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 g O% A% e( q6 J5 Z: t
; \1 k7 n" W/ i, w编者按:“十四五”规划进入收官之年,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2025年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南都、N视频推出“问答中国式现代化”专题报道,以同题快问快答的形式,深度对话在各领域履职尽责的代表委员,生动展示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创新实践。2 u' r. ^( {. C1 U+ e* e
* H" P9 @" A6 ?* w6 T) Y) ^8 r建成教育强国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是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先导任务、坚实基础、战略支撑,必须朝着既定目标扎实迈进。6 I E; E4 J( v# g$ @
- e6 P4 C* [; y% ?1 f/ l3 M
今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绘就建设教育强国的“新蓝图”,明确“任务书”和“时间表”,为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路径。
, Y* d- S* K) m6 y' a3 @7 V+ v& w9 P1 }: C6 Y {7 j
日前,南都、N视频记者连线多位参加今年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发起同题快问快答。他们长期坚守教育岗位,有人关注西部地区基层教育,有人聚焦高校科研成果落地转化,有人结合当地资源探索红色育人路径,有人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未来作出思考。他们在建设教育强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中,给出自己的答案。
! c. i, z5 |/ Y) M9 t _" ?8 {( P- Q! n0 x7 T( L# @
同题问答代表委员:1 ^7 N9 y& w! b+ Y0 H" d
3 c* {, ?0 s& Z) E! z: b
◎ 官启军 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鞍山市第十三中学正高级教师
/ S5 \* A) x5 p2 s: f6 A' \
0 d3 O! |/ p$ F1 C2 z◎ 董彩云 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临夏开放大学副校长
3 I$ }/ r1 a/ B' G3 M& B# y9 T' h
/ q! J5 t4 w4 z; J◎ 张大冬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淮安市新安小学党委书记
8 g. ]2 m3 ~; G* i# w
; v( t0 ^5 ~0 @$ E6 w◎ 贺颖春 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第三中学副校长. @. e. Y) r/ n; j
5 F( B r6 M \7 U1 | U- e2 r" J |
◎ 赵海兴 全国政协委员、青海省政协常委、青海民族大学校长/ b4 d, G( b3 `0 t H0 K; z9 t
% t! y, ~3 o" x& t
“建设教育强国提升国民素质”0 |& V) d3 O2 X [! E, n
! ]& R* b" A( ]3 S* M2 [: q. [ S
南都: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你在教育一线耕耘多年,请结合你的从业经历,谈谈对“建设教育强国”重要性的认识。
! a, z( v* I. @! t B6 q" A% i7 x" l/ x: S4 ~
官启军: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教育作为国家发展的基石,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建设教育强国,不仅是为了提升国民的整体素质,更是为了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推动国家的持续繁荣与进步。
; ?: k# E: v& L$ _; S; Y4 C. X% J t' {8 C/ [
4 l3 w3 I# \ ^' u! G3 W8 }# A/ p# F+ @8 ^
官启军。
Z9 L1 H0 [- _# y4 o* m5 \& R' v2 B3 G
董彩云:我们常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从这个角度讲,教育是百年的事情,具有根基性的地位。6 n7 A# P4 C1 o0 v6 u z* I0 g! Z
& ^2 X( n3 t+ w5 k* E) e5 _今年年初印发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对办强办优基础教育、增强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等各阶段各层次的重点任务,进行了明确阐述。我个人认为,教育强国的核心问题,即通过高质量教育体系提升国民素质,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除了教育,别无第二个途径可走。+ U7 m( z+ {& Y1 \
9 |0 c/ ^$ S1 v( q3 r3 J4 T! l
张大冬:教育的人民属性是教育强国的价值追求。把握教育的人民属性,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群众急难愁盼为切入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群众都能“上好学”。
5 }) |) K( N+ k. I
4 g, i$ a5 O5 M) ]1 }在实践中要强化学校教育的“民生保障力”,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近十多年来,我们学校以“轻负担、高质量”为导向,深入推进教学改革,认真落实减负增效,不断提升办学品质,以集团化办学方式持续放大优质教育资源,让更多的孩子能上到“家门口的好学校”。
4 @5 j+ j4 R; K/ I/ g/ H
% [, j8 W& ]% O/ Y! S$ n贺颖春:对于我们西部这样教育相对欠发达地区来说,为了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必须把教育纳入国家的总体战略中去。' V" Y* {, H, k* u
: O$ n. _+ N3 b, z
1 T7 f! j8 O% v/ B
* F6 q; A4 `& c! o$ G
2018年6月,肃南一中举行“未来课堂”教学模式培训,由成都七中网校学科教师主讲。资料图% f Y4 v0 M' Q7 _; q
: _* a$ N3 s! [) d: i& Y实际上,多年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在国家相关政策支持下,教育工作卓有成效,这和地方政府把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做得到位有很大关系。比如重视信息化建设,我曾任教的肃南一中2016年开始引进成都七中的网络教学资源,用一块屏幕打开孩子们的视野,同步享受优质教育。我们通过教育培养的人才分布于祖国大江南北,在本地建设中发挥的作用也特别大,而且其效应会在未来进一步显现。
: @/ g4 ?2 |7 q5 Y$ q( n$ Z8 t- l Y! Z, V* v
“乡下最漂亮的房子是学校”
' {6 I6 Y: I* k% ~3 k: E) @3 y! q
' Q8 l- E. S2 R南都:经过一代代接续奋斗,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请谈谈你所亲历的教育发展和变化情况。此外,过去一年,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方面,你见证了哪些创新举措,取得哪些成效?
