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不香了,教培还能火多久?

[复制链接]
查看645 | 回复0 | 2025-3-16 13:50: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首席商业参谋0 j" \" K- H) P- Q/ V) \

- O9 `7 _; b% d, q* @! g6 O6 g: O
留学不香了,教培还能火多久?-1.jpg
" P' j5 S, R& q3 M
/ H6 Q& ?- t( }$ E" E' X6 G
日前,美国福克斯新闻刊发的一则消息在各大留学群疯传。主要内容是美国众议院可能会审议一项禁止中国籍学生获取学生签证的法案,也就是说,要禁止中国公民以非移民学生身份赴美留学。
& H! ^0 h7 w$ J5 v/ U2 k1 O% D
留学不香了,教培还能火多久?-2.jpg
7 T0 W4 g$ K2 U# G* R5 r

6 b  m% c: p4 ~: z发起此项法案的众议员赖利·摩尔(Riley Moore)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解释这一行动背后的逻辑:“每年,有约30万中国人通过学生签证进入美国。我们实际上就是邀请了一群间谍,刺探我们的军事情报、偷窃知识产权并威胁国家安全。”
3 v6 p9 P( j6 j
# |5 e2 I/ ]0 f* x, z5 M" \0 f这个逻辑非常反智,这项法案亦然。客观来说,这项法案最终被通过的可能性很小。考虑到这是摩尔的第一届国会议员任期,他做这样的行动更像是在做出一次“政治宣言”,通过激进反华的政治态度来打响自己在美国政界的名声。尤其是在目前对华鹰派占据美国政界主导的背景下,摩尔可以通过这样的行动来引起高层的注意,甚至有可能成为懂王麾下实施激进对华政策的急先锋。
/ h7 X' q" _( F6 ?. }' H( Q! I! F" I3 s, f
但即便如此,这依然代表了美国国内的一种态度:日渐增长的针对中国学生的敌意。事实上,近几年来,前往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人数也在逐年下降。根据美国门户开放报告(Open Doors Report)发布的数据,中国赴美留学生人数从2020/21年的将近32万人,持续减少,到2023/24年,还剩下不到28万人。8 N2 e8 p& k" W8 o
7 V- g% j8 W! K2 _6 a. W5 J( ]* i
留学不香了,教培还能火多久?-3.jpg
. @4 [+ h4 d! b6 ]- Y/ M

3 Y; P. }1 `" l0 a# {# I2 x' D无独有偶,前往英国留学的中国学生人数也同样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反倒是以前一些不太热门的国家,如东南亚的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留学生的人数呈上升趋势了。
, s0 G& n) R; b( ~( f! c- u# A( M. _
“洋墨水”祛魅了
+ V2 m8 H- {' D, B, U- ?& Q2 U3 l/ s. Q
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有很多。有国际政治的因素。近几年,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通过各种手段限制中国留学生的数量和可选专业范围,导致很多中国学生无法或不愿前往这些国家留学深造。也有国际教育格局变化的原因。中国高校在过去一段时间成长迅速,在财政上又有良好的支持,因此在科研能力和研究成果也正变得更有竞争力;而反观欧美不少传统名校,陷入不同程度的财政危机,教职人员工作朝不保夕,导致竞争力下降,对学生的吸引力也大幅下降。
+ }  d6 L8 Q+ W3 `' ^, s! z
/ c; R% V: [; m0 D  Z' a当然,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中国家庭在留学这件事上的态度正变得更加务实和理性。
" y2 c9 `% F5 X+ h0 j: T" p; G/ N2 p# }& @) {7 {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内都存在着一种对国外教育的普遍崇拜之情。当然,在改革开放初期,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确实在各个方面大大都领先于我们。因此,许多优秀的学生都把出国留学作为个人求学生涯中很重要的一步。不过,随着这些年来中国实力不断增强,本土高等院校的竞争力也大幅提升,逐渐地在一些领域达到了世界顶尖水平。这种态势下,越来越多的优秀学子选择留在国内深造,也在情理之中。
% v. [6 s+ @  I+ [& T3 N: e
! z/ S  [; f: I' a* D4 B4 L. i
留学不香了,教培还能火多久?-4.jpg
. W1 J3 Z' O# y8 f

