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6 o: p/ r- R, u; {' z( E* T
很多人以为心律不齐只是突然发作,其实身体在某些时候是给过提示的,只是被忽略了。
/ J. F1 j/ r$ K; l) h0 X, V5 V
" |2 a4 f. T" A+ H. j4 B& r* G0 q7 g' P( X2 N2 H/ f, R7 x
有些人晚上刚要睡觉,感觉心跳快了一下、停了一下,不当回事,结果过两个月发作成了持续性房颤。
8 T! X7 C. K8 O; K6 ?9 B4 ^, L: t4 q2 Y+ b' h, h' a( i, c
有些人以为是焦虑、是累,是老了,其实是神经系统和心肌电解质通道被反复干扰了,慢慢失控。" l4 S4 I1 {7 v" x/ r* A, n
. g$ l! ~$ t; c. `/ S9 Q; [
在这其中,食物的作用非常关键,尤其是晚上的饮食。
$ I* }* O# I; \. [6 J' z+ I4 G9 v) u# h2 W( h7 N' n5 i
食物进入胃肠道以后,不光是代谢和消化,它也会间接影响血液中的钠、钾、钙、镁等离子浓度。
- Q/ n e" F: W$ K3 y u4 ^: U' t- _, S6 N这些离子直接决定了心脏细胞的兴奋性。
* A) ?# c8 [* X9 @如果这些物质波动太大,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就会出现紊乱,节律也就乱了。
% ^5 t8 X: J2 X9 [% g; O# M+ n1 p2 ?; w
- N: Z- D/ Z( E( ^
1 |# K l" }: i1 a# K第一个需要重点说的,是晚饭或睡前吃太咸的东西。; m% C: @1 L z4 V
像咸菜、腌制肉类、泡面调料包、咸鸭蛋这类,高钠食物对心律不齐的人影响特别明显。
" @$ R1 c4 e/ p* o' s' Z- X e, F( W. J t
高钠会刺激肾上腺素释放,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增加心率波动,同时还会导致钾离子从细胞外流失。
# n$ r! N- C* O/ c) @
6 C8 o$ x m' A# {& _% W: G钾是维持心脏节律最关键的电解质之一,少了它,心跳就容易快、乱、不稳定。
9 j% I3 ?% g- Z+ J/ S0 J! i2 k研究显示,钠钾比例一旦失衡,早搏和心动过速的风险会提升约42%。. P3 q6 T% y, Z$ l- W1 R2 K* C
上海中山医院心内科做过一个数据分析,对983名心律不齐患者进行饮食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晚餐食盐摄入超过6克的人群,其夜间心律异常的发生频率比控制在3克以下的人高出接近一倍。9 D3 q* W7 g* v& |/ l3 Y; r0 ^
而且这些异常大多发生在凌晨2点到4点之间,正好是副交感神经主导、心率变慢的时候。" `5 u# w( u+ ]& h1 s; a5 s
心率变慢时,传导延迟问题会被放大,如果这个时候心脏缺钾、钠又过多,电活动就会乱。5 ?7 J# W0 f0 U$ G5 c2 g/ _
( y/ z' Z, B k: |6 h7 d8 H- K. l3 S* f' r# E* q. q E
第二个麻烦的,是高糖类的夜宵,特别是含糖饮料、甜点、饼干、蛋糕这类。
+ E* O5 v9 k7 d& }# b) h6 Y# x, F8 d
0 }! l1 r2 m! G% }很多人晚饭不吃多少,睡前嘴馋吃点小甜品,觉得这没事,但实际上,糖对心律的干扰非常直接。
x, V+ }9 R& H4 P# G
. V7 D) S5 I5 y- S摄入大量糖分后,胰岛素迅速分泌,血糖水平剧烈波动,这种波动会影响心肌细胞的钙离子调控。6 p d) H/ E" Z' `6 @
钙在心肌细胞里控制着收缩节律和动作电位的恢复速度,波动大就容易出现反复性早搏和心律过快。! j v; N0 F# W) [# ]
天津医科大学的研究团队曾发表一项数据,对354例夜间心律紊乱的病例做追踪,结果显示,其中有47%的患者在发作前的3小时内摄入过高糖食品,且多为睡前摄入。1 b, Z0 e2 k* F
7 S7 |$ o* U3 E这类人群在心电监测中表现出更多的房性早搏和室性逸搏,特别是血糖波动幅度大的个体,心率变异性(HRV)指数普遍偏低,说明自主神经调控能力已经被干扰。. {: v# L! j* v5 E$ U* i
0 R/ ]* g) e3 Q, ^) F% p$ A
糖分还会导致睡眠质量下降,增加夜间觉醒次数。5 W) q2 U; i$ P' X9 M& R! Y9 |
人一旦在浅睡状态下醒来,交感神经立即重新占主导,心率升高,血压波动。
j8 D( ?2 o3 c$ `; E0 D9 Q这种频繁切换,会让心脏更加疲劳。, q2 P* b. {' m' u4 p
如果再碰上本身就有房颤史的人,极有可能诱发长时间不转复的持续性房颤。; p" Z5 w! f% h( x) D! y
/ B8 N+ R% q/ w" s# k/ u. L0 w+ ?- W- J- H& H) C
第三个更隐蔽,但影响也大的,是晚上的高蛋白摄入过量。; y: b; }6 y L
尤其是吃大块肉类、烧烤、牛排、火锅这些,有的人还习惯晚上补身体,喝点鸡汤、羊肉汤。+ Y4 J) X: C( I