& v2 q! ~4 H! D
6 k+ i1 ]5 }( \官启军:作为一名深耕教育一线30多年的教师,我见证了我国义务教育从基本普及到追求优质均衡的跨越式发展。
u2 ~1 ]( i. z) e3 D- S3 R9 w2 f+ P- ` \
我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农村娃有了自己的智能黑板、风雨操场;越来越多的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修艺术、科学、信息技术等课程;许多偏远地区的学生们通过网络信息共享平台享受到更多优质的教育资源。教师轮岗交流、农村特岗计划等,有效促进了优秀教师的流动,缩小了城乡、校际的师资差距。我深深地感受到教育公平的阳光正温暖着每一个角落,照亮每一个孩子的梦想之路。8 n/ w2 Q) }5 D5 c
1 |: l5 R' }5 Q8 A( |+ X- H董彩云:我调研过临夏州很多基层学校,东乡族自治县和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这两个县我走得尤其多一点。我的客观感受是,这些年学校变了,老师变了,学生也变了,更重要的是家长的观念也变了。
+ f) B4 U- N2 B Y; n7 M/ N6 ]; j% X$ K- X c5 y! {% {
学校硬件没有问题了,以前没有计算机,目前电子白板都普及了。现在,“乡下最漂亮的房子是学校”,这话一点都不为过。老师变了,他们对教育的属性认识更加深刻,更加爱岗敬业了。学生变了,变得更可爱、更加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了,因为学校有足够的环境让他成长。家长变了,原来民族地区部分家长送孩子上学的意愿不是特别强烈,现在人人都送孩子入学,原因无它,在于随着社会进步,家长充分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3 j9 @6 H9 \$ j2 z. A0 [* ?9 w) Q
K0 d4 i5 f( i* I* B( c
4 J* Q5 ~- B0 k4 e4 L
; k8 u; m1 F& ?: s# B% e* B& e& v1 c董彩云。! h& n/ l ~# _7 y4 A1 q
- g; s0 {+ D l0 n
张大冬:抗战时期,一支最初由14名小学生组成的“新安旅行团”,以文艺为武器,唤起民众抗日救亡,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给“新安旅行团”的母校——新安小学的少先队员们回信,让这所学校以及“新安旅行团”的故事为更多人所熟知。
5 o% f a0 i% N8 `! z
- E: z; C* [0 }& p近年来,我们充分整合用好新安旅行团红色资源,打造学新旅“三个课堂”——实境课堂、体验课堂、实践课堂,通过打造“场馆里的思政课”,开展“新旅歌曲大家唱”“新旅故事大家讲”比赛,排演儿童剧《新安旅行团》、开展“小好汉重走新旅路”红色研学、“童眼看家乡”寻访实践等活动,探索红色认知、红色体验、红色践行有机统一的红色育人路径。
& s( M. N" f% N) G8 y, h3 k$ @2 D% z V' u' O" s5 j
我们还实施“新时代小主人”行动,让学生像新旅团员那样,学会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调适,做自主自立、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小好汉”。* W" ^$ E0 K ?0 V7 D
# Y6 P* G4 y6 M& s5 c
+ J3 \7 p r+ \* x" d; q) t: {, w* V; \; u/ |( T, P" }& V8 m
张大冬和学生们。6 ^" O. Y6 k* L( r! }, x5 \% G$ A" f
/ f. v% \% U7 I( r6 j; D. B赵海兴:我在青海高校工作30余年,亲历了青海高等教育翻天覆地的变化。例如,学科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博士点达到14个,硕士点从35个增至110个,生态学更是两次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高校数量显著增加,2024年5月新增青海理工学院和青海职业技术大学,填补了理工类本科院校的空白。6 r, l+ i% t7 z o
; o- f6 X& E% v过去一年,青海民族大学优化学科布局,瞄准国家战略需求与青海地方特色产业,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建设。
" e' N8 m$ R( |# A5 A! f4 {' Y2 X5 s1 L& J
例如,依托青海独特的生态与绿电资源,优化调整相关学科,多项科研成果落地转化助力当地生态修复、文旅增收,尤其盐碱地蕨麻种植成功,使得盐碱地的治理和生态修复将实现重大突破;学生参与科研项目比例大幅提升,实践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让学科发展既“顶天”服务国家,又“立地”造福青海。# o! b/ G" F& Y( ]6 Y
/ B8 V0 k; s v
“让高校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4 k( |; P; p8 d+ R. C: s) |2 f
8 a; ]" f! s' \
南都:听民声、察民情、聚民智、解民忧,是代表委员的职责所在。你在履职经历中,有哪些印象深刻的事情?有什么体会?$ Y3 I- t0 }4 N( R9 A$ Y
9 R2 |4 M0 V' c董彩云:调研是我(全年)一半的工作,大家都说我有一双代表的眼睛,我到哪里,就找学生、老师、家长、群众和教育主管部门,向他们了解实际问题。8 O2 I7 p# x* b1 Z& {5 t( T
% t; P4 i$ w. }6 [9 `& E
比如前年、去年调研,我会经常问学生一个核心问题:你喜欢什么样的老师?出乎意料,孩子们的答复都是一样的:我喜欢温柔的老师。我就追问,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温柔的?他们告诉我,老师不应是高高在上的,而是和他们像朋友一样,能够平等交流。
$ U. |9 X) X5 I) M v9 n8 w3 h
