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有朋友转给我了一条帖子,是一位来日本旅游的国人游客在一家餐馆吃完饭以后把自带的饮料空瓶留在了店里,而后被店员要求带走垃圾而不满,在小某书上发的帖子。
) d* ~) n& H% l* D' ] l
2 Q. ?( ^6 x, }9 M5 v
( f7 f \( a" \) ?6 d% H) U F$ D(现在这个帖子已经看不到了) $ z3 p) v C _: q* R
- |$ D$ ^, b5 c. z. M
2 j2 R* j1 T1 Q" k8 R
顺便说一下,丢在卫生间也是不对的……
8 e5 c- v7 x4 u! n8 V% H最近几年回国出差的机会比较多,发现国内的餐饮店可以自带酒水饮料,甚至连茶包都可以用自己带的,不过似乎会收取一些开瓶费。) b8 d2 q7 y+ K& o
' J, u/ I5 O1 |+ a5 G: {0 [. z3 z4 M. z
但是在日本,大多数的饮食店都是谢绝自带饮料的,虽然并没有法律上的明文规定但在日本人心中这似乎和在电车上不能打电话一样,是一条人尽皆知的“社交礼仪”。: ~2 f- ~; B) e H; ?, b# I! \
' B7 c- y% ~7 r+ k' d8 @
$ K+ R6 x" l# s* p$ o# N我在网上搜索相关内容时有一个解释是说,在日本如果客人在店内食用或饮用了非店家提供的产品而导致食物中毒的话,店家也需要承认责任,最严重的情况要闭店整改。于是日本的饮食界普遍是明确禁止顾客自带酒水饮料的。! W# }* M/ w# t9 ]% w4 s4 r- h0 ^
% Z% y7 C# b) Y- L9 e
; ^) Q! N- j% j8 @
虽然我查了相关规定确实是这样,但我觉得这个可能是个借口,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酒水饮料是餐饮店主要的利润来源,尤其是日本的居酒屋主要就是靠酒水饮料盈利,要是客人们再自带酒水感觉不如只提供个桌椅,让客人自己带菜过来吃好了。
( p( U4 A, E$ y1 |9 `% C$ p
. S3 e* n$ Q& i, H: F. U! p9 }9 y/ O( ^% E5 |* n
那如果我要去店里吃饭,手上还有没喝完的饮料怎么办?% @1 _' M% m" k
有时候逛街随手买了饮料没有喝完带进了店里,这种情况是没有关系的,可以放在包里不在店里饮用就好了。所以像开头文中提到的不仅在店内饮用自带饮品还把空瓶扔在了店内,在日本人看来就是不懂礼仪没有礼貌的行为了。
- ]/ g' k3 g2 U) Z9 x1 h7 J F- @& G3 `; J% h% r
+ i$ L1 ?# o4 v, O8 P+ a哪些食品饮品是可以带入的?" C$ ]: z' ?: D% H; w/ l
婴幼儿的离乳食,或基于健康需求必须服用的食品、医药品等特殊情况下是被允许的。
% N. Z6 v% t0 q# h: q9 j" b+ h
: C; @3 U9 i2 A2 [+ a
7 P: M2 l/ E2 |+ _2 _+ P" s3 x9 M; G( I% N3 A3 l5 l/ J
: `; B9 c0 Y$ W$ |' `/ |5 r" h
其实不仅仅是饮食店,和国内一样日本的电影院原则上也是谢绝自带饮料和食品的,毕竟电影院的盈利除了这点电影票以外最重要的就是自家的零食销售了。 P y5 g7 i; ]; b! z6 u
日本的一些大型电影院比如TOHO Cinema、109Cinema、Aeon Cinema都是谢绝携带店外食品及饮料的。
! S2 q8 h2 |' L$ T# l3 s5 q8 z7 p# y s+ A: k" g) |0 e# w
# E1 g' f& z1 E* @
Aeon Cinema(永旺电影院)是从去年9月开始发表的这个新规则。在这之前,永旺影院和其他的大型电影院不同,往往和永旺商场相连,所以在永旺超市、商场中买的东西是允许带入永旺电影院的。
