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0 x' c1 Q5 k9 \# `* [
, [+ o5 U* m, [5 q. I1 H% ?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发表重要讲话,就“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支撑作用”作出重要部署。0 l6 Y( d" [4 I" o* x
9 T T- h$ ]8 c$ k
四年前,同样是3月6日,总书记来到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中间,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等展开深入交流。 l) w% U1 f/ h( T# M; o
, i; s! b8 G" Y5 o从彼时“我们来共同关心这些教育问题”,到此次“大家一起来共商教育大计”,分别于“十四五”规划开局和收官之年举行的两次全国两会上,总书记都专门关注教育议题,彰显党中央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1 i0 Y- j3 V4 d1 s- ~! j
7 P# v( Z# g/ b" F9 s6 _" ~
今年政协联组会上,总书记围绕“教育”谈到的两组关系,令人印象深刻。* E) p0 h' `/ ]4 d; H9 w8 ~
4 f0 ]. s8 g, D+ G9 s( v一是“与时俱进”和“不能把最基本的丢掉”的关系——
. L# M4 x4 ]% u3 }/ O
# Q! m' A3 u( E1 D, V同总书记面对面共商教育大计,北京邮电大学校长徐坤委员带来了实践中的思考:“人工智能成为加快实现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关键变量。”
0 P0 |1 r2 O1 }5 K" w
5 H8 L& ?$ B$ J5 G9 F. h) X由这一话题宕开,习近平总书记讲到,一方面,有了智联网、人工智能,教育的工具和方法会发生变化,学生能力培养会有变化,这些正需要与时俱进地进行改革。另一方面,对于学生的启智、心灵的培养和基本的认知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不能放松的。基本功还得有。“教育,不能把最基本的丢掉。”# F6 }$ _. R1 }' D
S% L/ J! h% [- L8 h6 y$ Q6 `“与时俱进”,着眼的是把教育数字化作为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抓住新技术涌现带来的重大机遇,为教育改革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能。
6 N# g: G0 U% _9 c
, i; x7 [# N- h* r1 O* T& w“不能把最基本的丢掉”,强调的则是必须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i* p5 G9 a& t7 Z9 S
2 }/ J: n1 N: N$ A$ w就教育应当教会学生的“基本功”而言,理想信念、道德品质、知识智力、身体和心理素质等,一个都不能少。/ R; t( V- e% }* e
0 N+ ?, H# N! J; C$ l+ A3 ?
既要与时俱进,又不能把最基本的丢掉,要求教育工作者牢记“守正创新”,时刻不忘“人”这个教育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h l6 x: k& P& T, z' _
3 G" v1 ~- k1 S二是“久久为功”与“当务之急”的关系——
( @' z: Y% w3 M8 B# f
2 ?6 w. S3 w9 ^( Y/ f联组会上,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张运凯委员谈到职业学校存在“有岗无人上、有人无岗上”的矛盾。总书记详细询问学校的毕业生就业方向、就业率等,叮嘱职业教育要提前做好谋划,以改革适应现实需求。
. d! \3 l2 F' |8 q, n! x' C# E; }
“人才有一个供需关系的变化,教育要想在前头,赶在前头”“现在不谋划,到那时就晚了”……总书记深刻指出:“教育问题既是惟此为大的事情,也是非常复杂的事情。既要久久为功,又是当务之急。”5 t& G( }, I$ R; o+ F$ G0 v
- @1 u) w; j/ d5 a
“久久为功”,就是要保持历史耐心,坚持长期奋斗。立德树人非一日之功,要有耐心和恒心;建设教育强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破解问题、化解矛盾,同样要稳扎稳打。4 s2 {% K5 v# j: X7 s
6 p( z; Z8 n' a! _6 T今年全国两会,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总书记指出托幼服务存在“不足”或“过剩”现象;政协联组会上,总书记指出“职校要适应现实的供需要求,这里面涉及教育结构性调整问题”……9 F6 | Q" l2 p! _
% w& h) U8 i0 \ ?0 t这些问题都要通过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来解决。百年树人,同所有领域的改革发展一样,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 y0 [4 y& x3 E) H+ v1 L
: x5 Z4 R v1 ~% {. w* F“当务之急”,强调的则是做好教育工作的紧迫感。) t) a/ A) ^, Z2 k! z
! t/ c! M" S! h* x3 y8 E
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道不远、任更重。任何一项长期目标的达成,都必须在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同时“一茬接着一茬干”,既一步一个脚印解决长期问题,也抓紧解决现实问题,这正是“当务之急”的深意。
' ]0 \6 x/ b3 g! h5 B( H1 \9 p7 |( [- D0 g. C% a# C; Q3 O- S
看当前,人民群众关于教育还有不少急难愁盼问题;看长远,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科技、人才提出了很高要求,必须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2 N& I$ a3 L1 |4 x# v. S8 G
8 c; l, c- N Z
与时俱进的同时不能把最基本的丢掉,久久为功的同时要抓住当务之急——这两组关系,蕴含着深刻的辩证思维,为进一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夯实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指明了方法路径。
9 O& @# G$ l1 r% Y) e$ }: T" s, [& Y h6 G
策划:张晓松
; }5 b. k L5 N( c: y. T+ B9 q
$ F; @) T. J3 q; c主笔:胡梦雪、张辛欣
$ f) v3 B4 F2 K: _+ [. v4 ?# y5 y5 @
* n3 I; E$ n% d+ [! q, B视觉:张惠慧、包昱涵
/ E9 X J0 H3 a3 j- e5 d& x0 W: k6 q1 h: n {
新华社国内部制作
, ~' _$ R8 J, b. s0 t, L1 z: X
" Y2 i1 _, C% W! y0 k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5 ^- q: C# d# i2 a
6 N. o! m0 j+ u1 T8 L
来源: 新华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