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杂乱无章的事情,你理清头绪,也会找到规律。: ^2 L2 I8 }7 t7 t Y
放眼周遭,你会看到穷人,也会看到富人。
3 { s/ a& \0 ~; i! P1 f不可思议的是,穷人和富人,来自于同一个村庄,甚至他们同是一个祖父。
; R6 \ |2 |' V) K* G) L& `8 C: i俗话说:“富不过三代,穷不过五服。”0 A$ x9 R2 B- f- [% n( ]
穷、富都是可以是一代接一代的,如果父母对子女的安排不妥当,那就代代穷。
, e% s8 Q" @, q7 a+ N |0 o通常,贫穷的家庭,喜欢让子女从事这3类工作,要知道早改正。
/ f* n6 w7 H$ C
$ g. h' D* S) H y: g. u9 Y
u8 J9 x- O. J; @* w9 i01/ ~& x0 @9 n4 g! S. f) `1 ]; H' r2 Q
毛毛虫定律:跟随祖辈,找到待在老家工作。6 I& g7 p' F! a* K' U. `4 h! L8 H
昆虫学家法布尔做了一个实验:把许多毛毛虫,放在一个花盆的边缘。, l3 P" g. i0 l" A5 t
毛毛虫首尾相接,组成一个圈。# o, W* R( B5 Y, q0 m0 w6 n
在花盆不远处,放上毛毛虫喜欢的食物。% _5 `+ Y1 J) V5 M8 U- q
奇怪的是,毛毛虫一只跟着一只,不断转圈,七天七夜之后,奄奄一息。而食物,却没有谁去动一下。
, O" r( `5 h) ` _4 y6 q& I& J这就是毛毛虫定律。
8 b5 {, t. k& V9 n/ G& S. p1 }0 S- r为什么毛毛虫不去有美食的地方?而是毫无意义地转圈呢?
( }" }. R+ |$ ^8 h) @+ c其根本是毛毛虫释放了自己的本能,盲目跟随前者。前者的经验、先例、习惯,对后者潜移默化,影响深远。
1 E) j" e0 C! L2 H1 s- a俗话说:“前人种树,后人乘凉。”! `, L& f- L) v1 R6 `4 F
祖辈在一个地方创下了基业,哪怕是一片树林,几亩田,一栋老房子,都是弥足珍贵的。后辈以为,依靠这些就可以致富,却不曾想,陷入了毛毛虫定律。& `5 i0 {: Y2 f- b6 @7 Q
我的老家,在湘南的山沟里,距离县城有五十多里路。/ v8 D0 I! g* g: g! J
老家的人靠种地谋生,靠砍伐木头赚生活费。任何一种都是苦力,致富难于上青天。4 K$ m: }+ N8 u7 l1 m& V
这些年,很多年轻人走出山沟,去外地打工。虽然没有大富大贵,但是收入明显比祖辈高几倍。
! w5 e# J+ s# ?1 V6 _聪明的人,认同了一个道理:“望族留故乡,家贫走他乡。”
! q) Q2 \6 Y! m- [5 m+ |( p既然祖辈的经验、留下的产业靠不住,那么去经济发达的地方,机会总是有的。# C% s! v; ]! ~ `( X2 @
什么都闭塞,什么都落后的老家,还有什么值得留恋?若要子女留下来,无非是给老一代的人养老送终。这老一代的人,是不是太自私了。% i6 x) ?2 i d
若是当下的年轻人,也耕种一亩三分地,估计到老了,也不会翻身。到小镇上找工作,也顶多是超市里打杂,小店里洗碗,收入很少。
% N) o8 U8 ~! x/ c0 G" s. o! G% V
( y# N! N/ _* @" l- S" S" |4 _
$ X2 Q U6 n- x4 U- R02
0 _* c3 Q% d0 I翠波鸟定律:降低门槛,找到内卷严重的工作。
2 D6 i; h3 z H- L在南美洲,有一种小鸟,叫翠波鸟。
9 ^$ m: ~+ e, i2 U( T它们会想办法修建一个巢穴,比身体大几十倍。
2 p! n, K8 I; \当巢穴修好之后,他们就休养生息。! k; ~& y8 p9 @2 Z* W
一旦巢穴旁边,有其它的翠波鸟,也修了巢穴。两者就开始互相攀比,巢穴越来越大。谁都不甘示弱。) k4 J T' j5 z7 V- c
最后,两者都累得不行,甚至死在自己修建的巢穴里。1 A/ b4 f% q2 _0 M$ K9 z" U
这就是翠波鸟定律。, y* E- x( G. a' V+ d1 Z% o
很多父母,都心疼自己的子女,希望子女轻轻松松赚钱,能够养家糊口就行了。
& s4 ?( @+ H+ z! z/ g) [但是看起来很轻松,容易上手的工作,没有什么技术含量,随时可以被人取代,也可以有无数的竞争对手。
