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 i; ?: C \( E) m文 、编辑|墨影云光9 @ ?) z' l7 q% d3 e; ^! k
3月13日,非洲内陆国家尼日尔政府突然下令,要用武力驱逐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旗下的三名中国籍高管,并查封他们的银行账户。0 I$ k% O- G0 t2 \4 C3 U
]) a m" }1 [9 u% J) N }0 z然而,仅仅几天后,尼日尔国内就突然爆发了能源危机,恐怖分子更是趁机杀害了众多无辜的百姓。; e. P# K2 o2 y7 F* F. C
' T9 S. A( D( `2 Y6 S: b
4 ^0 U l: Y! W0 X
更令人费解的是,尼日尔和中国有着长达51年的合作关系,这几位高管更是为两国能源合作立下汗马功劳。. O3 }- M: v& _- z; A/ i, w1 O8 A0 r
那么,尼日尔政府究竟为何这样做?+ e5 j3 W" K* ?! e4 @, B2 S( a
, s f L c' y9 _! b
# R% x5 c. _) J) ^% ?" D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来源于网络,为增加文章的可读性,部分内容存在润色,请理性观看! - y) L5 v3 H! t
«——【·尼日尔突然“变脸”·】——»
' |! o1 Q$ J7 N2 s4 a3月13日,尼日尔政府以“歧视性经营”为借口,突然驱逐中企石油高管。2 _& a0 R# N& X
要求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津德尔炼油厂、西非石油管道公司的3名高管在48小时内离境,同时,一家中企酒店的营业执照也被吊销。
- B& a& B) y! Y% ?# }9 ?' @8 k+ M/ _
/ d" s' x9 L, c9 g# U/ T
这一消息瞬间在国际上炸开了锅,大家都对尼日尔政府的这波操作感到迷惑不解。4 D7 @7 q9 M2 w9 [* [
4 z3 H, I/ B; w* s% \7 r' [% S
尼日尔石油部长奥马鲁站出来解释,说驱逐石油企业高管,是因为中外员工薪资差距太大。
9 z. |. L2 b6 c% B. N9 n4 t6 r0 w
他表示,中方管理人员月薪高达1.16万美元,而尼籍员工却只有1200美元,这差距可不是一星半点。
+ h p8 {# q& g3 E) S1 h0 ]/ V; W: r" i6 G
: T. o) ~* B/ ~2 G; x而且,管理岗位基本都被外籍员工占据,尼日尔员工大多只能做操作员、工人这类基础工作。8 a/ ]& Z/ F& |9 j' ~; Y( m
8 G( V9 s( g+ ~5 N9 E
但明眼人都能看出,这所谓的理由站不住脚。
+ g- Q6 K: i* n1 I2 k$ C. s* j$ K, |- e8 ~
实际上,尼日尔本就是个经济不太景气的国家,他们这么做的目的很显然就是赖账。
. I2 v# e! a- C1 Q; k+ r+ h4 g( A) J/ ^% Y& i+ F
0 @0 H. l; N+ @5 e; O4 ?) i2024年3月,尼日尔军政府和中石油签订协议,拿到了4亿美元预付款贷款,用于原油出口,年利率7%,期限一年。5 z" z3 w3 ]3 J$ W) K. i# r
可一年过去了,国际油价下跌,尼日尔石油收入大幅缩水,军政府根本还不上这笔本金和利息。# }5 |2 Q' t5 x" s, i) b
- e( @+ ]* ]5 y2 Q5 i9 A/ g
! I( N% m% h8 C6 L# r' J
在巨大的债务压力下,他们就想用驱逐高管、吊销酒店执照这些极端手段,迫使中方在债务问题上让步,甚至还想从中国获取更多资金支持。/ P1 D& Y8 h, i% Q) b
但尼日尔政府这一“昏招”,很快让自己陷入困境。
Y2 j' }# t/ b; t3 |( y% a% C) t# n8 t" q
0 g0 e' j! U0 r4 @ k5 \«——【·自食恶果·】——»
8 D ^/ z% V& G* @# ~! p$ r8 F; b
. R( E7 M0 L- s7 ?7 W: l( B津德尔炼油厂作为尼日尔燃料供应的生命线,因高管被逐、账户查封,生产运营陷入停滞。
& K9 E4 F+ p' J# S* w2 s, a9 j- |* M4 C) L. g4 x3 g- g
原本每日稳定产出的汽油、柴油等燃料急剧减少,加油站前排起了长长的车队,民众手持油桶焦急等待,却往往失望而归。
