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 第六批公布,天津这份档案入选!

[复制链接]
查看4623 | 回复0 | 2025-6-8 20: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6月9日)是国际档案日。档案,见证着历史,传承着文化。国家档案局公布第六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由天津市档案馆申报的“津海关档案”入选。
; }" q; c3 d& N1 T2 f/ G9 K$ c/ ], i+ t
( `/ D6 d3 F9 P' P. q

- e% g( U! X9 T6 e6 ?; a2 m# w2 Q
最新 | 第六批公布,天津这份档案入选!-1.jpg
) P5 Y% {( J- Q

5 e9 }1 L0 u) X$ j0 N. |" r1 ]
最新 | 第六批公布,天津这份档案入选!-2.jpg
4 w9 e( e" `8 B6 W9 D/ |- S
+ M' w! t) r% D3 \$ M

6 Y7 I3 l  G! I; H天津因漕运而兴,自古以来便是五方杂处、商贾云集之地,有“九河下梢”“南北通衢”之称。明宣德年间,为便利漕运管理,朝廷在漷县等地设立钞关,专司对往来船舶商货课税,后移至武清河西务。此时,河西务以其紧邻京师的独特地位,一跃成为“燕蓟舟车会,江淮贡赋多”的宝地。清沿明制,清政府仍设钞关。清康熙年间,河西务钞关移至天津城北门外,称“天津关”,俗称北大关(位于今天津市河北大街与北门外大街南运河交汇处一带),负责管理天津本地及内陆贸易。( K# v0 y( c: ~1 t6 k" f2 \

  G$ \# G! S* H, G3 E* ^$ G4 S  h: Y* i: R0 E5 O
: P6 _' D: V( u0 c! m  Q% }! g
最新 | 第六批公布,天津这份档案入选!-3.jpg

; |& ]/ q4 d% f; z9 T0 g, l' q4 u) n: V, T* R
# L9 W! H8 n( [
1860年,清政府分别与英、法两国签订《北京条约》,规定“以天津郡城海口作为通商之埠”。翌年,三口通商大臣崇厚奏请清政府设津海关,并于1861年正式开关,称“津海新关”,简称“津海关”。《天津海关志》中记载,津海关最初的设关地在东门外的东浮桥附近。行政长官为津海关税务司,隶属海关总税务司署,并受津海关道监督。这标志着中国的国门被进一步打开,也标志着中国近代海关的发展建设由此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从那时起,津海关登上了天津近代历史的舞台,并在中国海关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
9 |9 B, y" z1 p/ K4 i' t4 v/ a1 e  c6 I; R" f$ x! `# O

4 m) ?# t5 `1 F; H, D1 U! D+ O0 x
9 G" }- d: O6 B) F' a: Y& ]  L
最新 | 第六批公布,天津这份档案入选!-4.jpg

$ ~, }- N" z2 r$ H
# q' _; F( Q& i# T! T$ v/ U7 ]+ E$ C$ Y3 O5 R
光绪十四年(1888年),津海关扩建办公楼竣工(现天津市和平区营口道2号),时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李鸿章题写了“津海新关”,制作成办公楼的匾额。历经一百多年的时光,“津海新关”牌匾经国家文物局鉴定,确定为国家一级文物,成为中国海关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 e. w  D; ?# C' B
2 r+ x1 U7 E, T6 W4 e! w7 ^8 J# T
' F1 \) P' u" O, X+ r( T: m
最新 | 第六批公布,天津这份档案入选!-5.jpg
( k5 e  v! _: P0 l. B- u
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馆藏的一张大幅清代原版照片。照片中的建筑是1888年竣工的津海关(今天津海关)扩建办公楼。$ S5 F; c& i  t  O6 P

5 Q  E0 E# l& F  s7 Z2 e' ~/ J! r* A6 w6 M" Z: d
1 |) S6 s0 W" X5 n7 X3 N2 @
最新 | 第六批公布,天津这份档案入选!-6.jpg

' F: D4 Y# a$ u李鸿章题写的“津海新关”匾额
7 j  J0 P# s+ P
$ D9 O1 D* D+ Z% ^( I  f, G  _% a1 x
新关又称洋关,直至1949年接管前,始终实行外籍税务司制度,税务司累计达34任。新关开关后,与之相区别,天津钞关又称“津海常关”、“天津常关”,归津海关道统辖。1902年,根据《辛丑条约》约定,天津商埠50里内常关划归津海关接管。1931年国民政府实行“裁厘加税”制度,天津商埠50里内外所有常关全部撤销。  & G$ P: ~# h" }6 o7 V" P, w

- W7 ]7 e, E+ Z9 u3 p' ~' t2 P) w0 Z3 L2 {# K9 [
津关业务随着天津地区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不同特色。明、清两代,天津地区设有钞关,主要管理天津本地及内地贸易,并对大沽与北塘的海外贸易进行管理,负责对往来天津商埠的土货洋货验查课税。津海关开关后,业务职能渐次扩展延伸。业务涵盖关税稽征、船舶管理、港口疏浚、查缉走私、贸易统计等方面。为适应天津地方经济及贸易需要,津海关还曾开办过商标注册、港口检疫、电讯电报和气象预报业务,特别是试办邮政,使津海关乃至天津成为中国近代邮政的发祥地。
/ Q: J+ b- `( a( \6 U' \2 B# B$ i
5 c2 B( T1 O* M: D
: }$ t( r" d8 R# j+ x% d1949年1月15日,天津解放。翌日,津海关被天津军事管制委员会完整接管。接管后的津海关改革人事制度及税制,重点开展货管和查私工作,成为新中国创建的第一个大城市、大口岸人民海关,为后来中国共产党接管各地旧海关提供可借鉴的经验。1950年2月11日,津海关正式更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津海关”。从此津海关退出了历史舞台。; n# b/ M4 U4 k1 }) ?
编辑 | 杨秋煜
/ k4 }) ]" @5 L  s& W% p8 s9 H0 }
来源 | 国家档案局、央视新闻、中国海关博物馆、海关总署、海关发布、悦动津关、今晚报、天津博物馆、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1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保密

新手上路

金钱
201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