- a0 W. W O p; h# \4 j这些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进入消化系统之后,需要大量的血液参与消化,胃肠道供血增加,心脏输出负荷也增加。
. e' k+ g6 x! a) O- k; r对于心律不稳的人,这种血流重新分配会诱发短暂性心肌供血减少,形成心肌缺血性心律失常。" B0 `/ a f$ S; h6 u! a7 J
北京协和医院心脏科在一项食物摄入与心律变异关系研究中发现,晚餐蛋白质摄入超过35克者,其心率变异指标显著降低。( k/ ~6 ^; ]* f0 q3 j
特别是在有心肌缺血或冠脉狭窄背景的患者身上,吃完高蛋白晚餐后,90分钟内心律异常发生率上升了24%。) }# h' X+ z( f0 Y
) Y; i% S: ?0 o2 F/ L
这类人群表现为心跳不规则、心动过缓、早搏密集,甚至出现短暂停搏。
) Q: K" |# k2 f2 `7 s而且高蛋白食物代谢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氨基酸和胺类物质,这些物质会影响大脑和心脏的神经传导,造成神经系统过度兴奋,间接诱发迷走神经功能紊乱。$ a. b( i3 {/ i7 F$ Z# d
对有房颤病史的人来说,迷走神经过度主导会让心房传导变慢,容易形成电信号重入,引发持续性心律失常。
& S* h3 O# n# j" b8 }, E
) ~/ }0 O1 X( U( ]3 y1 U5 ~8 Y
' p) d0 F1 q) g1 l' B, z1 Q
9 V8 }. i) c/ {; a除了这几种典型食物,有的人喜欢晚上喝酒,也要特别提醒一下。
4 A( k8 Q q1 B* G2 `酒精对心肌的直接毒性作用已经有大量研究支持。
' ^$ v1 }) a5 C4 b i! Y即使是小剂量饮酒,在夜间代谢过程中也可能干扰心脏的电生理稳定性。
6 `5 @% x5 H; Q; l& f H1 X) h酒精进入体内后,代谢为乙醛,这个过程需要NAD+参与,影响心肌能量代谢。9 {( O$ E! r! `& ~0 v4 K
# z6 V8 s& D! s5 H' }加上酒精本身也抑制钙泵活动,使心肌细胞的收缩和舒张周期变乱,对节律影响非常大。
`5 e r5 K& e& E) f4 G0 U
+ ^3 e& k5 s. J* d) b: {有一个更冷门但很关键的点,其实很多人心律不齐是和夜间电解质代谢紊乱有关。
6 [6 T. E9 L5 D7 }0 s, g人在夜里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尿钠排泄增加,这时候如果白天喝水少,晚餐吃得重口,体内钠离子和钾离子的比值就会被拉大。& p. G9 I; {2 F
# f2 ~ z' \* ^5 m心肌细胞对钾的依赖远远高于钠,钾少就容易形成过度极化状态,传导速度减慢。5 G4 W4 o* E! J3 O
而这个过程不需要多严重的脱水或失钾,哪怕只是日常饮食摄入不平衡,就足以造成轻微的心肌电传导障碍。
4 S- u2 N" G5 _5 Q. T* c1 x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曾经做过一个追踪研究,对患有房颤的老年人进行晚间尿液电解质分析,发现其中近六成患者夜间钾钠比值偏低。
0 y' Z! b) J& d8 B特别是睡前摄入高钠食物的人群,心律异常的发生率是控制饮食者的1.7倍。
) f4 G2 k8 w7 T* T. \/ C0 } E1 w3 t$ y2 J. w! ]6 W( N
+ O" t. b: d, q' m& b5 @7 o
这说明,电解质平衡问题并非重病才有,而是很多日常习惯一点点积累下来的。
, \- A* G3 h- C8 a还得说一件很多人忽视的事,就是晚餐吃得太饱。4 A$ Z$ e! ~* t9 [ ]
食物大量进入胃肠后,会压迫膈肌上升,间接影响心脏的舒张空间。
5 m3 X6 s- y' G一些老年人晚饭吃太多,坐着还好,一躺下就觉得胸口发紧、心跳乱,这其实就是胃膨胀对心脏造成的机械性干扰。+ x9 m! L2 C; j, r0 d
这种情况下,哪怕食物不咸不甜不油,也可能引发节律问题。; }) [$ Z, @, g# O2 E8 r7 ~
晚上的生活节奏本就应该是慢的、收的,不应该是刺激和负担。
! c) c' F6 ?8 w+ E. B H2 \7 u7 X) t7 Y$ @' k5 R
如果这个时候摄入太强的信号刺激,不管是味觉、能量还是神经系统,都会打乱身体的自我调节节奏。
+ N4 V. ^0 @1 j; ?& _/ `6 r& t心律本身就是一种有节奏的生物钟,它依赖稳定的内环境,任何剧烈的变化,哪怕只是一个晚上的失控,长期累积都会让问题变得顽固难治。, q/ t! Q, K2 b. h! ~
5 v$ x" h' Q/ y
& d5 C# m" Q T) U: O; ?3 z# d5 y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一起讨论!$ D4 z) ?% a z# w2 g6 _ P$ ]% G
参考资料
. Y: l! j7 ?$ U# F# X$ r- O0 F$ `
[1]黄运锡.心律不齐如何治疗[N].甘肃科技报,2024" ], f' ~( g" U/ l2 C$ c
8 e% L+ p6 l1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