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件令人毛骨悚然的器物,里面竟装着一枚 15 岁少女的头颅。: G& ~4 _8 ~" j' X
: f6 y, T7 B& X
h# [! D2 d' n- ?
. |8 Y# Y8 Q! m e3 r故事要从河南安阳小屯村说起,100 多年前,这里的村民耕地时常翻出刻有奇怪符号的龟甲兽骨,这些后来被当作中药材 “龙骨”。药材商不收有字的,村民便磨掉刻字,小块的直接丢弃。
+ t; k' z: u6 j/ |2 Q$ v* n1899 年,清朝国子监祭酒王懿荣患疟疾,按方抓药时发现 “龙骨” 上有奇怪符号。身为金石学家的他,敏锐察觉这不是普通纹路,可能是比青铜器铭文更古老的文字。
. X* i; q9 J8 V( {, X0 ^) J他开始在北京药房大量收购有字龙骨,短短时间就收集了 1500 多片。
! Z( o( e. y6 n- x/ P经研究,王懿荣揭开惊天秘密:龙骨上的符号是殷商王朝史料,记录君王祭天祈福、发布政令、征伐方国等内容。
4 J! S6 u/ y, o5 |: X: \
" ]/ c4 `2 Y9 h. I& ^
- v9 b9 F1 T4 d: M# q这些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现代汉字的鼻祖 —— 殷商甲骨文。此后 100 多年的发掘,让殷商宗庙遗址、陵墓群、青铜器系统、甲骨文及手工业体系相继浮现。, i* M1 }2 z* X" \1 D% ]
6 p% ^( m0 l, T' Y# @( [) S
: d! H! K+ ~8 K7 a) A5 \
约 3300 多年前,商朝第十九任君王盘庚为避黄河水患,将都城迁到河南安阳(时称殷)。商王朝在此传八代 12 王,直至灭亡,历经 255 年,故商朝又称殷商。' K6 @" H" m" P' x" V, c0 x) f
公元前 1046 年,周武王伐纣灭商,殷商王都渐成废墟,史称殷墟。周公辅政时取缔人祭制度,消除相关记录,留下 3000 年历史空白,直至甲骨文发现及考古发掘,殷墟才重现于世。! J* i) h8 ~7 b" u+ I" {( c
近代考古人员在殷墟有诸多重大发现:中国最早成体系的甲骨文、最早的车马坑遗迹、最早的女将军妇好墓葬,以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器司母戊大方鼎。9 [: P7 ]' D5 C i6 }- c8 |
& @2 _6 [, w5 o/ K
: g3 I8 M5 t6 C/ N% _. k& W
殷墟具备都邑、文字、青铜器三大要素,成为中国首个有文献可考并为甲骨文和考古证实的古代都城遗址,出土约 15 万片甲骨文及各类器物,是人类文明宝库。% v9 Y/ _6 {& h* R2 _& V0 m
" p- a( {1 O \# [2 s' g" F. R
H) D/ d+ H/ @6 {
如今走进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大门上方是甲骨文字 “大邑商”,这是商朝人对国都的美称,指商王直接管辖的统治区。3 ]* H0 b# I: Q6 E% r
; a; s' x/ ]: \+ } l
4 G* C: X# F+ C1 \6 h' J) ]3 \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大门上方甲骨文字 “大邑商” # |! F( ^) k \' G$ K' }
中庭屋顶悬挂着商族图腾玄鸟,传说帝喾妃子简狄食玄鸟蛋怀孕生下契,契便是商族始祖,《诗经・玄鸟》中有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茫茫” 的记载。* l- b7 V; r1 p
史料记载,盘庚的侄子、商朝第 22 任君主武丁是位能人,在位时商朝达鼎盛。武丁和王后妇好四处征战,使商朝版图最大。' L! n& t R' d( g0 O2 K
殷墟博物馆许多重要文物出自武丁时期,如司母辛大方鼎,主人是妇好,她是女战神,也是武丁王后。
