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遣使昆仑采药的证据找到了?“昆仑石刻”陷真假争议,青海文保部门最新发声

[复制链接]
查看374 | 回复0 | 2025-6-10 22:39: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极目新闻记者 舒隆焕- _; q" i0 o& @" L
# f* d$ d; `3 D  {4 f8 s
近日,考古研究者仝涛在青海果洛州玛多县境内发现的一处石刻引发关注,业界对该石刻的真假、背景解释等存在争议。6月11日,极目新闻记者从青海方面了解到,当地文保部门将派专家实地调查确认,目前已在发现石刻处开展保护工作。3 x& i  |% |/ V* K# x" j

( D! |7 z0 {; ^. v! w其实,2020年,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侯光良教授团队已发现这处石刻。近日,青海省文物局表示,该局已于2020年知晓这处石刻,不过还未对其定性。11日,侯光良回应媒体,此前对该石刻年代做出“元代或清代”的推断比较浅薄,还缺乏认识,后期还需要继续研究。
8 O. ~9 S( F$ Q2 O  T4 @% X( @/ u3 m/ e( U! h- B
秦始皇遣使昆仑采药的证据找到了?“昆仑石刻”陷真假争议,青海文保部门最新发声-1.jpg

6 G5 ]3 S% s9 _# A" N' W) L
# L: o7 l. E( `' c' ]) @7 o石刻* Q' p! L2 r8 X7 H
6 L: I( ?  Z+ j5 x( f
北大教授等业界人士质疑“昆仑石刻”真假0 Q( r0 g$ D9 n3 b7 p: k, h+ R& \6 i
: F; B+ j" D9 d- {
6月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仝涛在媒体发表《实证古代“昆仑”的地理位置——青海黄河源发现秦始皇遣使“采药昆仑”石刻》一文。文章称,考古工作者近期在扎陵湖北岸的田野调查中,发现一处37字秦代摩崖石刻题记。仝涛认为,这一黄河源石刻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留下的唯一一处还现存于原址的刻石,同时也是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处,意义十分重大。* I% }! Q' x9 U
, L5 C- n6 x9 Y7 ]7 _
文章指出,该石刻镌刻字体为典型的秦小篆,所刻内容大意为:秦始皇廿六年,皇帝派遣五大夫翳率领一些方士,乘车前往昆仑山采摘长生不老药,他们于该年三月己卯日到达此地(黄河源头的扎陵湖畔),再前行约一百五十里(到达此行的终点)。0 w7 `7 D; D1 r" M
  Q( e; Y) R, T' E8 g- _8 M! R" z
文章中认为,石刻内容及其所在地理位置,解决了国人千古争讼的关于“昆仑”“河源”的精确地望问题,记录了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遣使向昆仑山寻觅仙药的历史事实,补全了文献记载的缺失。当年具有官方背景的中原内地使团之行,也实证了隋唐时期的“唐蕃古道”,在秦始皇时期已经打通了最为关键的环节。* |4 B) x8 s" B" J. y, P. H1 ]
: K* j9 F& [2 P
秦始皇遣使昆仑采药的证据找到了?“昆仑石刻”陷真假争议,青海文保部门最新发声-2.jpg
6 B$ q- t  d3 ^- o6 h( v
6 y+ _7 u, _; o4 Y+ ]8 T0 S: Y
石刻线描图
: I% l' ]6 H2 V9 _* }& P8 s# K' X, H6 b/ V! G% z4 m
极目新闻记者注意到,文章发布后,北京大学教授辛德勇率先在其个人微信公众号发文质疑。辛德勇称“铭文若如释文所释,敝人高度怀疑乃今人伪刻,这是石刻造假的新‘高度’”。同时,有来自文学、地质、古文字研究专家学者,甚至还有气候研究方面的业内人士,质疑该石刻的真伪。此外,有部分研究者表示支持仝涛。他们认为,“造假”不现实。不过,其中有研究者对石刻的年代持不同看法。: ?: q* E1 D4 ]: x* [
5 @! O* h. h; u) F7 t
公开信息显示,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侯光良教授团队于2020年就发现了这处石刻。当时,侯光良带领青海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团队的队员们在黄河源区展开有关古人类活动遗迹的探寻和搜索,随后公布了在扎陵湖湖域发现石棺葬遗迹的消息。
( j0 l5 |; k: g9 P+ A* i; n. i/ u, @
6月9日,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教授韩建业在微博上转述了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侯光良的观点。侯光良在2023年出版的《昆仑上下:青海的史前文化》一书中曾提到这处“黄河源头的‘皇’字石刻”。书中写道,推测该石刻为一处古代遗存,但对年代和来源没有确定的结论。" R0 P$ I# A: _! I
' X0 u# _4 {0 v0 b+ q( R
侯光良表示,至于石刻年代,他偏向于元代或者清代,元代和清代国家实现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河源地区成为管辖的一部分,皇帝或者派人绘制地图,或者派官员祭祀河神,中央政府有现实需要。再加之河源地区风蚀强盛,过于久远难以保存。“当时还发现了石棺葬,我在朋友圈把发现石棺葬这个事儿说了,因为这个皇字石刻关系重大,没敢公开。”
, Y7 X. J- d& x1 m/ W7 M+ n/ p/ W% e9 k
秦始皇遣使昆仑采药的证据找到了?“昆仑石刻”陷真假争议,青海文保部门最新发声-3.jpg