$ t( S" [. R {2 I9 ?5 M; g1 `/ ]0 Y+ d( Z2 I
+ h, P5 u% o) m2 R9 N) F
黑市上,燃料价格疯涨,一升汽油价格在部分地区竟飙升至8000奈拉(尼日利亚货币),是以往价格的数倍之多。: i* G g4 Z2 u# Z9 G, h
普通民众的生活受到极大冲击,公共交通因缺油被迫减少班次,许多人出行困难,上班迟到、上学受阻。
' u8 H$ v2 \% H, g, A; V( z" k; [' w) \4 s ~1 S4 Q9 m3 b- I) ]
+ B a: p, Y. d医院的备用发电设备因缺乏燃油,在关键时刻无法启动,一些需要紧急救治的患者面临生命危险。
9 i* D* ~: C4 n/ v4 R; L工厂也因能源短缺,不得不减产甚至停产,大量工人失业,家庭收入锐减。
/ a! ?+ c, z' M3 G- c7 o9 m* H) |5 p4 E7 s' d& L
5 Q# i+ B& E8 Y7 Y x) P
) r6 C2 o! b& P& Y然而,危机远不止于此。( l. E9 b1 C0 b; Q4 } E
! s( B/ B5 q2 S0 @$ A- Y, O* \
由于能源危机导致政府在治安维护方面投入不足,警力调配受限,对这些地区的管控力大幅下降。% y" U8 D9 F" N+ m. b; D& E+ a
" C [, _; {# `, O R0 T5 B2 N6 b7 G. N* ]) R
在一个僻远的小村落,一群恐怖分子手持武器突然闯入,村民们毫无防备。, V# s* e8 V7 ]: j
他们洗劫村民家中的财物,将粮食、牲畜抢夺一空,稍有反抗的村民便被残忍杀害。妇女和儿童躲在角落里瑟瑟发抖,眼睁睁看着亲人被伤害,家园被破坏。
h1 a4 E' h: W
* q) n2 A. B+ \- a, g" h( H! c5 C3 C: e, q7 {4 Q- z
& L/ L& N6 z/ ?+ T1 p; l据当地媒体报道,在能源危机爆发后的短短一周内,类似的恐怖袭击事件就发生了多起,已有数十名无辜百姓丧生,数百人受伤,社会秩序陷入混乱,民众陷入恐慌之中。
+ u4 a- y. U6 X1 i: H/ F尼日尔政府本以为能通过强硬手段解决财政困境,却没料到引发了如此严重的连锁反应。
6 i4 y6 ]! |1 U4 j$ s% W/ ]: ~# x5 L! y+ A3 h& K$ J
3 E2 {$ C. I# k( J0 y: u
能源危机的持续发酵,不仅让民众生活苦不堪言,还使得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政府公信力受到极大损害。3 p+ ^+ `* D" w8 Y9 \0 N k
3 X9 S, U* `+ z; a7 K0 d T
对此,人们不禁直呼:自作自受,毕竟曾经中国给尼日尔帮助太多了。5 V2 @) T7 x! A
: V3 k$ E" S8 A& Q
7 H1 z! d! z& m0 Q8 x2 N! _0 x
«——【·跨越半世纪的合作·】——»
0 w2 b2 J0 [' D" |3 O( z尼日尔,地处非洲中西部,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
2 W# ]7 V5 s$ c' y' Q) z& O& r+ ^9 q
长期面临着干旱、贫困等难题,经济发展举步维艰,在国际舞台上似乎也总被“边缘化”,不少国家对它爱答不理。2 S$ X( G O, L
& f8 L+ Z6 _7 z$ S D! z
0 N& } P! H5 B* x但中国始终秉持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毫无保留地向尼日尔伸出了援手。
8 ~* `2 I8 V# F$ v1 e' d0 B- k- m自1974年起,双方开启了多领域的合作,堪称国际合作界的“模范 CP”。2 c% l! p4 n4 g V$ R1 v8 o
; l6 x; Z+ x4 K# h$ j' J1 f# H: T2 x! K- q# z+ T: |' e( n
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中国助力尼日尔修建公路,打通交通脉络,让尼日尔各地联系更为紧密。
. z% Q1 a( v/ z" F- s" q8 D
1 E1 f2 m7 F4 P4 K# \农业上,中国专家带去先进种植技术,帮助尼日尔人民提高粮食产量,有效缓解了饥饿问题。
- N( ?) P1 G1 T9 E* J0 }: h* ]/ @; K% B1 ]6 ^
医疗方面,中国医疗队定期奔赴尼日尔,送医送药,拯救无数生命。
