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1 L0 W5 t/ h- w18岁出国读书,毕业后移民北美,在美国大型互联网公司工作,这是一个自由穿梭于不同文化背景的新时代青年的肖像。2 M4 B) }# g4 C4 j$ I- C
* Y* I1 D7 k. k% ?" `
6 o: i# V* [' d但很快地,王生就厌倦了这一切。回国又离开,再到“躺平”成为“全职儿女”……人到中年始终徘徊在不确定里。6 i) T$ d+ x- Q. |; P. t B: Q) Z
$ t2 I7 ^/ `9 e* ^* R- y6 o
G9 Z3 ]1 H9 r' }
原本以为多元背景会带来更多选择,却让自己失去了找到理想生活的能力。( m# W5 f& u5 q+ R/ h/ y1 Z2 C& N3 M
+ Q/ p% I4 Y' y4 H' f1 ~" H) L* \ A1 B7 y2 X* m
美国大厂 vs 国内大厂9 ]( ~$ K0 A# [3 G" O& I
) U4 B1 e+ _/ s& {1 _9 W% G c2 ]& m
王生当年选择出国,一定程度上是听从了父母的建议。
" e, U8 Q6 h9 G9 w9 I
( \* c3 [2 ^. Q% p: v: M) h* ]6 U: k. t# ~( J# P
从小性格内向、在中学阶段遭受过同学排挤的王生一度生活得非常痛苦,在父母安排下,他选择去加拿大读本科。父母和他都认为,离开带来创伤的环境可能会帮助摆脱过去的阴影。
. F, }8 m( p" c% _" D* n
+ |& k% `: ^6 N; ]& S2 R: x4 v
) ] E( ~ q) ~, m毕业后,年轻的王生满怀技术理想。顺利拿到枫叶卡后,他的计划是加入北美最顶尖的互联网团队、拿到最高的薪水,甚至还想象过未来创业的蓝图。/ O$ J4 k) L. f9 A/ Z ?% l) I
# b. C3 |/ N; k/ V
; ] Q, P! P; A& ]5 I7 Z
起初,他沉浸在精英云集的兴奋感中,在外人看来,美国互联网企业的创新氛围属于全世界顶尖,但慢慢地,现实与梦想却渐行渐远:
9 I; G- z3 q% ^* S$ t' Z5 A2 D4 U% y
l! ?. p: n) A/ v在这家互联网公司里,王生接触到的大部分同事都是程序员或产品经理,虽然大家来自世界各地,日常聊天的话题却一致集中在孩子上了哪个私立学校、怎么买到更好的房子、怎么在公司里拿到更好的薪资待遇、比起技术很多人更愿意谈论投资股票,热衷升职甚于创新,这完全不是他当初设想的。
- ]) k2 v! c# T2 Z \7 B
: H$ X# w# m& S
0 c X9 W+ i/ G“攀比和内卷其实都是预料之中的,但待久了之后,你会觉得充满了虚无感,那种落差有不小的冲击力。”9 `7 D" p$ @, X$ k% o
6 z+ Q; F* z4 D5 A+ W
: S1 E" M% B" Z9 A工作了两年后,厌倦美式大厂的生活方式,王生选择短暂回国,等待他的却是更加糟糕的体验。( u. y+ M$ ^0 [3 a$ y% H% ]
6 F- }3 C2 q2 D; ]* }+ g) F
# q8 V0 N: P- H; `6 c在国内,王生进入了一家实行大小周模式的互联网公司,私人时间被压榨是家常便饭。+ n& \! ]' h5 e+ E5 e3 i- {; ]7 |
, Y! ]8 C% v: L" F
! M5 q9 I" D5 S& c6 J- ~4 s最让王生不能接受的是,他所在的公司每周都会开“数据美化会”,通过技术手段、统计方法的调整使数据更好看。在王生看来这个在国内互联网公司里非常常见的行为属于“数据造假”的范畴。
# @. z$ o5 s; }7 \- ? T: |
% b6 y: V. W6 a- S1 _; A/ i x; E- h" Z. n" N
“没有任何人觉得不对,但我不能接受这一切。”3 b, o% Y- e5 P$ A2 ~4 ~
4 @1 N& j$ K O4 y& R
. d3 p% q( R2 Y3 J8 |超长的工作时间、巨大的工作压力与价值观的冲突,三者作用之下王生仅仅在这家公司工作了两个月便选择了辞职,再次回到加拿大。/ i5 s, x6 e' a+ Z# a
$ h. x9 }3 g- ]! K* D1 l