$ D/ ^2 [. ~) b2 S
5 D3 B9 V& `7 }: M  Z石刻内容4 J+ e$ E+ b. m$ T8 v$ p

' _" d$ D$ A1 u" s* r& @) @+ h, c! x青海文保部门将派专家现场调查确认! Y' \% ^6 j3 E3 m

, }; j/ q& B) c5 ?近日,极目新闻记者尝试联系仝涛未果。6月1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对极目新闻记者称,仝涛可能在开展田野调查,该单位暂时也联系不上他。对方表示,将把记者的来电情况、留言反馈给仝涛。后续,该单位是否会发布更全面的文章介绍该石刻或回应争议,该工作人员表示不便答复。& h4 Z# L1 t& W+ D6 _$ z

* M& |# X$ |# e/ q  e公开资料显示,仝涛2012至2015年曾主持西藏阿里故如甲木墓地和曲踏墓地的发掘,入选2014年度国家文物局“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六大考古新发现”。2018至2019年主持发掘青海乌兰泉沟吐蕃时期壁画墓,再次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六大考古新发现”。6 V. ^9 {% M  V- u4 j# V4 x0 C

% F- m" v0 D/ Z9 {. p( I近日,极目新闻记者向侯光良发邮件,提出采访请求,了解他发现该石刻的相关情况。截至发稿前,记者未获回复。6月11日,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工作人员表示,该学院已知晓关于“石刻争议”一事,但她不了解详情。
( `2 Z* K5 h: M+ z) K- o& r7 f5 @) X, p, o0 C
据南方周末6月11日报道,记者拨通侯光良的电话时,他正在野外工作,信号并不是很好。侯光良承认,当时做出“元代或清代”的推断比较浅薄,还缺乏认识,后期还需要继续研究。, }; q) i( i1 L0 _0 B
- a8 b, M8 V% z" h- M
秦始皇遣使昆仑采药的证据找到了?“昆仑石刻”陷真假争议,青海文保部门最新发声-4.jpg
9 @- r  T( E7 {0 ^5 B: a; v- v
1 r5 Y/ j$ z" O' d
石刻发现地
4 A" O% q- ]6 M4 x, `$ U
5 Z2 @! y2 i- [" n- l3 H+ A9 q6月11日,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一名工作人员对极目新闻记者称,她不便对仝涛6月8日刊发的文章发表意见,她也是在文章刊发后才知道石刻的相关情况。据她了解,青海省文物局将组织专家到石刻发现地,现场调查确认,但该研究院暂未接到相关通知。
' j0 m1 K1 t1 {3 q5 u. C2 c/ e$ L- D8 x. ]; b
11日,青海省文物局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表示,“石刻争议”一事由该局文保处负责跟进处理。截至发稿前,记者多次拨打该局文保处电话,均无人接听。当日,记者联系果洛州、玛多县相关部门,也未得到更多具体回应。据当地知情者透露,石刻位置已公开,此事引发关注后,当地已开始进行保护工作。
0 l+ R& |8 p' F7 g6 j4 z8 B/ f% t- k1 D+ ~1 I; }
据南方都市报此前报道,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表示,该机构未对仝涛6月8日发表的文章进行过审核,文中提到的田野调查,也并非社科院考古所自己的项目。青海省文物局提到,该局已于2020年知晓这处石刻,不过还未对其定性,最近将会有专家赴现场确认,“肯定有一个官方的、明确的答复”。# m$ X* G6 P7 G3 G4 j# k" I& N; K

6 J( Y5 j. E/ @(来源:极目新闻)# `) v( _: f0 Q  M: N( l
6 {5 u6 B. {/ ]) \; e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30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3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