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教授就“秦始皇遣使采药昆仑石刻”发声:无法轻易判真伪

[复制链接]
查看2302 | 回复0 | 2025-6-11 17:44: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于青海省玛多县境内“秦始皇遣使采药昆仑石刻” 的真伪争议,又有一名学者加入讨论。6月12日,南都记者从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官方公众号获悉,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主任刘钊在“古文字微刊”公众号刊登了《新知|刘钊:我对昆仑刻石的看法》一文。刘钊表示:“我虽然不敢贸然判定其一定为真,但是对很多人轻易断言其一定为伪也不能苟同。”9 _9 _, ?+ g+ n/ w) A8 U
) S% K$ F3 J$ \! m  l+ R2 u! B; E
复旦教授就“秦始皇遣使采药昆仑石刻”发声:无法轻易判真伪-1.jpg

) U% x6 ^* w5 s2 ?5 K4 K7 [2 P  j9 n1 l9 |0 ^1 v
刘钊制作的《昆仑刻石与秦汉文字形体比较表》。
) a+ Y" G% Z8 @: I. d
  |- C/ u* B/ S8 g6 T& S. p刘钊分析,从文字看,昆仑“刻石”的文字时代特征明显,全篇文字风格一致,有些细微之处亦表现得非常到位,“设想如果是伪造,在没有相同范本的情况下,要在众多秦文字资料中凑齐这些字作为作伪的样板,恐怕连专业者都难以处理得如此圆满。”同时,从历史细节角度,刘钊指出,昆仑“刻石”记载秦始皇派人去昆仑山采药,具有切实的历史背景,绝非编造。刘钊还从作伪者的角度进行分析,“一般个人作伪,唯一目的就是牟利,也有的是炫技及恶作剧。在4千多米、人迹罕到的高原上造假,图啥呢?”
& H: c) y" @* n- y- @& Z: W) k' @2 e/ N! _
6月8日,著名边疆考古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仝涛发表了《实证古代“昆仑”的地理位置——青海黄河源发现秦始皇遣使“采药昆仑”石刻》一文,其中介绍:“近期,考古工作者在扎陵湖北岸的田野调查中,发现一处37字秦代摩崖石刻题记。”据其释读,石刻中包含“皇帝”“采药”“昆仑”等词语,应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留下的唯一一处还现存于原址的刻石”,意义十分重大。文章发布之后,却受到北京大学教授辛德勇的质疑,“高度怀疑乃今人伪刻”。也有研究者认为,“造假”不现实,但石刻的年代不一定为秦代。( }9 T- u% p& x7 y! k% l

9 h- n% k' Y. {% X6 q) X7 C此前,南都记者从青海省文物局获悉,当地已经对这处石刻开展保护工作,最近将会有专家赴现场确认。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分别向南都记者表示,未对仝涛发表的文章进行过审核,不了解详情。" P" W/ O* a& B- G/ O3 B6 J
& |8 m  z1 a9 w
采写:南都记者 林诗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24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24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