2 d- k6 c* n- @! S除了这批顶尖学子之外,在中产家庭中,这种崇拜还曾一度发展到类似于“迷信”的程度。许多人把出国留学看成是“镀金”,不管去上的大学的实际专业水平,只要能拿个发达国家的文凭,回国就能自带光环,高人一等。在20世纪末的就业市场上,那些喝过洋墨水的海归总是要比土生土长的土鳖受人追捧。甚至连一些“野鸡学校”的山寨版文凭,都能堂而皇之地被当作了不起的履历。以至于当时有些人不惜花费重金去购买这样的山寨文凭。曾经的“打工皇帝”唐骏就曾花费数千美金购买了所谓西太平洋大学的博士学位。! }1 M& t, w- c0 O( J* t
' W' ^8 c: t$ D! t$ I
不过,这种奇特的逻辑已经从源头上被扼制住了。目前的情况已经彻底扭转了过来,洋墨水在中国人心里已经被祛魅了。当下,国外普通院校的文凭在国内的就业市场上,远不如985、211来得香。即便是国外名校毕业生,如藤校、牛剑,国内的用人单位也会仔细背调,考虑专业对口,几经斟酌后才会录用。至于公务员、选调生这些近几年颇受人关注的岗位,也是国内名校的教育背景更受欢迎。0 u9 s5 b9 x2 \
0 u6 C: y3 j8 x( U8 ?& u; z
留学不香了,教培还能火多久?-5.jpg
3 c6 x4 M4 S7 V, j  a" v/ V

. n! r9 [( ~( W& t& H. K) b  C9 L: L这样的变化也促使国内中产家庭在留学决策上更加务实。相比于从前,更多家庭开始倾向于在国内读一个有声誉或者在本地有就业竞争力的高校,盲目出国留学的人也相应减少了。而原先那些因无法适应体制内教育轨道而被迫转轨国际赛道的学生,也在选择留学目的地时更加注重“性价比”,从费用昂贵的英美发达国家转向成本相对便宜的亚洲国家。
- d- u! V, }9 m1 D4 O- j  p; b; q+ m3 {4 p8 B1 u4 l$ s
留学市场的这一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显著。1 F' x7 N- g& m- e) q7 ]6 o

/ ^  T1 e- R, O+ m' h留学市场变天了,那么教培呢?
" |7 U% N; o/ s0 @! W; `+ _: R' {) j! D
同样是教育赛道,教培行业会不会也将迎来转折?+ Z0 r" h: _: O* R1 k

1 x8 D# a* O7 {2 u, n0 g答案是肯定的。% c- c4 u, x6 N) X' j, w
, a) W* b5 D3 t# P) }' u  q( ?
尽管政府一直在积极推动“双减”的实施,但由于存在着升学刚需,教培行业始终非常火爆。各大品牌机构依然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和影响力,而为了填补双减实施下造成的市场空白,许多独立工作室、个体户也如雨后春笋冒出来,游走在灰色地带。
4 M) A2 e+ N) [7 j; i. ^  `; t1 y: q. v; V5 M) W1 v8 A
& ]- e5 S7 y' Z
; \% A! f8 m/ c" B. @5 @6 m
这背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相比于目前许多传统行业的惨淡,教培行业能提供非常有竞争力且稳定的财务回报。也因为如此,近几年教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也有水涨船高的趋势,不少清北华五的毕业生、有丰富教学经验和成绩的资深老师都纷纷投身其中。教培业的“名师”正成为很多人艳羡的对象。
3 L- l8 k& m6 B3 I) |5 y, d# k9 H, _' b9 w' e8 h
不过,有句玩笑话:清北学生去哪个行业,哪个行业就要开始走下坡路了。别的行业不好说,但这句话用在目前的教培业极有可能是正确的。教培业的下坡路很可能近在眼前了。; B$ {% B. {9 d7 L  s
0 w6 ^" L* c9 u! ]" w5 T
因为,普通家庭对“卷成绩”的认同程度,也正在逐步瓦解。6 [: F! \3 G" J3 R7 C

0 w6 W/ p! V  i9 G从长期的供需关系来看,由于出生人口的大幅下降,未来学生人数也会大大减少,但大学的学位供给依然充裕;此外,正如留学市场这几年的变化告诉我们一样,社会对高学历的盲目崇拜和执着追求也在慢慢消退。不少卷出来的名校学生毕业后依然只能开网约车、送美团——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感受到,卷出来的学历对于未来人生的帮助正变得愈来愈有限。+ T! r3 [8 P5 L  [- m
7 i1 {6 o% j2 P, w) p
留学不香了,教培还能火多久?-7.jpg

! u4 W' ~% G& @4 L0 g7 j3 N+ L, `% P
/ x1 J7 o1 p' `# [因此,与留学决策一样,在教培投入上,大部分普通家庭的决策也必将变得更加理性和务实。事实上,大家不难发现,相比于双减前“人人学奥数”的盛况,现在已经有不少家庭主动选择“躺平”,让孩子尽早脱离无节制卷学习的窘境,要么主动选择去接受职业教育,要么更尊重其个性化的发展,随遇而安。越来越多父母的关注点正逐渐回归到孩子的身心健康上来。2 ?9 @' u( |3 R

$ v: z6 u& L4 o& S和当初对国外文凭的“迷信”一样,目前的教培业也是某种病态认知下的畸形产物。这也是政府制定和实施双减政策的重要出发点之一。不过,相比于高压式执法的“堵”,通过在根源上转变社会认知,从而对普通家庭的教育选择进行“疏导”,才是更有效的方式。而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教培行业未来的前景自然堪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26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保密

新手上路

金钱
226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