6 b/ O# P1 t: U6 ]0 _ v" A
Q) i. j! I8 J7 }: P5 M& k$ n7 R
% Z9 y! W' x5 I( L/ q3 G! S2003年,中国石油公司又带着先进的技术、雄厚的资金以及真诚合作的态度再次来到了尼日尔。
+ {! N/ k0 h7 u- p9 y% F% \4 p, G
& _' m9 u; H$ ]1 V7 H; U p V抵达尼日尔后,中石油迅速组织勘探团队。队员们背着沉重的设备,顶着沙漠的高温,在荒无人烟的沙漠里艰难前行。+ a* z, `1 _, E! [$ R7 `
渴了就喝几口随身携带的水,饿了就啃几口干粮。经过无数次的勘探和分析,终于在尼日尔勘探出数以亿桶计的石油储备。
$ U* M2 ]/ I# r7 ]1 k4 n3 k, t1 E( u8 E
1 f) C1 U% r1 `* s; L
) l' j& w6 F% C; i- q这一消息传来,整个尼日尔为之振奋,为其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 W) o2 M, Z; g- J- _' J8 x3 D. f6 c1 T; h5 F9 A4 r8 d) I# [' \
为了将石油资源转化为经济收益,中石油紧接着大力投资建设输油管道。' D# Q6 G& f: a D G6 K7 N
其中,尼日尔—贝宁原油外输管道项目规模巨大,全长2000公里,总投资高达40亿美元。
: W1 a: G6 b3 w9 C* R$ C4 p: r* g G) g" X4 n) k0 N5 r% q; J5 T
+ O! [' z4 s6 L2 X建设过程中,工人们遭遇高温、缺水、物资短缺等难题,但他们凭借顽强的意志和专业的技术,克服了重重困难,让管道顺利建成。
1 A7 u+ V- M& h# u- \( z4 E' g$ \5 T- X4 X
这条管道如同经济动脉,承担着尼日尔90%的石油出口任务,让尼日尔的石油走向世界,为其带来稳定的外汇收入。6 O a' }' \6 n
' o: D( O/ [* M! J! K( G
. s. q$ f! l. J z% u+ ]2 u: @* v
随着尼日尔石油产业发展,对本土汽油的需求日益增长。中石油顺势在当地建设了津德尔炼油厂,这也是尼日尔第一家现代化炼油厂。3 ~, [3 V, ~1 t
$ d& s9 W+ m/ S# _% q2 q
建设时,中石油不仅投入大量资金和技术,还培养当地工人,帮助他们掌握专业技能。就这样,中石油帮助尼日尔从无到有,建立起一整套石油产业链。
2 I) T( Q7 s6 I% ~& N
, Y: C! C0 t+ Q" _9 G/ {# c) h) I# `4 D2 F5 ~4 x
然而,2023年7月,尼日尔军方发动政变,军政府上台后推行 “资源主权觉醒” 政策,试图加强对本土自然资源的管控。
3 y7 }- u! ?6 M& `& I3 [- n即便面临政权更迭的复杂情况,中方依旧秉持合作共赢、相互尊重的原则,继续与军政府保持合作。: Q. b9 r: ^, _$ S9 V7 W9 C3 n
$ A4 E; r; I3 Y% x" c
! `7 }( U1 y) l5 M) u' T! P2 |可令人万万没想到的是,2025年3月,尼日尔军政府为了一己私利,做出驱赶我国高管这样的事。
8 v& l c& W: y! S8 I
2 g; K0 W6 w; v; y R. p6 W中石油多年来为尼日尔的发展尽心尽力,帮助其实现经济腾飞,换来的却是恩将仇报。$ }+ P- }8 x" E! ^
9 Q0 N' h1 y n
尼日尔军政府的这一行为,寒了中国人民的心,也让国际社会看到其背信弃义的一面,这无异于是现实版“农夫与蛇”的故事。, ^5 b9 J* }: {# S, V
" y; o W; z9 ~
+ N# P; o: T9 p( N5 m- M" i«——【·结语·】——»
$ F- \1 f6 G$ M4 i h$ G# w6 [如今,尼日尔的下场,只能说是他们自作自受的下场。3 f8 X6 h/ d4 t, D2 r8 d
# L% S* G% j) I) S! e, |8 _0 T5 S
我国和他们有着如此长期的合作关系,他们背信弃义的行为不给自己的国家造成了不可逆转的伤害还给我国带来了不小的损失。$ v) x( {( p! {: S
以后,我们再和其它国家合作时也一定要擦亮眼睛,避免再上“小人”的当。
' g$ O$ z' @, }! {. g( A; _# J6 a参考资料:+ L) q3 I" h4 t& m$ F
6 H& R* C# ]0 o7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