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第三城,要易主了?

[复制链接]
查看3897 | 回复0 | 2025-4-22 19: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凯风
  E$ U; n- v- U) e( t" m抢人大战,越来越白热化。7 {& k7 K/ z# N1 I6 j* I( Y6 \) d
目前,我国共有18个千万人口大市,其中重庆、上海、北京、成都4市跻身2000万人口俱乐部。
" ~( X. ~% s5 |& N9 E$ M1 O人口争夺战,不进则退,人口大市的格局再次生变。
) Q# @% S: [0 z% X01- W& v% w+ O" l% `* Q! F

/ K' H; ^; L) M4 ^人口第三城,即将易主?
& _& p* x9 I6 v0 K日前,成都发布最新统计公报,2024年常住人口2147.4万人,相比上年增加7.1万人,连续多年保持增长。
4 J( e- M+ c" z: B+ K4 P同一时期,北京常住人口2183.2万人,同比减少2.6万人。8 `) S) B5 y- y- P3 j# Q; \
一增一减,成都离北京只有一步之遥,人口差距缩小到35.8万人。2 c' I* w0 p) Q. G% o0 p$ j1 _

$ D" m5 \$ W+ H: T" t/ [
中国人口第三城,要易主了?-1.jpg
. r$ {* R& w$ G: A) l" n
要知道,10多年前,两地人口差距一度多达500万人。3 C1 b2 M1 _; W' M
按照当前平均增速,未来几年,成都有望赶超北京,正式晋级为人口第三大市。
% m3 D0 d+ }. K" I) z不只是赶超北京,成都人口与严格意义上的重庆市域,已经基本打平。
5 h0 m8 a/ a4 Q! ~重庆是“一市堪当一省”的直辖市,属于典型的广域型政区,下辖众多郊县,与其他城市不具备可比性。
$ x/ e! I! l; P5 F6 ?为此,重庆提出“主城都市区”,最初只有21个区,去年初将垫江纳入其中。+ Y5 |3 ^- h2 w9 T9 B
重庆主城都市区面积3万平方公里,GDP总量超过2.3万亿,常住人口2150多万人。
1 J+ G9 E, m) Q根据《中国10强城市,又变了》一文,成都面积1.4万平方公里,下辖20个区县,GDP总量2.35万亿,常住人口近2150万人。/ d% l! c& u+ J8 P6 X
可见,无论经济还是人口规模,重庆与成都基本处于同一发展区间,西南“双子星城”形成比翼齐飞之势。8 C1 @6 S9 h# }- k0 d4 r3 w
02+ J% d8 ]# V1 c# j
  G5 n/ L6 V; b& t
北京,人口为何不增长了?8 W6 g0 S7 y# [% G
早在2013年,北京常住人口就已站上2100万大关,10多年过去,基本原地踏步。
* G' X9 ]! ?; X) M& ?- t同一时期,广深成杭一路狂飙,北京显然不是缺乏吸引力所致。! w- a% p* n; N1 K' j( o, q
作为首都,北京集高端资源于一身,坐拥政治、文化、对外交往和科技创新中心,只要想膨胀,不存在多大困难。
% D7 ?* |) k% Z: o/ t3 M相反,北京非但不追求扩张,反而严控乃至主动疏解非首都功能,成为全国首个“减量发展”的超大城市。( ~0 U$ u! ^7 n8 E' U3 w" L
非不能也,实不为也。
) w8 H: ^- k% d4 l2 C$ N3 F3 @过去10多年来,北京累计疏解一般制造业有3000家,疏解提升区域性专业市场和物流中心近1000家。
/ h5 K; ^( ~3 h3 P/ \不仅如此,北京还在推动优质资源向外迁移。
6 K2 A8 `9 D6 ?- u0 d. {目前,已有多所在京双一流大学在雄安设立校区,多家央企总部迁往上海、深圳、武汉、雄安新区等地,可参阅《动真格了,央企总部外迁拉开大幕》一文。0 C  D" Z- `; e& I& r. s

, h( L" Y* @0 B+ M
中国人口第三城,要易主了?-2.jpg
+ f8 B. O4 w( ~. l! m+ {* G  P# E
当几乎所有城市以“零门槛落户”抢人之际,只有北京岿然不动。: X% \( n6 _7 e* e' j
目前全国90%的城市都已取消落户限制,就连上海也放开部分重点大学毕业生落户资格。: u' x0 a: K" _
只有北京,几乎没有任何动作。
3 f+ _) u! v6 S+ a落户门槛之高,从无数人争抢的“进京指标”就可见一斑。高峰时期,一个“进京指标”被不法分子卖到了数十万元。
9 U( a; P. y* D; |4 X  w! D9 Q退一步讲,即使北京放下身段主动抢人,也不会轻易突破2300万的规划天花板。(参阅《第5个2000万人口大市,呼之欲出》), m% g6 K  \4 p% G9 Y- t
/ o2 d5 t7 l- A, C* s8 c
中国人口第三城,要易主了?-3.jpg
( t* @0 m, o; H9 ^' e
为何是2300万?
0 H0 v2 P1 L* l& r/ M按照官方说法, 一个原因是水资源严重短缺、承载力接近极限。1 ^- H4 w5 X0 ]
另一个原因是,其他城市不同,北京存在“都”与”城”的双重属性。; Z% o! V, y2 N+ O" a* }
作为“城”,任何地方天然都有扩张的冲动;; m; }: `: F5 H/ E- A' g
但“都”的存在,却意味着政务区、中心城区与郊区之间的功能分野,不能过度扩张。( A+ Y  a6 m( P, z' @# J" @2 O' c' p
因此,北京人口会长期保持动态稳定,未来被成都乃至广州、深圳赶超,并不令人意外。5 o9 y; Z& ]' K# D
03/ r( \/ S6 J8 o! b" }
0 S; p( V; v2 o6 e5 C
成都,人口何以狂飙?8 x" o, j  I7 ^0 S
过去10多年来,成都堪称全国人口增长最猛的城市之一,总体增量仅次于广州、深圳,年均增长位居二线城市之首。
& Y& z: H3 |. L4 h+ m7 U人口猛增背后,是城市合并、强省会战略、产业崛起、国家战略倾斜共同带来的结果。6 T/ c% C( g; o' k
其一,合并式扩张,成都堪称省会外延式扩张的最大受益者之一。
3 ^, a4 e. ~! v5 Y9 `根据《又一个千万人口大市》一文,2010年至今,全国共有5大省会完成合并式扩张,成都就是其中之一。5 p  J0 c  c4 T7 B$ H/ ^$ z* Z
出于第二机场建设需要,2016年,原由资阳市代管的县级简阳市,被纳入成都市域范围,一次性带来上百万人口增量。: }! T( R! x2 i5 w4 h2 R8 x! l

