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在伦敦的48小时会谈,基本已经谈妥了框架,美方用新设的制裁,换取中方解禁稀土,应该算是互相让步。. O5 e Q7 X6 |( C4 V T' t% m
$ H9 x! g+ ?2 r7 U# p4 \
5 ~% b$ M& S% Y; ~. b根据路透社和彭博社等外媒的最新消息:中国商务部副部长李成钢周二对媒体表示,中美谈判团队经过两天磋商,已就贸易问题达成框架性协议,并将该框架提交两国高层审议。李成钢说:“双方原则上就落实6月5日两国高层通话达成的共识,以及在日内瓦会议上形成的共识,达成了执行框架。”+ x7 m5 ~3 s- U' G2 ^% A
美国方面的说法也差不多,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在伦敦的简报会上对媒体记者表示,中美官员现在要把提案发回国内等待批准。. ], ?0 v2 y6 [
2 V! `7 H$ \' n& q7 ~
" Z0 l3 n7 y* I8 i- p6 a' c5 Y也就是说谈判现场中美团队,这次在英国伦敦谈了24小时,已经把大体的协议框架谈妥了,原则性的问题已经达成了一致共识,接下来只要北京和华盛顿方面,都批准了这个框架,再把一些细节补上,中美贸易战以来的第二份协议,就能正式签署了。1 O5 M% o( I# R- e( x1 j
那么接下来,这个大体的协议框架,涉及到了什么呢?其实最核心的原则性问题,这两天已经放出了不少消息,无非是中国的稀土出口管制,和美国的技术出口管制。* P, e5 R ?4 F
这次美媒报道也指出,中美预计将就这两个内容进行谈判,现在基本框架谈成,就说明双方各退一步,就这个问题达成了共识。$ f o- m! q5 m% D/ X
接下来说说我个人的看法,有三点必须要指出的。. D9 A. R: A0 d, ]
第一点是古往今来谈判莫不如此,谈判双方都必须让步,总有人让步多一些,有人让步少一些,很难达到完全的平衡。放在这次中美伦敦会谈背景下,如果真的中国用稀土出口,换取美国的技术封锁,值得吗?谁吃亏了,谁占了便宜?很难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
% H9 k0 {1 L0 w: S: F b/ x因为站在中国角度,当然是我们吃亏了,因为本身贸易战和科技战就是美国发起了,我们管制稀土是合理的反制。美国取消的是对我们新设的制裁,我们取消的稀土管制也是4月之后实施的。! b! k- m h$ A* z( F* F, O
; e( C# V& H% C9 u& K8 @' [/ ]# F6 h8 j* G# H
但是站在美国的角度,作为冷战后的超级大国,能够冷静下来跟中国用和平方式协商处理问题,已经是中国的重大外交胜利了,过去几十年无论是日本还是欧盟,都不能让美国如此重视和对待。
! C( C) t& r, `. `第二点我想说一下,稀土作为不可再生能源,非常宝贵价值很高,但是过去我们卖的价格并不高。考虑到稀有性和不可再生性,我们这次对美国和西方开放稀土,应当把稀土的出口价格拉高,通过出口税的方式,保证收益最大化。
( }2 `5 x- J Q% H$ K+ W3 a* [第三点我还是第一次日内瓦会谈后的那个观点,这次第二轮谈判,达成协议了我们也不必太过乐观,特朗普不下台,中美贸易战就不可能彻底结束,保持审慎态度冷静对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