( N G8 V% {: H/ ~一个行业里,人满为患,人人可以来,说明行业利润非常低了,只能够维持温饱而已。
0 {1 [! m* D/ O/ I我的小舅舅,一直溺爱儿子,还告诉儿子:“反正大学生,也是送外卖。你读个职中,也去送外卖,能养活自己,就行了。”
8 e& T% e, E1 m* Y4 R. j/ C4 Z! v儿子长大之后,就成为了一名外卖员。在县城干了五六年,还是很穷。: U) v S& v9 y5 e2 z
儿子看到身边的一些大学生外卖员,他们一边送餐,一边留意一些招工信息,然后就是进入大厂,或者考到体制内。
$ Z. q1 r+ ?+ N4 W% }; ]) b原来,不同文凭的人,送外卖的结局,是不一样的。( f- ]% [. F% T3 e; r+ x0 f+ _
更难受的是,这几年,随着经济的整体变迁,很多人找不到工作,都去送外卖,导致行业竞争很大。
3 V( c6 U* O3 u5 ]* }1 J为了多赚一点生活费,有人一天干十几个小时,不敢休息。夜里干到十一二点。
+ [: |; g* M2 |' Y) H$ G轻轻松松就可以入行,这肯定不是赚大钱的行业。父母安排子女轻松度日,恰好让他们一辈子气喘吁吁,被卷得动弹不得。
0 Y" ^4 Y+ B q9 v3 P" c$ P( T) Z: D8 A
2 d; S' D' R% F( a03+ w! F2 r$ j4 s5 ^: I
小毛驴定律:犹豫不决,找到频繁跳槽的工作。8 n2 g9 `( _' d) Y: W
大学教授布里丹,养了一头小毛驴,每天给毛驴一堆草料。
/ N0 o; G8 X$ Q8 M6 X7 _当地的人很尊重教授,就每天另外送一堆草料,摆到毛驴身边。
% T) O8 y" S5 ^. ?- j8 T+ F) y毛驴有了两堆草料,就左看看,右看看,不知道吃哪一堆才好,毕竟都看起来不错。
: D5 F1 G, @; c" E5 ]- s& F) S. W多日的犹豫,反复研究草料的质量,让毛驴饿得不行。
0 C4 c6 r7 i9 z' S. T, C% f9 r这就是毛驴定律。; O& m3 ?" `/ `3 Z5 i1 q
人也是一样,习惯性“这山望着那山高”。
; \, c: E4 W2 ^* D0 I$ g' j父母让子女去打工,还告诉子女,要注意工厂招工信息,如果有好一点的工厂,立马跳槽。
6 {/ }# S: _2 E1 j' t看起来,跳槽是“往高处走”。其实是三心二意,一直去新的行业,做一个新手。- P' Z5 D2 G: u6 E9 h7 l
打工人,如果没有学技术,也没有高文凭,那么跳几次,还是在工厂的流水线,唯一不同的是,工厂地理位置不同,工作的规则有所不同。& B) O' D0 T5 K5 J7 N7 @9 u
但是跳槽太多,会让人失去“缴纳养老保险、行业经验”等机会。! O: E" o. m0 i) ]
很多行业,靠丰富的经验,也可以提升收入。" e; E& _6 g' ]5 r- @2 a
如果在一个行业扎根多年,也能够铁棒磨成针,做行业精英。反之,就一直努力一直穷。' y7 z3 u6 j; P' k0 [' [+ u
) W- {+ k/ |! k; n0 {8 B% T
( J3 t9 k" I* L, J; p
040 \6 s: F+ c) K
托举子女到富有的层次,是每一个家庭的愿望。% d- F; a# q& _
父母们,当下最需要的是打破“限制的定律”,找到“致富的规律”。
/ o: J7 c" K7 K让子女多读书,学一门技能,然后在行业里深耕。成为了行业里无可替代的人,那收入会翻倍。7 h& @1 b) W5 ^
让子女坚定在一个行业,从小白成为专家,越老越吃香。比方说,老医生。
! L. `( D b- p6 X让子女提升就业的门槛,把一批内卷的人排除在门槛之外。比方说,科学研究。5 G5 h9 T7 W( o0 F3 u7 w# j
让子女能远行,去适合的土地扎根,肥沃的土地上,才有更大的树木。
+ Y8 B$ T F# w' \' l! V, I% k作为子女,也要学会思考,自我安排就业,而不是什么都听父母的。父母生存的年代不一样,经验不一定管用。
8 g4 Z8 T0 X4 K$ V6 E要懂得,普通工作是一个人生存的手段,好工作是一个人致富的平台。
/ J# h& N8 F3 Y作者:布衣粗食。, _- ?6 i, m2 L3 M" o( {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c9 N1 | \+ q2 g: d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