) G: C- c, X1 f7 I5 A. M
中国人口第三城,要易主了?-4.jpg
% z+ E7 G: i- ]: o  C5 O" p
随后,4 ~& A: v" b- V9 F
成都以简阳为中心,打造了东部新区,如今已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临空经济区,被赋予建设国家向西向南开放新门户的重任。
, E* i- A+ B2 c  P9 j不过,即使扣除合并带来的增量,成都新增人口仍然超过600万人,显然不是合并所能解释的。
. A7 J$ r2 Y) l其二,产业是关键。成都千亿级万亿级产业的崛起,带动人口回流,并且吸引外来人口流入。
- d% I$ L$ c3 j( t过去,成都工业极其薄弱,与沿海地区不在一个档次。
7 d8 y9 @! W; B: \+ a. _, x0 L. z但2000年以来,成都以电子产业为突破口,仅用20多年时间,就打造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两大万亿级产业,生物医药、航空制造等10多个千亿级产业。  l- n/ q+ s$ f# X, C0 X
人随产业走,人往高处走。
# Z: J1 k+ m0 u0 O产业崛起,自然会吸引本身的劳动力从沿海地区回流,而高新产业脱颖而出,则会带动外来高层次人才的流入。3 ~1 R7 B/ O' O; S1 q& f9 X
其三,强省会的助力。作为GDP第二、首位度遥遥领先的双重强省会,成都堪称四川省最大的人口蓄水池。
5 p4 v4 E+ N4 B2 V+ g在《中国最“弱”省会》一文,我们梳理出3个双重意义的“强省会”:GDP位列全国第一梯队,经济首位度超过35%,成都、武汉、西安在列。6 y5 C+ D8 d) {
  z% [" o: _, R3 i( A' @
中国人口第三城,要易主了?-5.jpg
2 _7 c3 m/ H# G! a) B/ E: P/ Z1 D
近年来,随着多中心模式成为政策主流,强省会政策遭遇挑战,但其影响力一时难以逆转,有着强劲的现实根基。
) W; ]2 e) P& r5 s/ j, O6 b9 K对于四川来说,强省会尤其必要。
( B* m" r, z7 |/ V, c* X" y且不说区域愈发激烈,人口争夺战如火如荼,新兴产业抢滩战有增无减,无不需要强省会冲锋陷阵。
2 U, D9 ?5 Y1 x作为传统人口外流省份,四川有上千万人“孔雀东南飞”,但近3年却净流入20万人,正是得益于成都的托底。5 t/ a% R4 Q) t) ^5 a
很简单,没有强省会,何以守住人口基本盘,何以争抢全国的人才?
: P2 q3 [) y& t/ B, A$ j04
/ }. {0 T# A5 u
2 ^" E% {) M: f* x1 t) L一个地区的发展,离不开自身的努力,也要考虑时代的进程。8 q6 z8 _4 U. w( P% ?; {
随着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地缘格局巨变,国内大循环战略重新登场,国家战略腹地横空出世。  E0 J+ `! W0 k' _) C
种种信号表明,政策的天平,逐步向内陆地区倾斜。2 q/ @/ g! p$ ~8 o; l" B: W
作为门户城市的成都,自然而然成为战略转移的最大受益者。
6 n; Z' m5 Z. \; O" R/ d目前,成都身兼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国内大循环、国家交通第四极、国际交通枢纽、国家战略腹地等多重战略叠加优势。8 r+ u# j  \! G: f# _) ^+ ~- q
在最新批复的2035总体规划中,成都被赋予西部地区中心城市、西部经济中心、西部对外交往中心、西部科技创新中心、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等一系列核心定位功能。
1 U1 `& @" X+ r# o7 V, l
% S: Y( B. m8 |5 L; E
中国人口第三城,要易主了?-6.jpg
4 I  o/ V* ?* {! F' N
在西部地区,成都综合定位数一数二,且更为综合。  k5 R# h, ], q: P
从经济、交通、科创到对外交往,可谓无所不包,与广州有一定类似之处。
3 e/ n; O1 ~; l* {. |: V3 N坊间通常认为我国存在“3个半”门户枢纽,3指的是北京、上海、广州,“半”就是成都。  ?) P: m# [6 ^. c
强省会为依托,产业崛起为后盾,国家战略为支撑,成都人口天花板还会不断向上抬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15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315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