3 R8 @) ?* N1 C' w这个“温柔”代表的含义非常深刻。我目前的本职工作是负责教师培训,由此结合学生的需求,我也抛出一个问题:怎样做一个温柔的老师?让老师们进行深刻思考和讨论,并且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W |% r4 t- f* g, _+ [7 G; g) [+ N
* H$ Y# K% x9 }; A( i, {6 d/ O
2 W+ O2 D5 }. x5 Y7 s% C( v" q+ ?* p: X8 z# T
董彩云(左三)。# {; n, q( t# k q4 T7 k
- t3 K$ A) h1 ?; i4 |9 e
赵海兴:近几年,青海教育发展很快,广大人民群众深切感受和享受到了教育改革发展的红利,教育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实,但是,制约青海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短板也较为突出。
( f2 \7 R# x d* U6 k1 P b! \" M. ]/ _8 {( P
在履职调研中,我深刻感受到:一是学前教育方面,受编制不足、工资待遇较低等因素影响,优秀教师以及民族地区、偏远地区学前教师招聘难、留住难,学前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还需大力提升。二是基础教育方面,农牧区与城市基础教育水平差距大,农牧区基础教育水平亟待提高。三是高等教育方面,引才育才难,在学科点和重大科研平台建设方面还需相应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四是青海省地域辽阔,人口分散,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亟须通过教育数字化转型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6 s5 W1 l9 q. d4 s8 d
`8 j" \; W1 f- ~改善现状,需多方合力,建议持续加大对西部地区学前教育在财政倾斜、优化资源分配等支持力度;实施西部地区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工程,以数字教育为手段,有序稳步提升教师教学水平;进一步加大对西部地区博士学位点、科研平台建设的布局优化和支持力度,让高校充分发挥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辐射带动作用等。2 u+ Z4 [8 l# X k& C! S6 l
N9 Z8 a0 ]3 _0 R
“建议提案得到高度重视和回应”
! l6 K/ k; ?$ I8 A* L
5 r) N8 }5 T* O! R8 ^9 v7 ?南都: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关系千家万户。请分享近年来你在履职过程中的收获和思考。: h5 p8 k6 c4 S. A- Y
- Y# ]1 u% r3 W% p+ _张大冬:去年两会期间,我提出《关于加强县域普通高中建设,整体提升县中办学水平的建议》,建议加强县域普通高中师资队伍建设,严禁高中跨区域招生。之所以关注此话题,是因为目前很多县域普通高中逐渐衰落,导致教育生态逐渐失衡,老百姓对教育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人民群众教育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下降。- l% a( F8 p+ l4 w: g9 V! h
, x, j1 c& l7 z3 @ X% B0 k& V建议提出后,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关注和回应。今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把县中振兴列入重点工作,作为深化基础教育扩优提质的关键枢纽点。今年淮安市政府也把县中振兴列为四件大事之一,加以重点推进。
2 ]; W; ]! l& e( t* V5 |% Z. c) e1 W8 j$ k
贺颖春:此前我多次提及教师队伍质量的重要性。我认为教师是学校发展之本,有了能力强劲的教师,振兴教育才有动力。引入高质量教师队伍后,对我们西部民族地区教育促进效果非常明显。不同区域的教师队伍充实进来,带来新的理念和精神文化,使学生视野更开阔。当然,对于引进的教师,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也在努力提升其福利待遇,解决其实际生活中的困难,把人才留下来。# y+ \( a$ l$ s/ E5 n" |: \
% M# j2 |+ q% u1 G
7 b2 S! @* P) v/ u6 n1 Y& n
3 ^3 ^+ X7 @- k% \9 C( T贺颖春。% K; D- a# N2 Q+ @" I
+ `2 [6 U/ ~: U" X# T8 q+ a赵海兴:我长期关注教师队伍理想信念教育,一方面是源于教育的本质是塑造灵魂,教师作为引路人,只有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师德,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学生。另一方面是基于青海“两弹一星”干部学院等现有资源,可以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提供重要支撑。相关提案得到教育部的高度重视,并纳入2024年青海省教育厅重点工作,这是对我本人更好履行委员职责,发挥参政议政职能的最大鼓励和支持。* J, ^; `' f) X9 G# u
/ z2 h8 S j1 C“为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多做贡献”7 p+ L6 J7 e+ ?/ G$ E# ^" H
& e: Z. Y+ c, W南都:作为来自教育界的代表委员,你对各界锻造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发挥好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功能有何见解?