1 Q+ c t6 H# c6 z我家附近最近的电影院就是永旺影院,确实之前看电影的时候能看到捧着从商场买的星巴克咖啡的,甚至还看到过一边看电影一边吃薯条汉堡的……
( F& ^8 e3 ]& P8 ~9 _7 a. V( Y# E" M: ]/ W9 y, z. w
* ^5 J0 n; M2 L$ B" [: V$ P因为在日本还有个“礼仪”就是在电影院不能吃气味大、咀嚼声音大的食物,汉堡就占了这个气味大一条。虽说理由我能理解,可电影院卖的爆米花那么甜腻,这个味道也不小呢。, a9 n& A7 `$ c: B# [1 J' l% `* w
" B, C" q$ `1 L' a# D6 o9 u3 j
+ e1 `5 }( j! e$ S6 }( u( Z虽然谢绝携带饮料以及食品,但是和饮食店一样因为健康问题需要或婴儿离乳食是可以带入的。! F/ n; t5 S6 _! b% L$ b! L/ f* S
但是电影院的工作人员并没有验包的权力,即便是看到了观众携带了食物进场也只能是上前劝说,如果观众表示“我这个不是要在影院内吃的”,那么工作人员也不能强行要求观众扔掉食物或要求观众离场。* ^- [0 O; o$ T
0 J0 d, m8 P2 c9 ^+ g/ y
& S$ Y, u4 w: F% ?
每次写类似的内容时总会有人留言杠一杠,大致意思是说他们这样的想法和思考已经太落伍了,应该以顾客为本来考虑之类的。
# k* h/ f* h# [! z首先我们去其他国家观光或生活首先应该了解一下异国文化和背景吧。我们也不是去给人家社会做改造的,怎么能一副“我来给你们改改规则”的态度呢?" C5 _# l1 w: d, X6 [8 P4 L' S/ c! E) s
5 x/ E1 K; J r0 f5 E4 B
. g+ z" h- U6 Z3 j& E$ V- q& C, X如果发生了口角,恐怕有些人还要和店员争执几句,先不说语言能否沟通,给自己的好好的旅游心情也破坏了。
5 t2 l) r4 I6 Y我觉得我们可以换一种观察者的视角来看待这些。日本这两年夏季天气越来越热,有很多饮食店也开始允许在店内饮用自带的防暑类饮料,我想这也是日本的一些改变。
, F- R2 y! L L2 C3 n5 H7 J
, N6 P2 v3 y8 `4 T* i% n. B1 k" a
) L# c9 l/ X/ V$ n( g本文一开头提到的那个帖子,在日本的X(推特)上也被转发了,下面也有来日本旅游的其他人写的评论,不了解日本习惯的人可能真的不知道,但不知道不代表能理直气壮地去质疑和抱怨。
, E& P" W6 _$ b5 ^# @! L" C; r# z, m5 R3 _- }# x1 e- o9 X
7 j: x* k" r$ r( { \. R8 c: Y
( b7 n( p5 O" Y9 n, {* E [' P% E
上面的这些内容包括之前我有写过在日本店里吃饭不要看到有插座就插上去充电,肯定会有人不理解为什么不能,还有很多可能是我这个在日本生活了十几年的人也没有注意到的,但是没有关系呀,当我们不确定某件事情是否可以做时,我们可以礼貌地去询问一下。
1 d7 v) ^: r: i' ~ w; ~/ [7 V h8 E- ^( e9 t
" B1 M- F& o+ }1 v
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运行规则,这些看似繁琐的礼仪背后,往往沉淀着当地特有的历史成因与社会契约。- ?4 t' M& ]) C, H$ C" x
作为访客,我们不必急于评判优劣,保持观察者的谦逊姿态反而能收获更多有趣的发现。就像日本商家逐渐允许自带防暑饮品的改变所启示的——文化习俗本就不是一成不变的铁律,但主动了解与善意沟通,永远是跨越文化差异的最佳桥梁。
% d, b4 c( ^, ]0 S, W; r# R ?$ C7 U8 x
( \* [+ d4 p9 r
下次旅行时,不妨把这类小插曲当作解读当地社会的密码本,或许会比单纯打卡景点收获更深刻的旅行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