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等政策,核心在于通过供需双侧调控与品质升级实现市场软着陆,具体可从以下维度解读:: I9 y$ ]) U9 V$ [
2 U# h+ E# w" D' R
市场稳定的路径选择! o: [/ X: I: z$ o- I
报告强调“合理控制新增房地产用地供应”,旨在优化城市空间结构,避免土地过量投放导致供需失衡,同时优先消化现有库存(如广东等地明确严控新增供地)。结合“盘活存量用地和商办用房”,政策聚焦于激活闲置资源,例如通过城中村改造、危旧房更新释放存量土地潜力,并赋予地方政府在收购存量商品房时的定价、用途调整等自主权。此举既能化解库存压力,又能通过“以购代建”转化为保障性住房,优化供给结构。+ [% J2 X8 x- j6 `1 o7 t0 h2 @
& M( u. ~2 f) k K, P/ A" M6 j6 [' y( G
& U3 S* }/ j9 F2 K; T
* Y8 ]) X* z' N: C5 s* z
! J- {# K) J+ b
需求提振与品质升级并重
8 e& D6 Y1 ]$ U; L: f/ j1 {6 c/ \
4 ?& y4 E8 ]& [+ h6 k, q8 ]报告提出“释放刚需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通过调减限购限贷等限制性政策、降低房贷利率及税费等举措降低购房门槛。同时,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完善建筑标准规范,将住房消费与高质量发展结合,满足居民对居住品质的升级需求。例如,北京、广东等地已探索智能建造技术,提升住宅科技含量。
6 M. r1 V" ^ I% p政策延续性与风险防控, m5 D7 f6 } Q! W. v" n
3 q; c" j, R6 _3 H
报告内容延续了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三中全会改革方向,强调“因城施策”与“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体现政策稳定性。同时,通过融资协调机制保交房、防范房企债务风险,并协同化解地方债务及金融风险,形成系统性安全网。. y0 h% g7 w: K5 m
2 n: ^( F8 Y" O; u4 Y综上,政策通过“控增量、活存量、提质量、防风险”的组合拳,推动房地产市场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驱动,最终实现民生改善与经济转型的双重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