- [# y, Q. O" D: g# F6 e此鼎是妇好去世后儿子用来祭祀她的礼器,“司” 有祭祀之意,也有人认为读 “后” 即君主,“母辛” 是妇好的日名,武丁也是日名,不过日名是出生还是去世那天的天干,学术界尚无定论。" j' c# J J% Z' p' X( J
很多人会把司母辛大方鼎和司母戊大方鼎混淆。司母戊大方鼎原件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重 830 多公斤,是古代最重青铜器之一。
( V& l/ {5 X4 p) ]: \. I
0 ~' `7 G: _! g1 g+ b5 D* F4 l% ]* V7 {
司母辛大方鼎是殷墟博物馆最大青铜器,但比司母戊鼎轻很多。妇好墓还出土几十套铜鼓、铜爵及大量青铜兵器,显示她不仅是大祭司,更是战功赫赫的女将军。1 g4 n) i8 F H. Y) i
殷墟博物馆还有大量陶器,如巨大的陶三通,是地下管道连接器,证实 3300 多年前大邑商已有发达地下排水系统。
" n0 Z# p. a F( s& g* Z- {7 N, c7 J) i* g
8 l4 y- ]( ^ P: Y5 _那件令人毛骨悚然的青铜器 “甗”,里面有颗 15 岁少女头颅。甗是蒸东西的器物,经检测,少女属安徽六安地区贵族。 u) Z- A, \1 X& i6 A+ n* k1 s: j
$ V6 A! O+ U( O9 W5 x; S6 Q7 b d
7 `3 @; D( ^; o9 C+ u- M( S商朝用活人祭祀,牺牲品多为战俘,她可能是被征伐的淮河流域夷人部落首领亲族。商朝人迷信鬼神,国家大事和日常生活都要祭祀占卜,且用活人祭祀。
7 G* X1 N: L+ n p人祭方式多样,甲骨文中 “卯” 是把人对半劈开挂起,“醢” 是剁成块,“伐” 是砍脑袋,“烄” 是活活烧死求雨。考古人员甚至在殷墟发现加工人骨的作坊。0 b0 c9 s0 D! i; ]2 n: S; Q
3 万片甲骨文卜辞记录中,藏着比《封神演义》更血腥的真相,所以 3000 多年前的大邑商虽恢宏,却非理想穿越地,稍不慎就可能被当祭祀品。
3 y' I4 B& [& q- o4 P2 o j; k
' i _% y! s/ t/ J$ N3 I$ Q% @+ a) k+ d! X5 w) P7 P6 G
车马展厅有 23 辆殉葬车马,堪称古代 “高档吊车”。甲骨文卜辞记载了中国最早的车祸,发生在商王武丁时期。1 ~, n" r5 Z H. e
甲午日,武丁带随从狩猎,乘车追逐野牛时,小臣驾驶的马车车轴断裂,导致武丁乘坐的马车倾覆,随从子央坠车。4 @+ ?5 Y8 c9 o3 |
卜辞写 “子央亦坠”,暗示武丁也摔下车,为避讳不吉利,特意如此表述,还将 “车” 字倒写,车轮朝上、车厢朝下,可见车祸惨烈。
* v4 [; t+ c3 r& l
. E& j H X$ H) w8 n# q' Y" Z! L6 R1 Z$ l' q9 s( N
甲骨窖藏坑出土 1583 片甲骨,有 2250 多条武丁时期卜辞,是一个叫 “子” 的人的问卜记录,内容涉及祭祀、军事、田猎等多方面,堪称 “子” 的日记本。0 |" v3 n3 Q" s
从卜辞看,“子” 与武丁、妇好关系亲密,有 “子” 向武丁进贡玉器、牛,妇好赏赐 “子”、命令其做事及共同出行的记载。3 \( Y! B* b" Q( P
“子” 是谁?有人认为是武丁与妇好的儿子孝己。史料载孝己是孝子,因妇好早逝,武丁新王后诽谤他,被流放饿死野外,是个悲伤的故事。6 X/ B7 H7 t, n6 P- t. r
公元前 1046 年,周武王伐纣,殷商灭亡,周朝兴起。武王去世后,殷商移民叛乱,周公旦用三年平定,此后建都 255 年的大邑商渐成废墟。
, D/ z, N- P2 a" ?- p- c% r殷商有过辉煌文明,也有残忍人祭,曾是东方耀眼明星,有黑暗也有光明。其后裔中出现孔子、墨子、庄子等伟大思想家,甲骨上的文字孕育了汉字,记录着民族历史文化。大邑商,这片土地上的甲骨,至今仍留存着它曾经的辉煌与沧桑。
$ u1 W7 A9 W. L$ g文章来源:小璐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