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技是关键,人才是基础,教育是根本。
; x: s1 v1 Q# \* V$ W; w; R% |6 y( t3 v5 e$ D. L0 g% M# H
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时,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 q8 x& L8 m, }2 b8 \- ?' F
2 F0 I# u: ?0 K7 B f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8 A8 y, L$ ^# h- ^
' h) [/ e w( Y8 s y. C5 L携笔从戎、报效国家的大学生士兵,把热血挥洒在实现强军梦的伟大实践之中,书写绚烂、无悔的青春篇章;通过科技小院深入田间地头和村屯农家的青年学子,在服务乡村全面振兴中解民生、治学问;奥运健儿奋力拼搏,展现了祖国至上、为国争光的赤子情怀,“我的这块金牌献给伟大的祖国”等誓言掷地有声……
; Z& H9 o" [$ S2 \ u8 [/ W" l
. A' f% `2 Q) V" \1 X新时代的广阔舞台上,广大青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让青春在创新创造中闪光。6 Q, q# d0 w( S' E+ \) G' A
, d9 R% W. x7 }" f9 {* E: `
实践证明,不管什么时候,为党育人的初心不能忘,为国育才的立场不能改。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必须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L! M' @9 u6 a/ z$ ~. _
; w+ i# e' Y1 `/ s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
" ]4 b" L3 O" a3 N. ]' G
$ D" c: o. N3 H& O: b! v更好发挥教育的支撑作用,就要牢牢把握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聚焦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把德育贯穿于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全过程。& J. l2 g5 z5 s9 _
. ]/ N( a7 X- t
“我们的企业和我们自己,都是在中国土生土长的。”前不久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宇树科技首席执行官王兴兴汇报发言。习近平总书记勉励他说:“你是这里面最年轻的。国家的创新需要年轻一代贡献力量。”$ L+ y0 I' D# ^
' }$ c9 V8 }/ ` \; @5 R; D: u: D今天,从“嫦娥”探月逐梦星辰大海,到国产机器人惊艳全球,再到国产人工智能大模型横空出世,一大批年轻科技人才脱颖而出,由中青年组成的主创团队正在挑起中国科技事业进步的大梁。" L) I: R# h M2 e4 K' k2 d" d
1 w5 g& i3 K2 k7 o1 E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世界强国无一不把培养人才视为对未来的“战略投资”。
1 |- Q: g2 f# n4 G- n# V
! V$ h0 T8 V* A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由此我们更加深刻理解,为什么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 Z, ?- w2 d6 z9 s7 s/ |' n* d/ G* O* c7 l% P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科技自主创新和人才自主培养良性互动,教育要进一步发挥先导性、基础性支撑作用。”这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7 i# H" Y f2 b4 n1 d5 {& p
& [# Q7 s) y& k3 u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作为专章阐述并一体部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
! y% V0 j, G0 y: L
3 D/ V2 T! z! G7 o0 o' C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完善科教协同育人机制,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培养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人才队伍,才能厚植未来发展的竞争优势。1 }/ t" P: n* H0 T1 Y$ }% ]- t
0 }- x) g" |6 L' ^# \# q( y
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有各项事业发展的广阔舞台,完全能够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我们要坚定信心和决心,付诸努力和行动,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
# d- n9 Q8 N# }0 n3 W& f' ^2 u5 G3 |3 ~/ L* ?6 ^0 {2 `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