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明十三陵长陵、景陵、庆陵等陵寝正开展修缮保护工作,其中长陵和景陵计划6月底完成修缮,保护文物安全,恢复历史风貌。根据开放计划,到2030年明十三陵全部主体陵寝将向公众开放。8 @! T' d' E6 ~+ X; ^ 
 ' n# l8 W/ m$ h9 ~) E/ a
 ; e- f2 _/ s9 h) T! q7 M景陵院落地面正进行修缮。
 ' h, M1 M) `- z, D  z" h* P0 z在长陵景区陵墙排水系统修缮现场,工人们沿着陵墙的排水走向,正仔细清理、疏浚排水通道。文物修复师伊文龙介绍,长陵文物建筑为明官式建筑,修缮标准和技艺要求较高。“以我们正在修缮的墙体排水系统为例,砌好一块砖的工艺就有找中、找方、抄平、拴线、样趟等14步流程。”伊文龙说,对于文物建筑物修缮,进场前需先勘察建筑物的损坏程度,制定相应的修缮方案,本着“原形制、原结构、原材料、原工艺”的原则,开展修缮施工,让文物达到健康稳定的状态。
 4 f8 R; b* J6 n1 B5 C
 : R" h) d+ E0 J. z' \$ e4 n
 8 S0 l# V) z6 \! Y( `' m  e: C& c长陵正开展墙体排水系统修缮。
 . l6 s% ?1 q4 N3 \/ `长陵于2022年就率先对祾恩殿进行了修缮,确保开放景区文物建筑安全。2024年,长陵景区启动了陵墙及祾恩门油饰修缮工程,主要对长陵陵墙进行修缮,部分恢复琉璃瓦顶,同时恢复原墙体排水系统并进行全面疏浚,重做祾恩门油饰、地仗,消除长陵文物建筑存在的安全隐患,延续文物历史价值,提升景区景观环境。据了解,长陵景区修缮工作计划6月底完工。) u$ |0 O; k4 F" \" O
 
 + `  ^  l2 s! K! ~/ F* `+ U$ U, `6 _除了开放景区,未开放陵寝也按计划有序开展修缮。其中景陵的修缮规模较大,2024年项目开工,对碑亭、祾恩门遗址、祾恩殿遗址、棂星门、宝城墙、方城明楼、院落地面等文物建筑开展全面修缮。修缮工作遵循原形制、传统技艺,使用古建修缮材料精心修复,恢复文物建筑承载的历史文化和原有风貌,为后续开放和展示利用创造条件。该工程计划于6月底完工。% Y# F2 v3 ]% y6 V* S# E& M4 |
 
 6 ~2 @4 q' H7 c. ?6 t! h1 p# h, W6 u0 T6 x2 Y: C2 o
 景陵院落地面正进行修缮。
 3 ~7 G6 P/ x, P庆陵的方城马道和宝城墙加固修缮工程也正有条不紊地进行,修复存在坍塌险情的方城马道,加固宝城墙墙体,全面清理排水沟并恢复其排水功能,消除文物险情。) K$ |& ], a0 I+ Y" k
 6 O8 Q2 I; ^' i' b
 
 ; I0 e8 l. q3 F, X6 z! |庆陵正开展城墙加固修缮工程。& R, a- N+ N" b
 e8 O0 d- C# a$ y6 W; o
 庆陵正开展城墙加固修缮工程。
 1 T8 P1 ^/ k. I3 z- q9 d, k此外,明十三陵其余未开放陵寝也将按计划有序开展修缮。明十三陵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陵寝的修缮始终坚持“最小干预”原则,尊重历史、尊重原貌,尽量使用传统材料和工艺,最大限度恢复陵寝建筑历史风貌,保持其健康稳定的状态。随着修缮工作不断推进,这些承载着厚重历史文化的陵寝将逐渐焕发新的生机。
 , @3 _# f2 _8 t! N8 a
 / i' X6 R  B* R! s: s0 w2030年未开放陵寝全部开放后,明十三陵将以整体空间格局呈现在世人面前,为市民游客提供更加全面、深入了解明代历史文化的契机,让大家能够沉浸式感受明代皇家陵寝的空间脉络和文化魅力。+ e. ]3 v" |6 q, w* v# s
 ) D# _- B( t( Q' F: a
 昌平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 v9 B' h7 F' ?1 G' X* S
 
 7 E/ l: n; U1 g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 R1 S6 n' @) h4 L& t3 G, `% `& T. d; Z# R& ]
 记者:孙云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