大米和小麦,基本靠国内自己种。9 k( m3 b l5 k! C6 ]1 W" q5 W
6 y3 C7 j/ D" Q8 _2 T; {
! W* A2 b& e7 u2 q所以这些进口粮,不是为填饱肚子,是为吃得好、吃得花样多。
f3 W( N+ E4 J; a; c印度出口的就直接是饭桌上的东西。7 j3 y6 W# Q3 L: k7 g' k6 K# E- Y
大米出口2100万吨,占了全球三成,小麦800万吨,占了全球15%。7 h7 c" i5 f1 q! b8 \5 M: s( p
还有碎米,不是给人吃的,拿来喂牲口、做酒精的。用来换钱,不讲究利润高低,只要能走得出去就行。
: n; {6 t0 L: ]/ Q; W! f结构完全对不上,一个买原料、一个卖成品。
, S$ u8 O" N7 F, Z% F再看消费,2022年,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470公斤,放到全球,算是比较高的了。* l7 ~* R9 t/ D c3 r2 S: G$ ?
. A7 }' T) F$ U; f6 F: m
2 `- F% {9 t( y/ X2 \
说明国内产得够,进口的那部分,是锦上添花,不是救命稻草。吃得起,也买得起。' ?! l: R) l% d4 P1 J3 C+ ~0 A
印度的人均粮食消费,2020年数据是181公斤。+ D- `9 c, v/ ?) t& [2 v
看起来低了很多,但原因也明显:吃肉少,热量靠主粮凑,人均体重也轻一些,还有一部分人吃得少,不是愿意,是兜里没钱。9 \0 X0 C- \' N2 ]3 [, r# o* Q
2022年,印度有超过1亿人依赖PDS(公共分配系统)吃政府补贴粮。
% t3 F) g. k( J1 N* L b9 F- |2 n# I) P9 N/ P; _/ e# K5 ?% P
) u5 B& ^& W) \这套系统每个月发米发麦,价格压得极低。
* | ^- I% | m/ G能出口大量粮,一部分是因为自己人吃得节省,另一部分,是政府兜底帮着清库存。8 q3 C$ V/ E' G( i* ]/ v' _
说到底,中国买粮,是需求升级;印度卖粮,是结构选择加上财政压力,逼出来的出口冲动。
+ l9 Y' l+ Q! S. q% X* h, v* f
5 W8 S$ M6 R( [) ?" p: W3 t
* T# d9 a9 U" P! p9 g7 s1 j政策与制度差异的深层影响4 M) |5 @: V" M% J% S. h t
9 ]. Z# f. L+ E9 _4 f
土地怎么分,影响种地怎么搞。
# Y! s" w" D' ]中国的耕地归集体,农民有使用权,土地不能随便买卖。
8 g& @% g8 \7 a& p. R7 _; F8 p; O7 k国家守着18亿亩耕地红线,用政策兜着农民的收益,只要不放弃耕种,该给的补贴不会少。
3 K5 n7 f6 w# Y8 u. z: C( G, P- N: b8 Y5 u# F$ y
5 e1 A8 e; t. p- S/ H7 E5 Y印度这边是土地私有。1/ B: Y. Z* d; r6 w; U+ ^9 [
0%的人手里攥着70%的耕地,大地主决定种什么、怎么卖。农民地少,话语权小。
2 V" d/ `2 _" w0 p, h种粮出口,是地主在推,农民拿不到几个钱。
) z9 y* y8 {3 m现代化怎么上?: D8 D# {' }! i; y, G2 E1 R0 \
中国农业机械化率超过70%,有的地方用无人机撒种,用卫星看墒情。3 x$ m' A# r9 a1 Q2 Z0 t
2022年,农业科研投入破千亿元,搞育种、搞种植模型。连收割都能自动规划路线。
3 t8 b# {% H2 {2 z; Q# B( I, j# J. G1 |, m
- U; J' H% r( \5 C" e印度就没这待遇。
1 W# S8 X* T) U9 O机械化率不到50%,种地靠人手,灌溉靠天。/ y3 O7 U5 u: G& ?! Z9 d& r
科研投入只有中国的1/5,科技进田地的速度慢,效果也有限。
* }& ^0 M4 `7 M2 S( C出口策略也不一样,中国在WTO框架里做事,讲规则,不管是大豆,还是玉米,来源都分散,防止被谁掐住脖子。0 {* k9 D! u7 C
用的办法是进口替代、海外投资两手抓。7 ]" i2 B: [! a6 M3 [5 B$ D
印度是出口导向型,粮价一波动,政策就急刹车。0 y8 x3 T, k7 h5 N; o1 r7 S
( M0 H" a- {3 c/ ^
; M& ?6 X+ y% G! V/ Q2022年小麦出口突然停了,国内物价一涨,政府马上控盘,政策弹性大,但不稳定,容易给市场添不确定性。4 F0 B6 [- \5 q" ?/ b: r) g; {
总结这些只一点:中国买粮,是为了发展需求;印度卖粮,是为了生存出口。路数不同,不是一种模式能套两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