7 d1 k3 [$ h4 p9 v- Q
' C8 e! d w* L. m. {5 ]
/ s3 g5 A0 ^1 D% ?# ~/ k
回国当全职儿女
# H1 G* ]- f6 B4 Y4 \/ n8 Y7 M3 i$ i, ]& G9 m) G3 {" E( T
0 |. S5 E$ u! }1 ^% x5 K
曾经以为出国就能解决的问题,最终却以另一种形式卷土重来。
0 c5 X$ m) l) c% |6 l8 U4 k F d0 P" s- J5 [
他发现自己对于身处一个集体之中非常抗拒,无论是学校还是公司,“在哪里都是不开心的”。
: g+ s% ]( c! q0 N' V' G5 U1 ^' a: O2 C- |. e' h/ [
% q% J. Z# \0 M2 [( q3 H; B5 D
从大公司到小型创业公司,从甲方到乙方......现在回忆起来,每段工作中,他都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开始入职时因为新的工作内容感到兴奋,入职两周就觉得一切都无聊透顶,半年后迫切地想要辞职。
" m* G% q0 y& t0 c) E
5 S0 [" q) j1 {/ P$ i6 _+ t
1 ^3 K. j8 x* @" {& J4 Z意识到这一点后,王生开始尝试寻找循规蹈矩上班之外的生活。2022年他所在的公司倒闭,王生顺其自然做了一段时间自由职业者。6 D! _/ r4 u# m1 M3 X' K
' j) y4 E1 X, K. r8 ?. c5 ~& H5 J. O0 k0 K4 |3 d3 g+ e9 I
2023年,随着国内逐渐放开,他再次产生了回国生活的想法。
X6 d4 j* K, v7 ~- g3 G" |2 _ [+ A, \! |) o# {
; g% ?# u2 F* K# G他最先需要面对的是父母的反对。父母认为他有能力在北美过上很好的“中产生活”,此时放弃是不明智的选择。为了让父母转变看法,他做了很多“向上管理”。
6 C3 D. s* K& S0 N5 R& b8 G* T5 m5 Z% O+ }
. ]4 k# s7 p7 k6 I% B他有意识地管理着父母的期待值,“就是想让父母认可自己当下的选择,找到彼此满意的相处方式。”# @9 I M2 h6 r6 x
( v8 h9 y* s- F4 [6 o! V
8 e7 Z* Z' A ? N“喊穷”也是一个重要方法,北美近年来的通胀速度非常快,尽管在互联网行业里的收入不错,但是生活成本同样不低。“国内物美价廉的生活环境,能够极大降低我的开销。”
, e, ?- ^0 ^6 S. T3 W, t/ |& F, ?- {; c
1 I' C% [" E' A; k D$ ?2 `
回国后,王生选择了在家躺平做全职儿女。背后的底层原因是因为家里的经济条件相对不错,哪怕自己不上班赚钱,也不会影响家里的生活质量。1 |- s1 p4 K1 [1 l% C* o& Q5 Q3 _
9 q' U9 h$ L8 |9 H: k+ @! E7 v# x8 g) x& X1 M$ o W4 V3 ], N
在家躺平固然轻松,不过更困难的仍旧是寻找自己想过的理想生活。
2 x. s+ v( x2 F4 L) ^4 K" h( `2 u9 l3 r" f+ e8 c. e8 F
% B. e/ }8 r$ |5 l* i3 E. l h
在国内,王生需要面对完全不同的生活经验,几乎没有交到新朋友。“过去十几年都不在,自然就没什么共同语言。”
1 K. p, M3 M& H& J9 u7 I5 \7 u: w) N+ Y/ Z% K0 B t
# ~" f& n( ]0 Q3 `9 `; K
现在的他,每年都在加拿大与国内之间往返,只是为了见一些朋友。他不确定自己属于哪一边。或许,这种不断徘徊、始终无法停下的状态,本身就是他人生的一部分。9 Y Z1 I6 w- O+ F/ n+ t; J
' Q/ W& L. ]! G' J6 Q( p
3 e5 h& ~7 w" q
4 e* G' H% E; N' P1 \$ z
' w8 h: H& T" q! h新媒体总监:TAN 采访/撰文:Echo
* z: I: e& j! o9 D6 F( o/ n7 [编辑:Sebasti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