- L2 o/ X. i) h1 f: D
, L- M! f x' u5 r9 i# y, X8 ^6 K8 Z: @贺颖春:这些年我国对教育的改革力度很大,在基础教育方面,相关政策也是密集出台,从“双减”、五项管理(作业管理、睡眠管理、手机管理、体质健康管理、读物管理),到今年印发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了具体落实措施。: Z+ I- m4 Z: u2 A/ H
@0 B8 }6 H! A" D4 N N: E学校、老师、家长和社会,如何面对新形势,让孩子们得到全面发展,都有很大的挑战。其中,包括理念转化,教学方法、教学策略转变等,我们“教育人”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
" K- k8 r* R0 k6 J7 O
: {) a, R- G2 _3 M% f# n官启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不是一枝独秀,而是满园春色,不是一两个名校、几个名师,而是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0 s2 t$ c1 B8 c6 c. `
9 }4 \' W W& P
展望未来,我认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还需在以下几个方面持续努力:继续探索更加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体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加强师资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家校合作,让家长成为教育改革的支持者和参与者;关注弱势群体,特别关注农村、贫困家庭及特殊需要学生的教育需求,确保他们也能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资源。这些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努力,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既是见证者,更是参与者。
" \# \& l0 M) a. _+ ]8 Q* G* Q$ j1 B- b1 x
张大冬:我将关注中小学校外实践教育和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这两个方面。
- b6 J5 C0 o* ?" p. p5 F4 B$ d8 ^/ b% @3 N6 R6 ]% a/ D( X. H
其中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外实践教育,我认为,需要做好顶层设计,出台专门的中小学校外实践教育指导意见,形成全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整合地方博物馆、科技馆、红色场馆等社会资源,丰富实践活动的场所;加强课程开发,通过系统化、课程化实施,提升实践育人的质效;强化安全保障,加强校外实践场所的安全管理,明确学校、家长、实践场所的安全责任。
" `+ |0 [% B6 }, y% D. \( }; Z
- N, X& C7 J, @2 u( m, v" {赵海兴:展望新的一年,我将继续聚焦教育、科技、人才等领域。
/ i2 `' q& i. S9 v" u1 q c3 |6 `& u; A$ H$ ]4 \) ?' P
9 s( \; J" g1 c2 j/ V: y9 R1 ]5 i5 I: U) w' {2 a0 D+ F
赵海兴。
& h4 d8 U- m# y4 M- l" v+ u; F3 f- M1 L% A
一方面是紧密结合本职工作,立足青海特殊的省情民情校情学情,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重点围绕立德树人、学科调整优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科研创新、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高位谋划、高效落实、高标推进,为推动青海民族大学高质量发展、实现教育强国目标贡献力量。
0 E ^& g; v: r8 h' `& R7 J
9 ?7 ?8 N& h- q+ L. E另一方面,组织团队开展沉浸式教学装备研发和教学模式改革,推广体验式沉浸式教学新模式,打造适合青海农牧区校情学情的教学新模式,为提高民族地区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多做贡献。' t+ C/ t. R' L2 ]& e
6 q1 f9 Y- n6 r) u# M
“问答中国式现代化”专题报道
1 @+ `$ ~$ Q$ h: o" z
- r; P, ]; _# b总策划:戎明昌 刘江涛
3 y$ N {( k2 J0 w( s3 I" ]3 ]( b3 }* x3 k6 Q" L. ?& q/ \7 Q
执行策划:王佳
' y9 o. b" }5 T% c8 ^ T& o! g K+ J' g* w' L6 g- U
统筹:南都记者 向雪妮
: I7 ` W7 ^* @6 t; b0 i7 \. F! U4 s l* b
主笔:南都记者 马辉 张倩寒
& Y- L; n' y4 ~0 b) o, u, l, X5 Z5 m" Z D
本期采写:南都记者 马辉 |